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缠中说禅理论中次级别,低级别,较大级别是怎样划分
级别的划分只是叫起来方便而已。可以先确定自己的操作级别,比如用30分周期图,其中的类似一段的走势就可以作为你的操作级别,那么一段中的类似三笔构成中枢,这三笔就是次级别,在5分图表上可以看到是三段。而30F类似的一段走势在日线上看类似一笔,而构成日线走势的一部分,日线上的级别就是更大级别了。
以上大多用了类似、大致的词语,只是为了大致给你一个不同级别的概况,不是那么严谨的说的。按缠论要从线段开始递归出不同的级别。
级别是缠论的法宝,只有彻彻底底弄清楚了,才能看清楚走势以及走势的连接!
既然有疑问了,就不要轻易放过,抓住了根本,进步会一日千里!
Ⅱ 中长期均线压制与缠论级别的关系
两者没有的对应关系,缠论的级别只有递归才能确认,首先先有最小级别中枢才能够搭建划分各个级别走势类型,这时候缠论的级别即是走势中最大中枢的级别
如果你说的是缠论前期的均线系统,均线系统和后面的笔段递归出来的中枢级别什么的没有关系,它们是两个系统,是缠师为了引入后面的课程所做的通俗教学
Ⅲ 缠论里面的级别怎么看或者有没有自己创造的看期货股票走势级别的方法
一两句说不清楚....大概来说吧
因为走势级别在理论上是从小到大生长(递归)出来的,有中枢才有走势类型,有走势类型才组成中枢(更高级别),所以就有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从最最低级别的分笔数据层层递归应该是最完美严谨的,但不太好实现。所以缠师其实给了三种近似方法(当然都认识到的人不多):
1、以能看到的最低周期上(一般是1分钟),有至少三个K线重合的一小段走势,当做次级别走势,然后组合出中枢,形成1分钟级别走势,然后层层向上递归。这实际上就是先近似定义次级别中枢(三个K线有重合)的思路。
2、在能看到的最低周期(一般是1分钟图)上,划分出笔,然后到线段,以线段为次级别走势,然后形成1分钟中枢,然后层层递归。这就是先近似定义低级别走势的思路。一般这种方法定义出来的级别比第1种要高1个级别。
3、使用均线缠绕、布林带、macd、波段高低点等辅助确定出次级别走势,然后组成中枢和本级别,然后到大级别。这种方法比较近似但方便实用。一般可能发现的人也不多。
在这三种方法中,为了保证精度,一般应该都是要从最低级别递归上来得到每级走势,但实际使用中,如果看日线还要从1分钟开始,很累也没啥必要。所以这三种方法,其实都可以用于自己所实际应用的最低周期中。比如你是做日线交易的,可能用30分钟做短差,那么可以直接在30分钟上用这三种方法的任一种,一般也足够用了(当然如果要用区间套精确定位,可以再看更低周期)。
而要自己创造看走势级别的方法,其实不难,但也要遵循那些原则。用指标辅助判断的方法,其实就是个很好的范例了。也有不少学长创造过一些方便的方法,基本大同小异,有兴趣也可以看看。
全部手打字完成的。你如果完全没学过,真的很难只用一个篇幅说明白。还有啥问题可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