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净水问答 > 纳滤浓液COD

纳滤浓液COD

发布时间:2021-03-02 07:47:59

纳滤能否有效去除水中的COD BOD5和TOC

首先,纳滤膜(Nanofiltration Membranes)是80年代末期问世的一种新型分离膜,其截留分子量介于反渗透膜和超滤膜之间,约为-2000Da,由此推测纳滤膜可能拥有lnm左右的微孔结构,故称之为“纳滤”。纳滤膜大多是复合膜,其表而分离层由聚电解质构成,因而对无机盐具有一定的截留率。国外已经商品化的纳滤膜大多是通过界面缩聚及缩合法在微孔基膜上复合一层具有纳米级孔径的超薄分离层。
纳滤膜能截留纳米级(0.001微米)的物质。纳滤膜的操作区间介于超滤和反渗透之间,截留溶解盐类的能力为20%-98%之间,对可溶性单价离子的去除率低于高价离子,纳滤一般用于去除地表水中的有机物和色素、地下水中的硬度及镭,且部分去除溶解盐,在食品和医药生产中有用物质的提取、浓缩。纳滤膜的运行压力一般3.5-30bar。
纳滤过程的关键是纳滤膜。对膜材料的要求是:具有良好的成膜性、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机械强度高、耐酸碱及微生物侵蚀、耐氯和其它氧化性物质、有高水通量及高盐截留率、抗胶体及悬浮物污染,价格便宜且采用的纳滤膜多为芳香族及聚酸氢类复合纳滤膜。复合膜为非对称膜,由两部分结构组成:一部分为起支撑作用的多孔膜,其机理为筛分作用;另一部分为起分离作用的一层较薄的致密膜,其分离机理可用溶解扩散理论进行解释。对于复合膜,可以对起分离作用的表皮层和支撑层分别进行材料和结构的优化,可获得性能优良的复合膜。膜组件的形式有中空纤维、卷式、板框式和管式等。其中,中空纤维和卷式膜组件的填充密度高,造价低,组件内流体力学条件好;但是这两种膜组件的制造技术要求高,密封困难,使用中抗污染能力差,对料液预处理要求高。而板框式和管式膜组件虽然清洗方便、耐污染,但膜的填充密度低、造价高。因此,在纳滤系统中多使用中空纤维式或卷式膜组件。
在我国,对纳滤过程的理论研究比较早,但对纳滤膜的开发尚处于初步阶段。在美国、日本等国家,纳滤膜的开发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达到了商品化的程度,如美国Filmtec公司的NF系列纳滤膜、日本日东电工的NTR-7400系列纳滤膜及东丽公司的UTC系列纳滤膜等都是在水处理领域中应用比较广泛的商品化复合纳滤膜。
对于一般的反渗透膜,脱盐率是膜分离性能的重要指标,但对于纳滤膜,仅用脱盐率还不能说明其分离性能。有时,纳滤膜对分子量较大的物质的截留率反而低于分子量较小的物质。纳滤膜的过滤机理十分复杂。由于纳滤膜技术为新兴技术,因此对纳滤的机理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有关文献还很少。但鉴于纳滤是反渗透的一个分支,因此很多现象可以用反渗透的机理模型进行解释。关于反渗透的膜透过理论[2]有朗斯代尔、默顿等的溶解扩散理论;里德、布雷顿等的氢键理论;舍伍德的扩散细孔流动理论;洛布和索里拉金提出的选择吸附细孔流动理论和格卢考夫的细孔理论等。
纳滤膜的过滤性能还与膜的荷电性、膜制造的工艺过程等有关。不同的纳滤膜对溶质有不同的选择透过性,如一般的纳滤膜对二价离子的截留率要比一价离子高,在多组分混合体系中,对一价离子的截留率还可能有所降低。纳滤膜的实际分离性能还与纳滤过程的操作压力、溶液浓度、温度等条件有关。如透过通量随操作压力的升高而增大,截留率随溶液浓度的增大而降低等。
所以,纳滤膜可以去除大部分COD及BOD和TOC

② 电子工业乳化液废水,COD值高达数万 mg/L,有没有比较好的处理办法

传统的乳化液废水处理方法是先使用超滤膜除油,再使用反渗透膜去除有机物,不版过超滤膜除油效果有限,导致反权渗透膜容易污染,使用寿命短。南京翃翌陶瓷纳滤膜 使用纳滤膜替代超滤膜,渗透液中油含量小于5 ppm,反渗透膜出水COD<100 mg/L,不仅处理效果好,而且大大延长使用寿命。
楼主可以参考一下~

③ ge纳滤膜可以处理cod浓度高的污水

ge纳滤膜可以处理cod浓度高的污水

为什么在纳滤系统中,纳滤膜能够耐受高浓度COD?原因如下专:

1、我们使属用的纳滤工艺分离膜是三层膜结构,具有特殊的表面性质,表面光滑,电位低,不易形成吸附层,即便污染发生后也容易清洗再生。

2、纳滤膜较为疏松,不能完全截流有机物,也不易在膜表面形成较高浓度的表面极化层。

3、纳滤膜对硅酸盐截留率非常低,对碳酸氢根等一价离子的截留率较低,对铝、铁等易形成沉淀的低浓度金属离子的不能无安全截留,因此不易形成无机-有机复合污垢。

工艺分离RO/NF膜,特别是纳滤膜,在多种高浓废水处理达标排放或废水回用处理中都获得了成功,具有特殊材质和制作工艺的工业型膜元件的高浓度废水应用中体现了耐污染性能及物流化学稳定性。高浓度废水在系统设计、膜元件选型、运行/维护工艺等方面比较复杂,与常规的水处理应用差别较大,需要进行仔细的可行性论证和实验研究。

④ 小弟是做垃圾渗滤液处理的,前一段时间购买了一批纳滤膜,包装什么的都是新的。

纳滤膜中有复区分:净水软化用的制、工艺物料用的。
前者对净水进行软化,负荷清,走清水时通量较大,但耐污染差;后者处理工艺物料、废水用,要求抗污染性好,耐化学清洗好,相应地清水通量较小。前者便宜,后者贵。
如你所述,新膜清水通量大、压力低,处理渗滤液则不如设备原配的膜。估计就是这个问题。
我本身卖纳滤膜的,渗滤液纳滤用的好是型号DK8040F30(工艺物料废水用纳滤),要是贪便宜的则会买净水软化的纳滤。其实价格上差异并不是特别大,能用好的其实长期看更划算。

⑤ 我公司生产硫酸氨产品,产生废水cod大于2000.怎么办求方法,谢谢

实现煤化工废水零排放的技术途径

废水零排放在国外称之为零液体排放(ZLD),是指企业不向地表水域排放任何形式的废水。2008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的GB/T21534-2008《工业用水节水术语》中对零排放的解释为企业或主体单元的生产用水系统达到无工业废水外排。简言之,零排放就是将工业废水浓缩成为固体或浓缩液的形式再加以处理,而不是以废水的形式外排到自然水体。

废水零排放是个系统工程,包括两个层次,一是采用节水工艺等措施提高用水率,降低生产水耗,同时尽可能提高废水回用率,从而最大限度利用水资源;二是采用高效的水处理技术,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及含盐废水,将无法利用的高盐废水浓缩为固体或浓缩液,不再以废水的形式外排到自然水体。

废水处置方式-含盐废水处理

典型现代煤化工企业废水零排放整体解决方案见图 1。

含盐废水的处理通常采用膜浓缩或热浓缩技术将废水中的杂质浓缩,清水回用于循环水系统,浓液(高盐废水)排放至蒸发塘自然蒸发或机械雾化蒸发。膜浓缩技术具有处理成本低、规模大、技术成熟等优点,缺点是对进水水质要求较高、容易发生污堵、浓缩倍数不高。膜浓缩技术的主要原理为反渗透(RO),所产清水中COD、盐类等浓度较低,清水回收率一般在60%至80%,高效反渗透(HERO)可达到90%。纳滤是介于反渗透和超滤之间的压力驱动膜分离和浓缩过程,与反渗透相比,其操作压力和能耗更低,但应用于废水处理尚处研究阶段。

热浓缩主要有多效蒸发、机械压缩蒸发、膜蒸馏等方式,浓缩效率较高,但设备庞大、能耗高。其中多效蒸发技术比较成熟,在许多行业中已经得到应用,清水回收率一般在90%左右;膜蒸馏可利用工业废热等廉价能源,对无机盐、大分子等不挥发组分的截留率接近100%,但该方法尚处于研究阶段。

废水处置方式-浓液处理

含盐废水处理后产生的浓液,也成为高盐废水,含盐量通常高达20%(质量分数)以上。国内应用较多的浓液处置方式有蒸发结晶、焚烧、冲灰、自然蒸发塘、机械雾化蒸发等,国外还有深井灌注等方式。

蒸发结晶法是使浓液中的盐分以结晶方式析出。美国通用公司的专有技术——蒸汽压缩结晶技术是热效率最高的。该技术设备投资大,目前已在南非Sasol公司的煤间接液化项目及波兰Debienskd煤矿等处成功运行,国内仅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煤制油项目采用该技术处理催化剂设备过程中产生的少量高盐废水,尚处于运行阶段。

焚烧法是将浓液送入焚烧炉焚烧,产生以盐类为主的残渣。该技术能耗高、防腐要求高、稳定运行比较困难,国内煤化工行业尚无运行实例。某煤制天然气项目提出采用这种处理方式,目前正在进行初步设计。

冲灰法是将浓液送至煤场喷洒或锅炉冲渣,浓液中的盐分和有机物最终进入灰渣。部分小型煤化工项目和电厂多采用这种处置方式。

自然蒸发塘法是建设面积足够大的池塘,贮存溶液,利用自然蒸发的方式蒸腾水分,使盐分留在塘底,一般需要对蒸发塘采用相应的防渗措施。该方式比较适合于降雨量小、蒸发量大、地广人稀地区的煤化工项目。

机械雾化蒸发是在自然蒸发的基础上增加机械雾化蒸发器,高效增加蒸发速度,英国Horizon集团的专利设备——Parkwater机械雾化蒸发器是高效的高浓盐水蒸发设备。该设备占地成本低,节省投资成本。以我国西北地区自然蒸发量2000mm,浓水排放150t/h,年排放8000小时为例:

1.蒸发塘规模:自然蒸发塘需占地120万平方米,如增加Parkwater机械雾化蒸发器,蒸发塘只需占地10万平方米,体量40万平方米,塘深可设4米。

2.蒸发塘建造投资大小:自然蒸发塘除土地成本外,每平方米建设成本约400元,即共需4.8亿元。如增加Parkwater机械雾化蒸发器,除土地成本外,每立方米造价约400元,即共需4千万元。

3.蒸发塘吨水处理成本:自然蒸发塘无能耗,Parkwater机械雾化蒸发器吨水能耗成本约2元。

4.土地成本:Parkwater机械雾化蒸发器可以节省土地110万平方米,节省土地成本4.4亿。

深井灌注法目前在美国、墨西哥等国家有应用实例。这种方式对自然地质条件要求很高,我国目前尚无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技术支持。

⑥ 纯COD污水处理 COD为1500-2000mg/L 有没有好的工艺呀

这个废水既然测不出BOD,说明该水可生化性很差,没有可生化的原料,那么就不能用以生化处回理工艺答为主的工艺,如果一定要上生化,则看您的甲方是否承受的起运行费用,需要投加营养以提高C:N:P之比,处理规模小则可行,处理水量较大则不可行,可以考虑用调节+物化+精滤+超滤+纳滤的工艺路线。

⑦ 纳滤膜浓缩一倍cod会有什么变化

纳滤膜主要体现在除硬度 降COD上

⑧ 陶氏纳滤系统进水COD1600,产水COD200,进水电导率30000,产水电导率29000,

1.将整机全部拆开,准备好使用相 应的螺丝刀。 2.拆除屏幕时,轻轻将屏内幕连接主板的小芯容片与主板分离。 3.拆除金属屏蔽隔 离层前一定将入网证和入网证下的卡槽贴纸撕掉。 4.拿吹风机干吹,不能对着 屏幕长时间地吹,这样的 高温会破坏屏幕5.将主板正反两面吹一 吹,确保没有 水分残留,听筒处要尽量将水分 吹出。 6.将拆散了的手机,放在一个干噪的地方,最好大约放置两天左右,再装好。

⑨ 纳滤膜分离技术如何应用在废水处理

纳滤膜分离技术经常被应用到工业重金属废水处理中,应用纳滤膜分离技术专对重工业生产属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一方面可以实现对90%以上的废水进行回收,使其钝化;另一方面可以使肺水肿的金属离子含量浓缩约10倍。将纳滤膜应用在造纸废水处理中,不仅可以实现对废水中COD(约90%)的处理,而且其膜通量与传统的聚砜超滤膜相比更高。

⑩ 如何降低废水COD指标

你好
第一种方法:
PEG(聚乙二醇)分子量在200-2000道尔顿(工业),因此你需要选择纳滤回膜组件就可以答95%过滤掉,采用这种工艺COD去除率是非常高的;
第二种方法:
采用A/A/O生化工艺进行处理,因不找到BOD是多少,生化比大于0.5生化性就很好可以采用该工艺
其实处理方法很多种,因你提出的数据比较单一,而且水量这类数据没提供,因此如果水量不大推荐采用纳滤工艺!

阅读全文

与纳滤浓液COD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732软水树脂怎样使用 浏览:388
edi增值电信经营许可证书 浏览:499
舟山净水效果怎么样 浏览:41
净水机后置活性炭含有什么成分 浏览:318
小饮水机用啤酒怎么清洗 浏览:867
电离子去痣后如何保养 浏览:559
废水背景 浏览:767
饮水机怎么卖呀 浏览:852
意来净水机不想用怎么卖合适 浏览:41
污水管道水力计算表下载 浏览:177
为什么空气净化器都是塔式滤芯 浏览:500
鱼缸太大换不干净水怎么办 浏览:203
净水出来的水喝茶为什么有茶锈 浏览:844
反渗透膜脏了什么情况 浏览:26
城市餐饮污水排放管道分哪些 浏览:159
孕期净水器多少钱 浏览:774
污水工作测do值有什么要求 浏览:319
小铲车空气滤芯怎么安装正反 浏览:844
污水反吊膜怎么收费 浏览:782
污水二氧化氯超标 浏览: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