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土壤中阳离子的交换作用
土壤的阳离子交换性能,是指土壤溶液中的阳离子与土壤固相阳离子之间所进行的交换 作用,它是由土壤胶体表面性质所决定。土壤胶体是土壤中粘土矿物和腐殖酸以及相互结合形成的复杂有机矿质复合体,其吸收的阳离子包括钾、钠、钙、镁、铵、氢、铝等。土壤交换性能对植物营养和施肥有较大作用,它能调节土壤溶液的浓度,保持土壤溶液成分的多样性和平衡性,还可保持养分免于被雨水淋失.
土壤盐基饱和度(BS)
Base Saturation
土壤胶体上的交换性盐基离子占全部交换性阳离子(总量)的百分比。
酸基离子:H+、Al3+
盐基离子:K+、Na+、Ca2+、Mg2+等
BS真正反映土壤有效(速效)养分含量的大小,是改良土壤的重要依据之一。
盐基饱和度是指土壤吸附交换性盐基总量的程度。土壤吸附性阳离子,根据其解吸后的化学特性可区分为致酸的非盐基离子(如氢和铝离子)与非致酸的盐基离子(如钙、镁、钠等)两大类。当土壤胶体所吸附的阳离子基本上属于盐基离子时,称为盐基饱和土壤,呈中性、碱性、强碱性反应;反之,当非盐基离子占相当大比例时,称为盐基不饱和土壤,呈酸性或强碱性反应。土壤盐基饱和度以土壤的交换性盐基总量占土壤阳离子代换量的百分比表示。盐基饱和度的大小,可用作施用石灰或磷灰石改良土壤的依据。
『贰』 测定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方法有哪些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交换剂的性质、盐溶液浓度和pH、淋洗方法等,必须严格掌握操作技术才能获得可靠的结果。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用于土壤分类的土壤分析中使用经典的中性乙酸铵法或乙酸钠法。
新方法是将土壤用BaCl2 饱和,然后用相当于土壤溶液中离子强度那样浓度的BaCl2溶液平衡土壤,继而用MgSO4交换Ba测定酸性土壤阳离子交换量。
蒸馏法测定铵离子的量并换算为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此法的优点是交换液中可同时测定各种交换性盐基离子。石灰性土壤用氯化铵-乙酸铵作交换剂,盐碱土用乙酸钠作交换剂进行测定。不同的交换剂与测定操作对实验结果影响较大,报告实验结果时应标出。
(2)土的阳离子交换终点扩展阅读:
石灰性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方法有NH4Cl_NH4OAc法、Ca(OAc)2法和NaOAc法。目前应用的较多、而且认为较好的是NH4Cl_NH4OAc法,其测定结果准确、稳定、重现性好。NaOAc法是目前国广泛应用于石灰性土壤和盐碱土壤交换量测定的常规方法。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测定: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是指土壤胶体所能吸附的各种阳离子)的总量。酸性、中性土壤多用传统的乙酸铵交换法测定,使用乙酸铵溶液反复处理土壤,使土壤成为铵离子饱和土;用乙醇洗去多余的乙酸铵后。
『叁』 交换作用的土壤中阳离子的交换作用
土壤袭的阳离子交换性能是由土壤胶体表面性质所决定,由有机质的交换基与无机质的交换基所构成,前者主要是腐殖质酸,后者主要是粘土矿物。它们在土壤中互相结合着,形成了复杂的有机无机胶质复合体,所能吸收的阳离子总量包括交换性盐基(K+、Na+、Ca++、Mg++)和水解性酸,两者的总和即为阳离子交换量。其交换过程是土壤固相阳离子与溶液中阳离子起等量交换作用。
1、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是随着土壤在风化过程中形成,一些矿物和有机质被分解成极细小的颗粒。化学变化使得这些颗粒进一步缩小,肉眼便看不见。
2、这些最细小的颗粒叫做“胶体”。每一胶体带净负电荷。电荷是在其形成过程中产生的。它能够吸引保持带正电的颗粒
,就像磁铁不同的两极相互吸引一样。阳离子是带正电荷的养分离子,如钙(Ca)、镁(Mg)、钾(K)、钠(Na)、氢(H)和铵(NH4)。粘粒是土壤带负电荷的组份。
3、这些带负电的颗粒(粘粒)吸引、保持并释放带正电的养分颗粒(阳离子)
。有机质颗粒也带有负电荷,吸引带正电荷的阳离子。砂粒不起作用。
4、阳离子交换量(CEC)是指土壤保持和交换阳离子的能力,也有人将它称之为土壤的保肥能力。
『肆』 土壤离子交换
土壤中离子的交换作用
土壤中带负电荷胶粒吸附的阳离子与内土壤溶液中的阳离子进行容交换,称为阳离子交换 作用。
土壤阳离子交换的特点:
• 可逆反应并能迅速达到平衡
• 阳离子交换按当量关系进行
• 不同阳离子的代换力有大小差异(离子价数、原子序数、离子运动速度、质量作用定律)
25 阳离子交换量
每千克干土中所含全部阳离子总量,称阳离子交换量
影响因素:
(1)胶体的种类
蒙脱石>水化云母>高岭土;有机胶体最高
(2)溶液的pH值
pH值增加,土壤负电荷量随之增大,交换量增大
『伍』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检出限是多大
根据我来国最新的土壤环境质量标源准(GB 15618-1995),并为对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做出限检。
但通常来说土壤中有机胶体(腐殖质)的CEC(cmol(+)/kg)最大,含量在200~500范围内波动。蛭石为100~150;蒙脱石矿物为主的土壤CEC为70~95;伊利石矿物为主的土壤CEC为10~40;高岭石矿物为主的土壤CEC为3~15;半倍氧化物为主的土壤CEC为2~4
我找了《土壤学》这本书第110页找的答案,够认真吧,求采纳~
『陆』 粘土产生阳离子交换的原因是什么
粘土产生阳离子交换的原因是阳离子的代换能力随离子价数的增加而增大,因为高价阳离子的电荷量大、电性强所以代换能力也大,等价离子代换能力的大小,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增大离子运动速度愈大,交换力愈强阳离子的相对浓度及交换生成物的性质。
黏土离子交换ioncxchayeinclay-watersystem粘土粒子表面是带电的,可从溶液中吸附异性离子。勃十颗粒吸附离子可被水溶液中的离子取代,即离子相互交换过程。依鞘土表面所带电性不同,有阳离子交换和阴离子交换两种。离子文换能力与砧土种类,交换离了的场强以及离子的几何形状等因素有关。
『柒』 阳离子交换
1.阳离子交换
按质量作用定律,阳离子交换反应可以表示为
水文地球化学基础
式中:KA—B为阳离子交换平衡常数;A和B为水中的离子;AX和BX为吸附在固体颗粒表面的离子;方括号指活度。
在海水入侵过程中,准确模拟阳离子交换作用是预测阳离子在含水层中运移的前提条件。按照质量作用定律可以用一个平衡常数把离子交换作为一种反应来描述。例如Na+、Ca2+的交换:
水文地球化学基础
平衡常数为:
水文地球化学基础
式(3—115)表明,交换反应是等当量的,是个可逆过程;两个Na+交换一个Ca2+。如果水中的Na+与吸附在固体颗粒表面的Ca2+(即CaX)交换,则反应向右进行;反之,则向左进行。如果反应向右进行,Ca2+是解吸过程,而Na+是吸附过程。所以,阳离子交换实际上是一个吸附—解吸过程。Na+、Ca2+的交换是一种最广泛的阳离子交换。当海水入侵淡水含水层时,由于海水中Na+远高于淡水,而且淡水含水层颗粒表面可交换的阳离子主要是Ca2+,因此产生Na+、Ca2+之间的离子交换,Na+被吸附而Ca2+被解吸,方程(3—115)向右进行;当淡水渗入海相地层时,则Na+被解吸而Ca2+被吸附,反应向左进行。
2.质量作用方程
描述离子交换反应的方程式有多种,通常主要是通过对实验数据的最佳拟合来决定选择哪一种方程式,众多的研究者很难达成一致(Gaines et al.,1953;Vanselow,1932;Gapon,1933;Appelo et al.,1993;Grolimund et al.,1995;Vulava et al.,2000),因为目前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理论来计算吸附剂上的离子活度,而前面提到的迪拜—休克尔方程、戴维斯方程都是适用于水溶液中的离子活度计算。
交换性阳离子活度有时用摩尔分数来计算,但更为常用的是当量分数作为交换位的数量分数或者作为交换性阳离子的数量分数。在一种理想的标准状态下,交换剂只被一种离子完全占据,交换离子的活度等于1。对于等价交换使用哪一种方程式没有区别,但是对于非等价交换影响十分显著(Grolimund et al.,1995;Vulava et al.,2000)。所有的模型都有相同的函数形式:
水文地球化学基础
即为交换位浓度(单位质量吸附剂的摩尔数)与无单位函数
海水入侵过程中的交换反应主要为Na+与Ca2+之间的交换,通常写作:
水文地球化学基础
X为—1价的表面交换位,交换位X的总浓度为
水文地球化学基础
式中:S指每单位质量固体的总交换位浓度,mol/g。这种情况下S的量等于阳离子交换容量(只要单位换算统一即可)。
水文地球化学基础
式(3—120)的书写方式符合Gaines—Thomas方程式,Gaines(盖恩斯)和Thomas(托马斯)(1995)最先给出交换性阳离子热动力学标准态的严格定义。它使用交换性阳离子的当量分数作为吸附离子的活度。若式(3—120)使用摩尔分数,则遵守Vanselow(1932)公式。
如果假定吸附阳离子的活度和被离子占据的交换位的数目成正比,反应式(3—115)则可写成
水文地球化学基础
式(3—122)符合Gapon(加蓬)方程式。在Gapon方程式中,摩尔分数和当量分数是一样的,都是电荷为—1的单一交换位。
还有一种交换形式为:
水文地球化学基础
Y指交换位的电荷为—2,这种反应式同样是交换反应的一种有效热力学描述。它假定交换位Y的总浓度为
水文地球化学基础
S则为阳离子交换容量的二分之一。Cernik(采尔尼克)等根据当量分数利用反应式(3—123),将交换系数表示为:
水文地球化学基础
3.质量作用方程拟合
利用Gaines—Thomas(GT)方程式、Vanselow(VS)方程式和Gapon(GP)方程式对在砂样中进行的试验所获得的数据进行拟合,根据拟合结果作出 Na+、Ca2+、Mg2+、K+吸附等温线(刘茜,2007),如图3—4~图3—7所示。
图3—4 Na+吸附等温线和拟合数据
由吸附等温线可以看出,砂样对Na+、Mg2+、K+的吸附量均随着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而Ca2+发生解吸。图3—4中,砂样对Na+的吸附量随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增加而缓慢增加。图3—5中,在Ca2+浓度较低时,解吸量迅速增大,当Ca2+浓度较高时,随浓度增加解吸量增加缓慢,逐渐趋于平稳状态。
图3—6中Mg2+浓度较低时,吸附量增加较慢,在较高浓度时增加较快,但并没有出现Ca2+的解吸等温线中的平稳状态,依然为直线型,且直线的斜率大于低浓度状态时的斜率,说明Na+、Mg2+的吸附速率在低浓度(海水含量为20%左右)时较小,在高浓度时,吸附速率变大;Ca2+的解吸在高浓度时基本达到平衡,而Na+、Mg2+还有增长趋势,也较好证明了试验所用砂样的交换位主要为Ca2+所占据。图3—7中K+实测值的吸附等温线则没有出现Ca2+、Na+、Mg2+的规律,虽然整体上随着溶液离子浓度的增加,吸附量也是增长趋势,但并没有出现直线规律。究其原因,主要是阳离子交换吸附作用不大,主要是化学吸附,因为K+的水化膜较薄,所以有较强的结合力,K+被吸附后,大多被牢固吸附在黏土矿物晶格中。
图3—5 Ca2+吸附等温线和拟合数据
图3—6 Mg2+吸附等温线和拟合数据
图3—7 K+吸附等温式和拟合数据
由吸附等温线模拟图(图3—4~图3—7)及公式与试验数据拟合的相关系数(表3—17)看出,GT方程式拟合效果较好,能够很好地预测离子交换趋势。因此,在多组分离子交换模拟计算中采用Gaines—Thomas方程,为阳离子交换的定量研究提供了依据。
表3—17 GT、GP、VS方程式拟合的相关系数
所以根据Gaines—Thomas方程式(3—126)~式(3—131)计算离子交换系数(表3—18)。由于 9 种配比浓度的离子强度不同,所以各自的交换系数也有所差别。对比
水文地球化学基础
表3—18 试验土样不同浓度下的交换系数
『捌』 测定膨润土(蒙脱石)阳离子交换容量CEC有什么意义
膨润土(蒙脱石)晶层中的阳离子具有可交换性能,在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下,不仅Ca2+、Mg2+、Na+、K+等可相互交换,而且H+、多核金属阳离子(如羟基铝十三聚体)、有机阳离子(如二甲基双十八烷基氯化铵)也可交换晶层间的阳离子。阳离子交换性是膨润土(蒙脱石)的重要工艺特性,利用这一特性,可进行膨润土的改型,由钙基膨润土改型为钠基膨润土、活性白土、锂基膨润土、有机膨润土、柱撑蒙脱石等产品。 阳离子交换容量(Cation Exchange Capacity)是指PH值为7的条件下所吸附的K+、Na+、Ca2+、Mg2+ 等阳离子总量,简称为CEC。膨润土矿阳离子交换容量和交换性阳离子是判断膨润土矿质量和划分膨润土矿属型的主要依据, CEC值愈大表示其带负电量愈大,其水化、膨胀和分散能力愈强;反之,其水化、膨胀和分散能力愈差。如北票市膨润土阳离子交换容量CEC 为66.7mmol/100g,阜新市的膨润土阳离子交换容量CEC 为85.55 mmol/100g,内蒙古优质膨润土阳离子交换容量CEC为115—139 mmol/100g。
研究表明,蒙脱土的片层中间的CEC通常在60-120mmol/100G范围内,这是一个比较适合与聚合物插层形成纳米复合材料的离子交换容量。因为如果无机物的离子交换容量太高,极高的层间库仑力使得无机物片层间作用力过大,不利于大分子链的插入;如果无机物的离子交换容量太低,无机物不能有效地与聚合物相互作用,不足以保证无机物与聚合物基体的相容性,同样不能得到插层纳米复合物材料。适宜的离子交换容量、优良的力学性能使得蒙脱土成为制备PLS纳米复合材料的首选矿物。CEC值和膨润土(蒙脱石)的内表面积与蒙脱石含量呈正相关关系,用阳离子交换容量CEC 为100mmol/100g的膨润土和 用阳离子交换容量CEC 为61mmol/100g的膨润土制备插层纳米复合物材料,尽管层间距相差不大(d001=1.98和1.91nm),但比表面(421.5和127.2m2。g-1)和吸氨量(318.3和80.7mg。g-1)却有较大的差别. 与原料土的比表面(76.0和90.5m2。g-1)及吸氨量(49.2和62.1mg。g-1)相比,分别增加5.5和1.4倍及6.5和1.3倍,比表面和吸氨量的增加倍数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这说明层电荷密度主要影响材料的表面性质. 由于层间距(d001)的变化主要取决于交联剂的大小, 因而不同层电荷密度对于采用同种的交联剂制备材料的层间距影响不大。
测定CEC的方法很多,如定氮蒸镏法、醋酸铵法、氯化铵-醋酸钠法、氯化铵-无水乙醇法、氯化铵-氨水法、氯化钡-硫酸法等。目前,膨润土CEC测定是依据国标JC/T 593—1995(膨润土试验方法)。具体方法如下:
(1)方法提要
用含指示阳离子NH4+的提取剂处理膨润土矿试样,将试样中可交换性阳离子全部置换进入提取液中,并使试样饱和吸附指示阳离子转化成铵基上。将铵基土和提取液分离,测定提取液中的钾、钠、钙及镁等离子,则为相应的交换性阳离子量。
(2)主要试剂和材料
a. 离心机:测量范围为0~400r/min;
b. 磁力搅拌器:测量范围为50~2 400r/min’
c. 钾、钠、钙、镁混合标准溶液〔c(0.01Na+、0.005Ca2+、0.005Mg2+、0.002K+)〕称取0.5004g碳酸钙(基准试剂),0.201 5g氧化镁(基准试剂),0.5844g氯化钠(高纯试剂)和0.1491g氯化钾(高纯试剂)于250mL烧杯中,加水后以少量稀盐酸使之溶解(小心防止跳溅)。加热煮沸赶尽二氧化碳,冷却。将溶液移入1 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移于干燥塑料瓶中保存;
d. 交换液:称取28.6g氯化铵置于250mL水中,加入600mL无水乙醇,摇匀,用1+1氨水调节pH为8.2,用水稀释至1L,即为0.5mol/L氯化铵-60%乙醇溶液。
e. EDTA标准溶液〔c(0.01EDTA)〕:取3.72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解于1 000mL水中。
标定:吸取10mL0.01mol/L氯化钙(基准试剂)标准溶液于100mL烧杯中,用水稀释至40~50mL左右。加入5mL4mol/L氢氧化钠溶液,使pH≈12~13,加少许酸性铬蓝K-萘酚绿B混合指示剂,用EDTA溶液滴至纯蓝色为终点。
c1= c2·V3/ V4
式中:
c1——EDTA标准溶液的实际浓度,mol/L;
c2——氯化钙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V3——氯化钙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4——滴定时消耗EDTA标准溶液的体积,mL。
f. 洗涤液:50%乙醇,95%乙醇。
(3)试验步骤
称取在115~110℃下烘干的试样1.000g,置于100mL离心管中。加入20mL50%乙醇,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3~5min取下,离心(转速为300r/min左右),弃去管内清液,再在离心管内加入50mL交换液,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30min后取下,离心,清液收集到100mL容量瓶中。将残渣和离心管内壁用95%乙醇洗涤(约20mL),经搅拌离心后,清液合并于上述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待测。残渣弃去。
交换性钙、镁的测定,取上述母液25mL,置于150mL烧杯中,加水稀释至约50mL,加1mL1+1三乙醇胺和3~4mL4mol/L氢氧化钠,再加少许酸性铬蓝K-萘酚绿B混合指示剂,用0.01mol/L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纯蓝色,记下读数V5,然手用1+1盐酸中和pH为7,再加氨水-氯化铵缓冲溶液(pH=10),再用0.01mol/LEDTA标准溶液滴至纯蓝色记下读数V6。
交换性钾、钠的测定:取25mL母液于100mL烧杯中,加入2~3滴1+1盐酸,低温蒸干。加入1mL1+1盐酸及15~20mL水,微热溶解可溶性盐,冷却后溶液移入100mL容量瓶中,以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在火焰光度计上测定钾、钠。标准曲线的绘制:分取0、3、6、9、12、15mL钾、钠、钙、镁混合标准溶液于100mL容量瓶中,加入2mL1+1盐酸,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在与试样同一条件下测量钾、钠的读数,并绘制标准曲线(此标准系列分别相当于每100g样中含有0、170、345、520、690、860mg的交换性钠和0、60、120、175、240、295mg的交换性钾。
(4)结果计算
钙、镁的含量按下式计算:
交换性钙g/100g= (40c5V5)/(2.5m3)
交换性镁g/100g=[ 24c5(V6-V5)]/ (2.5m3)
式中:
c5—EDTA标准溶液的实际摩尔浓度mol/L;
V6、V5—滴定时耗用EDTA标准溶液的毫升数,mL;
m3——试样质量,g。
钾、钠的含量按(10)式计算:
交换性钾(g/100g)= Kmg /(2.5m3)
交换性钠(g/100g)= Namg/(2.5m3)
式中:
Kmg,Namg—由标准曲线上查得的钾钠的毫克数;
m3——试样质量,g。
『玖』 测定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有哪些方法
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用于土壤分类的土壤分析中使用经典的中性乙酸铵法或回乙酸钠法。中性答乙酸铵法也是我国土壤和农化实验室所采用的常规分析方法,适于酸性和中性土壤。最近的土壤化学研究表明,对于热带和亚热带的酸性、微酸性土壤,常规方法由于浸提液pH值和离子强度太高,与实际情况相差较大,所得结果较实际情况偏高很多。新方法是将土壤用BaCl2 饱和,然后用相当于土壤溶液中离子强度那样浓度的BaCl2溶液平衡土壤,继而用MgSO4交换Ba测定酸性土壤阳离子交换量。 石灰性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方法有NH4Cl–NH4OAc法、Ca(OAc)2法和NaOAc法。目前应用的较多、而且认为较好的是NH4Cl–NH4OAc法,其测定结果准确、稳定、重现性好。NaOAc法是目前国内广泛应用于石灰性土壤和盐碱土壤交换量测定的常规方法。
『拾』 测定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方法有哪些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交换剂的性质、盐溶液浓度和pH、淋洗方法等,必须严格掌握操作技术才能获得可靠的结果。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用于土壤分类的土壤分析中使用经典的中性乙酸铵法或乙酸钠法。
新方法是将土壤用BaCl2 饱和,然后用相当于土壤溶液中离子强度那样浓度的BaCl2溶液平衡土壤,继而用MgSO4交换Ba测定酸性土壤阳离子交换量。
蒸馏法测定铵离子的量并换算为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此法的优点是交换液中可同时测定各种交换性盐基离子。石灰性土壤用氯化铵-乙酸铵作交换剂,盐碱土用乙酸钠作交换剂进行测定。不同的交换剂与测定操作对实验结果影响较大,报告实验结果时应标出。
(10)土的阳离子交换终点扩展阅读:
石灰性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方法有NH4Cl–NH4OAc法、Ca(OAc)2法和NaOAc法。目前应用的较多、而且认为较好的是NH4Cl–NH4OAc法,其测定结果准确、稳定、重现性好。NaOAc法是目前国广泛应用于石灰性土壤和盐碱土壤交换量测定的常规方法。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测定: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是指土壤胶体所能吸附的各种阳离子)的总量。酸性、中性土壤多用传统的乙酸铵交换法测定,使用乙酸铵溶液反复处理土壤,使土壤成为铵离子饱和土;用乙醇洗去多余的乙酸铵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