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工业废水一般排入哪里
工业废水一般经过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道,再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具体排放路径和标准如下:
处理达标后排入市政管道:
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
排放至河流或回用:
特殊行业的排放标准:
综上所述,工业废水的排放需遵循国家制定的排放标准,确保其得到妥善处理,以保护水资源并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② 城市生活中的那些污水都去哪里了,比如洗衣水粪便啊什么的
首先进入下水道,接下来的情况取决于你所在的城市。如今,许多大城市已经建立了城市污水处理站,下水道的污水会被统一引导至这些站点进行处理。这里采用了先进的生化处理技术,通过好氧微生物的作用来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在处理过程中,污水中的固体颗粒会被沉淀下来,经过过滤和消毒后,处理后的水会重新排放到环境中。
排放的水会首先流入当地的河流。这些河流是自然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水资源,还承担着生态调节的功能。经过初步处理后的污水进入河流,对河流的水质产生一定的影响。随着河流的流动,这些水会逐渐向更远的地方扩散,最终流入更大的水体。
河流汇聚成更大的河流,而这些河流最终会汇入大海。大海是地球上最大的水体,能够容纳大量的淡水流入。经过一系列处理和自然净化过程,污水中的有害物质会被分解或稀释,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相对较小。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忽视污水处理的重要性,因为即使微量的污染物累积起来也可能对海洋生物造成伤害。
总的来说,城市生活中的污水经过处理后,会按照一定的路径流向河流,再流入大海。这个过程中,污水处理站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确保了排放到环境中的水质量达到一定标准。通过合理规划和科学管理,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水对环境的影响,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③ 中国污染严重的七大河流是哪些
在我国,只有不到11%的人饮用符合我国卫生标准的水,而高达65%的人饮用浑浊、苦碱、含氟、含砷、工业污染、传染病的水。2亿人饮用自来水,7000万人饮用高氟水,3000万人饮用高硝酸盐水,5000万人饮用高氟化物水,1.1亿人饮用高硬度水。那么中国污染严重的七大河流是哪些下面和裕祥安全网了解下吧。
海河:七大水系污染之首
现状:海河流域位于中国华北地区,包括海河和滦河两大水系。海河水系主要由漳卫河、子牙河、大清河、永定河、潮白河、北运河、蓟运河等到组成,还包括陡骇河、马颊河等到平原排涝河道;滦河水系包括冀东诸河。
根据《全国环境质量报告书》(1993)的统计结果,海河水系最主要污染物为氨氮,其次为高锰酸盐指数和生化需氧量,另外,石油类污染亦相当严重,逐渐被视为主要污染物。目前海河水系污染严重,劣Ⅴ类水质断面占50%以上。主要污染河段为 沧州的子牙河和南运河、北京的北运河、张家口的洋河以及天津的海河。
原因:海河流域包括河北省大部分地区、山西省的东北部、山东省的北部、内蒙古的小部分地区及北京、天津两市,总面积31.90万公里2。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291.8亿米,集中在7~10月份(约占70%),人均水资源量为全国平均值的10.5%,是全国水资源供需矛盾最突出的地区。
海河水系由于地表水利用程度不断提高,河道下泄流量锐减,加上城市和工业排污量增加,各河平均污径比已高达0.12 。许多河段水体污染严重。
辽河:辽河水系总体水质较差,劣Ⅴ类水质断面占40.6%
污染原因:一是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的不利影响。辽河流域长期以来形成了以煤炭、石油、钢铁等重工业为主的工业结构,资源开发强度大,利用效率较低,污染排放强度高。
二是工业污染源污染治理水平低。工业废水排放量约占流域内废水总量的1/3,并且呈不断增长的趋势。造纸、化工、冶金、食品、制药等行业污染严重,部分企业设备陈旧,工艺落后,污染治理设施欠账多,废水治理设施不完善,难以实现稳定的达标排放。
三是城市污水处理效率低。截至2005年底,辽河流域建成城市污水处理厂19座,处理能力242万吨/日,但实际处理量只有50%左右,部分污水处理厂建成后长期不能正常运行。
四是环境监管能力不足。辽河流域环境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和环境执法能力薄弱,有些地区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现象较为突出,环境违法处罚力度不够,企业偷排、超标排污、超总量排污的现象不能得到有效遏制。
松花江:流经商品粮基地的“毒水”
松花江北源嫩江,南源第二松花江,流域面积5568万平方米,多年地表径流量734.7亿立方米,是我国重要工业基地和商品粮食生产基地之一。然而, 随着人口的日益增长和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嫩江,第二松花江,松花江干流的水质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主要超标污染项目是氨,氮,高锰酸盐指数,挥发酚,生化需氧量及溶解氧,其原因是由于城镇废污水的排放以及流域的内缺水较严重。
2005年11月,吉林省中石油吉林石化分公司发生爆炸,发生爆炸的车间距离松花江只约数百米,爆炸发生后,约100吨苯类物质(苯、硝基苯等)流入松花江,造成了江水严重污染,沿岸数百万居民的生活受到影响。
淮河支流安徽颍上颍河闸水流量巨大,激起无数白色泡沫。据专家介绍,由于从闸坝下泄水的水质超标,才会产生如此多的泡沫
淮河:十年治理却回到原点
淮河干流以Ⅳ类水体为主,支流及省界河段水质较差;1994年国家提出了淮河治污工程,也投入了巨大的精力,但是十年之后,当记者拿到淮河水利委员会提供的材料后却发现:污染物指标此消彼长,淮河水质综合评价,可以说“回到原点”。
污染来源:
一是部分工业企业偷排污水现象严重。经过10年来“抓大关小”,调整产业结构,淮河流域工业企业中没有污水处理设施或设施不达标的现象已得到有效改善,但部分工业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常常擅自关闭污水处理设施,偷排污水。
二是农村面源污染已成为淮河流域一个重要污染源。据了解,淮河流域耕地面积占全国的1/6,是我国主要的产粮区,流域内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很大,其污染也相对较重。
三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量正在逐年增加,其污染负荷已超过工业污水,成为影响淮河流域水质安全的重要因素。
现状:
1.这是河南省信阳市一条穿越居民小区充斥着各式生活垃圾的河道。该河道通往淮河支流浉河
2.因为淮河水污染严重,居住在淮河下游洪泽湖边的江苏省泗洪县渔民严凤霞一家只好买矿泉水饮用。“守着淮河买水喝”在淮河沿岸一带司空见惯。
黄河:“奶水”变成“劣五类水”
被称为“母亲河”的黄河水量并不丰沛,但却以占全国河川径流2.4%的有限水资源,滋养着全国12%的人口,灌溉着15%的耕地。建国以来,引黄灌溉、供水累计直接经济效益已达6000亿元。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黄河流域废污水排放量比上个世纪80年代多了一倍,达44亿立方米,污染事件不断发生,黄河中下游几乎所有支流水质常年处于劣五类状态,支流变成“排污沟”。
污染来源:工业污染一直是黄河水污染的“祸首”。从青海,经甘肃、宁夏,至内蒙古,黄河沿岸能源、重化工、有色金属、造纸等高污染的工业企业林立,产生出了包括COD(化学需氧量)、氨氮、重金属、高锰酸盐指数以及挥发酚等在内的大量污染物。由于环保设施投入大,运转成本高,沿黄重点污染源偷排现象仍比较严重,而一些“十五小”、“新五小”企业点多面广,很难根除。
位于黄河中上游、甘肃省中部的白银,蕴藏着丰富的金、银、铜、铅、锌、锰等矿物,今天已经成为整个黄河流域最大的重金属废水污染源和黄河上游最大的氨氮废水污染源。同时,这里也是甘肃省最大的二氧化硫以及硫酸浓缩废气污染源。
白银市所有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都汇集到东大沟和西大沟这两条排水沟,然后流进二十多公里外的黄河干流。其中,西大沟主要排放生活污水,东大沟则同时排放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仅2005年一年,从东大沟排进黄河的废污水就达1894万多吨,占整个白银市区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排放总量的 80%以上;铜、铅、锌、镉、砷等重金属都严重超标,其中砷超标更达25.68倍之多。
湘江:饱受重金属污染的困扰
湘江位于长江中游,系长江的第二大支流,流域面积将近9.5万平方公里,仅以湘江干流为饮用水源的人口,就有约2000万人。湘江流域集中了湖南省六成人口和七成左右的国内生产总值,也承载了60%以上的污染,是中国重金属污染最为严重的河流。仅以2007年为例,湘江流域汞、镉、铅、砷的排放量,就分别占到了全国排放量的54.5%、37%、6.0%和14.1%。
污染原因:长期以来,有色金属采冶一直是湖南发展经济的重要手段,但矿业采冶技术长期良莠不齐。长期的掠夺式开采,使得伴生矿被当做废矿渣遗弃、当做废水随意排放,直接导致重金属污染几乎遍布三湘大地。
湖南全省有色金属矿平均开采回收率仅50%左右,伴生矿综合回收利用仅占25%。资源总回收率低于发达国家同行业20个百分点,所回收的共生或者伴生金属很多都是重金属,尚不足应当回收量的三分之一。加上周边工业结构与布局不够合理,湘江流域已经形成了株洲清水塘、衡阳水口山、湘潭岳塘、郴州有色金属采选冶炼四大工矿污染源。
最严重地区:在城区面积约530平方公里的株洲市,镉污染面积就超过了一半,有些土壤的污染厚度超过了20厘米;其中超标5倍以上的,也接近总面积的三分之一。根据全国多目标区域地球调查结果,株洲市是中国已经发现的最严重的镉污染区。
据清水塘工业区管委会监测所产蔬菜七项重金属指标中,总镉、总汞、总铅等三项指标都超过《食品中污染物限量》中的标准值,超标倍数分别达到了64.11倍、185.80倍和66.01倍。
珠江:珠三角创造世界工厂奇迹付出的代价
十多年来,广东省每年都要公布《广东省海洋环境质量公报》。自2001年起发布的《公报》显示,珠江流域及珠江口海域已经连续7年被列为“严重污染区域”;2009年5月,广东省发布的最新《公报》指出,广东省珠江流域以及珠江口海域污染面积比2008年增加12.33%。
污染原因:1985年以来,富于水脉、航运便利的珠三角地区,随着大量外资的涌入,以及迅速工业化和城市化,崛起成为外向型出口加工业密集的“世界工厂”。这个面积仅1万多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创造了中国30%的对外贸易额。
不过,在“世界工厂”创造奇迹的背后,却是被水利界赞为"南国少女"的珠江承受的隐痛。这当中,地处珠江流域的东莞是最具典型意义的城市。这座拥有32个镇区逶迤相连组成的城市,20年前还是一片盛产水稻、香蕉和荔枝的农村田园,而如今已靠外向型经济爆发式增长所带动,成为国际加工制造业名城,甚至被认为是"下一个深圳"。
在人均GDP高居珠三角二线城市(除广州、深圳)之首的东莞,折射出一个新兴工业城市的阴暗面--水污染。2005年以来,东莞全市主要水污染物COD(化学需氧量)排放年均总量达到11.6万吨,为全省最高。现在,东莞市城市污水集中处理量为4820万吨左右,只占该市污水总量的68.64%左右,比预期目标整整落后了10个百分点。这就是说,东莞有很大一部分污水未经处理就排放入珠江了。
广东是珠江流域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但也是对珠江排污最多的省份。一些媒体做出这样的评价是恰如其分的。对于外界质疑,广东省环保部门也很无奈。一些环保官员表示,广东省对工业污染的治理开展得比较早,但由于经济发展迅速,环保措施没跟不上,加上一些企业偷排超排污水,珠江污染几乎失控。
下面给大家介绍下中国水污染现状及治理方法
全面排查装备水平低、环保设施差的工矿企业。加大对重点行业的专项治理,实施清洁化改造,同步规划、建设污水、垃圾集中处理等环保设施。严格执行“禁止在饮用水源地附近发展高污染工业和矿山作业”的规定,防止对饮用水水源的污染。加大对水库、河道等水源保护区的综合执法力度,从重从严处罚破坏水源保护区生态环境、污染水源的行为。
我们在平时最好多学习一些水污染安全小知识,饮用水尽量安装家用净水器过虑在饮用,这样更有利于用水安全。
④ 污水外排口末端应该设置在河流的什么位置
河流的下游
原因:排污口设在河流上游,会污染到下游,对下游造成人、植物、版牲畜、工业等用水造成污染较大权
应遵循以下原则选定污水厂和出水口的位置:
1、出水口应位于城市河流的下游。
2、出水口不应设回水区,以防回水区的污染。
3、污水厂要位于河流的下游,并与出水口尽量靠近,以减少排放渠道的长度。
4、污水厂应设在城镇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并与城镇、工矿企业以及郊区居民点保持300M以上的卫生防护距离。
5、污水厂应设在地质条件较好,不受雨洪水威胁的地方,并有扩建的余地。
⑤ 有哪些河流被污染
被污染的河流包括:
1. 长江:长江是我国的主要河流之一,但在一些地区,由于工业废水排放、农业污染等原因,导致长江水质受到污染。
2.黄河:黄河是中国的第二长河,同样面临着工业污染和农业污染的问题,部分河段水质受到严重影响。
3.珠江: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达,但部分工厂排放的废水导致珠江水质受到污染。此外,城市垃圾和污水排放也是珠江污染的原因之一。此外还包括许多其他河流如淮河等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河流污染的原因:
河流污染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工业废水排放:许多工厂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河流中,导致水质恶化。这些废水中含有各种有害物质,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2. 农业污染:农药和化肥的过量使用是造成河流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雨水将残留物冲刷进河流,造成水质污染。同时养殖业产生的废物也影响了河流水质。
3. 城市污水和垃圾排放: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城市污水和垃圾未经妥善处理直接排入河流,严重污染水源。部分地区的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不足或管理不善也加剧了水污染问题。此外,一些河流上游地区的采矿活动也会导致水体受到重金属等物质的污染。这些污染物随着水流迁移,影响整个流域的水质安全。因此为了保护河流环境,需要加强污染防治措施并推动绿色发展理念的实施。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地解决河流污染问题,保护我们共有的水资源不受损害。这也是对未来世代的责任所在。
以上就是对被污染的河流及其原因的简要解释。
⑥ 城市污水最终流向哪
我来给你回答:
你好!
灰姑娘789456a。
该问题要具体地域、具体分析。
例如:
1、北京的污水处理后大部分流入通县水库,在流入之前,先进行沼泽湿地天然过滤,在入水库,水库里的水可养鱼,也可灌溉。同样的还有浙江余姚。
2、上海的污水处理后流向黄浦江,因为本土大型水生生物少,而非流向长江。
3、重庆的污水由于重庆有了新的行政规划,重庆长寿作为其化工区,其污水处理达标后,先流经长寿湖,该湖为划船度假区,经天然转换后,细流汇入长江。
4、安徽铜陵其以往污水简易处理后,直接排入长江;
5、闽北绍安是将污水处理后,直接排入大海。
以上回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⑦ 河流的污染及其特点有哪些
河流的污染主要来源于多个方面,并且具有一些显著的特点。
污染来源: 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放:大量未经处理或处理不达标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流,是河流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地表径流携带污染物质:降雨或融雪形成的地表径流会将地面上的各种污染物质,如农药、化肥残留、城市垃圾等携带进入河流。 大气污染物随降雨进入:大气中的污染物质,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可随降雨过程进入河流,增加河流的污染负荷。 水上航运油脂泄漏:水上航运过程中,船只的燃油泄漏或货物泄漏也可能对河流造成严重的污染。
污染特点: 易于发生且自净恢复能力强:河流的流动性使得污染物质易于扩散,但同时河流也具有较强的自净能力,在适当的条件下能够逐渐恢复水质。 污染途径多,污染物种类复杂:河流的污染途径多样,包括直接排放、地表径流携带、大气沉降等,且污染物种类复杂,包括有机物、无机物、重金属、微生物等。 耗氧有机物污染最具普遍性:在众多污染物中,耗氧有机物是最具普遍性的污染物质,它们会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导致水质恶化。 不同河段纳污状况和自净能力差异明显:河流可能穿越不同的社会环境和自然地理环境,这使得不同河段的纳污状况和自净能力存在显著差异。例如,城市河段可能受到更严重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污染,而山区河段则可能受到较少的人为污染,自净能力也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