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你提供的离子交换排代次序没有说明在什么样的介质情况下,尤其是放射性的离子选择性会在不同介质下更为敏感,所以我只能回答您常规水处理的一般应用数据,具体分析回答如下:
离子交换树脂对水中各种离子的交换能力是不同的,即有些离子易被离子交换树脂吸着,但吸着后要把它解吸下来就比较困难;反之,有些离子则难被离子交换树脂吸着,但易被解吸,这种性能称为离子交换树脂的选择性。这种选择性影响到离子交换树脂的交换和再生过程。
它有两个规律:
(1)离子带的电荷越多,越易被离子交换树脂吸着,例如两价离子比一价离子易被吸着;
(2)对于带有相同电荷量的离子,则原子序数大的元素,形成离子的水合半径小,较易被吸着。
对于阳离子交换树脂来说,它对水中各种常见离子的选择性次序为:
Fe3+ >Al3+ >Ca2+ >Mg2+ >K+ ≈NH4+ >Na+ >Li+
这个次序只适合于在含盐量不很高的水溶液中。在浓溶液中,离子间的干扰较大,且水合半径的大小顺序和上述的次序也有些差别,其结果是使得在浓溶液中各离子间的选择性差别较小。
离子交换树脂的选择性除了和被吸着离子的本质有关外,还与离子交换树脂的结构,特别是与其活性基团有关。例如含磺酸基(-SO3-)的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对H+的吸着能力并不很强,在选择性次序中H+居于Na+和Li+之间,即:
Fe3+ >Al3+ >Ca2+ >Mg2+ >K+ ≈NH4+ >Na+ >H+ >Li+;
而含有羧酸基(-COO-)的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对H+有特别强的吸着能力,H+的选择性甚至比Fe3+还强,即:
H+ >Fe3+ >Al3+ >Ca2+ >Mg2+ >K+ ≈NH4+ >Na+ >Li+。
❷ 离子交换树脂的选择原则是什么
离子交换树脂的吸附交换原理:
离子交换树脂本身的离子一般是低价离子,所以离子交换树脂在与水接触时,根据树脂的吸附选择性,会将水中的高价离子吸附,将低价离子释放,而这些被释放的低价离子会与水中的其他离子结合,成为无害的物质,而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经常都是将树脂转化为其他的离子形式进行使用,比如一般阳离子交换树脂会转化为钠型树脂再进行使用,从而达到软化水的目的。
离子交换树脂的吸附顺序:
1.离子交换树脂对阳离子的吸附顺序:
Fe3+ > Al3+ > Pb2+ > Ca2+ > Mg2+ > K+ > Na+ > H+
2.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对阴离子的吸附顺序:
SO42- > NO3- > Cl- > HCO3- > OH-
3.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对阴离子的吸附顺序:
OH- > 柠檬酸根3- > SO42- > 酒石酸根2- >草酸根2- > PO43- >NO2- > Cl- >醋酸根- > HCO3-
详情点击:离子交换树脂的选择性
❸ 离子交换树脂的吸附选择
离子交换树脂的吸附交换原理:
树脂本身的离子内一般是低价离子,所以树脂在与水接触时,根据树脂的容吸附选择性,会将水中的高价离子吸附,将低价离子释放,而这些被释放的低价离子会与水中的其他离子结合,成为无害的物质,而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经常都是将树脂转化为其他的离子形式进行使用,比如一般阳离子交换树脂会转化为钠型树脂再进行使用,从而达到软化水的目的。
离子交换树脂的吸附顺序:
1、离子交换树脂对阳离子的吸附顺序:
Fe3+ > Al3+ > Pb2+ > Ca2+ > Mg2+ > K+ > Na+ > H+
2、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对阴离子的吸附顺序:
SO42- > NO3- > Cl- > HCO3- > OH-
3、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对阴离子的吸附顺序:
OH- > 柠檬酸根3- > SO42- > 酒石酸根2- >草酸根2- > PO43- >NO2- > Cl- >醋酸根- > HCO3-
❹ 阳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化学式是什么 阳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反应顺序
离子交换树脂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结构比较复杂.离子交换剂的结构可以被区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具有高分子的结构形式,称为离子交换剂的骨架(反应式中用R表示);另一部分是带有可交换离子的基团(称为活性集团),它们化合在高分子骨架上。所谓“骨架”,是因为它具有庞大的空间结构,支持着整个化合物,正象动物的骨架支持着肌体一样,从化学的观点来说,它是一种不溶于水的高分子化合物。
离子交换反应如下
离子交换反应是可逆的,例如当以含有硬度的水通过H型离子交换树脂时,其反就如下式:
2RH + Ca2+ → R2Ca + 2H+
当反应进行到失效后,为了恢复离子交换树脂的交换能力,就可以利用离子交换反应的可逆性,用硫酸或盐酸溶液通过此失效的离子交换树脂,以恢复其交换能力,其反应如下:
R2Ca + 2H+ → 2RH + Ca2+
这两种反应,实质上就是可逆反应式(1-1)化学平衡的移动。当水中Ca2+和H型离子交换树脂多时,反应正向进行,反之,则逆向进行。
2RH + Ca2+ ←→ R2Ca + 2H+
离子交换反应的可逆性,是离子交换树脂可以反复使用的重要性质。
影响离子交换树脂选择性的因素很多,例如交换离子的种类、树脂的本质、溶液的浓度等。离子交换的选择性实际上是离子交换平衡的一种表现。
对于阳离子交换来说,此种顺序的规律比较明显,在稀溶液中,强酸性阳树脂对常见阳离子的选择性顺序如下:
Fe3+>Al3+>Ca2+>Mg2+>K+≈NH4>Na+>H+
这可以归纳为两个规律:离子所带电荷量愈大,愈易被吸取;当离子所带电荷量相同时,离子水合半径较小的易被吸取。
对于弱酸性阳树脂,H+的位置向前移动,例如羧酸型树脂对H+选择性居于Fe3+之前。在浓溶液中,选择性顺序有一些不同,某些低价离子会居于高价离子之前。
弱碱树脂 (胺, 通常为三甲胺)它们只能去除强酸型杂质离子,例如 HCl, H2SO4. 它们只能在酸性溶液中使用。
基本规律 (在稀溶液中)
三价离子 > 二价离子 > 单价离子
磺酸型强酸阳树脂(SAC)
Ba > Pb > Sr > Ca > Ni > Cu > Mg
Ag >> Cs > K > NH4 > Na > H > Li
季胺型强碱阴树脂 (SBA)
SO4 > CrO4 > NO3 > CH3COO > I > Br > Cl > F > OH
弱碱性阴离子树脂对阴离子的吸附的一般顺序如下:
OH-> 柠檬酸根3- > SO42- > 酒石酸根2- >草酸根2- > PO43- >NO2- > Cl- >醋酸根- > HCO3-
希望对你有用
❺ 阳离子交换能力大小顺序
阳离子交换能力大小顺序:Fe3+>Al3+>Ca2+>Mg2+>K+≈NH4+>Na+>Li+。
离子交换树脂对水中各种离子的交换能力是不同的,即有些离子易被离子交换树脂吸着,但吸着后要把它解吸下来就比较困难;反之,有些离子则难被离子交换树脂吸着,但易被解吸,这种性能称为离子交换树脂的选择性。这种选择性影响到离子交换树脂的交换和再生过程。
含义
如水中的K+会被岩土吸附,而置换岩土吸附的Na+到水中。但是当某种离子的相对浓度增大,则其交替吸附能力也随之增大,如海水入侵陆相沉积物(淡水含水层)时,水中的Na+将置换岩土吸附的部分Ca2+,形成富含Ca2+的地下水。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阳离子交换作用
❻ 离子交换法
阳离子交换树脂对碱金属的吸附能力随其水化物离子半径的减小而增强专。根据碱金属属的活度系数,阳离子交换树脂对其吸附能力的次序为:Cs>Rb>K>NH+4>Na>Li。
有些无机化合物对碱金属有选择性的吸附作用,可作为离子交换剂用。
磷酸铝在水溶液中能吸附铷、铯,其分离系数比合成树脂还高。交换柱上的铷、铯可分别用稀硝酸及高于1mol/LHNO3洗脱。
在硝酸溶液中,铷、铯可被磷钼酸铵吸附,与钾、钠、锂分离,再用2mol/L和6mol/LNH4NO3溶液洗脱铷、铯。当氧化钾含量低于50mg时,铷、铯回收率均在90%以上。
阴离子交换树脂在一定条件下,虽可用于碱金属彼此之间的分离,但大多数情况是作为分离其他元素用。
在盐酸溶液中,钴、锌、铁、镉形成稳定的氯阴离子,能被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或上述元素及钒与柠檬酸作用后,也可被阴离子交换树脂吸附而与碱金属分离。
钙、镁在EDTA的乙醇溶液中,或其他一些两价金属在有EDTA或乙酸盐存在下,均可被阴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因此可用作碱金属与碱土金属的分离。
❼ 离子交换型树脂适用于哪些物质的吸附
离子交换树脂按照作用分为阳离子交换树脂和阴离子交换树脂,按照基体成回分可以分为苯乙答烯系树脂和丙烯酸系树脂,按照结构可以分为小孔凝胶树脂和大孔树脂。大体上结构可以用R-H(阳树脂)和R-OH(阴树脂来表示),你看下这个反应就知道他们可以用来吸附什么了。
R-H+Na+→R-Na+H+
R-OH+Cl-→R-Cl+OH-
阳树脂可以吸附阳离子,阴树脂可以吸附阴离子。
出厂的时候阳树脂一般是Na型,可以直接用于软化,如果用酸再生可以转变为H型,用于除盐。
❽ 什么叫离子交换树脂的选择性有什么规律
离子交换树脂的颗粒尺寸和有关的物理性质对它的工作和性能有很大影响。离子交换树脂通常制成珠状的小颗粒,它的尺寸也很重要。树脂颗粒较细者,反应速度较大,但细颗粒对液体通过的阻力较大,需要较高的工作压力;特别是浓糖液粘度高,这种影响更显著。因此,树脂颗粒的大小应选择适当。如果树脂粒径在0.2mm(约为70目)以下,会明显增大流体通过的阻力,降低流量和生产能力。树脂颗粒大小的测定通常用湿筛法,将树脂在充分吸水膨胀后进行筛分,累计其在20、30、40、50……目筛网上的留存量,以90%粒子可以通过其相对应的筛孔直径,称为树脂的“有效粒径”。多数通用的树脂产品的有效粒径在0.4~0.6mm之间。树脂颗粒是否均匀以均匀系数表示。它是在测定树脂的“有效粒径”坐标图上取累计留存量为40%粒子,相对应的筛孔直径与有效粒径的比例。如一种树脂(ir-120)的有效粒径为0.4~0.6mm,它在20目筛、30目筛及40目筛上留存粒子分别为:18.3%、41.1%、及31.3%,则计算得均匀系数为2.0。树脂在干燥时的密度称为真密度。湿树脂每单位体积(连颗粒间空隙)的重量称为视密度。树脂的密度与它的交联度和交换基团的性质有关。通常,交联度高的树脂的密度较高,强酸性或强碱性树脂的密度高于弱酸或弱碱性者,而大孔型树脂的密度则较低。例如,苯乙烯系凝胶型强酸阳离子树脂的真密度为1.26g/ml,视密度为0.85g/ml;而丙烯酸系凝胶型弱酸阳离子树脂的真密度为1.19g/ml,视密度为0.75g/ml。(3)树脂的溶解性离子交换树脂应为不溶性物质。但树脂在合成过程中夹杂的聚合度较低的物质,及树脂分解生成的物质,会在工作运行时溶解出来。交联度较低和含活性基团多的树脂,溶解倾向较大。高价离子通常被优先吸附,而低价离子的吸附较弱。在同价的同类离子中,直径较大的离子的被吸附较强。一些阳离子被吸附的顺序如下:Fe3+>Al3+>Ra2+>Pb2+>Sr2+>Ca2+>Ni2+>Cd2+>Cu2+>Co2+>Zn2+>Mg2+>Ba2+>K+>NH4+>Na+>Li+对强酸性阳树脂,H+的选择性介于Na+和Li+之间。但对弱酸性阳树脂,H+的选择性最强。
❾ 离子交换柱的阳,阴离子交换树脂顺序,哪个前哪个后
广州华膜--树脂产品的贮存:
离子交换树脂内含一定量的水份,在运输及贮存过程中应尽量保持这部分水份,如贮存过
程中树脂脱了水应先用浓食盐水(10%)浸泡,再逐渐稀释不得直接放入水中,以免树脂急剧
膨胀而破碎。在长期贮存中,强型树脂应转成盐型,弱型树脂可转变成相应的氢型或游离型,
也可转变成盐型,然后浸泡在洁净的水中。树脂在贮存或运输过程中,应保持在5-40℃的温度
环境中避免过冷过热,影响质量。
新树脂的预处理:
新树脂常含有溶剂、未参加聚合反应的物质和少量低聚合物,还可能吸着铁、铝、钢等重
金属离子。当树脂与水、酸、碱或其他溶液相接触时,上述可溶性杂质就会转入溶液中,在使
用初期污染出水水质。所以,新树脂在投运前要进行预处理。
1、 阳树脂预处理步骤如下:
首先使用饱和的食盐水。取其量约等于被处理树脂体积的两倍,将树脂置于10%食盐溶液
中浸泡18-20小时,然后放出食盐水,用清水漂洗净,使排出水不带黄色;其次再用
2%-4%NaOH溶液,其量与上相同,在其中浸泡2-4小时(或作小流量清洗),放出碱液后,重洗
树脂直至排出水接近中性为止;最后用5%HCI溶液,其量亦与上述相同,浸泡4-8小时后放出酸
液,用清水洗至中性待用。
2、 阴树脂的预处理
其预处理方法中的第一步与阳树脂预处理方法中的第一步相同;而后用5%HCI浸泡4-8小时,然后放出酸液,用水清洗至中性;而后用2%-4%NaOH溶液浸泡4-8小时后,放碱液用清水漂洗至
中性待用。
❿ 真诚邀请化学高手进!与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的亲和力顺序比较
电荷高的,能力强。毕竟亲合靠的是静电力。故铝最高,然后是钙。
最后是钠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