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天然水中有很多杂质 自来水厂怎么处理
(1)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自来水厂通常对天然水进行沉淀、过滤、吸附、杀菌消毒,使之达到饮用水标准,在实验室里,若要得到净化程度最高的水,可用蒸馏的方法;
(2)净化自来水的过程中,向水中加入明矾的目的是吸附较大颗粒,加速沉降;
(3)在实验室中将一杯浑浊的自来水进行过滤的主要仪器烧杯、漏斗、玻璃棒;过滤后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滤纸破损/仪器不干净;
(4)
A、过滤后的水不是纯净的水,含有可溶性物质;故错误
B、过滤后的水不能饮用,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正确;
C、过滤原理是利用组成颗粒大小的不同进行分离,是将不溶性固体与液体分离的方法;故正确
D、过滤速度较慢可能是滤纸被堵塞了,故正确;
(5)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6)把过滤后得到的水倒入蒸发皿中加热;水不断蒸发,最后蒸发皿中留下了一些白色固体;
答案:
(1)沉淀、过滤、杀菌消毒;蒸馏;
(2)吸附较大颗粒,加速沉降;
(3)烧杯、漏斗、玻璃棒;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滤纸破损/仪器不干净;
(4)A;
(5)吸附;物理;
(6)把过滤后得到的水倒入蒸发皿中加热;水不断蒸发,最后蒸发皿中留下了一些白色固体.
② 求作业答案:下列关于过滤操作叙述
C |
③ 化学提问
A错 过滤时不需要搅拌 否则滤纸将破损 所以A选项错误
B错 滤液蒸干时 将会产生迸溅 必须在出现少量精盐时停止加热 利用余热把剩余带有液体的精盐烘干 所以B选项错误
C对
D错 用酒精灯加热 食盐受热对溶解度影响很小 加热过后 又会产生结晶沉淀 所以D选项错误
④ 下列关于过滤的操作错误的是()A.滤纸边缘要低于漏斗边缘B.漏斗下端管口要紧靠烧杯内壁C.液面要
A、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说法正确;
B、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内壁.说法正版确;
C、过滤时液面权要低于滤纸边缘,防止液体从滤纸与漏斗壁之间的缝隙流下,说法正确.
D、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说法错误;
故选D.
⑤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B.过滤时用玻璃棒搅拌,可加快过滤速度
A、氧化反应是物质与氧的反应,与化合反应无直接关系,故说法错误. B、过滤时使用玻璃棒的目的是引流,而不是加速过滤速度,故说法错误. C、同样的反应物在不同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物可能不同,例如碳在氧气充足与不足的情况下可分别生成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故说法正确. D、爆炸可分为物理变化的爆炸与化学变化的爆炸,例如汽车爆胎就是物理变化,氢气的爆炸就是化学变化,故说法错误. 故选C |
⑥ 下列关于过滤操作的说法错误的是()A.过滤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玻璃棒和烧杯B.待滤液应该沿
A、过滤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玻璃棒和烧杯,是正确的;
B、待滤液应该沿着玻璃专棒缓慢倒入漏斗属中是正确的;
C、用玻璃棒搅动漏斗里的液体,容易把滤纸弄破,起不到过滤的作用;故错误;
D、若滤液仍然浑浊,可以更换滤纸再次过滤,是正确的.
故选C.
⑦ 下列关于过滤操作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玻璃棒下端要靠在三层滤纸处,防止弄破滤纸,故A正确;
B.滤纸边版缘权应低于漏斗边缘,滤纸和漏斗的空隙内不能留有气泡,故B正确;
C.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液体会不经过滤纸而使滤纸作用失效,过滤不净,故C错误;
D.漏斗下端要紧靠烧杯内壁,防止液体溅出,故D正确.
故选C.
⑧ 关于过滤操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过滤是用于分离液体和固体的操作b过滤所需要
A、过滤是一种从液体中分离出不溶性固体的方法,说法正确;
B、过内滤器中用少量水容湿润滤纸并使滤纸与漏斗壁之间紧贴,可以加快过滤的速度,说法正确;
C、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液体应沿玻璃棒注入漏斗中,说法正确;
D、用玻璃棒轻轻搅拌过滤液体,会使过滤液变浑浊,不易过滤,说法错误.
故选D.
⑨ CuSO45H2O是铜的重要化合物,有着广泛的应用.以下是实验室以抛光厂的废铜屑(含有少量铁粉、油污)为原
(1)废铜屑含有少量铁粉、油污,废铜屑放入蒸发皿,灼烧至表面变黑,立即停止加热,目的是除去表面的油污,使铜被氧化为黑色氧化铜的作用;
故答案为:除去铜屑表面油污;
(2)图1的分离方法为倾析法;沉淀的颗粒较大,静止后容易沉降至容器底部,常用倾析法分离;沉淀的颗粒较大,静止后容易沉降至容器底部,常用倾析法分离.沉淀呈胶状或絮状,静止后不容易沉降,不能采取倾析法分离;
A.该方法适用于过滤颗粒较大的沉淀,沉淀呈胶状或絮状,静止后不容易沉降,不能采取倾析法分离,故A不正确;
B.使用该方法过滤后,若沉淀物要洗涤,可注入水(或其他洗涤液),充分搅拌后使沉淀沉降,再进行过滤,符合此过滤操作,故B正确;
C.倾析法过滤可以避免沉淀过早堵塞滤纸小孔而影响过滤速度,故C正确;
D.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为引流作用,故D正确;
故选A.
依据流程图分析可知,第一次调节溶液PH是为了沉淀铁离子生成氢氧化铁沉淀,第二次调节溶液PH是为了抑制铜离子的水解;
第一次调节pH:因pH升高,平衡Fe3++3H2O?Fe(OH)3+3H+向右移动,产生Fe(OH)3沉淀而除去Fe3+;
第二次调节pH:是为了抑制铜离子水解Cu2++2H2O?Cu(OH)2+2H+,而提高产率;
故答案为:倾析法,A;第一次调节pH:因pH升高,平衡Fe3++3H2O?Fe(OH)3+3H+向右移动,产生Fe(OH)3沉淀而除去Fe3+;第二次调节pH:是为了抑制铜离子水解Cu2++2H2O?Cu(OH)2+2H+,而提高产率;
(3)已知:CuSO4+2NaOH=Cu(OH)2↓+Na2SO4称取 0.1000g提纯后的CuSO4?5H2O试样于锥形瓶中,加入0.1000mol?L-1氢氧化钠溶液25.00mL,待反应完全后,过量的氢氧化钠用0.1000mol?L-1盐酸滴定至终点,耗用盐酸17.32mL,计算得到沉淀铜离子需要的氢氧化钠物质的量=0.1000mol?L-1×0.025.00L-0.1000mol?L-1×0.01732mL=0.000768mol,依据CuSO4+2NaOH=Cu(OH)2↓+Na2SO4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定量关系计算得到硫酸铜物质的量=0.000384mol,则 0.1000g该试样中含CuSO4?5H2O的质量=0.000384mol×250g/mol=0.0960g;
故答案为:0.0960;
(4)吸取液体时,左手拿洗耳球,右手将移液管插入溶液中吸取,当溶液吸至标线以上时,立即用食指将管口堵住,将管尖离开液面,稍松食指使液面平稳下降,至凹面最低处与标线相切,立即按紧管口,然后将移液管垂直放入稍倾斜的锥形瓶中,使管尖与内壁接触;
故答案为:立即用食指将管口堵住,将管尖离开液面,稍松食指使液面平稳下降,至凹面最低处与标线相切,立即按紧管口;
(5)铜屑、硫酸及硝酸都比较纯净,则制得的CuSO4?5H2O中可能存在的杂质是混有硝酸铜杂质,需利用溶解度的不同,用重结晶的方法进行分离;
故答案为:Cu(NO3)2?6H2O,重结晶;
⑩ 化学小问题
1.白色固体一般指比较大块的。白色粉末是小细末,白色粉末属于白色固体。
2。倒不是因为怕过滤的时候有气泡,而是润湿了使滤纸能贴在漏斗上,做过过滤实验的都知道,干的滤纸老弹出来,很烦。
3.可以除去,浓硫酸有很强的吸水性,通过里面的气体是不可能把水分带出来的,除非你蒸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