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离子交换设备出水电导率始终较高的原因是什么
(1)阳床的出水钠离子含量太高,当超过500ug/L时,阴床出水电导率升高比较明显,钠离子版高权,可能是阳床产生偏流泄露钠离子,或是制水周期将结束,树脂将要失效引起的。 (2)阴床前设有脱碳器的,要检查一下脱碳效率,有时可能由于二氧化碳未能去除,水中碳酸含量高,增加了阴床的负荷,离子交换设备致使电导率也会升高,此外,还要检查一下周围的空气,是否受到污染,因为这些污染物质,可由鼓风机吸入溶于水中,如是氨厂,有时大气中有可能含氨,当鼓风机吸入后,在除碳器中溶于水,因而使水中氨根离子增加,以致影响阴床出水电导率的升高。 (3)阴床用氢氧化钠再生后,没有置换好,或是正洗不彻底,钠离子残留于阴树脂中,当制水时释放于水中,也会使出水的电导率升高。 (4)由于疏忽,阴床混入了阳离子交换设备树脂,在阴床再生时,变成钠型树脂混杂在阴树脂中,而在制水时放出钠离子,因此,阴床的出水电导率始终较高。
㈡ 请问去离子水的电导率一般是多少
1、RO法制取的水分为一级RO出水和二级RO出水,一级RO出水电导率一般为20μS/cm,二级RO出水电导率一般为1-1.5μS/cm。
2、再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如EDI处理或离子交换处理,出水电导率可达到接近理想纯水,0.055μS/cm(25℃),对应的电阻越为18兆欧。
3、电导率和电阻是倒数的关系,1÷0.055=18.18。
去离子水制取工艺及其特点
1、离子交换树脂制取去离子水的传统水处理方式,其基本工艺流程为:原水→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精密过滤器→阳床→阴床→混床→后置保安过滤器→用水点。(特点:污染比较大,自动化程度低,初期投入低)
2、反渗透-离子交换设备制取去离子水,水质稳定,纯度较高,其基本工艺流程为:原水→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精密过滤器→反渗透设备→混床→超纯水箱→超纯水泵→后置保安过滤器→用水点。(特点:污染小,自动化程度高,初期投入中等,价格适中)
3、反渗透设备与电去离子(EDI)设备进行搭配制取去离子水的的方式,这是一种制取超纯水的最新工艺,也是一种环保,经济,发展潜力巨大的超纯水制备工艺,其基本工艺流程为:原水→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精密过滤器→反渗透设备→电去离子(EDI)→超纯水箱→超纯水泵→后置保安过滤器→用水点。(特点:环保,自动化程度高,初期投入大,价格相对比较贵。)
资料来源:网络词条去水离子
㈢ 为什么经过离子交换柱的原料水的电导率变小了
电导率是电阻的倒数,其数值大小代表的是导电性的强弱;
水自身导电性很差,但水中溶解的大量离子却是导电的;
通过离子交换柱后,离子都被交换成H+和OH-,二者结合成为水,体现在水中的离子强度降低,自然电导率下降了
㈣ 土壤中的阳离子交换量和 电导率之间有关系吗
有,离子交换量决定电导率的大小,成正比
㈤ 废水进入阳离子交换树脂前后电导率的变化怎么变化
电导率应该会变小,因为经过阳离子交换柱后,废水中的盐离子被吸附交换,所以出水电导率会降低
㈥ 为什么阳离子交换住流出水的电导率大于阴离子交换柱的流出水
说明使用的水偏酸性,阴离子含量多,阳离子交换后剩余的离子就主要是阴离子了
㈦ 为什么经阳离子交换树脂处理后的自来水,电导率增大
因为原水经过阳床时,阳离子Ca2+等二、三价离子转化成二、三个H+了,这样专总离子数量反倒属增加了,电导值就升高了。一般涞水阳床出水的电导率是原水的2-3倍。
经过阴床后,阳床产生的H离子和阴床的OH离子反应生成水了,这样一来导电离子少了,电导率就会很快下降。
同样,原水经过软化器,含盐量一样增加,电导率也会相应的升高。
参考资料:http://tieba..com/p/2659357082
㈧ 进水电导率越高,离子交换器制水量越大吗
在离子交换器运行过程中,进水流速越大,交换器的工作交换容器越大,周期制水量也...树脂对水中离子的交换具有选择性,其选择性的规律
是离子电导率越高,越易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