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肾功指标正常值是多少
呢?你知道吗?你了解吗?我们来看看下面专家为大家介绍的。 ? 第一,内生肌酐清除率。 肾功能指标正常值范围在80-120ml/min之间,平均值为100ml/min。如果清除率小于正常值的80%,表示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当内生肌酐清除率在70-51ml/min之间时表示肾小球过滤功能轻度降低,在50-31ml/min之间为中度降低,小于30ml/min为重度降低,清除率在20-11ml/min之间是早期肾功能不全,在10-6ml/min之间为晚期肾功能不全,小于5ml/min为终末期肾功能不全。 第二,血尿素氮(BUN) 血尿素氮的正常值为2.9-7.5mmol/L(8-21mg/dl),血浆非蛋白氮(NPN)的正常值为14.3-25mmol/L(20-35mg/dl) 。这两项的指数高低取决于人体蛋白质分解代谢与肾脏的排泄功能,如果检查时发现这两种物质分别超过7.5mmol/L或25mmol/L,表示肾小球滤过率)已至少下降了到40%。 第三,血肌酐(Scr)。 血清肌酐的正常值为44-133μmol/L(0.8-1.5mg/dl);酶法男性为53 -106μmol/L(0.6-1.2mg/dl),女性为44-97μmol/L(0.5-1.1mg/dl)。血肌酐的代谢、生成和排出受肾外影响很小,是检查肾功能的理想的指标。
② 肾小球超滤什么意思
肾小球超滤就是肾小球处于一个高滤过,高灌注状态, 病变早期往往表现为一个超滤状态
③ 肾小球过滤率能表现肾功能吗
可以表现肾功能,比肌酐更加准确。80以上就没有问题
④ 肾透析有几种
可以采取血液透析或者是腹透的,不过透析早期可能会引起透析失衡综合征,患者出现头昏、头痛、恶心、呕吐,不能耐受透析。此外还可能会出现对透析液或者透析器过敏的现象,患者还会出现高血压、低血压,此外还会诱发心力衰竭。循经护肾疗法”治疗方案,通过做循经护肾治疗仪、中药泡脚、口服中药等方法系统治疗。治疗初期应用“循经护肾疗法”配合血液透析,紧急排出毒素,保护肾功能,然后再逐渐拉长透析间隔,在恢复肾脏排毒功能后,争取摆脱透析。
⑤ 肾小球滤过率正常值是多少你有哪些了解呢
正常人肾脏的肾小球滤过率为100-120mL/min。正常人有两个肾脏,所以两个肾脏的平均肾小球过滤率为50-60mL/min。正常人的两个肾脏大小不同,总有一定的差异,所以只要这个差异在正常范围内,就属于正常现象
由上可知,肾小球可以维持附近的隔膜,对肾小球毛细血管起到支架作用。当发生某种中毒和疾病时,这些细胞可以溶解,肾小球结构被破坏,功能也丧失。系膜细胞有吞噬和清除免疫复合物、异常蛋白质、其余颗粒等异物的能力
⑥ 肾功指标正常值是多少
呢?你知道吗?你了解吗?我们来看看下面专家为大家介绍的。
?
第一,内生肌酐清除率。
肾功能指标正常值范围在80-120ml/min之间,平均值为100ml/min。如果清除率小于正常值的80%,表示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当内生肌酐清除率在70-51ml/min之间时表示肾小球过滤功能轻度降低,在50-31ml/min之间为中度降低,小于30ml/min为重度降低,清除率在20-11ml/min之间是早期肾功能不全,在10-6ml/min之间为晚期肾功能不全,小于5ml/min为终末期肾功能不全。
第二,血尿素氮(BUN)
血尿素氮的正常值为2.9-7.5mmol/L(8-21mg/dl),血浆非蛋白氮(NPN)的正常值为14.3-25mmol/L(20-35mg/dl)
。这两项的指数高低取决于人体蛋白质分解代谢与肾脏的排泄功能,如果检查时发现这两种物质分别超过7.5mmol/L或25mmol/L,表示肾小球滤过率)已至少下降了到40%。
第三,血肌酐(Scr)。
血清肌酐的正常值为44-133μmol/L(0.8-1.5mg/dl);酶法男性为53
-106μmol/L(0.6-1.2mg/dl),女性为44-97μmol/L(0.5-1.1mg/dl)。血肌酐的代谢、生成和排出受肾外影响很小,是检查肾功能的理想的指标。
⑦ 一个心衰病人,在使用大量利尿剂后,出于少尿,但肾功能正常,为什么会没有小便呢
心肾阳虚,水分不能气化为尿液,只能在体内成为水湿,用炙附片15 山萸肉15 段龙骨20 煅牡蛎20 干姜10 细辛6 三七粉6 红参10另顿炙甘草15 三副见效,好了以后继续吃,后改为散剂长期服用!
⑧ 查肾功包括几项
肾功能检查的临床意义
介绍临床最常用的几项肾功能检查项目。
1:血尿素氮(BUN)
参考值:正常情况:二乙酰-肟显色法 1.8~6.8mmol/L 尿素酶-钠氏显色法 3.2~6.1mmol/L。
临床意义:增高:急慢性肾炎、重症肾盂肾炎、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慢性肾功能障碍,心衰、休克、烧伤、失水、大量内出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前列腺肥大、慢性尿路梗阻等。
2:血肌酐(Scr)
参考值:正常情况:成人 男79.6~132.6μmol/L 女70.7~106.1μmol/L 小儿26.5~62.0μmol/L 全血88.4~159.1μmol/L。
临床意义:增加:肾衰、尿毒症、心衰、巨人症、肢端肥大症、水杨酸盐类治疗等。减少:进行性肌萎缩,白血病,贫血等
3 :血尿素
参考值:正常情况:3.2~7.0mmol/L。
临床意义:升高表示急慢性肾炎、重症肾盂肾炎、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慢性肾功能障碍,心衰、休克、烧伤、失水、大量内出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前列腺肥大、慢性尿路梗阻等
4:血尿酸
参考值:正常情况:成人 男149~417μmol/L 女89~357μmol/L >60岁 男250~476μmol/L 女190~434μmol/L。
临床意义:增加:痛风、急慢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恶性贫血、肾衰、肝衰、红细胞增多症、妊娠反应、剧烈活动及高脂肪餐后等。
5:尿肌酐(Cr)
参考值:正常情况:婴儿88~176μmmol·kg-1/d 儿童44~352μmol·kg-1/d 成人7~8mmol/d。
临床意义:增高:饥饿、发热、急慢性消耗等疾病,剧烈运动后等。 减低:肾衰、肌萎缩、贫血、白血病等。
6:尿蛋白
参考值:正常情况:定性 阴性
临床意义:正常人每日自尿中排出约40~80蛋白,上限不超过150mg,其中主要为白蛋白,其次为糖蛋白和糖肽。这些蛋白的0.60(60%)左右来自血浆,其余的来源于肾、泌尿道、前列腺的分泌物和组织分解产物,包括尿酶、激素、抗体及其降解物等。生理性增加:体位性蛋白尿、运动性蛋白尿、发热、情绪激动、过冷过热的气候等。
7:选择性蛋白尿指数(SPI)
参考值:正常情况:SPI<0.1表示选择性好 SPI0.1~0.2表示选择性一般 SPI>0.2表示选择性差。
临床意义:当尿中排出大分子IgG的量少时,表示选择性好。相反,表示选择性差。
8:β2-微球蛋白清除试验
参考值:正常情况:23~62μl/min
临床意义: 增高:肾小管损害。本试验是了解肾小管损害程度的可靠指标,特别有助于发现轻型患者。
9:尿素清除率
参考值正常情况:标准清除值 0.7~1.1ml·s-1/1.73 m2 (0.39~0.63ml·s-1/m2) 最大清除值 1.0~1.6ml·s-1/1.73 m2 (0.58~0.91ml·s-1/m2)。
临床意义见菊粉清除率。 儿童纠正清除值=1.73/儿童体表面积×实得清除值 儿童体表面积与成人相差甚大,纠正公式为:最大清除值=1.73/儿童体表面积×实得清除值。
10:血内生肌酐清除率
参考值:正常情况:血浆 一般情况下成人 0.80~1.20ml·s-1/m2 尿液 成人 男0.45~1.32ml·s-1/m2 女0.85~1.29ml·s-1/m2 50岁以上,每年下降0.006ml·s-1/m2。
内生肌酐清除率降至0.5~0.6ml·s-l/m2(52~63ml/min/1.73 m2)时为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如<0.3ml·s-1/m2(31ml/min/1.73 m2)为肾小球滤过功能严重减退。注意:在慢性肾炎或其他肾小球病变的晚期,由于肾小管对肌酐的排泌相应增加,使其测定结果较实际者高。同样,慢性肾炎肾病型者,由于肾小管基膜通透性增加,更多的内生肌酐从肾小管排出,其测得值也相应增高。
11:尿素氮/肌酐比值(BUN)
参考值:正常情况:12:1~20:1
临床意义:增高:肾灌注减少(失水,低血容量性休克,充血性心衰等),尿路阻塞性病变,高蛋白餐,分解代谢亢进状态,肾小球病变,应用糖皮质类固醇激素等。 降低:急性肾小管坏死。
13:酚红(酚磺太)排泄试验(PSP)
参考值:正常情况:15min0.25~0.51(0.53) 30min0.13~0.24(0.17) 60min0.09~0.17(0.12)120min0.03~0.10(0.06) 120min总量0.63~0.84(0.70)。
临床意义:肾小管功能损害0.50(50%)时,开始表现有PSP排泄率的下降。 降低: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肾血管硬化症,范可尼综合征,心衰,休克,重症水肿,妊娠后期,尿路梗阻,膀胱排尿功能不全等。
⑨ 慢性肾衰竭分几期标准是什么
慢性肾衰竭(CRF)时称尿毒症,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是各种病因引起肾脏损害并进行性恶化,当发展到终末期,肾功能接近于正常10%~15%时,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综合症状。由于肾功能损害多是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不同阶段,有其不同的程度和特点,传统上将肾功能水平分成以下几期:
1.肾功能代偿期: 肾小球滤过率(GFR) ≥正常值1/2时,血尿素氮和肌酐不升高、体内代谢平衡,不出现症状(血肌酐(Scr)在133~177μmol/L(2mg/dl))。
2.肾功能不全期: 肾小球滤过率(GFR)L(2mg/dl)以上,血尿素氮(BUN)水平升高>7.0mmol/L(20mg/dl),病人有乏力,食欲不振,夜尿多,轻度贫血等症状。
3.肾功能衰竭期: 当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下降到20ml/min以下,BUN水平高于17.9~21.4mmol/L(50~60mg/dl),Scr升至442μmol/L(5mg/dl)以上,病人出现贫血,血磷水平上升,血钙下降,代谢性酸中毒,水、电解质紊乱等。
4.尿毒症终末期: Ccr在10ml/min以下,Scr升至707μmol/L以上,酸中毒明显,出现各系统症状,以致昏迷。
治疗方法:
(一)饮食治疗
1.给予优质低蛋白饮食0.6克/(公斤体重·天)、富含维生素饮食,如鸡蛋、牛奶和瘦肉等优质蛋白质。病人必须摄入足量热卡,一般为30~35千卡/(公斤体重·天)。必要时主食可采用去植物蛋白的麦淀粉。
2.低蛋白饮食加必需氨基酸或α-酮酸治疗,应用α-酮酸治疗时注意复查血钙浓度,高钙血症时慎用。在无严重高血压及明显水肿、尿量>1000ml/天者,食盐2~4克/天。
(二)药物治疗
CRF药物治疗的目的包括:①缓解CRF症状,减轻或消除病人痛苦, 提高生活质量;②延缓CRF病程的进展,防止其进行性加重;③防治并发症,提高生存率。
1.纠正酸中毒和水、电解质紊乱
(1)纠正代谢性中毒 代谢性酸中毒的处理,主要为口服碳酸氢钠(NaHCO3)。中、重度病人必要时可静脉输入,在72小时或更长时间后基本纠正酸中毒。对有明显心功能衰竭的病人,要防止NaHCO3输入总量过多,输入速度宜慢,以免使心脏负荷加重甚至心功能衰竭加重。
(2)水钠紊乱的防治 适当限制钠摄入量,一般NaCl的摄入量应不超过6~8g/d。有明显水肿、高血压者,钠摄入量一般为2~3g/d(NaCl摄入量5~7g/d),个别严重病例可限制为1~2g/d(NaCl 2.5~5g)。也可根据需要应用襻利尿剂(呋塞米、布美他尼等),噻嗪类利尿剂及贮钾利尿剂对CRF病(Scr >220μmol/L)疗效甚差,不宜应用。对急性心功能衰竭严重肺水肿者,需及时给单纯超滤、持续性血液滤过(如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
对慢性肾衰病人轻、中度低钠血症,一般不必积极处理,而应分析其不同原因,只对真性缺钠者谨慎地进行补充钠盐。对严重缺钠的低钠血症者,也应有步骤地逐渐纠正低钠状态。
(3)高钾血症的防治 肾衰竭病人易发生高钾血症,尤其是血清钾水平>5.5mmol/L时,则应更严格地限制钾摄入。在限制钾摄入的同时,还应注意及时纠正酸中毒,并适当应用利尿剂(呋塞米、布美他尼等),增加尿钾排出,以有效防止高钾血症发生。
对已有高钾血症的病人,除限制钾摄入外,还应采取以下各项措施:①积极纠正酸中毒,必要时(血钾>6mmol/L)可静滴碳酸氢钠。②给予襻利尿剂:最好静脉或肌肉注射呋塞米或布美他尼。③应用葡萄糖-胰岛素溶液输入。④口服降钾树脂:以聚苯乙烯磺酸钙更为适用,因为离子交换过程中只释放离钙,不释放出钠,不致增加钠负荷。⑤对严重高钾血症(血钾>6.5mmol/L),且伴有少尿、利尿效果欠佳者,应及时给予血液透析治疗。
2.高血压的治疗
对高血压进行及时、合理的治疗,不仅是为了控制高血压的某些症状,而且是为了积极主动地保护靶器官(心、肾、脑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钙通道拮抗剂、襻利尿剂、β-阻滞剂、血管扩张剂等均可应用,以ACEI、ARB、钙拮抗剂的应用较为广泛。透析前CRF病人的血压应<130/80mmHg,维持透析病人血压一般不超过140/90mmHg即可。
3.贫血的治疗和红细胞生成刺激剂(ESA)的应用
当血红蛋白(Hb)<110g/L或红细胞压积(Hct)<33%时,应检查贫血原因。如有缺铁,应予补铁治疗,必要时可应用ESA治疗,包括人类重组红细胞生成素(rHuEPO)、达依泊丁等,直至Hb上升至110~120g/L。
4.低钙血症、高磷血症和肾性骨病的治疗
当GFR<50ml/min后,即应适当限制磷摄入量(<800~1000mg/d)。当GFRmin时,在限制磷摄入的同时,需应用磷结合剂口服,以碳酸钙、枸椽酸钙较好。对明显高磷血症(血清磷>7mg/dl)或血清Ca、P乘积>65(mg2/dl2)者,则应暂停应用钙剂,以防转移性钙化的加重。此时可考虑短期服用氢氧化铝制剂或司维拉姆,待Ca、P乘积<65(mg2/dl2)时,再服用钙剂。
对明显低钙血症病人,可口服1,25(OH)2D3(钙三醇);连服2~4周后,如血钙水平和症状无改善,可增加用量。治疗中均需要监测血Ca、P、PTH浓度,使透析前CRF病人血IPTH保持在35~110pg/ml;使透析病人血钙磷乘积 <55mg2/dl2(4.52mmol2/L2),血PTH保持在150~300pg/ml。
5.防治感染
平时应注意防止感冒,预防各种病原体的感染。抗生素的选择和应用原则,与一般感染相同,唯剂量要调整。在疗效相近的情况下,应选用肾毒性最小的药物。
6.高脂血症的治疗
透析前CRF病人与一般高血脂者治疗原则相同,应积极治疗。但对维持透析病人,高脂血症的标准宜放宽,如血胆固醇水平保持在250~300mg/dl,血甘油三酯水平保持在150~200mg/dl为好。
7.口服吸附疗法和导泻疗法
口服吸附疗法(口服氧化淀粉或活性炭制剂)、导泻疗法(口服大黄制剂)、结肠透析等,均可利用胃肠道途径增加尿毒症毒素的排出。上述疗法主要应用于透析前CRF病人,对减轻病人氮质血症起到一定辅助作用。
8.其他
(1)糖尿病肾衰竭病人 随着GFR不断下降,必须相应调整胰岛素用量,一般应逐渐减少;
(2)高尿酸血症 通常不需治疗,但如有痛风,则予以别嘌醇;
(3)皮肤瘙痒 外用乳化油剂,口服抗组胺药物,控制高磷血症及强化透析或高通量透析,对部分病人有效。
(三)尿毒症期的替代治疗
当CRF病人GFR 6~10ml/min(血肌酐>707μmol/L)并有明显尿毒症临床表现,经治疗不能缓解时,则应让病人作好思想准备,进行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可适当提前(GFR 10~15ml/min)安排透析。
1.透析治疗
(1)血液透析 应预先给病人作动静脉内瘘(位置一般在前臂),内瘘成熟至少需要4周,最好等候8~12周后再开始穿刺。血透治疗一般每周3次,每次4~6小时。在开始血液透析6周内,尿毒症症状逐渐好转。如能坚持合理的透析,大多数血透病人的生活质量显著改善,不少病人能存活15~20年以上。
(2)腹膜透析 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疗法(CAPD)应用腹膜的滤过与透析作用,持续地对尿毒症毒素进行清除,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安全有效。将医用硅胶管长期植入腹腔内,应用此管将透析液输入腹腔,每次1.5~2L,6小时交换一次,每天交换4次。CAPD对尿毒症的疗效与血液透析相似,但在残存肾功能与心血管的保护方面优于血透,且费用也相对较低。CAPD的装置和操作近年已有显著改进,腹膜炎等并发症已大为减少。CAPD尤其适用于老人、有心血管合并症的病人、糖尿病病人、小儿病人或作动静脉内瘘有困难者。
2.肾移植
病人通常应先作一个时期透析,待病情稳定并符合有关条件后,则可考虑进行肾移植术。成功的肾移植可恢复正常的肾功能(包括内分泌和代谢功能),使病人几乎完全康复。移植肾可由尸体或亲属供肾(由兄弟姐妹或父母供肾),亲属肾移植的效果更好。要在ABO血型配型和HLA配型合适的基础上,选择供肾者。肾移植需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以防治排斥反应,常用的药物为糖皮质激素、环孢素、硫唑嘌呤和(或)麦考酚吗乙脂(MMF)等。近年肾移植的疗效显著改善,移植肾的1年存活率约为85%,5年存活率约为60%。HLA配型佳者,移植肾的存活时间较长。
⑩ 单纯超滤的病情评估
生命体征评估
患者的意识状态、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等。
血容量状态评估
全面了解患者容量负荷状态,如水肿程度、体位(能否平卧)、心脏舒张期奔马律、双肺底部湿性罗音及胸、腹腔积液情况等。如条件允许,应测定中心静脉压(CVP)和(或)肺毛细血管楔嵌压(PCWP),以客观评估患者的血容量状态。
出、凝血功能评估
了解并观察患者脏器出血及各种引流液和伤口的渗血情况,检测出凝血相关参数。
血液生化指标评估
应全面了解患者的肾功能、血清白蛋白水平、血清电解质浓度(血清钾、钠离子等)及酸碱平衡状态(CO2CP 或做血气分析)等,为确定治疗处方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