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0.22除菌级滤膜能不能除去细菌内毒素
能去除一部分,0.22微米的滤膜孔径是正态分布的不是绝对的过滤孔径,因此会有一些内毒素会透过!建议采用6000道尔顿的超滤膜来去除
2. 氢氧化钠为什么不用检测细菌内毒素
[摘要] 目的:建立新药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方法:采用鲎试验检查法对新药中的细菌内毒素进行检查。结果:介绍了如何建立新药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重点是细菌内毒素检查限值的确认以及如何进行干扰试验。结论: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为新药的质量控制以及应急检验提供了有益的基础。
[关键词] 新药;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干扰试验
[中图分类号] R927.1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1)11(b)-159-03
How to establish the method of bacterial endotoxin test for new drugs
XIAO Guinan, SUN Qingping, SHENG Yingmei
Guangdong Institute for Drug Control in Guangdong Province, Guangzhou 51018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stablish the method of bacterial endotoxin test for new drugs. Methods: Tachepleus amebocyte lysate test was applied to detect bacterial endotoxins in new drugs. Results: How to establish the method of bacterial endotoxin test for new drugs was introced, and especially focused on how to define the limit of bacterial endotoxins and carry out the interference test. Conclusion: Bacterial endotoxin test provides useful bases in quality control and emergency test for new drugs.
[Key words] New drugs; Bacterial endotoxin test; Interference test
新药以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代替既往的家兔热原检查法是一个趋势,在药害事件的应急处理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这也符合国际上对动物实验的“3R”原则(优化、减少、替代)的要求。现行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是1968年美国科学家Levin和Bang所建立的鲎试验法[1]。从开展内毒素检查的现状来看,部分单位未能参照《中国药典》2011年版二部的要求进行实验和设计,本文着重介绍在建立新药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中容易出现问题的细菌内毒素限值的确定及干扰试验这两个环节,力图为新药的质量控制以及应急检验提供有益的参考依据。
1 新药细菌内毒素检查限值的确认
1.1 细菌内毒素检查限值的计算公式
新药细菌内毒素检查限值(L)的确定是整个方法学建立的前提和基础,现在一般按照《中国药典》2011版二部附录XI E进行确定[2]。计算公式为L=K/M,K为人每千克体重每小时最大可接受的内毒素剂量,以EU/(kg?h)表示,非放射性注射剂K=5 EU/(kg?h),放射性注射剂K=2.5 EU/(kg?h),鞘内用注射剂K=0.2 EU/(kg?h);M为人用每千克体重每小时的最大供试品剂量,成人体重按60 kg计算,体表面积为1.62 m2。部分抗肿瘤药物及抗生素的使用剂量以体表面积描述时,可将每平方米体表面积剂量乘以0.027,即可转换为每千克体重剂量。
1.2 细菌内毒素检查限值的确认程序
首先根据所研究的新药品种说明书,通过查阅最新版《临床用药须知》等相关权威资料,得到人用每千克体重每小时的最大供试品剂量(M值)并求出L值,将所求得的L值与相关的质量标准(《美国药典》、《英国药典》、《日本药局方》、《欧洲药典》)以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转正标准或注册标准散件中关于该品种的细菌内毒素限值进行参考对比。
还有一种方法是参考该品种的热原检查剂量(可视为M值),因为热原剂量的设置一般为成人临床用量的1~3倍,与常用的安全系数3~10倍较为接近,这种参考热原检查剂量的做法在以前颇为盛行,现在已逐渐少用。
1.3 细菌内毒素限值计算的常见误区
1.3.1 将成人日均用量误作最大用量 大多数情况下,说明书或资料往往只提供了某药的单次或每日用量,实践中不少人往往将单次用量误作最大用量进行限值计算,所得限值明显偏宽。众所周知,除极少数情况(急性、重症患者用药)下的单次用量可作为最大用量外,多数情况的日常用量换算成最大用量,还需考虑一定的安全系数(一般取3~10倍)。
1.3.2 误将每日总用量当成每次最大用量 只根据说明书或资料提供的某药的每日总用量,未考虑该药品总量的静脉滴注时间已经远不止1 h,这样求得的限值难于真实反映实际限值,因为M值是反映人用每千克体重每小时能接受的最大供试品剂量,而非全日的总用量。
1.3.3 对于大输液的细菌内毒素限值确定过于按部就班 没有考虑大输液的特殊要求,大输液的主药成分只占其中很少的一部分,实际多为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注射液,如果按主药成分计算细菌内毒素限值的话,容易偏宽,因而如无特殊情况一般将热原检查剂量10 ml/kg视为最大临床用量,将大输液细菌内毒素限值定为0.5 EU/ml。
1.3.4 忽视滴注时带入的外源性细菌内毒素 某些新药在临床使用时是溶于大输液进行滴注的。假设某抗生素药品的规格是1 g/支,其使用方法是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在1 h内滴注完毕。可参照下述方法计算该抗生素细菌内毒素限值,此时K=5 EU/(kg?h),因而60 kg的成人每小时体内可以接受细菌内毒素的最大量为300 EU,而在1 h内250 ml的5%葡萄糖注射液最大可带来125 EU的细菌内毒素,1 g的该药最多只能带入175 EU(125~300 EU)的细菌内毒素,因而该抗生素其细菌内毒素限值可定为0.175 EU/mg。如果按常规计算的话,求得限值为0.300 EU/mg。
1.3.5 没有考虑到主药外的其他成分 在细菌内毒素限值的确定过程中,特别是原料,要注意扣除主药外的其他成分(如金属离子:头孢噻肟钠中的钠,西司他丁钠中的钠),因为标准一般规定为每毫克中头孢噻肟或西司他丁所含的细菌内毒素量不得过多少EU,而制成的原料往往是含钠等其他成分的。
2 鲎试剂灵敏度复核试验
2.1 前期准备工作
试验所用的器皿需经处理,以去除可能存在的外源性内毒素。若使用塑料器械,如微孔板和与微量加样器配套的吸头等,应选用标明无内毒素并且对试验无干扰的器械。耐热器皿常用干热灭菌法(250℃,30 min以上)去除,部分物品也可采用其他确证不干扰细菌内毒素检查的适宜方法(如强酸强碱浸泡法),但需经过确证不干扰鲎试验检查。
2.2 灵敏度复核试验
当使用新批号的鲎试剂或试验条件发生了任何可能影响检验结果的改变时,应进行鲎试剂灵敏度复核试验。需要注意的是,当实测灵敏度λc在0.5λ~2.0λ(包括0.5λ~2.0λ,λ为鲎试剂灵敏度的标示值)时,方可用于细菌内毒素检查,并以标示灵敏度λ为该批鲎试剂的灵敏度,日常检验中部分检验者误将实测的灵敏度作为批鲎试剂的灵敏度来进行常规检查或干扰试验。
3 鲎试验检查的干扰试验
3.1 最大有效稀释倍数(MVD)的确认
MVD是指在试验中供试品溶液被允许达到稀释的最大倍数,计算公式为MVD=C?L/λ,式中L为供试品的内毒素限值,λ为鲎试剂的标示灵敏度(EU/ml),或是在光度测定法中所使用的标准曲线上最低的内毒素浓度;C为供试品液的浓度,当L以EU/ml表示时,则C等于1.0;如供试品为注射用无菌粉末或原料药,则MVD取1,可计算供试品的最小有效稀释浓度C=λ/L。
此处往往根据市售主要的鲎试剂灵敏度范围(0.03~1.00 EU/ml)来计算干扰试验中的有效浓度稀释范围。
3.2 干扰预试验
取本品1支(原料精密称取不低于10 mg的量),按照拟定内毒素限值,原料或注射用粉针加内毒素检查用水溶解并稀释至不超过MVD规定的系列浓度,注射液直接稀释至不超过最小有效稀释浓度的系列浓度,预试验时一般可取一个厂家灵敏度为0.125 EU/ml或0.250 EU/ml的鲎试剂,对供试品原液及其系列稀释液(供试品阴性对照,NPC)进行干扰检验,另外设立阳性对照(PC)、阴性对照(NC)、供试品阳性对照(PPC),每个浓度平行做两管,最终得出供试品(批号:20110802)在某浓度及以下浓度对鲎试验检查不产生干扰作用(PPC首次出现“++”的浓度)的结论。供试液的干扰预试验结果,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供试品在不高于20 mg/ml的浓度下不干扰鲎试验的检查。
3.3 正式干扰试验
按表2制备各系列溶液,使用的供试品溶液应为未检验出内毒素且不超过MVD的溶液,参照鲎试剂灵敏度复核试验项下操作,记录供试液的干扰情况。
只有当供试品溶液和阴性对照溶液的平行管都为阴性,且鲎试剂标示灵敏度的对照系列溶液的结果在鲎试剂灵敏度范围内时,试验方为有效,计算系列鲎试剂标示灵敏度的对照系列溶液和干扰试剂系列溶液的反应终点浓度的几何平均值(Es和Et)。当Es在0.5λ~2.0λ及Et在0.5Es~2.0Es时,认为供试品在该浓度下无干扰作用。若供试品溶液在小于MVD的稀释倍数下对试验有干扰,应将供试品溶液进行不超过MVD的进一步稀释,再重复干扰试验。
当进行新药的内毒素检查试验前或无内毒素检查项的品种建立内毒素检查法时,须进行干扰试验;当鲎试剂、供试品的处方、生产工艺改变或试验环境中发生了任何有可能影响试验结果的变化时,须重新进行干扰试验。
4 排除供试液干扰的方法[3]
4.1 样品稀释法
选用较高灵敏度的鲎试剂,将供试品进一步稀释(低于最大有效稀释倍数)后进行干扰试验,一般情况下大部分的干扰作用均能得到有效控制。
4.2 调节pH法
测定供试液的pH值,若不在鲎试剂的有效缓冲pH范围(6.0~8.0),可选用一定浓度的HCl或NaOH将pH值调节至6.0~8.0,但要注意应进行方法学验证(干扰试验),确保不干扰鲎试验检查,且对内毒素检查结果无影响。
4.3 超滤法
通过专用超滤系统,将影响内毒素检查的药物小分子杂质滤除,内毒素则留存于滤器内,滤器内加入相应的内毒素检查用水进行检查,可在几乎不影响内毒素浓度的前提下尽量避免小分子药物的干扰作用。
4.4 其他方法
微温保持加热法;使用去G因子鲎试剂或厂家提供的专用抗增液对样品进行稀释(此时须进行干扰试验)。
5 常规检查
使用最大有效稀释倍数(MVD) 并且已经排除干扰的供试品溶液来制备溶液供试品溶液和供试品阳性对照溶液,进行细菌内毒素的常规检测。
6 讨论
建立新药品种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首先要结合临床最大用量确定其细菌内毒素限值,应用两个厂家的鲎试剂对3批样品进行鲎试验检查(普通凝胶法或动态浊度法定量试验),如结果能证实样品在不低于最大有效稀释浓度时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无干扰作用,且样品的细菌内毒素常规检查结果为阴性,此时方可建立该品种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4-7]。
根据临床最大用量规定及实验结果,将所研究的新药细菌内毒素限值定为每毫克主药(或每毫升)中含内毒素的量应小于若干EU。经干扰实验确证,该新药在某个浓度或低于该浓度时(但不低于最大有效稀释浓度MVC)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无干扰作用。取本品3批,按拟定的标准检验,其内毒素检查结果均符合规定。
3. 细菌内毒素精密过滤器有什么要求
精密过滤是采用成型的滤材,原液通过滤材,滤渣留在滤材壁上,滤液透回过滤材流出,从答而达到过滤的目的。成型的滤材有:滤布、滤网、滤片、烧结滤管、线绕滤芯、熔喷滤芯、微孔滤芯及多功能滤芯。因滤材的不同,过滤孔径也不相同。保安精密过滤是介于砂滤(粗滤)与超滤之间的一种过滤,过滤孔径一般在0.1-120μm范围。同种形式的滤材,按外形尺寸又分为不同的规格。
过滤细菌内毒素对精密过滤器的要求主要在滤芯精度上,常规精密过滤器精度在5μm,细菌内毒素精密过滤器要求精度需要小于5μm,因此需要选择对应精度的滤芯,具体滤芯精度和滤芯材质的选择需要参考水质参数。
4. 内毒素去除方法
注射用水内毒素超标的因素有三个:1、注射用水管道受污染:2、注射用水管道不密封:3、出水口污染未清洗干净
5. 细菌内毒素检测中体液有什么干扰物质 除去体液中干扰物质的方法
人体血液的组成十分复杂。其中在样品血浆中,将有形物质(红细胞、白细胞等)去除后剩余组分中的成分也是比较复杂的,而这些成分往往对内毒素的测定存在很强的干扰作用,因此在进行血浆中的细菌内毒素检测前,必须将血浆样品中这些干扰物质去除,方可进行检测。目前,人体血浆的主要干扰物质有:a2纤维蛋白溶酶抑制剂,抗凝血酶Ⅲ,a1抗凝血蛋白酶,抗凝因子Xa,纤维蛋白酶胰蛋白酶。
除去干扰物质的方法主要有:
主要包括有:表面活性剂处理法、凝胶过滤法、新高氯酸法(New PCA)等。厦门市鲎试剂实验厂有限公司的内毒素检测鲎试剂盒(动态浊度法)配套独特的内毒素检品处理液。用这种处理液对体液进行稀释加热处理后能有效消除各种体液对内毒素的干扰,使用非常简便。 (厦门--鲎试剂)
6. 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用细菌内毒素检测用水溶解怎么操作
用于试验中鲎试剂灵敏度复 核、干扰试验及各种阳性对照。 150601-200968 150EU/支 150601-201072 120EU/支 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
7. 细菌内毒素检测方法动态浊度法和凝胶法结果不一致
您好,同一样品采用动态浊度法检测和凝胶法检测内毒素结果相差很多的原因主要有:
1.动态浊度法比凝胶法灵敏很多,比如某个样品中内毒素限值为0.40EU,使用动态浊度法检测结果在0.35EU/ml左右,而使用凝胶法,当使用0.5EU的鲎试剂时,有可能检测结果会呈阳性!
2.动态浊度法和凝胶法实验过程中使用的内毒素标准品存在差别,由于判断实验结果的质控品的不一样,会使实验结果较大的误差!
根据要点的规定,当定量法和凝胶法的实验结果出现偏差时,以凝胶法的实验结果为准!
厦门市鲎试剂实验厂有限公司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内毒素检测服务!
厦门市海沧新阳工业区新嘉路131号(361022)
销售服务:0592-2085561,[email protected]
技术交流:0592-6518659,[email protected]
传 真:0592-2095294
网 址:www.houshiji.com
8. 细菌内毒素引入途经及消除方法
细菌内毒素主要来自于细菌污染。也有可能是采购的原料被污染后灭菌处理残留。
消除的方法一般是高温处理,玻璃器皿250度或者180度处理。如果是样品珍贵的,也可以用去除内毒素的凝胶颗粒吸附。
9. 注射用水细菌内毒素水循环能去除吗
你可以参考一下!
这位朋友:
鲎试剂,特别是复溶后的鲎试剂对温度是很敏感的,平时实验操作时环境温度,应控制在20℃以下,因此,同样无论是注射用水还是做其他的药品细菌内毒素检查时,药液温度都应控制在20℃以下。你可从中国药典附录“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或《中国药典操作规范》内找到答案。
愿我的答案对你有所帮助!
10. 细菌内毒素精密过滤器有什么技术要求
这个是叫做除菌过滤器主要是采用大比表面积,过滤精度为0.22μm以上的微滤滤芯,主要用于防止空气中的杂质和有害细菌、微生物等进入罐体、生产线、无菌室等,引起水质、产品和无菌室环境的变化,满足食品、生化、饮料、啤酒、医药、电子等行业的工艺需要。
除菌过滤器也叫呼吸器,主要用于防止空气中的杂质和有害细菌、微生物等进入罐体、引起变化,目前广泛应用于食品、生化、医药、电子等行业。一般情况下,除菌过滤器的使用时间不应过长,滤器和滤膜在使用前应进行洁净处理,并用高压蒸汽进行灭菌或在线灭菌。过滤器的清洁、干燥和贮存应能有效地控制微生物污染水平及细菌内毒素的污染水平。很多医药企业基本都能做到每个品种有专用的滤芯,分开存放,并采用各种方法进行标示,这样相对来说比较安全放心也易于查询使用。为了确保除菌过滤器的过滤效果,需要对过滤器的使用前和使用后进行完整性测试,以确保其过滤有效。目前主要的完整性测试方法有前进流、气泡点和水侵入等测试方法,而起泡点试验是目前主要的完整性测试方法。不同的药液会有不同的性质,同一个过滤器使用不同介质润湿得出的起泡点数据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区别。
台湾DPC除菌过滤器广泛应用于饮用水处理、建筑循环水处理、工业循环水处理、污水处理、采矿业水处理等领域。 它将是污水处理最好的选择!除菌过滤器将污水处理行业带到了自动化时代,迈进了新历史的舞台。
除菌过滤器是目前比较受到青睐的污水处理设备,它是在传统过滤器的基础上经过改善而得到的。除菌过滤器的滤网是经过特质的,可以终身使用,而且不易堵塞。它的出水精度非常的高,最高可达到10微米。最重要的是除菌过滤器达到了完全的自动化功能,运行时不耗费任何的能源还有人力,就能将大量的污水变成可用的再生水,是一种非常不错的污水处理设备。除菌过滤器最受到大家的青睐,它在工作时,首先是污水进入,经过粗滤网滤掉较大颗粒的杂质,然后到达细滤网。在过滤过程中,细滤网逐渐累积水中的脏物、杂质,形成过滤杂质层,由于杂质层堆积在细滤网的内侧,因此在细滤网的内、外两侧就形成了一个压力差。由于内外压力差不等,所以就开始进行污水的处理。而且可以达到反冲洗的目的,反复的清洗。这样除菌过滤器可以达到完全的自动化,节省了大量的物力人力和财力,是企业很好的选择。
除菌过滤器是目前比较受到大家追捧的一种污水处理产品,他的出现能够帮助我国更加有效的运用水资源。除菌过滤器的问世,拉近了梦想与现实的距离,拉近了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和谐发展的福音。水资源安全整体的发展在自清洗过滤器的推动下也明显的得到了更为有效的提升和加快,并且也更进一步的扭转了其原本发展的诸多束缚。大量的污水经过除菌过滤器后变成了可用的再生水,为不少的领域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也节约了大量的现有水资源,保护了水环境不再受到污水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