㈠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为什么导致组织水肿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如急性肾小球肾炎时,引起蛋白尿,使血浆蛋白的含量减少,从而会导致组织水肿。
肾小管重吸收功能正常,造成“球-管失衡”和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因而水、钠排泄减少。肾炎性水肿时,由于水、钠潴留,血容量常增多,血压升高。
肾小管重吸收增强这是大多数全身性水肿引起水、钠积留的重要环节
㈡ 验血结果,估算肾小球滤过率68正常吗
肾小球滤过率68不正常。通常肾小球滤过率大概在100至130毫升每分钟。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说明已经有肾功能损害,肾小球滤过率小于十毫升每分钟以下的时候,基本上说明已经发展到尿毒症了,肾小球滤过率的正常值是>120ml/分钟,因为人的体重还有身高可能稍微会有一点差别,上下浮动大概10ml/分钟,女性比男性稍微要小一些。
㈢ 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有哪些各有何影响
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有
(一)有效滤过压的改变
构成有效滤过压的三个因素中任一因素改变,都将影响肾小球有效滤过压,从而改变滤过率.
1、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当动脉血压在10.7~24.0kPa范围内变动时,肾血流量通过自身调节作用而保持相对稳定,使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无明显变化,肾小球滤过率保持不变.但当动脉血压下降到10.7kPa以下时(如大失血),超过了自身调节范围,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明显降低,有效滤过压下降,肾小球滤过率减少,出现少尿,甚至无尿.
2、血浆胶体渗透压正常时血浆胶体渗透压变动很小.只有在血浆蛋白浓度降低时(如快速输入生理盐水),才会引起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有效滤过压升高,肾小球滤过率增加,原尿量增多.
3、肾小囊内压正常时肾小囊内压比较稳定.当某些原因使肾小管或输尿管阻塞(如肾盂或输尿管结石、肿瘤压迫),肾小囊内压升高,有效滤过压下降,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原尿量减少.
(二)肾小球血浆流量的改变
正常时,肾小球血浆流量约为每分钟660ml.当动脉血压在一定范围内波动时,肾血管通过自身调节作用,使肾小球血浆流量保持相对稳定.只有在人体进行剧烈运动、大失血、剧痛、严重缺氧和休克时,交感神经兴奋性加强,可使肾血管收缩,肾小球血浆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致使原尿量减少.
(三)肾小球滤过膜的改变
1、滤过膜的面积正常人双肾全部肾小球均处于活动状态,总滤过面积可达l.5~2m2.病理情况下,如急性肾小球肾炎,使炎症部位的肾小球毛细血管管径变窄或完全阻塞,有效滤过面积减少,肾小球滤过率随之降低,导致原尿量减少.
2、滤过膜的通透性正常人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较为稳定,一般只允许分子量小于69000的物质通过.当肾小球受到炎症、缺氧或中毒等损害时,某些部位的滤过膜通透性增加,使大分子蛋白质甚至红细胞滤出,患者出现蛋白尿和血尿.
㈣ 肾小球滤过率的降低原因
肾脏中真正起功能作用的就是以肾脏中的各功能细胞。主要作用就是将血液中的有害物质清除出体外,这种清除作用就是肾小球的滤过功能。为此,人们非常重视肾小球这种滤过能力的强弱。
那么,肾小球的滤过率是怎样下降的呢?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先来分析肾小球的滤过功能是怎么实现的。研究发现,肾小球的滤过是通过两种功能来实现的,一是肾小球的机械屏障功能,二是肾小球的电荷屏障功能。机械屏障功能是指肾小球有一种让小分子物质滤出,而不让大分子物质滤出的能力。这种能力就使血液中的大分子物质留在血液中,而将小分子物质送入尿极。而由于一般的血液毒素都是小分子物质,所以,毒素一般就被排入了尿中。所谓电荷屏障是指肾小球还有一种让带正电荷的物质通过的能力,以确保带负电荷的物质留在血液中。通过上述两种功能,肾小球就实现了在滤过过程中保证让血液中带正电荷的小分子物质进入尿液中的功能,而当尿液流经肾小管时,肾小管又通过自身的回吸收能力,将尿液中一些对人体有益的成分重新回吸收到血液中,并把尿液中有害的部分排出体外。
后来,随着医学科学的进一步发现,人们又揭开了肾小球滤过功能和肾小管回吸收功能的秘密。发现肾小球的机械屏障功能是源于肾小球的毛细血管内皮上有一层功能细胞——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毛细血管内的系膜细胞共同作用而起到了机械屏障作用。肾小球的电荷屏障功能是源于肾小球毛细血管外皮上有一层功能细胞——毛细血管上皮细胞有一种控制带负电荷的物质通过的能力。这三种功能细胞的共同作用才使肾小球在滤过过程中保证了血液中带正电荷的小分子被滤入尿液中。尿液进入肾小管后,肾小管的内皮上又有一种功能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又将尿液中带正电荷的而人体又需要的物质进行重吸收。这四种功能细胞通过多次把关,就确保了血液中有用的物质保留在血液中,有害的物质进入尿液而最终被排出体外。
可是一旦人体出现了疾病侵害时,就会首先造成人体血液中的成分变化。进而造成肾小球和肾小管超出了自身的工作负荷能力,而出现损伤或损坏原有的滤过平衡。打破这种破坏的本质就是上述四种功能细胞或一种或两种或全部遭到破坏。为此研究发现,人们常说的肾小球滤过功能的下降,实质上就是肾小球和肾小管中的四个功能细胞的功能发生了破坏。至此,人们就得出了一个有意义的结论:肾功能的下降就是肾功能单位——肾小球和肾小管的滤过功能和回吸收功能下降的结果,而肾小球、肾小管功能下降的原因却是肾小球和肾小管中的功能细胞——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系膜细胞、上皮细胞和肾小管内的上皮细胞功能被破坏后功能下降导致的。研究到这里,我们终于找到了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的真正原因——肾功能单位的组成细胞,即肾脏固有功能细胞被损伤损害后的功能下降。
㈤ 肾小球滤过率低是什么意思
肾小球滤过率(GFR)是指单位时间(通常为1min)内两肾生成滤液的量,正常成人为80-120ml/min左右(第八版生理学教科书修订为成人125ml/min左右)。低就是肾小球率过滤肾功能低肾功能下降表现,请问你做单光子核医学肾脏诊断仪肾小球滤过滤是多少?
㈥ 肾小球过滤率低怎么办
问题一: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怎么治疗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后能不能提升?回答者:ruanyingk你好,引起肾小球滤过率减低主要是肾脏的滤过功能降低引起的,主要有肾炎、肾病综合症等。如果是免疫性的肾小球肾炎治疗的时间就比较长,但经过治疗后恢复都比较好的肾小球滤过率80, 还能恢复正常吗?回答者:田元庆病情分析:你的情况不是大问题的,从化验的情况看不会发展成尿毒症的指导意见:希望不要过于担心,是由于性生活导致肾虚引起的症状的,只要服用壮腰健肾丸就会好一些的,平时注意多吃蛋白质类食物减少 *** 的次数,适当的进行身体锻炼是有好处的肾小球滤过率低回答者:黄红远你好,肾小球滤过率低通常是提示肾脏功能有减退的现象了,需要进一步检查引起肾功损害的病因。肾小球滤过率低回答者:申兰国你好,根据你的咨询化验肾功能看看。一般不严重不需要担心。,肾小球滤过率低会有啥结果回答者:轩存旺您好,结合你的症状确诊吧,及时的遵医嘱治疗,肾小球过滤低,就会引起水肿的症状,
问题二:肾小球过滤率低了一点点应该怎么做 你好,请问患者有什么不适症状和其他检查指标吗?肾小球率过滤是通过单光子核医学肾脏诊断仪检查吗?数值是多少?详细说说。
问题三:肾小球滤过率降低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肾小球滤过率降低的原因,肾脏中真正起功能作用的就是以肾脏中的各功能细胞。主要作用就是将血液中的有害物质清除出体外,这种清除作用就是肾小球的滤过功能。为此,人们非常重视肾小球这种滤过能力的强弱。 肌酐它应该是什么?那么,在了解到什么是肌酐的定义后,再我们来看看肾病肌酐的临床原因。当肾小球滤过率低于每分钟60毫升时,血肌酐才会升高,用它来推断肾小球滤过率,其特异性100%,敏感性60%,也就是说血肌酐升高者肾小球滤过率肯定低于正常,如果它正常者其肾小球滤过率可能正常也可能降低。如用血肌酐的倒数(如:884微摩尔/升为10毫克/百毫升其倒数为10毫升/分钟)来估计肾小球滤过率的话,则因小管的排泄而高估之。 专家解答:尿毒清颗粒能降低肌酐吗?那如何从真正的意思上来降低肌酐呢?首先患者必须要清楚的是肌酐升高的真正原因是什么?肌酐之所以会升高是由于肾脏滤过功能的受损,导致体内毒素无法排除体外,从而使得肌酐迅速上升。那么肌酐迅速上升会有哪些危害呢?肌酐上升会导致体内酸碱的失衡,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解决,会引发心衰等并发症的出现。所以,治疗肌酐一定要从本质上将肌酐。 肾小球滤过膜由三层结构组成,即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基底膜和肾小球囊脏层上皮细胞(足细胞)。一般来讲,在肾小球发生急性炎症时,内皮细胞的肿胀和炎性渗出物的堆积,可降低滤过膜的通透性,引起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高是引起甚至血尿的重要原因。 当大量失血、脱水等原因引起血容量减少或全身平均动脉压下降时,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随之下降,因而可导致肾小球有效滤过压下降;而肾小球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的相对舒缩状态,直接影响到肾小球内毛细血管血压,也会引起肾小球有效滤过压和肾小球滤过率的改变。肾小球囊内压一般比较恒定,但在尿路梗阻、肾小管阻塞及肾间质水肿压迫肾小管时,肾小球囊内压升高,从而降低有效滤过压,使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血浆胶体渗透压的变化一般对肾小球有效滤过压影响并不明显。糖尿病早期肾体积增大,肾小球滤过率增加,呈高滤过状态,以后逐渐出现间隙蛋白尿或微量白蛋白尿,随着病程的延长出现持续蛋白尿、水肿、高血压、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进而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是糖尿病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通常用紫灵芝预防或治疗糖尿病肾病。 查看原帖>>
问题四:肾小球滤过率低是什么意思 肾小球滤过率(GFR)是指单位时间(通常为1min)内两肾生成滤液的量,正常成人为80-120ml/min左右(第八版生理学教科书修订为成人125ml/min左右)。低就是肾小球率过滤肾功能低肾功能下降表现,请问你做单光子核医学肾脏诊断仪肾小球滤过滤是多少?
问题五:怎么计算肾小球滤过率及解析 肾小球滤过率的计算公式 :
正常成人,本指标应大于90毫升/分钟,低于60毫升/分钟时目前就认为已经处于慢性肾衰疾病三期的状态,需要认真进行治疗了。小于15毫升/分钟时应开始进行透析治疗。GFR测定较为复杂,现多采用计算的方法。公式如下: GFR=(140-年龄)*体重 / 肌酐浓度(ml/dl)*72。女性在此基础上再乘以0.85。
肾小球滤过率(GFR)的估计:
1、Cockcroft-Gault公式:Ccr=(140-年龄)×体重(kg)/72×Scr(mg/dl) 或Ccr=[(140-年龄)×体重(kg)]/[0.818×Scr(umol/L)] 内生肌酐清楚率计算过程中应注意肌酐的单位 女性按计算结果×0.85 2、简化MDRD公式:
GFR(ml/min1.73m2)=186×(Scr)-1.154×(年龄)-0.203×(0.742女性) 注:Ccr为内生肌酐清除率;GFR为肾小球滤过率;Scr为血清肌酐(mg/dl);年龄以岁为单位;体重以kg为单位。
c-aGFR(ml/min・1.73m2)=186×血肌酐-1.154×年龄-1.154×[女性×0.742] ×[中国人×1.233]。
更多请参考:wenku./...XO5lB3
问题六:肾小球滤过率偏低怎么办?【糖尿病】 肾小球损害以后不能再生,糖尿病造成的损害都是血管硬化,靶器官供血差所导致的,心脑眼肾损害后就难以恢复,所以糖尿病早期要积极控制血糖,不要等到有症状再用药供目前只能亡羊补牢,GFR下降就不能在恢复了,重要的是控制血糖、血压、蛋白尿、血脂,金水宝、肾衰宁有一定效果,其他药物要慎用,包括止痛药、抗生素等,注意尿路感染。
(陈鹏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徐州中医院陈鹏 cp7104.haodf/
㈦ 哪些因素可以影响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单位时间内两肾生成滤液的量称为肾小球滤过率(GFR),正常成人为125ml/min左右。影响肾小球滤过率的因素是:有效滤过压、肾小球血浆流量、滤过膜通透性和滤过面积的改变。
单位时间内两肾生成滤液的量称为肾小球滤过率(GFR),正常成人为125ml/min左右。肾小球滤过率与肾血浆流量的比值称为滤过分数。每分钟肾血浆流量约660ml,故滤过分数为125/660×100%≈19%。这一结果表明,流经肾的血浆约有1/5由肾小球滤入囊腔生成原尿。肾小球滤过率和滤过分数是衡量肾功能的指标。成人每昼夜生成的原尿量可达180L,但每日排出的终尿量仅1~2L,可见原尿经过肾小管和集合管时,约有99%的水分被重吸收回血液。再从成分比较,终尿与原尿也有很大差别,例如原尿含葡萄糖,终尿无;而终尿所含肌酐、氨又比原尿多。说明原尿尚须通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作用,才能生成终尿。 有效滤过压 指促进超滤的动力和对抗超滤的阻力之间的差值.动力包括肾小球毛细血管静水压和肾小囊内超滤液胶体渗透压。阻力包括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的血浆胶体渗透压和肾小囊内的静水压。
肾小球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静水压+囊内液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
血浆从毛细血管滤过形成组织液的动力——有效滤过压
影响肾小球滤过率的因素:
一、有效滤过压 组成有效滤过压的三个因素中任一因素发生变化,都能影响有效滤过压,从而改变肾小球滤过率。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的改变实验证明,动脉血压在10.7~24.0kPa(80~180mmHg)范围内变动时,肾血流量存在自身调节能保持相对稳定,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无明显变化。关于自身调节的机制,多数人认为,动脉血压升高时,入球动脉管壁的平滑肌受牵张刺激而收缩,血流阻力增大,使肾小球毛细血管的血流量不致增多,血压不致升高,因而有效滤过压和肾小球滤过率无明显变化;当动脉血压降低时,入球动脉管壁舒张,血流阻力减小,使肾小球毛细血管的血流量不致减少,血压不致下降,因而有效滤过压和肾小球滤过率也无明显变化。这说明机体对肾小球滤过功能的调节,是通过肾血流量自身调节实现的,以保证机体在生理状态下泌尿功能的正常进行。但如果动脉血压下降到10.7kPa(80mmHg)以下时(如大失血),超出了肾血流量自身调节范围,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将相应下降,使有效滤过压降低,肾小球滤过率减少而引起少尿,当动脉血压降至5.3~6.7kPa(40~50mmHg)时,可导致无尿。高血压病晚期,因入球动脉发生器质性病变而狭窄时,亦可使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明显降低,引起肾小球滤过率减少而导致少尿,甚至无尿。 血浆胶体渗透压的改变人体血浆胶体渗透压在正常情况下不会出现明显波动。只有在血浆蛋白浓度降低时,才引起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从而使肾小球有效滤过压和滤过率增大,尿量增多。例如静脉输入大量生理盐水引起尿量增多的主要原因,就是血浆蛋白被稀释,血浆蛋白浓度降低、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所致。 肾小囊内压的改变正常情况下肾小囊内压比较稳定。当发生尿路梗阻时,如肾盂结石、输尿管结石或肿瘤压迫等,可引起患侧囊内压升高,使有效滤过压降低,滤过率减少。此外,有的药物,如某些磺胺,容易在小管液酸性环境中结晶折出,或某些疾病发生溶血过多使滤液含血红蛋白时,其药物结晶或血红蛋白均可堵塞肾小管而引起囊内压升高,导致肾小球有效滤过压和滤过率下降。
二、肾小球血浆流量 肾小球入球端到出球端,由于血浆胶体渗透压逐渐升高,造成有效滤过压递减。血浆胶体渗透压上升的速度必然影响有效滤过压递减的速度。血浆胶体渗透压上升的速度与肾小球血浆流量密切相关。当血浆流量增多时,其胶体渗透压上升速度变慢,有效滤过压递减速度随之减慢,肾小球毛细血管生成滤液的有效长度延长,滤过率增大;相反,肾小球血浆流量减少,肾小球毛细血管生成滤液的有效长度缩短,滤过率减少。正常情况下因肾血流量存在自身调节,肾小球血浆流量能保持相对稳定,只有在人体进行剧烈运动或处于大失血、严重缺氧等病理情况下,因交感神经兴奋增强,肾血管收缩,使肾血流量和肾小球血浆流量明显减少时,才引起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三、滤过膜通透性和滤过面积的改变 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的大小可以用它所允许通过的物质分子量大小来衡量。血浆中小分子物质很容易通过滤过膜上各种大小孔道;但大分子物质,如分子量为69000的血浆白蛋白则很难通过,而且还存在涎蛋白的选择性阻挡作用,因而它在滤液中的浓度不超过血浆浓度的0.2%;分子量超过69000的球蛋白、纤维蛋白原等根本不能通过滤过膜。此外,血浆中分子量为64000的血红蛋白,本可以滤过,但它是与珠蛋白结合成为复合物形式存在,因而也不能通过。发生大量溶血时,血中所含血红蛋白量超过与珠蛋白结合的量,这时未与珠蛋白结合的血红蛋白便可滤过由尿排出,形成血红蛋白尿。
正常情况下滤过膜通透性比较稳定,只有在病理情况下才发生改变而影响尿的成分。例如肾小球炎症或缺氧时,常伴有蛋白尿。过去认为这是滤过膜通透性增大所致。近年来研究发现,此时滤过膜通透性是减小而不是增加。蛋白尿的出现是由于病变使滤过膜上带负电荷的涎蛋白减少或消失,对带负电荷白蛋白的同性电荷相斥作用减弱,使白蛋白易于滤过所致。当病变引起滤过膜损坏时,红细胞也能滤出形成血尿。 肾小球滤过膜总面积约1.5~2m2。人在正常情况下,全部肾小球都处于活动状态,因而滤过面积保持稳定。病理情况下,如急性肾小球肾炎,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增生、肿胀,基膜也肿胀加厚,引起毛细血管腔狭窄甚至完全闭塞,致使有效滤过面积减小,滤过率降低,出现少尿甚至无尿。
㈧ 肾功能指标正常值是多少
肾功能检查项目的正常值可能根据不同的医院和地区,还有男女差异有一定区别。第一个,对于血肌酐的正常值,女性的正常值范围大约在44-80μmol/L之间,而男性在62-106μmol/L之间。
因为男性的代谢率比女性要高,因此男性代谢产生的血肌酐要比女性多。第二个,尿素氮的正常值范围大约在2.1-8.2mmol/L之间,尿酸的正常值范围女性在140-340μmol/L之间,
而男性的大约在200-420μmol/L之间。此外如果检查尿常规检查,正常值一般尿白细胞、尿潜血、尿蛋白和尿葡萄糖均应该呈现为阴性结果。
(8)血检肾小球过滤功能低下扩展阅读:
肾脏是人体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器官之一。它与输尿管、膀胱和尿道共同构成泌尿系统。肾脏为成对的实质性器官,左右各一。
分别位于脊柱两侧,紧贴腹后壁,由于这个部位位于腰部,因此人们又将肾脏俗称为“腰子”。肾脏的外形似蚕豆状,表面光滑。每个肾脏长10~12厘米,宽5~6厘米,厚3~4厘米,重120~150克。
如果将肾脏纵行切开,可以清楚地看到肾脏的内部结构。它由肾实质和肾盂两部分组成。肾实质又分为皮质和髓质。肾实质内密密麻麻排列着成千上万个尿液生成的功能单位,又称肾单位。人体两个肾脏共有100万~200万个肾单位。
如果将肾皮质看做是制造尿液的“工厂”,那么,肾单位就是生产尿液的“车间”。肾髓质主要是由无数的称为集合管的细管组成。它的任务是收集来自肾单位的尿液,转而将尿液输送到肾盏、肾盂。肾盂与输尿管相通。
尿液由肾盂经输尿管进入膀胱储存,再由尿道排出体外。正常人的肾脏平时只有一小部分肾单位工作,说明肾脏的储备功能很强。
㈨ 肾小球滤过率61怎么办:
肾小球滤过率是临床上用于判断肾功能的指标,根据人体血肌酐数值、年龄内、体重计算容得出。肾小球滤过率低代表肾脏功能异常,处理方法如下:
1、寻找原因:明确肾脏损害类型,以及有无急性加重的因素。如感染、心衰、容量不足、梗阻、血糖、血压控制不理想,可导致急性加重;
2、注意饮食:控制盐、水摄入,减少食用糖类、高胆固醇、高嘌呤、高脂以及对肾脏有损害的食物,同时禁用肾脏毒性药物;
3、定期复查:若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无任何症状,应重视定期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