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净水问答 > 鱼池塘过滤cad图

鱼池塘过滤cad图

发布时间:2022-09-15 18:41:53

❶ 淡水石斑鱼人工生态健康养殖技术

淡水石斑鱼人工生态健康养殖技术【1】

摘 要:本文简单介绍了淡水石斑鱼生活习性,详细的分析了淡水石斑鱼人工生态健康繁殖技术,阐述了淡水石斑鱼人工生态健康养成的具体过程。

关键词:淡水石斑鱼;人工生态健康;养殖技术;研究

前言

淡水石斑鱼人工生态健康繁殖技术主要分为水泥池人工繁殖技术、水泥池鱼苗培育以及鱼种培育,以下将具体地进行说明,淡水石斑鱼人工生态健康应如何养成,本文将详细的予以叙述。

1 淡水石斑鱼生活习性

淡水石斑鱼是一种亚热带鱼类,对水温的要求较为苛刻,通常生活水温在17~35℃之间,最适宜的水温是25~30℃,当生活水温低于18℃时就会出现食欲不振的情况,当水温降到15℃时只需要持续5~7d石斑鱼就会死亡。

此种鱼类个体较大,体型扁,嘴比较大,性情懒惰,喜好群居以及群体活动,人工饲养的一般只吃眼前的食物,很少会去追逐食物,食量大、贪食,当进食到一定的程度会出现吐食的现象。

当性腺发育成熟以后,在排卵期会有配对占区行为,若是配对成功以后,当其他的鱼类距离产卵区1m左右的时候,已经配对的2条鱼会主动的攻击入侵领地的鱼类。

此外,在配对成功后亲鱼会出现食欲下降的情况,并会一直守候在产卵区的附近,一边防止其他鱼类入侵,一边清理产卵区,直到鱼卵孵化几天后才会离开回到鱼群。

并且,由于产卵石斑鱼不能够辨别同种鱼类的仔鱼,当食物不充足的时候,会出现产卵石斑鱼吞食仔鱼的情况,因此。

人工养殖的一定要为产卵后的石斑鱼提供充足的食物。

2 淡水石斑鱼人工生态健康繁殖技术

生态养殖指的是选用科学的技术方法,通过对生态系统里不同的生物之间共生互利的原理进行应用,通过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使植物、动物、微生物在同一环境下和谐且平衡共生的养殖模式。

通过利用生态技术,可以实现社会、经济及生态间的和谐统一。

以下将详细对常见的几项技术进行说明。

2.1 水泥池人工繁殖技术

淡水石斑鱼一般在长到150g左右,鱼龄在1a左右,即可发育到性成熟。

在野外自然的条件下,亲鱼与罗非鱼的产卵方式相同,都会在水底的淤泥里挖穴产卵。

在人工饲养的情况下,亲鱼的产卵更多的是受到过多的人为干涉,例如,在大小15~20m2的水泥池中,可选取250g~400g重量的亲鱼150~200尾投放,让石斑鱼来自行交配,配对成功的亲鱼一般都会在池子的角落产卵,并在产卵前将池子角落进行一定的清理,同时,需注意水泥池的水温要保持在20℃以上。

在产卵后的几天内亲鱼都会在产卵区附近徘徊,既防止其他鱼类入侵,还要清理产卵区的卫生。

受精卵一般是呈现出黄绿色,不透明黏性,均匀的排列在产卵穴内,基本不会出现重叠的情况。

成熟的亲鱼在产卵3次后进入夏季育肥期,一次产卵2000~3000颗。

在人工饲养条件下,食物充足,水温保持在26~28℃情况下,每25~30d产卵1次,在水温25~27℃情况下,大约经过72h孵出仔鱼,刚孵出的仔鱼体长大约0.5~0.6cm,聚集在水底,通常不会到处游动。

到孵化出的5~6d时卵黄就会消失,这时仔鱼会游到中上层,在这个时期,6~8d就要拉1次网,目的是将仔鱼都转移到专门的培育池中,并根据仔鱼的批次和大小�M行分池培养,避免出现因仔鱼大小不同而出现互相残食以及产卵亲鱼在食物不足的情况下也会吞食仔鱼的情况。

2.2 水泥池鱼苗培育

人工饲养条件下鱼苗培育池的大小一般为10~15m2,

并在水底安装5~6个氧气头,始终保持水中的含氧量在≥

5mg/L。

在鱼苗投入前要对培育池进行全面的消毒清理,注入的新水要进行过滤、暴晒、沉淀、消毒,并保持水温始终在25~27℃。

鉴于,仔鱼的口裂较大,可选用丰年虫或者无节幼虫来进行投喂,具体的投喂量根据仔鱼的摄入量来定,通常为1d 4次。

在仔鱼的培育期要注意保持池塘有良好的水质,在7~10d换水1次,换水量为池塘水量的30%~50%。

在培育池中培育30~35d左右,仔鱼的.体长生长到1.5~2.0cm时,即可将仔鱼转移到水池中进行鱼种培育。

2.3 鱼种培育

鱼种培育池的相关要求与仔鱼培育池基本相同,要对池塘进行全面消毒,所用水源要进行消毒,确保水质良好无污染,还要检测池塘是否存在漏水、渗水的情况,并且池塘尽量选在交通便利的地方。

在池塘消毒后的7~10d往池塘中注水,并使用40网目的过滤网进行过滤,防止池内进入其它鱼类或者敌害生物,蓄水量以0.8m为宜。

蓄水完毕后要向池中施规定数量的发酵肥料进行生物饵料的培养,培养3~4d后,使用白脸盆进行检测,当具有一定的微生物饵料后,即可投放鱼苗,还要注意肥水时间与投放时间要配套,这样有利于鱼苗有较高的成活率。

此外,对于所投放的鱼苗要经过筛选体形大小要尽量一致,最好是同一批次的鱼苗,还要确保健康有活力,以防止因个体差异较大导致出现互相残食的情况。

刚下塘的鱼苗主要以浮游生物为食物,前期可适当投喂豆浆,以便于浮游生物的快速繁殖,确保鱼苗有充足的饵料,此外,还应注意池塘的透明度要保持在25cm左右为宜。

当鱼苗体长达到4cm左右即可投喂鱼糜或者水蚯蚓等饵料,7d以后可以投喂人工配合饲料,并相应的减少生物饵料的投喂量,直到全部改为人工饲料喂养。

3 淡水石斑鱼人工生态健康养成

在渔业养殖过程中,应该优化生产的结构,采取多种措施做好淡水石斑鱼人工生态健康的养殖工作,具体步骤如下。

3.1 池塘准备

淡水石斑鱼的成鱼养殖池塘面积一般为2000~6670m2,

水深为1.5~2.0m为宜,要选在距离水源地距离近,便于池塘排灌,交通方便的地方。

在成鱼投放前,要对池塘进行清理消毒,使用生石灰按照75~100kg/667m2 的标准进行泼洒,7~10d后注入新水,并准备成鱼投放。

3.2 放养密度

对于成鱼的放养密度,由池塘的面积大小、饲养管理水平、饲养技术水平、饲料的质量和数量等因素来决定。

此外,成鱼的体形大小、健康状况、生长空间等因素也对放养密度产生一定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成鱼的放养密度如下表1。

3.3 饵料投喂

3.3.1 饲料

淡水石斑鱼属于比较凶猛的肉食性鱼类,投放饲料要保持35%的蛋白质含量,可选择使用浮性膨化饲料。

3.3.2 驯食及进食状态观察

石斑鱼具有贪食的特性,对于食物非常的灵敏,可采取驯食的方法对其进食时间和区域进行固定。

具体方法是,可在池塘的长边中部位置,使用竹竿搭建一个约5~10m2的投喂区,在这个位置不仅可以清楚观察石斑鱼的进食情况,还确保了饲料不会被大风刮走,开始投喂时,可少量投放吸引鱼群进入投喂区,然后在大量的投喂,如此反复驯食约1周左右,即可养成石斑鱼定时定点的进食习惯。

在石斑鱼进食形成习惯后,投放饲料时鱼群会出现蜂拥抢食的现象,随着不断地投喂,鱼群渐渐的吃饱了就会散去。

若是在投喂时,鱼群反应不够激烈,动作缓慢,食欲不高,则有可能是水质不良、饲料变质、鱼群生病、气候原因等因素造成的,要及时进行详细分析,尽快找出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

3.4 养殖管理

水质调控:淡水石斑鱼对水质要求较高,透明度通常为35~40cm,在养殖前期,换水不宜过频繁,可每25d换1次水,一次换水量为池塘水量的20~40cm之�g。

而在夏季时,温度高池塘内的饲料及粪便分解的速度很快,水质很容易变坏、泛酸,若不及时进行更换会加重水质恶化,不仅影响石斑鱼生长,还会导致鱼群生病,因此,在石斑鱼生长的中后期或者夏季高温时要加大池塘换水的频率及换水量,确保石斑鱼的生长能够有良好的水质环境。

鱼病防治:淡水石斑鱼是养殖新品种,并且养殖的数量还未形成一定的规模,目前还未发现针对石斑鱼的相关病症,虽然如此,也不能疏于对石斑鱼发病的防范,要切实做好饲养管理工作,提高饲养技术水平,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来进行养殖,从根本上降低石斑鱼发病的几率。

4 结语

本文对淡水石斑鱼的生活习性进行了叙述,了解了石斑鱼的各方面的习性。

深入地对淡水石斑鱼的生态健康养殖技术进行研究,明确了怎样才能养殖好淡水石斑鱼。

从池塘准备、放养密度、饵料投喂以及养殖管理等方面详细的对淡水石斑鱼人工生态健康养成进行了阐述,希望对读者有多帮助。

参考文献

[1]王林秀,黄启健.石斑鱼养殖将成为广西潜力产业――广西水产畜牧兽医局开展石斑鱼产业发展情况调研工作[J].农家之友,2013(12):11-12.

[2]林河军.闽南内陆山区淡水石斑鱼健康养殖技术[J].渔业致富指南,2013(23):36-38.

[3]李燕,骆志强,刘晓东,王笠平.吊挂式蔬菜种植温棚中淡水石斑鱼养殖模式的研究[J].渔业信息与战略,2015(02):137-141.

[4]孙晓飞.棕点石斑鱼中草药免疫增强剂的筛选及其非特异性免疫增强效果研究[D].海南大学,2014.

[5]杨俊江.三个生长阶段斜带石斑鱼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需要量研究[D].广东海洋大学,2013.

[6]朱泽州,孙浩然,王涛,孙学亮.饲料中不同蛋白质、脂肪含量对淡水石斑鱼生长性能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J].饲料工业,2015(22):24-28.

[7]李炎璐.云纹石斑鱼(♀)×七带石斑鱼(♂)杂交子一代受精生物学及其生长发育形态特征的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3.

赤点石斑鱼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2】

摘要 我国上海、浙江、福建等地对赤点石斑鱼的养殖技术研究较早,比较成熟的养殖模式是围塘养殖、网箱养殖及水泥池养殖等,而在海南地区由于常年海域水温较高,严重制约赤点石斑鱼的养殖发展。

介绍赤点石斑鱼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包括养殖设施、养殖用水处理、品种选择及投放、养殖密度、投喂、病害防治、日常管理等方面内容,以提高赤点石斑鱼在海南地区水产养殖业中的分量。

关键词 赤点石斑鱼;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

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 akaara),俗名为石斑、红斑,肉质鲜嫩,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青睐,是高价值的养殖种类。

该鱼主要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在我国分布于东海、南海等海域[1-2],生活在岩礁底质海区,常栖息于沿海岛屿附近的岩礁间、珊瑚礁的岩穴或缝隙中,一般为夜行性,利用其嗅觉寻觅食物,白天则隐藏于岩穴内。

对盐度、温度的适应范围很广,可生活在15‰~33‰的盐度范围内,属冷水性鱼类,最适水温为15~25 ℃,31 ℃以上时鱼体食欲会逐渐减退[3]。

近年来,我国台湾、福建、浙江、广东等地的学者对赤点石斑鱼在人工繁育[4-6]、养殖模式[7-8]、饵料选择[9]、盐度[10]、病害防治[11]等各方面作过大量研究,目前养殖模式及养殖技术已达到成熟阶段,但在海南地区由于常年海域水温较高,严重制约赤点石斑鱼在当地的养殖发展。

笔者通过开展赤点石斑鱼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研究,摸清赤点石斑鱼在工厂化循环水状态下的养殖技术要点,提高赤点石斑鱼在海南地区水产养殖业中的分量。

1 养殖设施

在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下属的海南海研热带海水鱼类良种场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车间进行,车间顶棚遮盖锡瓦,在养殖车间四周拉遮阳网用于减弱光线的照射强度,营造适合该鱼栖息的环境;养殖车间内有12组养殖池,每组2个,养殖池规格为3 m×4 m×1 m,每个养殖池有独立的进水、排水及供氧等设施,养殖池为中间排污,排污管身呈孔状(孔径随池鱼大小而变),进水口为对角线入口,依靠水动力在池中造成漩涡以便自动清除粪便,养殖池底部安装纯氧增氧设施进行增氧。

2 养殖用水处理技术

通过利用物理方法分离悬浮物(微粒去除),生物方法(生物膜过滤)、化学方法(臭氧)、紫外线处理养殖用水,去除水中鱼类代谢有毒物质,结合病害防治技术,进行高密度、绿色封闭式工厂化循环水养殖。

循环水系统工艺流程为:养殖池→平衡生化池(物理过滤,去除大颗粒物)→集水区→蛋白质分离器+臭氧发生器→砂滤罐→多级生化池(生物过滤,降低氨氮、亚硝酸氮含量)→紫外线消毒装置(杀菌消毒)→珊瑚石→回流养殖池。

3 赤点石斑鱼工厂化循环水养殖

3.1 苗种选择及投放

选取体色亮丽、体质健壮、大小均匀、游动敏捷的鱼种(规格为6~8 cm)移入车间进行工厂化循环水养殖,鱼种移入车间时用淡水+高锰酸钾溶液浸泡鱼体3 min,杀死寄生在鱼体体表、口腔和腮等部位的病原生物等,防止鱼体受伤感染,提高成活率和预防疾病发生。

3.2 苗种养殖密度

结合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开展不同体重规格赤点石斑鱼养殖密度试验,试验周期为10个月。

试验设14、20、25 kg/m3共3个养殖密度梯度组,每组设1个试验组和2个平行试验组。

试验期间,每天8:00和15:00定时投喂2次配合饲料,投喂量为试验鱼体重量的3%,试验结束后,对各试验组池鱼进行称重和测量体长,得出赤点石斑鱼在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的合理养殖密度。

以10 m3水体为例,规格为50、150、200、300、500 g/尾的赤点石斑鱼,其最佳养殖密度分别为208、154、125、82、43尾/m3。

3.3 饲料选择及投喂方式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对饲料的加工工艺、配方及其投喂方式有较高的要求,饲料不仅要满足养殖品种的营养需求,还要尽可能减小其对养殖系统的不利影响,通过选择合适的饲料、改变投喂策略使饲料适用于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

①应当选用石斑鱼食用的缓沉性饲料,且饲料的沉降速度须与石斑鱼的摄食行为相匹配;②采取“少量多次”及“慢―快―慢”的投喂方式。

在赤点石斑鱼体长规格为8~12 cm时,投喂频率为3次/d,体长规格>18 cm时投喂频率为2次/d;投喂时先投撒少许饲料,引诱鱼群集聚后大量投撒,待鱼群抢食完后再投喂,投喂量视鱼的摄食情况确定,摄食度以七八分饱为宜,每次投喂量占体重的3%~5%,投喂时尽量撒开、撒匀,尽量使池鱼都能摄食到。

3.4 病害防治

赤点石斑鱼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过程中较为常见的病害是寄生虫病,主要是由纤毛类原生动物(如淀粉卵鞭虫、刺激隐核虫、车轮虫等)引起。

针对寄生虫病的发病情况,建议定期对养殖池鱼进行倒池,倒池前使用1.0~1.5 mg/kg的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或30~60 mg/kg的福尔马林等药物全池泼洒并浸泡2 h,倒池时选用质地比较柔软的捞网进行操作,要求动作温柔、快速简便,并在换池后及时消毒,这样可降低寄生虫病的发病率。

4 日常管理

4.1 观察与记录

每天测定并记录养殖池水温、盐度,定期测量pH值、氨氮、溶解氧等理化指标;每天巡视各个养殖池,仔细观察养殖池鱼的体色、生长摄食状况及是否有异常行为发生等。

4.2 定期筛分

为使摄食均匀,养殖规格大小一致,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应定期进行筛分。

在筛分时使用淡水+高锰酸钾水溶液浸洗3 min,消除体表上携带的寄生虫和细菌,预防疾病发生[12-13]。

5 参考文献

[1] MASUDA H,AMAOKA K,ARAGA T,et al.The Fishes of the Japanese Archipelago[M].Tokyo:Tokai University Press,1984:37-38.

[2] 陈省平,胡晓丽,刘涛.赤点石斑鱼7个地理群体的AFLP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8(1):56-61.

[3] 王涵生,方琼珊,郑乐云.盐度对赤点石斑鱼受精卵发育的影响及仔鱼活力的判断[J].水产学报,2002,26(4):344-350.

[4] 张其永,戴庆年,黄金龙.赤点石斑鱼人工繁殖和仔鱼培育试验[J].水产科学,1986,1(3):1-4.

[5] 毛国民,史会来,楼宝,等.赤点石斑鱼人工繁育试验[J].水产养殖,2010(4):1-3.

[6] 王涵生.赤点石斑鱼人工繁殖的研究Ⅰ亲鱼的室内自然产卵[J].海洋科学,1996(6):4-8.

[7] 辛俭,陈卫平,毛国民,等.不同饲养环境对赤点石斑鱼亲鱼产卵效果影响的试验[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4(4):308-311.

[8] 林利民,陈学豪,洪惠馨.赤点石斑鱼室内水泥池养殖技术的初步研究[J].厦门水产学院学报,1995,17(1):21-26.

[9] 贾芬,冯德庆.赤点石斑鱼人工配合饲料的研究[J].水产科学,1994,13(5):12-14.

[10] 王涵生,方琼珊,郑乐云.盐度对赤点石斑鱼受精卵发育的影响及仔鱼活力的判断[J].水产学报,2002,26(4):344-350.

[11] 罗鸣,陈傅晓,刘龙龙,等.我国石斑鱼养殖疾病的研究进展[J].水产科学,2013,32(9):549-554.

[12] 周绍锋,周瑞发,谢友亮,等.循环养殖赤点石斑鱼幼鱼放养密度研究[J].河北渔业,2016(2):4-6.

[13] 陈飞.赤点石斑鱼围塘养殖技术[J].中国水产,2006(10):49-50.

❷ 高密度圆筒养鱼技术

高密度圆筒养鱼技术

高密度圆筒养鱼技术,养鱼其实是一项很不错的创业选择,随着水产业的发展,养鱼的渔民也越来越多了,养鱼必须得有丰富的养殖技术,以下为大家分享高密度圆筒养鱼技术。

高密度圆筒养鱼技术1

一、高密度圆筒养鱼技术

1、选择水源充足的地方来当做鱼池,然后做好消毒杀菌处理。

2、在鱼池放水,水的水质要满足养殖鱼的条件,一般用河水,要注意经常换鱼池的水,然后每7-10天添加一次淡水,每次大约20cm深左右。

3、鱼池里要用的沙石选择从河边运送过来的沙石,因为这样制作的鱼池鱼更容易存活。

4、放养的鱼苗要健康,大小规格要一致,定期巡查鱼池,发现病死的鱼要及时捞出,以降低发生疾病的几率。

5、喂鱼的时候要有规律,根据吃食、天气情况合理调整喂食次数即可。在水中还可以设置增氧机,以增加鱼池中的氧气含量,防止鱼缺氧。

二、流水高密度养鱼是正常的几倍

流水高密度养鱼的产量一般为正常鱼塘的50倍以上。流水养鱼的特点:

1、流水养鱼的产量相当高。

2、流水养鱼可以利用机械、化学和电子计算机等现代化设施,可以在水体中提供和保持充足的溶氧,让水体有良好的水质。

3、在水源、水量缺乏和气候寒冷地区,还可以控制温度保持充足的氧分,水质净化循环用水。

4、根据各个地区的地形外貌,具有流水的条件的地方较多,只要稍加改造就可以开展流水养鱼,其潜力比较大。

5、因为是流水条件,环境比较优越、可以高密度放养,产出的产量也很高,而且大多饲养的是优质鱼,充分利用好自然的水资源,降低成本,一般情况下都有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高密度圆筒养鱼技术2

(一)养鱼环境条件选择技术

(1)养鱼池分几种类型:大棚水泥池塘、农村水库、山区池塘、深水湖泊、河流网箱等,都是高密度养鱼必备的环境。

(2)养鱼池怎样建造呢?鱼池占地面积10-200亩,水深需1.5-2.5米。鱼池的占地面积为5-20亩。长方形的鱼池很合适。池底部是平的,底面稍微向出水处倾斜,池埂边缘要用水泥密封,防止鱼塘池被鱼损坏。

(3)进水口、排水设施齐全,排水灌溉能力最好为每日水量变化的30%左右。

(4)水源充足(最好是农村的长流水),水质新鲜,无污染,配备曝气机、饵料饲养机等必要的机械设备。

高密度养鱼水质管理

(二)高密度养鱼水质管理技术

(1)保持水质的“肥,活,嫩,爽”:肥就是指漂浮在池塘中的各种动植物;或是水的颜色在早晨和晚上都会发生变化,而鞭毛藻类则占主导地位。

嫩就是指水质肥料,但肥而不老,即生长期的优质藻类正在增长;爽就是指谈水,浮游生物和浮悬有机物以外的悬浮物并不多,水的清晰度在25-40cm,最好有山泉水,所以说水质是高密度养殖的条件。

(2)定期添加更换水质是保持池中水清晰的最广泛,最经济和最适用的技术方法。通常情况下水质调控,每7-10天添加一次淡水,每次大约20厘米;

每月更换一次水,每次30%,并且池中水的清晰度保持在30°左右,为鱼类的健康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如果是死水的鱼塘,没有活水的话,比较难以高密度养鱼的`。

(三)饲养模式选择技术

在饲养方式的选择也是高密度养鱼比较重要的技术,应突出主要鱼类,适当搭配其他鱼类,同种鱼类应一致,鱼类可大致分为上层、中下层和下层三种类型,根据这三种类型的搭配,可充分利用水产养殖水体空间,有效去除鱼塘的残留鱼饵,调节水质。

通常情况下,水体较肥的鱼塘,鲢、鱼养鱼的标准应占60%,其余鱼种占40%(如草鱼、鳊鱼、鲤鱼、鲫鱼等);水体较瘦的鱼塘,草、鳊鱼等养鱼标准应占60%,其余鱼种占40%(如鲢、鳙、鲫等)。

(1)鲤鱼为主的高密度混养类型

一类是放养尺寸规格为55~100克,鲤鱼苗量占总量(约100Kg)的55%~65%。另外混养草鱼、鲢、鳙等。鲤上市尺寸规格300克上下,超高产池,每公顷净生产量可达7500~8250Kg,鲤占55%~65%。另一类是鲤鱼苗量占总量(190Kg上下)的85%~90%。

(2)鲢鱼、罗非鱼为主的混养类型

鲢、鲢放养净重约占总鱼苗量(约145Kg)的65%,鲢、鳙之比大概为3~5∶1,另外混养草鱼、鲤鱼、罗非鱼、罗非鱼、鲴类等。鲢、鳙上市尺寸规格为300克以上

(3)草鱼、罗非鱼、鲮鱼为主的高密度混养类型

草鱼苗尺寸规格为15克、300克,净重占总量(约280Kg)的35%~40%。鳙鱼放养尺寸规格为300~300克,鲮放尺寸规格为15~25克和55克,放养净重分别占总放鱼苗量的27%和19%上下。草鱼每年放2批,罗非鱼放4~6批。

(4)草鱼和鲢鱼为主的混养类型

草鱼放养尺寸规格分10克、55克和120~300克,鲢鱼的尺寸规格为夏花、55克、200~300克;净重分别为总量(120Kg上下)的45%和30%上下,另外混养鳅、鳙鱼、罗非鱼等。

高密度圆筒养鱼技术3

清洁池塘,喷洒农药并消毒。所有用于养殖鱼苗(飞溅)的池塘都应及时、严格地进行清洁和消毒。采用退水清塘法,干塘后立即施法。

所用药物应因塘而异,及时施药,突出重点,均匀喷药,谨慎操作。施药时,用耙子翻动池底淤泥,将药物混入淤泥中,达到彻底杀菌和排除。的目标。初春第一次清理的池塘,施药后需通风晾晒4~5天。

及时注水施肥。应在鱼苗(飞溅)放入池塘前 6-7 天将水注入养殖池。注入水时,应用筛网和80目以上的薄纱布严格过滤,防止捕食者随水注入池塘。

投饵池应在鱼苗发出前 5 至 6 天注满水。以亩(667平方米)有效水面,施自制充分发酵的混合粪汁10~12帕隆(相当于80~96公斤鲜粪)。养殖池塘的基肥。

浅水淹池,分阶段注水。养殖鱼苗(泼)的池塘,尤其是养殖初期,水温还低时,养殖池水位宜浅,水位控制在40~50厘米。浅水毛池不仅容易提高养殖池的水温,而且可以加快水体中浮游生物的繁殖速度,增加浮游生物的密度,有利于鱼苗的摄食和生长。

随着施肥和投食,养殖池水质逐渐变为肥料,个体鱼苗一天天长大。养殖池中的鱼苗需要扩大活动空间,需要调整养殖池的水质。因此,养殖鱼苗(飞溅)的池塘必须及时注满淡水。

每次补充新水的间隔一般应该是4到6天,但在实际工作中,你需要在合适的时间看水、鱼、天空、氧气和水。建议每次以8厘米至15厘米的水位填充新水。保持养殖池水质鲜、肥、活、嫩、爽,溶氧值良好。

始终将养殖池中的水与池塘鱼的饲养和生长所需的幼小、柔嫩和充足的浮游生物保持在一起。生物质,让池鱼随时吃到合适的生物食物。

定期送塘掌握密度.鱼苗(飞溅)应在养殖池施肥后5-7天内送入池中。在此期间,法塘是轮虫达到顶峰并转变为枝角类与鱼苗同步生长的时间。投放鱼苗时应注意: ①投放鱼苗(飞溅)时,尽量避开阴雨天气。

当鱼苗分布在池塘中时,很容易感染鱼苗; ②鱼苗散入池内时尽量避免高温。很容易让鱼苗窒息; ③鱼苗(飞溅)入池时温差不宜过大,控制在2℃以内。

池塘中鱼苗(飞溅)的密度取决于养殖场设施、设备和人员操作技能的现状。每亩有效水面(667平方米),鱼巢180~200米,鱼苗(泼)280万~300万尾。

❸ 家用院子小鱼沲怎么挖

首先,你得有个院子。

(一大半人已经关闭了本文 T_T)

起因

因为养半水龟,这两年来抱着“养龟就是养环境”的理念逐步改善我家龟的栖息环境,我从去年就琢磨着要把庭园主要部分彻底改造成一个池塘景观。我理想中的池塘,它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逼格要高。我不喜欢那种人工砖砌的鱼池,再配一座巨浮夸的假山,然后假山上这里放个雷峰塔、那里放个姜太公……太丑了,我觉得很多人的审美还停留在三线城市乡镇企业科长办公室的水准上。

景要自然。有乱石,有杂草,有浮出水面巨大的沉木,有极普通的水生植物,极普通的草金鱼,极普通的虾兵蟹将、小蛙小龟在一起热闹地成长。

造价便宜。因为……我是一个屌丝。

我最先找到一些不太入流的景观设计公司,询问他们是否可以建造符合我要求的池塘。结果大部分回答是:我们有做锦鲤池的丰富经验……我说,那如果我要做一个和寻常的二逼鱼池不太一样的池子呢?比如:水岸坡度要非常缓,水岸要直接连接草地,不能高出超过 5 公分,池子形状要随便一点,不能就是一个大圆池子……设计师挠了挠头,脑子里闪过在林业大学虚度光阴的日子和毕业前抄袭论文的光景,然后说:这个我们没做过……

好吧,只能自己动手了。

研究

由于国内在这方面起步晚,多数人还停留在本文第一段所描述的在评论里写“首先你得有个 XX”的权贵资本主义初级阶段,所以这方面参考资料非常少。我便开始找一些国外的池塘建造案例来参考。最简单的方法是什么呢?在 Google 图片搜索中输入 pond,看看国外的池塘是什么样子。有跌水的池塘就用 pond waterfall 搜索,然后就可以看到各种设计的非常不错的庭园池塘了。

但是,拿着这些漂亮图片去找设计师的话,多数情况下他们都会有些迟疑地说能做,但做出来的效果几乎可以肯定会相差十万八千里,因为国内和国外建造池塘的方法本质上是完全不同的。

于是,为了搞清楚国外一般是如何建造池塘的,我找到了下图:

水泵将下游深处的水通过连接软管运送到上游的过滤箱,经过滤后的水从出水口流出。完毕。由于我养的是半水龟,所以相对锦鲤池来说,过滤系统的压力小很多,只要找到合适的设备即可。

设备和材料

经过长时间的研究,感觉自己对于池塘建造已经了然于胸,于是开始付诸行动。

首先就是购买所需的一切:

潜水泵。淘宝买。最后选择了某 S 牌 140W 潜水泵,静音,流量为 1.6 立方每小时。价格:360 元。

过滤箱。淘宝买。最后选择了某 S 牌过滤桶,有紫外线消毒灯,生化棉过滤,方便排污,清洗也不麻烦。价格: 396 元。

15 米软管。淘宝买。最后选择了某 S 牌内径 25mm 的软管,每米 20 元,总共 300 元。(略贵,感觉被坑)

撇渣器。淘宝买。用来自动收集飘落到水面的树叶和水面污物。最后选择了某 B 牌,43W,小巧,静音。180 元。

户外防水接线箱,石头造型。淘宝买。也是某 S 牌。主要是用来连接池塘边所有用电设备的。149 元。

池塘衬垫。淘宝买。保险起见选择了进口的 LLDPE 防渗膜,每平方 24.9 元。最后加上上门测量裁剪、拼接的人工费 600,总计 1850 元。

鹅卵石和造景石。主要用来在池塘周围镶边以及在上游位置布置出一个跌水点。在莘砖公路(上海)某处找到一处卵石批发场,陆续买了 40 麻袋的石头。每袋都在 100 斤左右。大约 15 元一袋,总计大约花了 600 元。大块的造景石和大块的鹅卵石我都是周末过去在烈日下一块一块挑出来的。造景石主要是挑上下面较平整的,这样可以堆叠起来,以制造跌水效果。大块的鹅卵石挑选周身圆润无破损的,一方面美观,一方面一旦有破裂面,尖锐边缘容易割破池塘衬垫。

精选的鹅卵石和小粒鹅卵石以及其他造景石,例如:千层石、木纹石、青龙石等。淘宝买。主要是用来点缀一下,增加色彩和多样性。大约花了 500 元。

大型沉木。到上海最大的花鸟市场——岚灵花鸟市场物色了三块大沉木,一共花了大概 3000 元。(脸皮薄,不怎么还价,总之是肯定被坑了)

挖土

一切准备就绪后,工人进场了。两个挖土工人挖了大约一星期,期间修修补补改改,因为他们重来没有挖过这样的池子,所以挖了好久终才终于达到我的要求。

我对挖土的要求如下:从水岸边先挖两级台阶,高 10 公分,宽 20 公分左右,然后再斜着挖下去 80 公分,最后在远离上游的地方,再挖一个 30 公分左右的小坑用来放潜水泵。

工人开始挖上游的小池子:

工人在挖主池:

工人在挖最深处:

最后挖完的样子:

开始铺沙:

整体造型是从上游的小池子边缘跌水,经过一条 50 公分宽两米长的溪流,最后水汇入大池塘。

清洗卵石

由于省钱,从卵石批发场买来的鹅卵石是没有进行过任何处理的,所以首先要洗去泥沙,然后挑选出完好无损的,并丢弃破损的,原因还是 1、美观,2、防止割破衬垫。

清洗并挑拣一袋卵石的时间大约是一小时……工作量请自行脑补。腰背不好的年轻人请谨慎尝试。不缺钱的主建议还是购买成品鹅卵石。

池塘衬垫铺设

一切准备就绪,在一个晴朗的午后,淘宝上的池塘衬垫卖家开着自己的私家车就来我家安装了。他的人工是一小时 800!!! -___-

量取尺寸并裁剪衬垫,然后放在挖好的池塘上:

慢慢压实,让衬垫尽量紧贴土面:

用鹅卵石对边缘进行临时固定:

拼接好小池子、溪流和大池子后的样子:

然后开始注水:

铺设卵石与造景

进一步放置卵石,压住衬垫,将潜水泵放入最深处,软管连接到上游小池子边的过滤桶:

放置沉木:

水差不多注满,主要的布景完成后的样子:

慢慢调整局部的卵石放置组合,大小不同类型混搭,造成一种有层次的自然感:

进一步将卵石放置在岸边接壤处并放置水生植物、撇渣器:

从附近花鸟市场买了 40 条草金鱼试水,然后又陆续从淘宝买了 4 只小龙虾苗,4 只小青蟹苗,一些猫鱼苗,60 条蝌蚪,一些工具虾,一些清道夫,金毛鼠放入,看描述放了好多东西,其实因为有八个立方水,所以放进去都和沧海一粟似的几乎看不到,除了成群的草金鱼:

上游小池子边的跌水造型,还在进一步调整造型中:

【此处暂缺一张跌水的照片】

最后

铺完草皮后的样子:

当然,这还不是最后的成品,还有很多问题。比如,还要进一步放置并调整岸边的卵石,用一些大卵石交错在小卵石间,使得水岸看上去不那么刻意;还要隐藏连接水泵和过滤桶的软管;另外池塘边缘的处理还要考虑到防止大雨时泥水进入以至于水变得浑浊。图上水质有些浑浊就是因为在铺设草皮之前,上海下了一场暴雨,导致不少泥水冲入池塘,造成浑浊。

池塘衬垫最保守估计使用寿命也超过 5 年,如果不在太阳下暴晒,使用 20-30 年完全没有问题。即使几年以后无法再用,抽干水拿掉石头,换一层衬垫,也不难。

有草金鱼的池子完全不必担心滋生蚊蝇。草金鱼精力旺盛,什么都吃,又便宜。我的池塘运行几周,池塘周围可能是我家院子里飞虫最少的地方。偶尔会有各种漂亮的鸟飞到池塘入水口里扑腾着洗个澡,很可爱。

整个池塘的成本粗算控制在了 1 万以内,而同样大小的传统鱼池建造,成本估计在 3 万左右,然后加上利润,你要花至少 6 万块钱(有时候甚至是 10 万)才能欣赏雷峰塔和姜太公稳坐大假山。

另外,有一本书可以做参考,书名叫《花园水景》,其中介绍了各种水景的建造方法,都是可以 DIY 的,但中文翻译的比较坑爹,比如“池塘衬垫”译为“丁基橡胶”,导致我有大半年在淘宝里搜“丁基橡胶”都搜不出东西来,几近绝望放弃衬垫式池塘的建造。

虽然很辛苦,但至少完成了一个小小的梦想。太多人的生活单调乏味毫无创造性,偶尔流连在这个世界表面的浮华里用滤镜装点不真实的想象。不如静下心,听听自己要的是什么,并努力实现之,那种成就感才是无与伦比的。

❹ 刚做好的水泥养鱼池 怎么养鱼

刚做的鱼池碱性太高,需要先把PH调下来 因为碱性是慢慢释放的 。所以可以每天往池里倒一瓶白醋,连续一个星期,这样碱性基本就降下来了,然后放掉水,换新水,就可以养鱼了。

养好鱼的关键是过滤,而过滤主要是过滤鱼便,水里的毒素都是鱼便产生的。养鱼过滤的根本目的就是把水体里鱼便分解后产生的氨毒清除。这要用生物过滤的方法才能做到,而硝化菌就是一种专以鱼便的氨为营养的细菌,可以把氨毒转化为对鱼无害的物质,这样水体就会无毒鱼也会健康少病。

如果缸里缺少硝化菌的附生面积,硝化菌是很少的,也就不能及时处理鱼便了,水体的氨含量就高,鱼长时间生活在有氨毒的水体里,体质会慢慢变得虚弱就很容易受到水里病毒的侵害。就如人类生活的空间里,空气中总会存在着各种病毒,身体健康的人就不容易受病毒的侵害,而体质弱的人容易有病一样的道理。所以及时把鱼便产生的氨毒清除是鱼健康少病的根本保证。

(4)鱼池塘过滤cad图扩展阅读

关于鱼池的日常管理

控制池水颜色是日常管理的主要技术之一。豆绿、茶褐等良好水色是一个综合性指标,它反映池水中的浮游植物是以隐藻、硅藻及其他藻类(主要是鞭毛藻类)为优势种群,如这些藻类形成“水华”,表明各种营养盐类充足,代谢的中间产物分解快,溶氧状况良好。水色的控制主要靠适时适量施肥和注入新水、排出池水。

饵料主要是水草、旱草和藻类,另补充投放配合饵料、油饼类、谷类和糠麸或田螺、贝类等。可根据鱼的计划产量和饵料系数,计算全年总的投饵量,然后根据鱼的不同生长阶段、摄食强度、水温等每天酌量投喂。饵料要新鲜、优质。投饵要固定地点,以便检查鱼类摄食情况。

施肥目的在于培养池中作为饵料的浮游植物,其种类以有机肥为主,包括禽、畜肥和绿肥,并辅以化肥。此外,高产精养鱼池内因鱼类放养密度大,投饵施肥量多,容易导致溶氧量下降,对鱼类生存造成威胁。

如中国鲤科鱼类常在黎明前后当溶氧降至

1毫克/升左右时,先在水面呼吸,称为“浮头”;如溶氧继续下降至0.2~0.5毫克/升时,则开始死亡,是为“泛池”。为此须经常观察鱼池动态,及时加注新水或开动增氧机,以减轻浮头程度和防止泛池。

资料来源:网络:池塘养鱼

❺ CAD作图问题

这个又不是做国家地图,其实你只需要在图形区域用文字说明一下即可,

如果你确实希望用图形表示,那你就在旁边注释:例如
+ 表示医院
-表示什么等等

至于用什么图形,你觉得形象就可以了,如果是专业模块 那确实是有专业的图形,比如液压系统符号,
关键你还有坟地啊坟地,要不你画个骷髅头?

❻ 水库CAD图纸中图层DMTZ,SXSS,DLSS诸如此类的都是代表多少

1、DMTZ:地貌。

2、DLSS:道路设施。

3、ASSIST:骨架线。

4、DLDW:独立地物。

5、KZD:控制点。

6、ZBTZ:植被。

7、DGX :等高线。

8、DLDW:独立地物。

9、GCD:高程点。

10、GXYZ:管线设施。

(6)鱼池塘过滤cad图扩展阅读:

CAD图纸中图层的使用技巧。

1、 合理设置图层。

建筑、机械等各类的专业软件预定义了很多图层,在绘制图形时自动将图形放置到相应的图层上,一些设计单位为了内部管理或协同设计制定了统一的图层定义并提供了标准的模板文件,因此很多设计人员不必自己设置图层。

如果没有上述条件,有些设计人员没有设置图层的习惯,会将所有图层都绘制在默认的0层上;即使有上述条件,由于对图层不够了解,有时会将图形放在错误的图层上,导致图形显示或打印效果不正确。磨刀不误砍柴工,合理设置图层并全面了解图层的各项功能,将会有效提高绘图效率。

2、设置当前图层。

绘图时CAD将在当前图层中创建新对象,当未使用专业软件功能而只使用CAD平台绘制图形时,请检查图层工具栏中显示当前图层设置是否正确。

需要注意的是,当选择了某个对象时,图层工具栏显示的是此对象所在的图层,此图层不一定是当前层。图层工具栏显示的图层会随选择对象变化,如果没有重新设置当前层是不会变的。

3、图层的开关、冻结和锁定。

通过设置图层的可见性可以简化图形,提高操作和显示效率;通过锁定图层,可以防止一些图形被意外修改。




❼ 室内鱼池设计图片大全,庭院鱼池如何设计

提起室内鱼池设计图片大全,大家都知道,有人问庭院鱼池如何设计,另外,还有人想问室外20鱼池设计图,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其实家里鱼池怎么装修好看图片,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庭院鱼池如何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室内鱼池设计图片大全

1、室内鱼池设计图片大全:庭院鱼池如何设计

1、过滤系统室内小型鱼池设计图。

鱼池设计挑选好的过滤系统,过滤杀菌以及净化污染物,并为鱼池的鱼儿提供更充足的氧气,为鱼儿创造健康、卫生以及舒适环境,鱼儿生命力强,活跃的鱼儿,也是呈现更生动、自然的景观特色。当然并不是越贵的过滤系统越,意味着越好,根据鱼的品种以及养殖方式,选择更适合的过滤系统。

2、鱼池的安全

鱼池属于庭景观,既具有装饰庭院,又要兼顾安全设计,别墅鱼池面积大小适合,同时注意鱼池的深度。鱼池深度太深,看不到底的深度,反而给人更不安全的感觉,失去观赏的价值,一般的深度1.2米左右,特别是家里有小孩时,更注意鱼池安全设计,鱼池周围安装防护栏。10鱼池造价。

3、鱼池材质10能养多少鱼。

鱼池材质应用适合,考虑安全性的设计,比如鱼池周围地面处理,具有很好的防滑作用。为实现更自然的景观,一般选用自然石头装饰鱼池,石头的简单堆砌,反而更有格调。鱼池的水不宜频繁更换,“水至清则无鱼”,否则就本末倒置了。家庭室内鱼池设计实景图。

2、室内鱼池设计图片大全:室外20鱼池设计图

挖坑,不规则形状,以8字形、连环形状、葫芦形为佳。大小自定,深度2~3米,池边缘设安全台,防止滑落溺水。池底铺卵石,水泥堆砌。池端部一侧,立2-4米假石头,池底放水泵。水泵管道由隐蔽处,甩至石头顶部,类似瀑布,利于水体循环、增氧。就这样。图纸根据以上构思。

3、室内鱼池设计图片大全:家里鱼池怎么装修好看图片

看住的什么地方了,面积大的小别墅可以在院子里哇更个小鱼池,如果是室内的话,可以考虑买个现成的鱼缸或者定做个鱼缸,用一些植物水草装饰修。餐馆鱼池设计图。

4、室内鱼池设计图片大全:室外锦鲤鱼池设计图

首先会说如果有条件的话,鱼池当然是越大越好。水量多,水中的溶氧量就越丰富,水温的变化也比较慢,水质也较难污染。但是就算是同样的水量,建议做成圆形的池子。风吹过水面以后,会起小波浪,会融入一些氧气。如果以三左右的戏子为例,水深左右,每周会从池底换掉1/4的水,像这样的池子可以养左右的幼鱼,不超过10条。这样过一两年以后,困难就来了,锦鲤长大了,不论哪方面都超越了池子的承受力,密度过大,锦鲤的健康就是一个大问题。就得扩展过滤以及鱼池了。所以一定要将锦鲤鱼池建大。

家里鱼池怎么装修好看图片

一般庭池子,也要左右。在较宽的空地上,尽可能达到1——1.5m,水深是,再考虑到锦鲤有可能跳池,还要预留20——的高度,合起来鱼池的深度大概有——。室内锦鲤池图片。

如果观赏池的话,不要把饲料洒满全池,要把锦鲤引过来喂食,所以也有人将鱼池的深度建成50—,每天鱼的情况都可以观察到。鱼食剩下多少也可以一目了然。有小孩的家庭还要注意在鱼池的周围围上栅栏,这样还可以防止锦鲤跳池。总结下来户外锦鲤鱼池的深度最起码要在1米左右。在建设锦鲤鱼池时要注意一下锦鲤鱼池建造的注意事项。以免有漏洞。

锦鲤饲养注意事项:室内鱼池水循环系统。

水质调节:在开春后,池塘水温上升到10℃左右或以上时,就应对越冬的鲤塘加注适量的新水,这样既可补充鱼塘水量,淡化物,增加溶解氧,又能提高水温,促进池养锦鲤早活动、早摄食、早生长。早春水温低,锦鲤活动少,吃食少,池水不宜过深,但新建鱼池或需春季放养种鱼的鲤塘,应加足水量。随着水温升高锦鲤吃食增多,可逐渐加深水位,一般每7~10天注入新水一次,到4月份可逐步提高水位至1米以上。若发现水质老化和偏酸性,大换水一次,及时加深水位。在加注新水时,每次不可大量注入,以防水温骤降。如需分池饲养,应在水温8℃左右时进行,此时锦鲤的活动力弱,鳞片紧,捕捞或运输时锦鲤不易受伤,加之水温较低,感染发病的机会也较少。鱼池设计图室内装修效果图。

提高水温:在适温范围内,锦鲤会随着水温上升而增加摄食量,加快生长。因此,初春鱼池水位应控制在0.6米~0.8米,使水温能较快升高,以锦鲤提早开食。遇连续阴雨天气时,要适当增加池水深度,以防池中水温变化幅度过大。

尽早投饵:根据锦鲤的生理特点,春季鲤塘的投饵应掌握由少到多的原则。当鲤池水温上升到8~10℃时,锦鲤开始少量摄食,此时应进行投饵,以增强越冬锦鲤的体质,加速其生长。投饵要定时、,投饵量应根据天气、水温和锦鲤的摄食强度而定,饲料要清洁新鲜、可口。开食的具体是当鲤塘表层水温达8~10℃,每周投饵1次;晴暖天气,当鲤塘表层水温升到10℃以上时,可每天或隔天投饵1次。初期,日投饵量占总体重的0.5%–1.5%左右。15–20天后,逐步改为每天上、下午各一次,日投饵量增加到占总体重的1%–2%左右。开春时,要投喂营养全面的人工配合饲料,应以投喂高能量饲料为主。有冷空气影响时,水温降低,要暂停投饵。

全面消:可使用含氯量30%的充分溶化后,全塘均匀泼洒,使池水含药浓度为1ppm,可预防细菌性鱼病,每月二次。、、二溴、强氯精、鱼用消剂等均为含氯消剂,具有、快速、杀菌力强等特点。由于欠稳定,保管上较麻烦,容易出现氯含量不足的情况,大型的养鲤场使用较稳定的二溴、强氯粉和鱼用消剂较为适宜。其他碘类的消剂,目前上市的产品也很多,使用比较方便,也可选择使用。

全面杀虫:扑杀寄生虫要实行“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并根据具体的情况使用较为成熟的杀虫药品进行杀灭工作。杀虫,不应只考虑杀灭鱼体上的寄生虫,还应同时考虑杀灭水体的中存在的寄生虫和幼虫。需防止只进行个别鱼体单独药浴杀虫,忽略水体中的虫体杀灭工作的行为。否则,很容易出现常杀常有的情况。鱼池泼药杀虫药剂要视水体的肥瘦、天气、水温、鱼群活动情况安排。天气正常,水温正常,鱼群无明显异常可在下午3-4时泼洒;如果下暴雨,气压低,水温过低,缺氧浮头和鱼群有非因寄生虫引发的异常情况则不能杀虫作业,否则会恶化水体环境和加重鱼类病情,造成损失。杀虫时应特别注意观察锦鲤的表现,如出现狂游、抖动、贴边、浮头等异常情况,应立即换水50%,再进行观察。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杀虫结束后,应立即使用配合。具体的杀虫方法和用药内容因涉及的方面较多,另行与防治鱼病单独撰文论述。

防治鱼病:冬季,池养锦鲤长期处于饥饿状态,生长停滞、体质较差,春季开食前,体质状况降到点。随着水温的回升,病菌繁衍加快,疾病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因此,加强春季锦鲤养殖管理是增强锦鲤抗病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春天鲤塘易发生的鱼病有水霉病、烂腮病、肠炎病、寄生虫病等。对于由各种致病菌引发的细菌性疾病,应使用类药品进行。在预防中,中草药由于无残留、副作用小等特点,比较适合在此阶段使用。具体的防治鱼病内容另行撰文论述。

以上就是与庭院鱼池如何设计相关内容,是关于庭院鱼池如何设计的分享。看完室内鱼池设计图片大全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❽ 在CAD中如何画鱼塘及道路

你要求很精确吗?可以在卫星地图上最大分辨率模式下截图,然后导入图片做底图,用样条曲线去描图,生成很详细很准确的鱼塘和道路的轮廓。图片要放大到足够大,才能展现所有细节。这样会比你自己拿着水平仪和标尺测绘精确多了。图纸完成后,只需用激光测距仪测量两个代表性建筑的距离,然后以此换算出图纸的放大比例,按照此比例缩放,之后得到的图纸就可以标注出任意部分的尺寸,当然也可以在地图上测量获取代表性建筑之间的尺寸,但是远远没有激光测距仪的数据准确。

❾ 黄颡鱼池塘自然养殖技术都有哪些呢

哈喽大家好!这里是复花聊汽车,希望今天的回答能为一些朋友们带来帮助哦!

近年来黄颡鱼的人工繁殖技术有所突破,不少地方尝试规模化生产鱼苗鱼种。但由于黄颡鱼性腺结构的特殊性,人工繁殖受精率、苗种的成活率均较低,因此苗种价格较高。江苏常州郑陆农场从1999年开始,根据天然水体中黄颡鱼的繁殖习性,摸索黄颡鱼池塘自然繁殖技术并取得了成功,黄颡鱼的自然交配率、鱼卵受精率、得苗率均较高,苗种质量好,连年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现介绍如下:


三、繁殖与鱼苗培育

1.繁殖

当水温达22~24℃时,亲鱼开始追逐、发情交配,并产卵于鱼巢上。黄颡鱼有护幼习性,亲鱼产卵后守护在鱼巢边,防止其它鱼吞食鱼卵,6~8天后发现池中有苗平游后开始集苗,即用小型水泵打水,一边进一边出,在出水口集苗,放入苗种培育池。同时,繁殖池在繁殖前一星期左右施放粪肥或绿肥,以培育浮游动物供鱼苗开口后摄食。一般亩施腐熟粪肥300~400千克,或亩施绿肥350千克。

2.培育池的准备

黄颡鱼喜弱光,因此鱼苗培育池为室内水泥池,面积为300~400平方米,加水至水深0.8~1.0米,加水时进水口应用60目筛绢过滤,防止野杂鱼苗进入。同时,在室外建造一个1亩左右的生物饵料培养池,培育轮虫、桡足类等饵料生物。

3.苗种培育

将繁殖池收集到的鱼苗放入培育池,密度为1.5万尾/平方米,经常将培育好的饵料生物引入育苗池;同时,将新鲜的低值鱼类用打浆机捣碎,过滤后泼洒在鱼苗池中。开始时,投喂量为体重的100%~150%,每隔4小时喂1次,午后的投喂量为全天的60%左右;2天后改成6小时喂1次。经过7~8天的暂养,鱼苗长到1.2厘米,此时,可以分塘或销售出去。这样的苗种再经过7~8天的培育,养成1.8~2.0厘米的鱼种,即乌仔,然后进行大规格鱼种的培育。

黄颡鱼池塘自然繁殖成败的关键是:种鱼要挑选好;繁殖池和苗种培育池的清塘要彻底:作为鱼巢的水草要种好;进水一定要经过40~60目的筛绢过滤。

❿ 采取什么办法能清理干净池塘里的鱼有推荐的吗

很多农村家庭中都有鱼塘,在鱼塘清理方面有很多的问题。清理鱼塘中的鱼的方法很多,可以采用化学和物理的方法。下面小编给大家详细介绍几种清理鱼塘的方法,各读者可以做一个参考。

池塘里的鱼类过多会降低池塘里的含氧量,过量的鱼会导致池塘内的水质下降,因此要及时清理。另一种常用的方法就是利用滤网过滤。使用滤网过滤这种方法可以有效的清除池塘内过多的鱼类。同时可以选择水源过滤这种方式,这种方式可以过滤鱼苗和鱼卵,同时可以阻拦大量的昆虫和细菌。这些都是生活当中非常常用的清理鱼塘的做法。清理之后一定要对鱼塘做好消毒的工作,以免其他鱼进入池塘。希望这些方法对各位读者有帮助。

阅读全文

与鱼池塘过滤cad图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杭州污水厂排放标准 浏览:565
EDI只用于 浏览:115
哪里有韩式pp棉过滤芯卖 浏览:459
鸡蛋壳去电热水壶水垢 浏览:906
上海小型油烟净化器需要多少钱 浏览:541
半透膜能耐受DMSO 浏览:320
EDI循环 浏览:420
威驰空气滤芯盖两个锁扣怎么打开 浏览:740
abs树脂与pp有啥区别 浏览:838
水费简易计税需要区分污水费吗 浏览:130
普通热水瓶去水垢的方法 浏览:74
别墅排水需要什么样的污水提升泵 浏览:189
河南省城镇污水厂排放 浏览:294
反渗透膜品牌选择上海保兹 浏览:891
简单蒸馏的步骤 浏览:378
07骐达空调滤芯怎么安装 浏览:184
活性炭吸附废水适用条件 浏览:904
潍坊食品废水处理设备多少钱 浏览:487
投影机过滤网怎么取 浏览:927
dsm树脂有没有毒 浏览: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