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污水对环境有什么危害
污水对环境的危害:
(1)含色、臭、味的废水影响水体外观、工业产品质量,专水生生物受这种有臭属味废水的影响,也带有臭味,这不仅使鱼贝类的质量下降,甚至使之无法食用。
(2)有机物污染微生物快速繁殖,使水中缺氧,引起有机物的嫌气发酵, 分解出恶臭气体,污染环境,毒害水生生物,它是水体污染最主要的方面。
(3)无机物污染 使水体PH值发生变化,破坏其自然缓冲作用、消灭或抑制细菌及微生物的生长,阻碍水体自净作用。同时,增加水中无机盐类和水的硬度,给工业和生活用水带来不利因素,也会引起土壤盐渍化。
(4)有毒物质的污染 毒害生物,影响人体健康,造成水俣病、骨痛病等公害病。
(5)富营养化污染 造成藻类大量繁殖,使水中缺氧,导致鱼类死亡。水中氮化合物的增加,对人畜健康带来很大的影响,轻则中毒,重则致癌。
(6)油的污染 不仅有害于水的利用,还造成鱼类死亡、海滩变坏,休养地、风景区被破坏,鸟类也遭到危害。
(7)热污染 热电厂等的冷却水是热污染的主要来源,直接排入水体,可引起水温升高,溶解氧减少,某些毒物的毒性升高,导致鱼类死亡或水生生物种群改变。
(8)病原微生物污水 使受污染地区疾病流行。
❷ 水污染及危害
(一)水体污染
水体污染是指排入水体中的污染物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从而导致水体水质恶化的现象。造成水体污染的原因,有自然的和人为的两个方面。通常所说的水体污染,均指人为污染。人为污染是人类生活和生产对水体的污染,它包括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田排水未经处理而大量排入水体所造成的污染。
凡使水体的水质、生物质、底泥质量恶化的各种物质均可称为水体污染物或水污染物。根据对环境污染危害的情况不同,可将水体污染物分为以下几个类别:固体污染物、生物污染物、需氧有机污染物、富营养性污染物、感官污染物、酸碱盐类污染物、有毒污染物、油类污染物、热污染等。
1.固体污染物
固体物质在水中有3种存在形态:溶解态、胶体态、悬浮态。
2.生物污染物
生物污染是指废水中的致病微生物及其他有害的生物体。主要包括病毒、病菌、寄生虫卵等各种致病体。此外,废水中若生长有铁菌、硫菌、藻类、水草及贝类动物时,会堵塞管道、腐蚀金属及恶化水质,也属于生物污染物。
生物污染物主要来自城市生活废水、医院废水、垃圾及地面径流等。病原微生物的水污染危害历史最久,至今仍是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重要类型。
3.需氧化有机污染物
废水中能通过生物化学和化学作用而消耗水中溶解氧的物质,统称为需氧污染物。绝大多数的需氧污染物是有机物。有机物的共同特点是:这些物质直接进入水体后,通过微生物的生物化学作用而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质——二氧化碳和水,在分解过程中需要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大量有机物质能导致氧的近似完全的消耗,需氧的鱼类和浮游动物在这种环境下就会死亡。
水体中耗氧有机物的测定,常用化学需氧量(COD)和生物需氧量(BOD)来描述。
4.富营养性污染物
富营养性污染物是指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物质,主要是指氮、磷等元素,其他尚有钾、硫等。此外,可生化降解的有机物、维生素类物质、热污染等也能触发或促进营养化过程。水中营养性物质,主要来自化肥,随着农业排水进入水体,其次,来自于人、畜、禽的粪便及含磷洗涤剂,此外,食品厂、印染厂、制革厂、炸药厂等排出的废水中均含有大量氮、磷等营养性物质。
过多的营养物质进入天然水体,将使水质恶化、影响渔业的发展,危害人体健康。
5.感官性污染物
废水中能引起异色、浑浊、泡沫、恶臭等现象的物质,虽无严重危害,但能引起人们感官上的极度不快,被称为感官性污染物。
6.酸、碱、盐类污染物
酸碱污染物主要由工业废水排放的酸碱以及酸雨引起。酸碱污染物使水体的pH发生变化,破坏自然缓冲作用,消灭或抑制细菌及微生物的生长,妨碍水体自净,使水质恶化、土壤酸化或碱化。
酸与碱同时进入同一水体,从pH角度,酸、碱污染因中和作用而自净,但会产生各种盐类,又成了水体的新污染物。无机盐的增加能提高水的渗透压,对淡水生物、植物生长都有影响。在盐碱化地区,地面水、地下水中的盐危害土壤质量,酸、碱、盐污染造成的水的硬度增加。
7.有毒污染物
废水中能对生物引起毒性反应的物质,称为有毒污染物,简称毒物。工业上使用的有毒化学物已经超过12000种,且每年以500种的速度递增。大量有毒物质排入水体,不仅危及鱼类等水生生物的生存,而且能在食物链中逐级转移、浓缩,最后进入人体,危害人的健康。
废水中的有毒污染物可分为无机毒物、有机毒物和放射性物质3类。
无机毒物,包括金属和非金属两类。金属毒物主要为汞、镉、镍、锌、铜、锰、钴、钛、钒等,轻金属为铍。非金属毒物有砷、硒、氰化物、氟化物、硫化物、亚硝酸盐等。重金属能被生物富集于体内,有时还可被生物转化为毒性更大的物质(如无机汞被转化为烷基汞)。
有机毒物,大多是人工合成,难以被生化降解,毒性很大。在环境污染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有机毒物包括农药、多氯联苯、稠环芳香烃、芳香胺类、杂环化合物、酚类、腈类等。许多有机毒物有“三致效应”(致畸、致突变、致癌)和蓄积作用(通过食物链体内富集,危害人体健康)。
放射性物质,废水中的放射性物质主要来自铀、镭等放射性金属的生产和使用过程,如核试验、核燃料再处理、原料冶炼厂等。其浓度一般较低,主要会引起慢性辐射和后期效应,如诱发癌症、对孕妇和婴儿产生损伤、引起遗传性伤害等。
8.油类污染物
油类污染物包括矿物油和动植物油。它们均难溶于水,在水中常以粗分散的可浮油和细分散的乳化油等形式存在。漂浮在水面上的油形成一层薄膜,影响大气中氧的溶入,从而影响鱼类的生存和水体的自净作用,也干扰某些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油脂类污染物还能附着于土壤颗粒表面和动植物体表,影响养分的吸收和废物的排泄。油污染主要是工业排入、海上采油、石油运输船只的清洗及油船意外事故等造成。2010年5月5日,美国墨西哥湾原油泄漏,生态环境严重影响(图6-14,图6-15)。
图6-14 墨西哥湾在原油污染的海水中挣扎的海鸟
图6-15 墨西哥湾原油污染带
9.热污染
废水温度过高而引起的危害,称为热污染。
(二)水污染的危害
水污染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点。
1.危害人体健康
水污染直接影响饮用水源的水质。当饮用水源受到合成有机物污染时,将导致腹水、腹泻、肝炎、胃癌、肝癌等疾病的发生。与不洁的水接触也会染上如皮肤病、沙眼、血吸虫、钩虫等疾病。废水中的某些有毒有害物质,即使数量不多,甚至难以检测出来,但由于动植物的富集作用和人体自身的积累作用,仍然可以对人体造成致命的危害。
2.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江河湖泊中的水常是农田灌溉水源,一旦这些水体受到污染,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将污染农田土壤,被作物吸收并残留在作物体内。一方面造成作物枯萎死亡,产量下降;另一方面,作物的品质也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如污染物超标,蛋白质、氨基酸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含量降低,使蔬菜产生异味等。
3.影响渔业生产
渔业生产与水质紧密相关。水污染而造成淡水渔场鱼类大面积死亡的事故常有发生。一些污染严重的河段鱼虾已经绝迹。水污染还会使鱼类和水生生物发生变异,有毒物质在鱼类体内积累,食用价值大大降低。
4.制约工业的发展
很多工业(如食品、纺织、造纸和电镀等)需要用水,水质的恶化将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如水质差的冷却水会造成水循环系的堵塞、腐蚀和结垢,硬度高的水会影响锅炉的寿命和安全。
5.加速生态环境的退化和破坏
水污染除了对水体中的水生生物有危害外,对水体周围生态环境也有影响。污染后水体感观变差,散发臭气,水中的污染物对周围生物产生毒害作用,生物死亡,造成生态环境的退化和破坏。
6.造成经济损失
水污染使环境丧失原有部分或全部功能,造成环境的降级贬值,对人类的生存和经济的发展都带来危害,将这些危害货币化即为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如人体健康受到危害将减少劳动力,降低劳动生产率,疾病多发需支付更多的医药费,鱼类减产或质量变差则直接造成经济损失,生态环境的污染治理和修复费用都随着污染的加重而增加。
(三)水质标准
目前,我国已经颁布的水质标准有水环境质量标准、排放标准等。
水环境质量标准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农田灌溉用水水质标准》(GB5084—92)等。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将其划分为5类:
Ⅰ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等;
Ⅲ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等及游泳区;
Ⅳ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Ⅴ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废水排放标准的:《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医院水污染物排放标准》(BGJ48—83)和一些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如《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44—83),《甘蔗制糖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46—83),《石油炼制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51—83),《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7—92)等。
❸ 生活污水处理设备有哪些
生活污水处理设备有:离心机、污泥脱水机、曝气机、微滤机、气浮机。
离心机:主要用于将悬浮液中的固体颗粒与液体分开;或将乳浊液中两种密度不同,又互不相溶的液体分开(例如从牛奶中分离出奶油);它也可用于排除湿固体中的液体,例如用洗衣机甩干湿衣服;特殊的超速管式分离机还可分离不同密度的气体混合物;利用不同密度或粒度的固体颗粒在液体中沉降速度不同的特点,有的沉降离心机还可对固体颗粒按密度或粒度进行分级。
污泥脱水机:可以自动控制运行,连续生产,无级调速,对多种污泥适用,适用于给水排水,造纸,铸造,皮革,纺织,化工,食品等多种行业的污泥脱水。
曝气机:通过散气叶轮,将“微气泡”直接注入未经处理的污水中,在混凝剂和絮凝剂的共同作用下,悬浮物发生物理絮凝和化学絮凝,从而形成大的悬浮物絮团,在气泡群的浮升作用下“絮团”浮上液面形成浮渣,利用刮渣机从水中分离;不需要清理喷嘴,不会发生阻塞现象。本设备整体性好,安装方便,节省运行费用与占地面。
微滤机:是一种转鼓式筛网过滤装置。被处理的废水沿轴向进入鼓内,以径向辐射状经筛网流出,水中杂质(细小的悬浮物、纤维、纸浆等)即被截留于鼓筒上滤网内面。当截留在滤网上的杂质被转鼓带到上部时,被压力冲洗水反冲到排渣槽内流出。运行时,转鼓2/5的直径部分露出水面,转数为1-4r/min,滤网过滤速度可采用30-120m/h,冲洗水压力0.5-1.5kg/cm2,冲洗水量为生产水量的0.5-1.0%,用于水库水处理时,除藻效率达40-70%,除浮游生物效率达97-100%。微滤机占地面积小,生产能力大(250-36000m3/d),操作管理方便,已成功地应用于给水及废水处理。
气浮机:是一种去除各种工业和市政污水中的悬浮物、油脂及各种胶状物的设备。该设备广泛应用于炼油、化工、酿造、屠宰、电镀、印染等工业废水和市政污水的处理。
按溶气方式分为:充气气浮机、溶气气浮机和电解气浮机。其原理是将 难以溶解于水中的气体或两种以上不同液体高效混合(产生微细气泡粒 径20-50微米)。以微小气泡作为载体,粘附水中的杂质颗粒,颗粒被气 泡挟带浮升至水面与水分离,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
❹ 硬度很高的水如何处理
沉淀法:用石灰、纯碱等软水剂处理,使水中Ca²⁺、Mg²⁺生成沉淀析出,过滤后即得软水,其中的锰、铁等离子也可除去。
常用软水剂:
1、磷酸钠: 3CaSO+2Na₃PO₄→Ca₃(PO)₃↓+3Na₂SO₄
2、六偏磷酸钠: Na₄[Na₂(PO₃)₆]+Ca²⁺→Na₄[Ca(PO₃)₆]+2Na⁺
3、胺的醋酸衍生物(EDTA):与Ca²⁺、Fe²⁺、Cu²⁺等离子生成螯合物。
煮沸法:(只适用于暂时硬水)煮沸暂时硬水时的反应:
1、Ca(HCO₃)₂=CaCO ₃↓+H₂O+CO₂↑
2、Mg(HCO₃)₂=MgC₃O↓ +H₂O+CO₂↑
由于CaCO₃不溶,MgCO₃微溶,所以碳酸镁在进一步加热的条件下还可以与水反应生成更难溶的氢氧化镁:MgCO₃+H₂O =Mg(OH)₂↓+CO₂↑
由此可见水垢的主要成分为CaCO₃和Mg(OH₂)。
(4)污水处理水质硬度高有什么危害扩展阅读
硬水的缺点:
1、和肥皂反应时产生不溶性的沉淀,降低洗涤效果。
2、常饮用硬水会增加人体过滤系统结石的得病率。
3、工业上,钙盐镁盐的沉淀会造成锅垢,妨碍热传导,严重时还会导致锅炉爆炸。
4、硬水问题,工业上每年因设备、管线的维修和更换要耗资数千万元。
❺ 污水危害有哪些
水中生活着各种各样的水生动物和植物。生物与水、生物与生物之间进行着 复杂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从数量上保持着一种动态的平衡关系。
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这种平衡遭到了破坏。
当人类向水中排放污染物时,一些有益的水生生物会中毒死亡,而一些耐污的水生生物会加剧繁殖,大量消耗溶解在水中的氧气,使有益的水生生物因缺氧被迫迁栖他处,或者死亡。
智能中水回用适用范围:
1、河水、湖水、江水、雨水、井水,该系统处理后去除水中的有害病菌和杂质,可直接饮用。解决了边远地区,野外活动,海岛,军事等饮用水问题。
2、洗车,游泳池,洗浴,市政污水等行业,经该设备处理后可直接回用,且可多次循环使用,提高了水的重复利用率。
3、石化,炼油厂,餐饮等行业的含废油水,经设备处理后,可实现油水的彻底分离,废油可全部回收。
4、海水淡化前置处理,去除大量微生物、细菌和藻类。
5、针对特殊行业,可制定可行的处理工业,达到排放标准。
智能污水处理工艺优点:
①设备采用一体式净化技术设计,占地少,安装方便、操作简便、应用灵活。并采用自动排泥、自动反冲洗等一整套先进工艺,从而克服了传统污水净化处理设备的人工操作繁琐、不便管理的缺点,达到了高效、节能、自动化运行的目的。
②采用微纳米技术,使用无机材料制成过滤器,使用寿命长,无需更换滤芯,一次投入十年不用更换,大大节省使用者的维护成本。
③同面积通量比传统有机膜高(3-4倍)。
④出水水质稳定,可有效去除水中的大肠杆菌、有害病菌、悬浮物质、胶体物质等、去除速度快,去除率高达99%,可直接回用。
⑤固液分离效率更高,出水水质优秀稳定。
⑥消化效率高污泥龄(SRT)长,有利于增值缓慢的硝化细菌的截流、生化和繁殖,系统消化效率得以提高。
⑦克服了传统活性污泥法易发生污泥膨胀的弊端。
⑧剩余污泥排量少,甚至不产生污泥。
⑨操作简便,采用PLC控制,可实现全程自动化控制。
⑩模块化设计,占地面积小,结构紧凑,能耗低,节约运行成本。 水污染对工农业生产的影响。
工农业生产不仅需要有足够的水量,而且对水质也有一定的要求。否则,对工农业会造成很大的损失,特别是工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了被污染了的水后,对人类有着极大的危害。
一是使工业设备受到破坏,严重影响产品质量。
二是使土壤的化学成分改变,肥力下降,导致农作物减产和严重污染。
三是使城市增加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的污水处理费用。
❻ 污水处理中cod的标准是多少
污水是指居民活动过程中排出的水及径流雨水的总称。它包括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初雨径流入排水管渠等其它无用水,一般指经过一定技术处理后不能再循环利用或者一级污染后制纯处理难度达不到一定标准的水。中析研究所检测中心有先进的检测仪器,可以依据多种检测标准,提供废水污水分析检测服务,出具检测报告。
污水处理的方法
物理法
利用物理作用处理、分离和回收废水中的污染物。例如沉淀法(重力分离法)除去水中相对密度大于1的悬浮物。过滤法(滤网沙层活性碳)可除去水中的悬浮物。蒸发法用于浓缩废水中不挥发性和可溶性物质,另外还有离心分离法、汽浮(浮选)法、高梯度磁分离法等。
化学法
利用化学反应或物理化学作用处理回收可溶性废物或胶状物质。例如中和法用于中和酸性或碱性废水。萃取法利用可溶性废物在两相作用中溶解度不同的“分配”,回收酚类和重金属等。氧化还原法用来除去废水中还原性或氧化性污染物,杀灭天然水体中的病原菌。此外还有混凝法和化学沉淀法等。
物理化学法
吸附法、离子交换法、萃取法、膜析法、蒸发法。
生物法
利用微生物的生化作用处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例如,生物过滤法和活性污泥法来处理生活污水或有机生产废水,使有机物转化降解成无机盐而得到净化。此外,还有生物膜法、生物塘法。
污泥土地处理法
用于有机质处理。污水灌溉,慢速下渗,快速下渗。
污水的危害
1、危害人体健康,水污染直接影响饮用水源的水质。当饮用水源受到合成有机物污染时,将导致腹水、腹泻、肝炎、胃癌、肝癌等疾病的发生。与不洁的水接触也会染上如皮肤病、沙眼、血吸虫、钩虫等疾病。废水中的某些有毒有害物质,即使数量不多,甚至难以检测出来,但由于动植物的富集作用和人体自身的积累作用,仍然可以对人体造成致命的危害。
2、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江河湖泊中的水常是农田灌溉水源,一旦这些水体受到污染,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将污染农田土壤,被作物吸收并残留在作物体内。一方面造成作物枯萎死亡,产量下降;另一方面,作物的品质也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如污染物超标,蛋白质、氨基酸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含量降低,使蔬菜产生异味等。
3、影响渔业生产,渔业生产与水质紧密相关。水污染而造成淡水渔场鱼类大面积死亡的事故常有发生。一些污染严重的河段鱼虾已经绝迹。水污染还会使鱼类和水生生物发生变异,有毒物质在鱼类体内积累,食用价值大大降低。
4、制约工业的发展,很多工业(如食品、纺织、造纸和电镀等)需要用水,水质的恶化将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如水质差的冷却水会造成水循环系的堵塞、腐蚀和结垢,硬度高的水会影响锅炉的寿命和安全。
5、加速生态环境的退化和破坏,水污染除了对水体中的水生生物有危害外,对水体周围生态环境也有影响。污染后水体感观变差,散发臭气,水中的污染物对周围生物产生毒害作用,生物死亡,造成生态环境的退化和破坏。
6、造成经济损失,水污染使环境丧失原有部分或全部功能,造成环境的降级贬值,对人类的生存和经济的发展都带来危害,将这些危害货币化即为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如人体健康受到危害将减少劳动力,降低劳动生产率,疾病多发需支付更多的医药费,鱼类减产或质量变差则直接造成经济损失,生态环境的污染治理和修复费用都随着污染的加重而增加。
❼ 污水处理系统中水作为循环水使用时的利与弊
污水处理系统中的水作为补充水回用循环水系统时,其利弊主要体现在氨氮、碱硬度、电导率以及余氯和COD的影响上。
首先,氨氮对循环水系统的影响不容忽视。氨氮超标会使得循环水的pH偏低,增加系统的腐蚀风险,同时也增加异养菌的控制难度,导致管道内生物黏泥的产生,影响换热效果并促进垢下腐蚀。同时,氨氮会降低循环水杀菌剂的使用效果,增加杀菌剂的投加量,进而提高生产成本,加剧设备腐蚀。
其次,碱硬度的变化同样对循环水系统产生影响。碱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循环水的容忍度,超过控制界限会导致系统结垢风险加剧,并可能引起循环水pH偏高,进而增加循环水的结垢风险。
电导率的增加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中水电导率的提高会使得循环水电导率迅速上升,一旦超过控制界限,循环水场需要进行排污换水,浪费新鲜水,增加了药剂费用,同时浓缩倍数降低,进一步增加水耗。
余氯的监测和控制也存在挑战。中水余氯监测的不规律性和操作者差异导致余氯值检测的准确性降低,过量投加强氯精会引发中水余氯值的波动,影响循环水的安全运行。
COD作为中水的重要控制指标,其超标会对循环水水质产生一定影响。循环水场在回用COD超标的中水后,会增加杀菌剂的耗量,同时促进微生物的滋生,影响系统黏泥量,降低换热效率,并引发生物腐蚀。
综上所述,污水处理系统中的水作为循环水使用时,需要仔细控制各项指标,以减少对循环水系统的不利影响。氨氮、碱硬度、电导率、余氯和COD的影响都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合理调整处理工艺,确保循环水系统的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