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什么是膜生物反应器(MBR)
膜生物反应器是膜分离技术与生物处理技术有机结合的新型废水处理系统。以膜组件取代传统生物处理技术末端二沉池,在生物反应器中保持高活性污泥浓度,提高生物处理有机负荷,从而减少污水处理设施占地面积,并通过保持低污泥负荷减少剩余污泥量。主要利用沉浸于好氧生物池内之膜分离设备截留槽内的活性污泥与大分子有机物。膜生物反应器系统内活性污泥(MLSS)浓度可提升至8000~10000毫克/升,甚至更高;污泥龄可延长至30天以上。 膜生物反应器因其有效的截留作用,可保留世代周期较长的微生物,可实现对污水深度净化,同时硝化菌在系统内能充分繁殖,其硝化效果明显,为深度除磷脱氮提供可能。 与传统的生化水处理技术相比,膜生物反应器具有处理效率高、出水水质好,设备紧凑、占地面积小,易实现自动控制、运行管理简单等优点。 该技术在畜禽养殖业污水处理中还处于中试阶段。
㈡ MBR膜生物反应器的膜分类
目前在水处理行业中,MBR膜生物反应器被投入大规模实际应用,膜生物反应器依据膜组件,及原理有不同的分类。
MBR膜目前主要分四种:陶瓷膜、管式膜、中空纤维膜、平板膜。下面我们具体看下这四种MBR膜的相关介绍。
陶瓷膜
也是近些年新出来的,和有机平板膜一起称为“平板膜”,陶瓷膜具有化学稳定性非常好,能耐酸、耐碱、耐有机溶剂,耐高温;孔径分布窄、分离效率高等优点。
管式膜
作为膜元件的一种形式,适用于超滤、微滤、甚至是纳滤等膜分离技术,其优点是流道宽,料液在管内湍流流动,对料液的预处理精度要求低。管式膜易于清洗,除可用化学试剂清洗外,还可以用机械物理擦洗的方法。管式膜组件的压力损失小,因此其流道长(最长可串联48米),过滤效率高。
中空纤维膜(又称帘式膜)和平板膜一起称为“有机膜”
主要材质是PVDF(聚偏氟乙烯)这是现在市场上所有膜的主要材质。但是现在又新出了一个PTFE(聚四氟乙烯)材质的,据说更优于PVDF,拉膜的时候孔径分布会更均匀,号称“塑料王”。
平板膜
就是一片板(一般是ABS)上面有导流道,双面贴上衬布和PVDF材质的膜片,经过无缝焊接之后形成的一块膜片。还有两种膜片也称之为平板膜,一是柔性膜,二是软片膜。目前常见的10-250片之间可以整数形成组件,无论单片膜的大小。从理论上讲,膜片破损,产水下降后,可以单片排查,单片更换,从而节省更换费用。
MBR又称膜生物反应器,是一种由活性污泥法与膜分离技术相结合的新型水处理技术。综上我们可以看出MBR膜可以分为四种,每一种都具备独特的优势,因此,当您选购MBR膜时也要考虑自己的需求更侧重哪方面,以及预算如何。
㈢ MBR膜生物反应器的简介
mbr膜生物反应器是什么:
MBR是膜生物反应器,MBR膜生物反应器是污水处理设备,它可实现对污水深度净化,同时硝化菌在系统内能充分繁殖,其硝化效果明显,对深度除磷脱氮提供可能。。以膜以膜组件取代传统生物处理技术末端二沉池,在生物反应器中保持高活性污泥浓度,提高生物处理有机负荷,从而减少污水处理设施占地面积,并通过保持低污泥负荷减少剩余污泥量。主要利用沉浸于好氧生物池内之膜分离设备截留槽内的活性污泥与大分子有机物。
mbr膜生物反应器工作原理:
Mbr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分离技术,它是与传统的活性泥法相结合的一种新工艺,它用具有独特结构的MBR平片膜组件置于曝气池中,经过好氧曝气和生物处理后的水,由泵通过滤膜过滤后抽出。它利用膜分离设备将生化反应池中的活性污泥和大分子有机物质截留住,省掉二沉池。活性污泥浓度因此大大提高,水力停留时间(HRT)和污泥停留时间(SRT)可以分别控制,而难降解的物质在反应器中不断反应、降解。
㈣ 膜生物法和膜生物反应器是一个概念吗
不是同一个概念。
膜生物法:把生物反应与膜分离相结合,以膜为分离介质替代常规重力沉淀固液分离获得出水,并能改变反应进程和提高反应效率的污水处理方法。
膜生物反应器:在污水处理,水资源再利用领域,MBR又称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 ),是一种由膜分离单元与生物处理单元相结合的新型水处理技术。
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MBR)为膜分离技术与生物处理技术有机结合之新型态废水处理系统。以膜组件取代传统生物处理技术末端二沉池,在生物反应器中保持高活性污泥浓度,提高生物处理有机负荷,从而减少污水处理设施占地面积,并通过保持低污泥负荷减少剩余污泥量。
主要利用膜分离设备截留水中的活性污泥与大分子有机物。膜生物反应器系统内活性污泥(MLSS)浓度可提升至8000~10,000mg/L,甚至更高;污泥龄(SRT)可延长至30天以上。
膜生物反应器因其有效的截留作用,可保留世代周期较长的微生物,可实现对污水深度净化,同时硝化菌在系统内能充分繁殖,其硝化效果明显,对深度除磷脱氮提供可能。
(4)生物膜过滤反应器扩展阅读
膜生物反应器广泛适用于生活小区、宾馆饭店、度假区、学校、写字楼、等分散用户的日常生活污水处理、回用及啤酒、制革、食品、化工等行业的有机污水处理。膜生物反应器的产水常用于灌溉、洗涤、环卫、造景等非饮用功能。
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简称MBR)水处理技术是一种生物技术与膜技术相结合的高效生化水处理技术,膜生物反应器是结合了膜分离技术和传统的污泥法的一种高效污水处理技术,由于膜的过滤作用,生物完全被截留在生物反应器中,实现了水力停留时问和污泥龄的彻底分离,使生物反应器内保持较高的MLSS。硝化能力强,污染物去除率高。
膜生物反应器是一种高效膜分离技术与活性污泥法相结合的新型水处理技术。中空纤维膜的应用取代活性污泥法中的二沉池,进行固液分离,有效的达到了泥水分离的目的。
充分利用膜的高效截留作用,能够有效地截留硝化菌,完全保留在生物反应器内,使硝化反应保证顺利进行,有效去除氨氮,避免污泥的流失,并且可以截留一时难于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延长其在反应器的停留时间,使之得到最大限度的分解。
应用MBR技术后,主要污染物的去除率可达:COD≥93%、SS=100%。产水悬浮物和浊度几近于零,处理后的水质良好且稳定,可以直接回用,实现了污水资源化。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膜生物反应器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生物膜法
㈤ MBR膜生物反应器是怎样的工作原理
MBR膜原理
MBR以膜组件单元是将膜的高效分离技术与生物降解作用相结合回而成的一种新型高答效的污水处理与回用工艺。取代二沉池,所有悬浮物和胶体都被膜分离截留,膜分离作用增加了曝气池中活性污泥的浓度、提高了生物降解的速率,减少了剩余污泥的排放量。
出水水质:优于国家污水排放一级A标准,可用于绿化浇灌、洗车、马路降尘和冲洗、冲厕、消防、景观补充水等非饮用水场所。
㈥ 膜生物反应器的技术优点
高MLSS与微滤膜过滤下,出水水质稳定,高品质。高容积负荷下,停留时间短,MBR流程较传统系统简单 ,占地面积减小完全取代沉淀池、砂滤单元,占地面积较传统方式节省30%,无污泥沉降性问题
反应池内MLSS浓度可达10000mg/L以上,耐负荷冲击能力强,有效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 在微滤膜过滤下,分离效果远优于传统沉淀池及砂滤等处理单元,出水水质良好稳定,悬浮物和浊 度低,一般低污染度市政废水处理后,可直接做为中水道用水或现场资源回收水使用有利于增殖缓慢的硝化细菌的截留、生长和繁殖,系统的硝化效率得以提高,A/O反应下具高效脱 氮的功能。A/O、A2O法可有效去除氨氮与磷,尤其适用于水质管制区内使用微滤膜可拦除大部分细菌等微生物,减少消毒药剂添加量及获得安全的回用水 低能耗,操作运转费用低生物拦截在池内,可取得较长的SRT高污泥龄之运转下,在生物自解下污泥量减少1/2以上 。低废弃污泥量低于传统活性污泥法、排泥周期长、操作弹性大,生物膜管系统属于绝对过滤系统及高MLSS,可轻易克服变异性大之废水系统PLC控制设计,操作维护容易,可实现自动化控制,便于管理高生物污泥操作浓度;MLSS=6000~10000mg/l ,可减少生物好氧污泥池之体积 可作封闭式设计,低公害,低噪音,低臭味膜分离大大提高了污水的大分子难降解的物质处理效率标准移动式模组化设计,快速简单的安装,易于分期扩充适用于对于旧有污水处理厂进行改造,仅需增设MBR膜组设备。
原有程序 加入MBR程序
流程变动 原程序中有沉淀池两座、快混池、慢混池、加压浮除、上流式过滤一组、活性炭塔两座等程序。几乎可全被MBR持取代。 将其中一池沉淀池改为平底,置入MBR模组。即可取代原有其他程序。
处理水质更佳 原先至加压浮除后排放水质:
COD=182mg/l,SS=6.5mg/l,
NH4-N=0.4mg/l,NO3-N=31.4mg/l 经MBR处理后水质:
COD=165.5mg/l,SS=5.7mg/l,
NH4-N=0.19mg/l,NO3-N=25mg/l
操作维护更容易,成本更低 原先程序复杂,池体与机械众多,人员操作技术性与复杂度高。所需人力多。 由MBR池取代后,反洗由PLC自动控制。化学洗程序单纯,各组分别实施。人员操作管理极容易。
设置成本 池体多、机械多 由原有沉淀池体空间运用。
耗材 由于机械众多,复杂,耗材数量大。也必须活化或更新活性炭。 机械数量少,形式单纯
㈦ MBR膜生物反应器的(MBR)
膜生物反应器:
膜生物反应器(MBR)是一种由膜分离单元与生物处理单元相结合的新型水处理技术,以膜组件取代二沉池在生物反应器中保持高活性污泥浓度减少污水处理设施占地,并通过保持低污泥负荷减少污泥量。与传统的生化水处理技术相比,MBR具有以下主要特点:处理效率高、出水水质好;设备紧凑、占地面积小;易实现自动控制、运行管理简单。80年代以来,该技术愈来愈受到重视,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膜生物反应器己应用于美国、德国、法国和埃及等十多个国家,规模从6m3/d至 13000m3/d不等。
工艺:
MBR是膜分离技术与生物处理法的高效结合,其起源是用膜分离技术取代活性污泥法中的二沉池,进行固液分离。这种工艺不仅有效地达到了泥水分离的目的,而且具有污水三级处理传统工艺不可比拟的优点:
1、高效地进行固液分离,其分离效果远好于传统的沉淀池,出水水质良好,出水悬浮物和浊度接近于零,可直接回用,实现了污水资源化。
2、膜的高效截留作用,使微生物完全截留在生物反应器内,实现反应器水力停留时间(HRT)和污泥龄(SRT)的完全分离,运行控制灵活稳定。
3、由于MBR将传统污水处理的曝气池与二沉池合二为一,并取代了三级处理的全部工艺设施,因此可大幅减少占地面积,节省土建投资。
4、利于硝化细菌的截留和繁殖,系统硝化效率高。通过运行方式的改变亦可有脱氨和除磷功能。
5、由于泥龄可以非常长,从而大大提高难降解有机物的降解效率。
6、反应器在高容积负荷、低污泥负荷、长泥龄下运行,剩余污泥产量极低,由于泥龄可无限长,理论上可实现零污泥排放。
7、系统实现PLC控制,操作管理方便。
㈧ 生物膜反应器的定义
膜生物反应器(MBR)与生物膜(biofilm)反应器是两种不同的反应器。膜生物反应器一种由膜分离单元与生物处理单元相结合的新型水处理技术。而生物膜反应器是在反应器中添加各种填料以便微生物附着生长使在填料上形成了一层生物构成的类似于膜的结构,这样的反应器才被称为生物膜反应器。
生物膜法是污水生物处理主要技术之一,它与活性污泥法并列,既是古老的、又是发展中的污水生物处理技术。生物膜法是根据土壤自净的原理发展起来的。
1893年,作为生物膜法的生物滤池在英国问世,并从此开始用于污水处理的实践。 20世纪30年代,开始建造了许多生物膜法反应器,主要形式是生物滤池。与活性污泥法相比,虽然生物滤池生物量高、运行费用低,但其负荷较低,卫生条件差,处理构筑物易堵塞。在40~50年代生物滤池有逐渐被活性污泥法取代的趋势。
60年代,新型有机合成材料大量问世,生物滤池的填料由碎石、炉渣逐步改进为聚乙烯、聚苯乙烯制成的波纹板、蜂窝状等有机人工合成填料,使其比表面积和孔隙率大大增加,生物膜法得到了新的发展。到了70年代,除了普通生物滤池外,生物转盘、淹没式生物滤池和生物流化床技术得到了更多的研究与应用。近年来,又涌现出大量新型的单一或复合式生物膜反应器,如微孔膜生物反应器、气提式生物膜反应器、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以及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厌氧生物滤池等。
——胡亨魁编著. 水污染治理技术. 武汉市: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9.09.
生物膜反应器详见网络:生物膜法
下面是膜生物反应器(MBR)
膜生物反应器(MBR)是通过膜强化生化反应的污水处理新技术。 CAS是一种应用最广的废水好氧生物处理技术。其基本流程如图1所示,是由曝气池、二次沉淀池、曝气系统(含空气或氧气的加压设备、管道系统和空气扩散装置)以及污泥回流系统等组成。
曝气池与二次沉淀池是活性污泥系统的基本处理构筑物。由初次沉淀池流出的废水与从二次沉淀池底部回流的活性污泥同时进入曝气池,其混合体称为混合液。在曝气的作用下,混合液得到足够的溶解氧并使活性污泥和废水充分接触。废水中的可溶性有机污染物为活性污泥所吸附并为存活在活性污泥上的微生物群体所分解,使废水得到净化。在二次沉淀池内,活性污泥与已被净化的废水(称为处理水)分离,处理水排放,活性污泥在污泥区内进行浓缩,并以较高的浓度回流曝气池。由于活性污泥不断地增长,部分污泥作为剩余污泥从系统中排出,也可以送往初次沉淀池。
图1 活性污泥法基本流程
3 MBR法 1 MBR及其分类 MBR是指将超、微滤膜分离技术与污水处理中的生物反应器相结合而成的一种新的污水处理装置。这种反应器综合了膜处理技术和生物处理技术带来的优点。超、微滤膜组件作为泥水分离单元,可以完全取代二次沉淀池。超、微滤膜截留活性污泥混合液中微生物絮体和较大分子有机物,使之停留在反应器内,使反应器内获得高生物浓度,并延长有机固体停留时间,极大地提高了微生物对有机物的氧化率。同时,经超、微滤膜处理后,出水质量高,可以直接用于非饮用水回用。系统几乎不排剩余污泥,且具有较高的抗冲击能力。特别是1989年Yamamoto将中空纤维膜应用于活性污泥处理中,使工艺运行成本大大降低,实际应用前景广阔。因此,MBR是当今倍受国内外专家学者重视的一项高新水处理技术。 出水水质好 由于采用膜分离技术,不必设立、过滤等其它固液分离设备。高效的固液分离将废水中有悬浮物质、胶体物质、生物单元流失的微生物菌群与已净化的水分开,不需经三级处理即直接可回用,具有较高的水质安全性。 占地面积小 膜生物反应器生物处理单元内微生物维持高浓度,使容积负荷大大提高,膜分离的高效性使处理单元水力停留时间大大缩短,占地面积减少。同时膜生物反应器由于采用了膜组件,不需要沉淀池和专门的过滤车间,系统占地仅为传统方法的60% 节省运行成本 由于MBR高效的氧利用效率,和独特的间歇性运行方式,大大减少了曝气设备的运行时间和用电量,节省电耗。同时由于膜可滤除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可显著节省加药消毒所带来的长期运行费用,膜生物反应器工艺不需加入絮凝剂,减少运行成本。
膜生物反应器(MBR)工艺是膜分离技术与生物技术有机结合的新型废水处理技术。它利用膜分离设备将生化反应池中的活性污泥和大分子有机物质截留住,省掉二沉池。活性污泥浓度因此大大提高,水力停留时间(HRT)和污泥停留时间(SRT)可以分别控制,而难降解的物质在反应器中不断反应、降解。因此,膜生物反应器(MBR)工艺通过膜分离技术大大强化了生物反应器的功能。与传统的生物处理方法相比,是目前最有前途的废水处理新技术之一。
从整体构造上来看,MBR是由膜组件和生物反应器两部分组成。根据这两部分操作单元自身的多样性,膜生物反应器也必然有多种类型。
分置式MBR是指膜组件与生物反应器分开设置,浸没式MBR是指膜组件安置在生物反应器内部。2种反应器的流程如图2所示。
2 MBR所用滤膜及膜组件 在MBR工艺中,超、微滤膜分离的对象是活性污泥混合液。活性污泥混合液主要包括活性污泥和被处理的污水,而活性污泥是由各种胶体、絮状物和微生物(绝大部分是各种细菌)组成。膜组件长期过滤活性污泥混合液时,污染物不断地在膜表面沉积,细菌不断地向膜内部繁殖,使其生成的代谢产物在膜孔中沉淀,进而引起膜孔堵塞,使膜的通量下降,膜寿命缩短,工艺运行费用增加。
一般而言,决定膜过滤效果的主要因素是膜的孔径及孔隙率,而选择什么样的膜材料并不是关键。但是在MBR工艺中膜材料种类却强烈地影响其耐污染性,所要解决膜污染问题的最主要的途径是找到耐污染的膜材料或者是对膜进行改性。
从近期国内外MBR研究情况来看(文献的抽取有随机性),滤膜大都为较小孔径的微滤膜,或较大截留分子量的超滤膜,孔径范围为0.1~0.5μm;材质主要是疏水性的聚烯烃、聚偏氟乙烯和亲水性的聚砜、纤维素等,还有一些无机膜。疏水性的聚烯烃、聚偏氟乙烯一般做成中空纤维式膜组件,而亲水性的聚砜、纤维素膜一般做成平板式膜组件。研究表明,膜材料的疏水性易造成膜污染,因此在制膜过程(如PVDF)中会添加一些亲水有机物,如PEG和壳聚糖等。
㈨ 生物膜反应器的生物膜反应器微生物量的测量
在正常运行状况下,复合生物反应器下部是固定生物膜滤床,上部是移动床,其微生物量为:
1、CBBR混合液SS为1 604 mg/L,总量约为2.456 g。
2、固定填料生物膜总量为12.036 g。
3、移动床悬浮填料生物膜总量为1.428 g。
4、CBBR微生物总量约为15.92 g。
该工艺对污水除臭起到了很大作用,它的除臭工艺简单且效果显出。复合生物反应器与其他污水处理设备相结合,降低污水处理难度,从而改善周边环境,有效遏制病菌的传播。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新型药剂的产生将继续加大污水处理难度,所以水处理技术仍需随之提升,满足时代发展需求。
4 MBR研究进展
目前,MBR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降低膜污染,提高膜通量;(2)探求合适的工作条件和工艺参数;(3)降低处理工艺的运行成本。
张少辉, 郑平, 华玉妹〔1〕用反硝化生物膜启动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研究等选取不同截留分子量的聚醚砜膜(PES),采用板框式膜组件构成的厌氧MBR对高浓度食品废水进行处理,考察了截留分子量对膜通量和出水效果的影响。
王荣昌,文湘华,钱易〔2〕 分析了生物膜反应器中好氧颗粒污泥形成机理,研究了MBR运行条件对膜过滤特性的影响。
杨玉旺〔3〕研究了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处理污水的研究应用进展。
邢传宏等进行了管式MBR(分置式)处理城市污水的工艺设计,认为运行成本主要由电费、药剂费和人工费等3部分组成。其中电费是最主要的,电耗为2.3kW·h/m3。
鲁敏,曾庆福,张跃武〔4〕对一种新型生物膜反应器处理污水的研究发生了浓厚兴趣。
王亚娥等分析了影响超滤膜通量和过滤阻力的主要因素。
杨磊等对MBR运行过程中的膜污染和清洗进行了较详尽的试验。
李军, 彭永臻, 杨秀山 ,王宝贞 ,杨海燕〔5〕着重研究了序批式生物膜法反硝化除磷特性及其机理。
姜苏等〔6〕研究了一体化A/O生物膜法处理生活污水。
白宇等〔7〕研究分析了污水深度处理生物滤层中菌群的时空分布特征。
陈壁波等〔8〕对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及对造纸废水处理的意义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论证。
Cote P 研究了浸没式膜系统的电耗,包括抽吸泵及曝气2部分。每立方米产水仅耗电0.3~0.6 kW·h,而电耗是运行费用的主要部分。
荣宏伟等〔9〕在实验室条件下对序批式生物膜法生物除磷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出了令人期待的结论。
Wang L-Choo Ho等比较了浸没式和分置式MBR工艺运行时的电耗,结果是,在通量为18L/(m2·h)的情况下,前者电耗仅为0.2~0.4 kW·h /m3,而后者电耗为2~10 kW·h /m3。
鲍立宁等〔10〕在电极生物膜脱氮工艺中反硝化菌相分析方面进行了研究。
MBR因自身特殊的工艺也要求了不同于一般的超、微滤膜材料,但制备针对于MBR所用的膜材料的研究还很少。显然选择合适的膜材料是降低膜污染的一个重要方法,这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5 MBR应用实例
随着研究的深入,国内外已有了MBR应用的实例。实践表明,膜污染严重、水通量低,是限制MBR推广应用最主要的原因。
加拿大Cote P等 报道了北美洲在20世纪90年代MBR发展的概况。其中ZENON环保公司在1996年推出了组件膜面积为46m2、体积密度为63m2/m3的ZW-500型膜生物反应器,该设备已成功地应用于市政污水处理。目前以小规模装置为主,处理能力为10~200m3/d,主要在办公楼、购物中心、学校、医院和疗养地推广使用。装置的水力停留时间(HRT)为24h,SRT为1~2年。滤出液经过紫外线消毒或活性炭吸附后,用作厕所冲洗水。在安大略省建成的日处理污水3 800m3的MBR装置,安装了ZW-500型膜组件144个,总膜面积6624m2。曝气池体积440m3,正常HRT为3.8h;厌氧反应池体积为380m3,HRT为2.4h。运行期间的MLSS浓度为12 000~20 000mg/L,MLVSS浓度仅为MLSS的55%~70%。运行9个月以来出水BOD和有机磷的去除率都接近100%。
日本自1998年以来,着重推广了中水道系统的开发利用。其目的主要是将以厨房排水、洗脸及洗澡后的排水为主体的楼房排水进行处理,然后作为厕所冲洗水再利用。比如,日立工厂建设公司用高浓度活性污泥法和旋转平板超滤膜装置组合而成的系统作为大楼中水道的回用系统。因为膜板旋转,使膜表面的污泥被搅拌,从而可控制膜面污染。
天津清华德人环境公司和天津大学共同研制的MBR已有了一些的应用实例。以处理天津某写字楼排放的污水为例,该写字楼的建筑面积约为17 000m2,采用了日处理能力为25m3 的装置,设备本体占地3.2m2,投资10余万元,能耗为0.8kW·h/m3。处理出水可用作冲厕、绿化及洗车等。
郑斐等〔11〕研制出生物膜法的新工艺—无泡曝气膜生物反应器。
吕晓辉等〔12〕对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脱氮除磷技术情有独衷,使脱氮除磷效率又有了较大的发展。
6结语 1 MBR综合了膜分离技术和生物处理技术的优点,超、微滤膜组件能替代CAS中的二沉池,更有效地进行泥水分离,并延长SRT,提高微生物对污水中有机物的处理能力。经超、微滤膜处理后出水水质好可以直接用于非饮用水回用。系统占地面积小,几乎不排剩余污泥,具有较高的抗冲击能力。 2 MBR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但膜污染仍是制约MBR推广应用的最主要因素。因为MBR中膜材料既要面临活性污泥、污水中固体颗粒的污染,又要面临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侵蚀。虽可以通过控制抽停时间、曝气量等工艺参数以及采用适当的清洗技术来减少膜面的污染,但最有效、最根本的方法是研制出一种抗污染、耐微生物侵蚀的新的膜材料及对膜进行适当的改性。 3 在应用MBR技术处理市政、生活污水并实现中水回用时,还要考虑另外一个关键因素,即运行成本。因此,在研究中要始终将运行成本。作为考虑试验方案和确定试验结果的主要出发点。 7参考文献
1张少辉, 郑平, 华玉妹. 反硝化生物膜启动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研究. 环境科学学报,2004,24(2):220~224
2王荣昌,文湘华,钱易. 生物膜反应器中好氧颗粒污泥形成机理. 中国给水排水,2004,20(3):5~8.
3杨玉旺.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处理污水的研究应用进展. 工业水处理,2004,24(2):12~15.
4 鲁 敏,曾庆福,张跃武. 一种新型生物膜反应器处理污水的研究. 中国给水排水,2004,17(4):5~8.
5 李 军, 彭永臻, 杨秀山 ,王宝贞 ,杨海燕. 序批式生物膜法反硝化除磷特性及其机理. 中国环境科学 2004,24(2):219~223。
6 姜苏, 周集体, 郭海燕, 张志勇. 一体化A/O生物膜法处理生活污水. 中国给水排水,2004,20(5):56~58.
7 白宇, 张杰, 闫立龙, 陈淑芳, 郜玉楠. 污水深度处理生物滤层中菌群的时空分布特征. 城市环境与城市,2004,17(4):21~23.
8 陈壁波,李友明.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及对造纸废水处理的意义. 中国造纸,2004,23(8):47~50.
9 荣宏伟, 吕炳南, 张子辉. 序批式生物膜法生物除磷的试验研究. 湘潭矿业学院学报,2004,19(1):88~91.
10 鲍立宁, 洪桂云, 黄显怀. 电极生物膜脱氮工艺中反硝化菌相分析.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12(5):1~4.
11 郑斐,朱文亭. 生物膜法新工艺—无泡曝气膜生物反应器. 工业用水与废水,2004,35(3):11~14.
12吕晓辉, 胡龙兴.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脱氮除磷技术. 化学工程师,2004,108(9):20~22
㈩ MBR膜生物反应器生化处理的污泥浓度是多少
MBR膜生物反应器是一种将高效的膜分离技术与传统活性污泥法相结合的新型高效污水处理工艺,它以独特结构浸没式膜组件置于曝气池中,经过好氧曝气与生物处理后的水,由泵通过滤膜过滤后以抽出。它与传统污水处理方法最大的区别在于取代了传统生化工艺中的二沉池和三级处理工艺。 采用膜分离技术,实现了HRT与SRT的完全分离,使得污泥浓度可达到6000-10000 mg/L,消除了污泥膨胀带来的危害,同时大大提高了难降解有机物的去除率。
膜池中的MLSS污泥浓度建议控制在6000--10000mg/L 之间. MBR是一种将高效膜分离技术与传统活性污泥法相结合的新型高效污水处理工艺,它以独特结构的浸没式膜组件置于曝气池中。经过好氧曝气和生物处理后的水,由泵通过滤膜过滤后抽出。它与传统污水处理方法最大的区别在于取代了传统生化工艺中的二沉池和三级处理工艺。
采用膜分离技术,实现了HRT和SRT的完全分离,使得污泥浓度可以达到6000-10000 mg/L,消除了污泥膨胀带来的危害,同时大大提高了难降解有机物的去除率。 MBR中,处理污染物的还是微生物(即活性污泥),膜的作用主要用来阻截污泥,而污泥有效组分主要是细菌,细菌的直径大多在0.5um以上,从经济角度上讲,MBR中膜的孔径略小于细菌直径就好,也就是0.2~0.45um之间,这样既保证在同等通量下,所需膜数量少,能耗低。
MBR一般做二级生化,我们建议污泥回流量是产水的3-4倍,为了保证活性污泥不产生过度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