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这其实有那么一点类似反滴定的原理。
首先配取定量的钠盐再生液,这个一回定要精确,量要足答
然后进行再生冲洗
冲洗液进行回收
测定洗脱离子的量(这个你必须选一个方便检测的离子来实验)
然后还找电荷价数折换过去就可以了
真正的计算部分和中学时的化学题没多少区别
B. 各类离子交换树脂的再生方法
再生剂的种类应根据树脂的离子类型来选用,并适当地选择价格较低的酸、碱或盐:
1、大孔吸附树脂简单再生的方法是用不同浓度的溶剂按极性从大到小剃度洗脱,再用2~3BV的稀酸、稀碱溶液浸泡洗脱,水洗至PH值中性即可使用。
2、钠型强酸性阳树脂可用10%NaCl 溶液再生,用药量为其交换容量的2倍 (用NaCl量为117g/ l 树脂);氢型强酸性树脂用强酸再生,用硫酸时要防止被树脂吸附的钙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沉淀物。为此,宜先通入1~2%的稀硫酸再生。
3、氯型强碱性树脂,主要以NaCl 溶液来再生,但加入少量碱有助于将树脂吸附的色素和有机物溶解洗出,故通常使用含10%NaCl + 0.2%NaOH 的碱盐液再生,常规用量为每升树脂用150~200g NaCl ,及3~4g NaOH。OH型强碱阴树脂则用4%NaOH溶液再生。
4、一些脱色树脂 (特别是弱碱性树脂) 宜在微酸性下工作。此时可通入稀盐酸,使树脂 pH值下降至6左右,再用水正洗,反洗各一次。
5、阳树脂再生:
通盐酸:在环境温度下,将4%的树脂床体积4倍的HCL通过树脂床,通过时间约2小时。
慢洗:以相同流速和;流向,通2倍树脂体积的除盐水。
快洗:以运行流速和流向,通除盐水至PH=5-6.树脂床备用。
6、阴树脂再生:
通氢氧化钠:在环境温度下,将浓度为4%的树脂体积4倍量的NaOH通过树脂床,通过时间约为2小时。
慢洗:以相同流速和;流向,通2倍树脂体积的除盐水。
快洗:以运行流速和流向,通除盐水至PH=8,树脂床备用
具体操作可根据树脂使用情况酌情增加酸碱的浓度和再生时间。
(2)离子交换树脂耗竭点扩展阅读:
应用领域:
1)水处理
水处理领域离子交换树脂的需求量很大,约占离子交换树脂产量的90%,用于水中的各种阴阳离子的去除。目前,离子交换树脂的最大消耗量是用在火力发电厂的纯水处理上,其次是原子能、半导体、电子工业等。
2)食品工业
离子交换树脂可用于制糖、味精、酒的精制、生物制品等工业装置上。例如:高果糖浆的制造是由玉米中萃出淀粉后,再经水解反应,产生葡萄糖与果糖,而后经离子交换处理,可以生成高果糖浆。离子交换树脂在食品工业中的消耗量仅次于水处理。
3)制药行业
制药工业离子交换树脂对发展新一代的抗菌素及对原有抗菌素的质量改良具有重要作用。链霉素的开发成功即是突出的例子。近年还在中药提成等方面有所研究。
4)合成化学和石油化学工业
在有机合成中常用酸和碱作催化剂进行酯化、水解、酯交换、水合等反应。用离子交换树脂代替无机酸、碱,同样可进行上述反应,且优点更多。如树脂可反复使用,产品容易分离,反应器不会被腐蚀,不污染环境,反应容易控制等。
甲基叔丁基醚(MTBE)的制备,就是用大孔型离子交换树脂作催化剂,由异丁烯与甲醇反应而成,代替了原有的可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四乙基铅。
5)环境保护
离子交换树脂已应用在许多非常受关注的环境保护问题上。目前,许多水溶液或非水溶液中含有有毒离子或非离子物质,这些可用树脂进行回收使用。如去除电镀废液中的金属离子,回收电影制片废液里的有用物质等。
6)湿法冶金及其他
离子交换树脂可以从贫铀矿里分离、浓缩、提纯铀及提取稀土元素和贵金属。
C. 离子交换树脂的交换容量
离子交换树脂交换容量:
离子交换树脂进行离子交换反应的性能,表现在它的“离子交换容量”,即每克干树脂或每毫升湿树脂所能交换的离子的毫克当量数,meq/g(干)或meq/mL(湿);当离子为一价时,毫克当量数即是毫克分子数(对二价或多价离子,前者为后者乘离子价数)。它又有“总交换容量”、“工作交换容量”和“再生交换容量”等三种表示方式。
1、总交换容量,表示每单位数量(重量或体积)树脂能进行离子交换反应的化学基团的总量。
2、工作交换容量,表示树脂在某一定条件下的离子交换能力,它与树脂种类和总交换容量,以及具体工作条件如溶液的组成、流速、温度等因素有关。
3、再生交换容量,表示在一定的再生剂量条件下所取得的再生树脂的交换容量,表明树脂中原有化学基团再生复原的程度。
通常,再生交换容量为总交换容量的50~90%(一般控制70~80%),而工作交换容量为再生交换容量的30~90%(对再生树脂而言),后一比率亦称为树脂的利用率。
在实际使用中,离子交换树脂的交换容量包括了吸附容量,但后者所占的比例因树脂结构不同而异。现仍未能分别进行计算,在具体设计中,需凭经验数据进行修正,并在实际运行时复核之。
离子树脂交换容量的测定一般以无机离子进行。这些离子尺寸较小,能自由扩散到树脂体内,与它内部的全部交换基团起反应。而在实际应用时,溶液中常含有高分子有机物,它们的尺寸较大,难以进入树脂的显微孔中,因而实际的交换容量会低于用无机离子测出的数值。这种情况与树脂的类型、孔的结构尺寸及所处理的物质有关。离子交换树脂进行离子交换反应的性能,表现在它的“离子交换容量”,即每克干树脂或每毫升湿树脂所能交换的离子的毫克当量数,meq/g(干)或meq/mL(湿);当离子为一价时,毫克当量数即是毫克分子数(对二价或多价离子,前者为后者乘离子价数)。它又有“总交换容量”、“工作交换容量”和“再生交换容量”等三种表示方式。
详情点击:网页链接
D. 离子交换树脂多长时间需要再生处理
阳离子交换树脂再生周期一般有多久?
阳离子交换树脂的版质量主要表现在权交换容量,交换速度,机械强度。阳离子交换树脂的理论使用寿命都是永久的,可以达到40-50年,树脂最怕的是铁中毒(也就是铁污染)和活性氯中毒,在我们中国,由于漂白粉、氯气和铁管的使用,最好的树脂能用20年左右,差的只有2、3年。
阳离子交换树脂的还原点也是一个重要问题,每一种树脂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都会有一个临界点,对于这个临界点的把握,也只有厂家在多年的深入研究中才能得到,也只有业内专业的厂家能绘制出自己使用树脂的“树脂还原率-耗盐量曲线”,这样能最大限度的提高机器工作效率,在省盐,省水方面有更好的表现。对于树脂还原点的设置,如果还原时间未达到树脂的临界点,就会造成水与盐的极大浪费,如果时间大于树脂临界点要求,需要更多的盐和水去还原,并会缩短树脂的使用寿命。
详情点击:网页链接
E. 离子交换树脂的周期如何计算,工作交换容量如何确定
这要看你所使用的设备规格和能力,你最好是查一下水处理设计手册,其中有一单元专门对离子交换树脂的使用周期性的计算。
F. 离子交换树脂的报废周期一般多长时间
跟你使用的环境和交换次数都有关系,如果经过活化处理后交换容量低于40%了就可以考虑更换了,常规的001*7水处理一般半年到一年半就差不多了。
G. 离子交换树脂很快失效急!!!
多长时间就失效?进水水质变化如何?你的设备是自动的么,再生周期设计是否合理专?这些问题不搞清楚,根本没办属法分析~最好找你的树脂供应商或设备供应商解决看是设备还是树脂的原因!
就你补充的情况看:估计是你的树脂没再生充分就投入使用,有些型号树脂需要再生后才能使用 另外就是ro段出问题.导致混床进水水质恶化!使树脂很快失效~
H. 什么是离子交换树脂的转型
离子交换树脂来转型有什么好处?
1、方便自运输,有效的减少运输时树脂被污染的可能。
2、可以避免PH值下降,不会出现副作用,且可用盐水再生。
3、能够更好、更快的对水中的离子进行吸附,使效率加快。
4、不会释放出强酸性的离子,不需要使用其他物质将强酸性的离子进行置换。
离子交换树脂能够转为哪些类型?
1、阳离子树脂可以使用氯化钠,进行转化成为钠型树脂,可以更好的对水中的钙镁等离子进行吸附,且树脂反应时不会释放出氢离子,再生时不需要使用强酸,而是使用食盐水进行再生,更加的安全。
2、阴离子交换树脂可以转化为氯型树脂,也可以转变为碳酸氢型,在工作时可以更好的将阴离子吸附,而且不再具有强碱性,但是却仍然具有离解性强和工作的pH范围宽广等能力。
3、树脂还可以使用氯化氢(HCl)转化,将树脂转化成为氢型树脂,其官能团中含有大量的氢离子,氢型树脂的大小一般在0.3-1.2mm之间,主要的作用就是将硬水软化,硬水中含有大量的钙、镁等离子,氢型树脂中的氢离子能够有效的将这些离子吸附、替换,将硬水软化成为软水,氢型树脂能够和纳型树脂相互转换。
I. 离子交换树脂为什么回收率好,选择性好,但是费时
离子交换树脂为什么抄回水中各种离子在与离子交换树脂交换时,其能力是不一样的:有的离子很容易被树脂吸附,但很难被“置换"下来;有的则很难被树脂吸附,但很容易被“置换”下来。这种性能就称为离子交换树脂的“选择性”。
离子交换树脂的这种选择性与下列因素有关:
①离子带的电荷越多,则越容易被离子交换树脂吸附。例如二价离子就比一价离子易被吸附。
②对带有相同电荷量的离子而言,则原子序大的离子,较易被吸附。
③浓溶液与稀溶液相比,则在浓溶液中低价离子易于被树脂吸附。收率好,选择性好,但是费时
J. 离子交换树脂的性能参数有什么和什么
离子交换树脂全部指标项目如下表,具体参数要根据具体型号实际检测及标专准填写的。属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理化指标如下:
1、外观 :
2、出厂型式 :
3、含水量 % :
4、质量全交换容量 mmol/g :
5、体积全交换容量 mmol/ml :
6、湿视密度 g/ml :
7、湿真密度 g/ml :
8、范围粒度 % :
9、下限粒度 % :
10、有效粒径 mm :
11、均一系数 :
12、磨后圆球率 %:
使用参考指标如下:
1、pH范围
2、最高使用温度℃
3、转型膨胀率(Na+-H+)%
4、工作交换容量 mmol/L
5、运行流速 m/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