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工业废水有哪几种分类
工业生产企业的各种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水,统称工业废水,其中包括了生产污水、冷却水和生活污水3种。
为了区分工业废水的种类,了解其性质,认识其危害,研究其处理措施,通常进行废水的分类,一般有3种分类方法。
1、按行业的产品加工对象分类。如冶金废水、造纸废水、炼焦煤气废水、金属酸洗废水、纺织印染废水、制革废水、农药废水、化学肥料废水等。
2、按工业废水中所含主要污染物的性质分类。含无机污染物为主的称为无机废水,含有机污染物为主的称为有机废水。例如,电镀和矿物加工过程的废水是无机废水,食品或石油加工过程的废水是有机废水。这种分类方法比较简单,对考虑处理方法有利。如对易生物降解的有机废水一般采用生物处理法,对无机废水一般采用物理、化学和物理化学法处理。不过,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一种废水往往既含无机物,也含有机物。
3、按废水中所含污染物的主要成分分类。本文来源于考试大。如酸性废水、碱性废水、含酚废水、含镉废水、含铬废水、含锌废水、含汞废水、含氟废水、含有机磷废水、含放射性废水等。这种分类方法的优点是突出了废水的主要污染成分,可有针对性地考虑处理方法或进行回收利用。
除上述分类方法外,还可以根据工业废水处理的难易程度和废水的危害性,将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分为3类。
1、易处理危害小的废水。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热排水或冷却水,对其稍加处理,即可排放或回用。
2、易生物降解无明显毒性的废水。可采用生物处理法。
3、难生物降解又有毒性的废水。如含重金属废水,含多氯联苯和有机氯农药废水等。
上述废水的分类方法只能作为了解污染源时的参考。实际上,一种工业可以排出几种不同性质的废水,而一种废水又可能含有多种不同的污染物。例如染料工业,既排出酸性废水,又排出碱性废水。纺织印染废水由于织物和染料的不同,其中的污染物和浓度往往有很大差别。
『贰』 污水来源和分类
污水的来源主要分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初期雨水三类,其分类依据是产生源头和污染特性的不同。
生活污水:
工业废水:
初期雨水:
『叁』 国家法规限制的排放污染物有哪些
一、向水体排放油类、酸液、碱液的;
二、向水体排放剧毒废液,或者将含有汞、镉、砷、铬、铅、氰化物、黄磷等的可溶性剧毒废渣向水体排放、倾倒或者直接埋入地下的;
三、在水体清洗装贮过油类、有毒污染物的车辆或者容器的;
四、向水体排放、倾倒工业废渣、城镇垃圾或者其他废弃物,或者在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最高水位线以下的滩地、岸坡堆放、存贮固体废弃物或者其他污染物的;
五、向水体排放、倾倒放射性固体废物或者含有高放射性、中放射性物质的废水的;
六、违反国家有关规定或者标准,向水体排放含低放射性物质的废水、热废水或者含病原体的污水的;
七、利用渗井、渗坑、裂隙或者溶洞排放、倾倒含有毒污染物的废水、含病原体的污水或者其他废弃物的;
八、利用无防渗漏措施的沟渠、坑塘等输送或者存贮含有毒污染物的废水、含病原体的污水或者其他废弃物的。
一、未采取有效污染防治措施,向大气排放粉尘、恶臭气体或者其他含有有毒物质气体的;
二、未经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向大气排放转炉气、电石气、电炉法黄磷尾气、有机烃类尾气的;
三、未采取密闭措施或者其他防护措施,运输、装卸或者贮存能够散发有毒有害气体或者粉尘物质的;
四、城市饮食服务业的经营者未采取有效污染防治措施,致使排放的油烟对附近居民的居住环境造成污染的。
一、在人口集中地区和其他依法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内,焚烧沥青、油毡、橡胶、塑料、皮革、垃圾以及其他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的;
二、在人口集中地区、机场周围、交通干线附近以及当地人民政府划定的区域内露天焚烧秸秆、落叶等产生烟尘污染的物质的。
一、在人口集中地区进行建设施工或者从事其他产生扬尘污染的活动,未采取有效扬尘防治措施,致使大气环境受到污染的;
二、在国家规定的期限内,生产或者进口消耗臭氧层物质超过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核定配额的;
三、新建的所采煤炭属于高硫份、高灰份的煤矿,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设配套的煤炭洗选设施的;
四、排放含有硫化物气体的石油炼制、合成氨生产、煤气和燃煤焦化以及有色金属冶炼的企业,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设配套脱硫装置或者未采取其他脱硫措施的。
一、从事畜禽规模养殖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收集、贮存、处置畜禽粪便,造成环境污染的;
二、违反本法规定,生产、销售、进口或者使用淘汰的设备的,或者采用淘汰的生产工艺的;
三、尾矿、矸石、废石等矿业固体废物贮存设施停止使用后,未按照国家有关环境保护规定进行封场的;
四、违反本法有关城市生活垃圾污染环境防治的规定,有随意倾倒、抛撒或者堆放生活垃圾的、擅自关闭、闲置或者拆除生活垃圾处置设施、场所的、工程施工单位不及时清运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造成环境污染的、工程施工单位不按照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进行利用或者处置的、在运输过程中沿途丢弃、遗撒生活垃圾的等行为之一的。
一、工业噪声是指在工业生产活动中使用固定的设备时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
二、建筑施工噪声是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
三、交通运输噪声是指机动车辆、铁路机车、机动船舶、航空器等交通运输工具在运行时所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
四、禁止在商业经营活动中使用高音广播喇叭或者采用其他发出高噪声的方法招揽顾客;
五、在商业经营活动中使用空调器、冷却塔等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设备、设施的,其经营管理者应当采取措施,使其边界噪声不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六、禁止任何单位、个人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设物集中区域内使用高音广播喇叭;
七、在城市市区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组织娱乐、集会等活动,使用音响器材可能产生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过大音量的,必须遵守当地公安机关的规定;
八、使用家用电器、乐器或者进行其他家庭室内娱乐活动时,应当控制音量或者采取其他有效措施,避免对周围居民造成环境噪声污染;
九、在已竣工交付使用的住宅楼进行室内装修活动,应当限制作业时间,并采取其他有效措施,以减轻、避免对周围居民造成环境噪声污染;
十、机动车辆不按照规定使用声响装置的,由当地公安机关根据不同情节给予警告或者处以罚款;
十一、违反本法第三十四条的规定,机动车辆不按照规定使用声响装置的,由当地公安机关根据不同情节给予警告或者处以罚款。
下列物质应当认定为“有毒物质”:
一、危险废物,包括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的废物,以及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
二、剧毒化学品、列入重点环境管理危险化学品名录的化学品,以及含有上述化学品的物质;
三、含有铅、汞、镉、铬等重金属的物质;
四、《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附件所列物质;
五、其他具有毒性,可能污染环境的物质。
『肆』 水体污染的防治措施
废水的来源与污染物
(1)掌握废水的来源与特性
1、点污染源
工业废水
各种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水,包括工艺过程用水、冷却水、烟气洗涤水、设备、场地清洗水以及生产废液等
特点:
一、排放量大,污染范围广,排放方式复杂
二、废水成分复杂且不易净化
三、带有颜色或异味
四、污染物排放后迁移变化规律差异大
五、污染物质毒性强,危害大
生活污水
主要来自家庭、商业、学校、旅游服务业及其他城市公用设施,包括厕所冲洗水、厨房洗涤水、洗衣机排水、沐浴排水及其他排水等。
生活污水中99.9%是水,固体物不到0.1%
特点:含氮、磷、硫高,成分主要为纤维素、淀粉、糖、蛋白、脂肪、尿素
2、面污染源
农业面源污染
特点:含氮、磷高,成分主要为微生物、化肥、农药、不溶解固体和盐分
城市径流污染
分类 特点
生活废水 含氮、磷、硫多,细菌多,用水量具有季节变化规律
工业废水 具有面大、量大、成份复杂、毒性大、不易净化、难处理
农业废水 面广、分散、难于收集、难于治理的特点
(2)掌握污染物种类及水质指标
废水中的污染物:固体污染物、需氧污染物、营养性污染物、酸碱污染物、有毒污染物、油类污染物、生物污染物、感官性污染物、热污染等。水体中的污染物主要有无机有害物质(水溶性氰化物、硫酸盐、酸、碱等无机酸、碱、盐中无毒物质、硫化物)、无机有害物(铝、汞砷、铬镉、氟化物等重金属元素及无机有毒化学物质)、耗氧有机物(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油脂、氨基酸等)、植物营养物(铵盐、磷酸盐和磷、钾等)、有机有毒物(酚类、有机磷农药、有机氯农药、多环芳烃、苯等)、病原微生物(病菌、病毒、寄生虫等)、放射性污染(铀、锶、铯等)、热污染(含热废水)。
水质指标——水和其中所含杂质共同表现出来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综合特性。各项水质指标表示水中杂质的种类、成分和数量,是判断水质的具体衡量指标。分为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学三类。
物理性水质指标:
①感官物理性指标:温度、色度、嗅和味、浑浊度、透明度等。
②其他物理性水质指标:如总固体、悬浮固体、溶解固体、可沉固体、电导率等。化学性水质指标
①一般化学性水质指标:如pH值、碱度、硬度、各种阴(阳)离子、总含盐量、一般有机物质。
②有毒的化学性水质指标:如各种重金属、氰化物、多环芳烃、各种农药等。
③氧平衡指标:如溶解氧(DO)、COD、BOD、TOD。
生物学水质指标
包括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数、各种病源细菌、病毒等。
『伍』 热污染对环境有哪些危害
大量的含热废水(如冷却水等)不断地排入水体内,可使水温升高,影响水质,危害水生物的生长,因此被称为热污染。大量的含热废水主要来自发电站的冷却水。以原煤和石油为燃料的发电站,通常只有约40%的热量变为电能,剩余热量则排入大气或随冷水带走。估计每生产1度电约有1200大卡的热量排出。利用原子能的发电站,需用的冷却水又要比以煤、油为燃料的发电站多50%以上。据世界能源会议1970年的调查,美国电力工业使用的冷却水约为4.4亿立方米,占全国冷却水问题的五分之四,接近全国用水量的三分之一。电力工业过去每10年约增长一倍,当前增长速度有加快的趋势。有人认为,热污染将成为未来水污染中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含热废水持续排入水体后,可使水域环境发生一系列化学、物理和生物学变化。生物化学的反应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在0-40℃范围内,温度每升高10℃,可使化学反应速率约增加一倍。在此种情况下,往往可使水中有毒污染物如氰化物、重金属离子等对水生生物的毒性也随之增加。如在760毫米大气压下,空气中含氧为20.9%时,氧在淡水中的溶解度10℃为11.33毫克/升,20℃为9.17毫克/升,30℃为7.63毫克/升。相反,水温升高时,由于水内细菌分解有机物的能力增加,使得生化需氧量也增加,从而进一步减少水中的溶解氧量。此种情况严重时,可造成水体的缺氧状态,影响鱼类的生存。某些鱼类适合于在较低的水温中生活。水温的改变可使水域中原生的鱼种改变。例如,当生长鲑鱼的河流遭受一定程度的热污染后,鲑鱼群就将被鲈鱼和鲶鱼等暖水鱼种所取代。此外,水温升高有利于细菌的增殖,有可能使鱼类的发病率增高。水温的增加也可使一些藻类的繁殖增加,恶化了水利的生态环境。美国有些水域就因此而使水流和航道受到阻碍。
『陆』 含热废水的定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修正)》有一条:“向水体排放含热废水,应当采内取措施容,保证水体的水温符合水环境质量标准,防止热污染危害.”,结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相关规定“人为造成的环境水温变化应限制在周平均最大温升<1℃,周平均最大温降<2℃”,据此判断所排放的冷却回水是否超出上述限制,若超出即为含热废水。实际操作中可能没有这么容易,一般需结合排放水量、水温、影响地表水体范围、敏感保护目标、类比资料等进行判断,例如火电厂的冷却回水通常要考虑热污染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