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净水问答 > 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叫

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叫

发布时间:2021-03-10 15:18:23

A. 教育心理学

同化是指把外部环境中的有关信息吸收进来并结合到儿童已有的认知结构(也称“图式”)中,即个体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内的过程,就像消化系统就营养物吸收一样,并没有发生质的改变,比如你原先不知道那种是狗,听别人说了之后就知道了,这就是同化。

顺应是指外部环境发生变化,而原有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环境提供的信息时所引起的儿童认知结构发生重组与改造的过程,即个体的认知结构因外部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发生了质的改变,比如你原先不吸烟的,但是你们那的人都吸烟,所以你也跟着吸烟了,这就是顺应

B. 同化与顺应的定义是什么

皮亚杰所下的定义是“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叫做同化;内部图式的改变,以适应现实,叫做顺应.”

C. 中译英! 拒绝非人工翻译!! 翻译的好,奖励。。

Piaget's assimilation and response to address the cognit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main structur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vironmental stimuli, assimilation, when integrated into the main body to stimulate their cognitive structure, a certain degree of environmental stimuli only by indivial assimilation (absorption) in his cognitive structure (schema), the main body to react to. In other words, the main reason to respond to the stimulus, that is because the main body so that the stimulus is already assimilated (absorbed) of the structure, made of this structure has the capacity to respond. Cognitive structure was e to the effects of assimilation to stimulate change, and that is responsive, not to make such a change (adapt),
Assimilation will not be able to run. In short stimulus input or change the filter is called assimilation, and internal structure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changes in response to reality is called. Assimilation and response to the balance between the process of adaptation is awareness, but also the wisdom that is the essence of behavior.
Assimilation can not change or update the schema, go with it can play a role. However, Piaget believed that the formation of the intellectual structure of the function is the main active assimilation. Adapt to structural change, but the assimilation process is repeated in the main action and a general has led to the formation of structure.
Piaget's theory of operation is one of the key concepts. Computing here refers to the psychological operator. What is computing? Computing is the action is the internalized, and reversible, there is conservation of the premise, the logical structure of action. From this definition we can see, computing or psychological operations not four important features:

D. 顺应的名词解释

顺应指的是外部环境发生变化,而原有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环境提供的信息时所引起的认知结构发生重组与改造的过程。

顺应则是主体的图式不能同化客体,必须建立新图式或调整原有图式,引起图式的质的变化,使主体适应环境。所以,皮亚杰对同化和顺应所下的定义是:“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叫做同化;内部图式的改变,以适应现实,叫做顺应。”

同化与顺应是皮亚杰从生物学移植到心理学和认识论中的概念,其最早提出见于1936 年出版的皮亚杰的《儿童智力的起源》一书。

(4)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叫扩展阅读:

在这部著作里,皮亚杰在对智力和适应的解说中提出了同化与顺应的概念:“机体是一种物理-化学和动态过程的循环,这种循环同环境保持着稳定的关系,双方相互作用,产生新的循环。

设A、B、C 等为有机体的元素,X、Y、Z 等为对应的周围环境的元素。这样构成的组织图式为:(1) a+x→b;(2) b+y→c (3 ) c+ z→a。把有机体的元素a、b、c等同环境的元素x、y、z等结合在一起的关系,就是同化关系。

如果我们称环境施加压力的结果(b变成b’ )为顺应,我们就可以因此说适应是同化与顺应之间的平衡。

E.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中认为影响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1、奥苏贝尔认为同化的模式有哪几类?
奥苏贝尔也认为认知结构是有一定层次性的,他按照新旧观念的概括水平的不同及其联系的方式,提出了三种同化模式。
1、下位学习,又称为类属学习,是指将概括程度或包容范围较低的新概念或命题,归属到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括程度或包容范围较高的适当概念或命题之下,从而获得新概念或新命题的意义。分为两种形式:1、派生类属 2、相关类属
2、上位学习,又称总括关系,是指新概念、新命题具有较广的包容面或较高的概括水平,这时,新知识通过把一系列已有观念包含于其下面获得意义,新学习的内容便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观念产生了一种上位关系。
3、组合学习。

2、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现在有7个。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尊重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金字塔形式,需要层次逐渐递增。前四个是匮乏性需要,后三个是成长性需要。

4、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中认为影响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构建主义的发展观。1、皮亚杰认为,发展是一种建构过程,是个体在与环境的不断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 2、皮亚杰认为所有有机体都有适应和建构的倾向,同时,适应和建构也是认知发展的两种机能 3、认知的结构既不是在每一个结构都是心理发生的结果,而心理发生就是从一个较低级的结构过渡到一个不那么初级(或较复杂的)结构 4、适应包括同化和顺应两种作用和过程,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叫做同化;内部图示的改变,以适应现实,叫做顺应 5、皮亚杰认为个体的心理发展就是通过同化和顺应日益复杂的环境而达到平衡的过程。
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重点先后四个阶段顺序不能改变。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2、前运算阶段(2-7) 3、具体运算阶段(7-11) 4、形式运算阶段(11-16)
三、皮亚杰提出影响发展的四个基本因素为:1、成熟 2、练习和经验 3、社会性经验 4、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

F. 一道心理学选择题 求解

这是gre么

答案是d

a佛洛依德关注的主要是儿童,不选
b吉布森以研究儿童视知觉(视崖实验)和知觉选择性出名,他的研究不涉及道德问题
c皮亚杰 它主要研究儿童认知发展,不涉及成人
d科尔布格 美国从心理学研究道德问题的大家,提出三层次六阶段理论,包括成人道德
e埃里克森 美国研究毕生发展的心理学家 研究也不涉及道德问题。

G. 皮亚杰的理论有何影响和局限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构建主义的发展观。1、皮亚杰认为,发展是一种建构过程,是个体在与环境的不断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 2、皮亚杰认为所有有机体都有适应和建构的倾向,同时,适应和建构也是认知发展的两种机能 3、认知的结构既不是在每一个结构都是心理发生的结果,而心理发生就是从一个较低级的结构过渡到一个不那么初级(或较复杂的)结构 4、适应包括同化和顺应两种作用和过程,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叫做同化;内部图示的改变,以适应现实,叫做顺应 5、皮亚杰认为个体的心理发展就是通过同化和顺应日益复杂的环境而达到平衡的过程。
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重点先后四个阶段顺序不能改变。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2、前运算阶段(2-7) 3、具体运算阶段(7-11) 4、形式运算阶段(11-16)
三、皮亚杰提出影响发展的四个基本因素为:1、成熟 2、练习和经验 3、社会性经验 4、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

H. 顺应的发展


在皮亚杰的学术生涯中,他的许多观点,在后期比之早期有重要的变化和发展。然而,对于同化和顺应,皮亚杰早期和后期的观点却是相当一致的。在他后期的重要著作《皮亚杰的理论》中,他以新的形式详细地说明了同化与顺应的概念。皮亚杰说:“从生物学的观点来看,同化就是把外界元素整合于一个机体的正在形成中或已完全形成的结构内。”可以用公式表达为:T+I→A T+ E 式中,T是一种结构;I是被整合的物质或能量;E是被排除的物质和能量;A是大于I的系数,它意味着这种结构的强化是借助物质的增加或运算效率的增加。
皮亚杰指出:“生物的同化如果没有它的对立面—顺应,从来不会自身单独存在。……我们把同化性的图式或结构受到它所同化的元素的影响而发生的改变称为顺应。”皮亚杰认为,同化与顺应的一般概念,不仅适用于生物学,而且也适用于心理学与认识论。
根据皮亚杰的观点,在认识过程中,同化是把环境因素纳入主体已有的图式之中,以丰富和加强主体的动作,引起图式力量的变化。顺应则是主体的图式不能同化客体,必须建立新图式或调整原有图式,引起图式的质的变化,使主体适应环境。所以,皮亚杰对同化和顺应所下的定义是:“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叫做同化;内部图式的改变,以适应现实,叫做顺应。”

I. 皮亚杰的四个概念:图式、同化、顺应、平衡的意思区别,最好举个例子,简洁明了!

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的意思区别

1、概念不同

(1)图式:皮亚杰理论中的核心概念,指一个有组织的,可重复的的行为或思维模式。

例如:骑自行车就是一种行为图式。

(2)同化:把环境因素纳入自己已有的图式中,去加强和丰富主题的动作。这只是数量上的变化,没有质的改变。

例如:学会骑车以后,再学怎么左拐弯,怎么右拐弯,去适应不同路况。

(3)顺应:改变主体动作以适应客观的变化,是质变。

例如:觉得路途遥远,骑自行车慢,于是换了辆摩托。

(4)平衡:平衡是同化与顺应作用两种机能的平衡,它既是发展中的因素,又是心理结构。当已有的图式不能解决现有的问题,自然就产生了不平衡,就会想办法来调整自己以重新达到平衡。

例如:觉得路途遥远,骑自行车实在麻烦,怎么办?正好手边有摩托,重新学习一下怎么使用,就可以重新上路了。这就是一个从不平衡到平衡的过程。

2、作用不同

(1)图式:图式使个体能对客体的信息进行整理、归纳、使信息秩序化和条理化,从而达到对信息的理解。

(2)同化:在认识过程中把环境因素纳入主体已有的图式之中,以丰富和加强主体的动作,引起图式力量的变化。

(3)顺应:主体的图式不能同化客体,必须建立新图式或调整原有图式,引起图式的质的变化,使主体适应环境。

(4)平衡:通过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即通过同化或顺应,使认识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恢复平衡状态。认识的发展就是平衡——不平衡——平衡的过程。

(9)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叫扩展阅读

图式、同化、顺应、平衡的关系

图式的发展和丰富是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机制来实现的。皮亚杰认为,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叫做同化;内部图式的改变,以适应现实,叫做顺应。同化是量变的过程,而顺应是质变的过程。在认知结构的发展中,同化与顺应既相互对立,又彼此联系,相互依存。

就人的认识成长来说,如果只有同化没有顺应,认识就谈不上发展。如果不存在同化也就没有顺应可言,认识永远是外物同化于内部图式。内部图式顺应于外物这两个对立统一过程的产物。

平衡从三方面调节着个体的认知过程:一是调节同化与顺应两种技能之间的关系,使两者保持平衡;二是调节个体认知结构中执行不同功能的子系统;三是在个体知识的分化与整合中保持平衡。

阅读全文

与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叫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废水废气在线运维依据什么 浏览:976
京瓷5050送稿器输纸盘不提升 浏览:429
小米净化器2代睡眠模式怎么关 浏览:915
污水图例4W1是什么意思 浏览:474
常平镇污水处理有哪些 浏览:648
污水厂项目性质是什么 浏览:264
cod纯水加试剂什么颜色 浏览:161
医院食堂废水需要消毒吗 浏览:363
小型超滤设备选型 浏览:660
企业废水绿化算排放吗 浏览:996
蒸馏水器进口 浏览:116
飞利浦净饮水机怎么样 浏览:28
即热式的热水器标准温度提升 浏览:324
麻辣烫专用树脂碗 浏览:901
垃圾焚烧废水 浏览:871
污水厂处理能力等级划分 浏览:424
污水井的井顶是指的什么位置 浏览:392
怎么制的纯水 浏览:848
污水厂考试会考什么题型 浏览:534
脱盐离子交换设备厂家 浏览: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