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七台河宝泰隆煤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优势
公司主要开采和采购的原煤进入洗煤工序进行洗选加工,主要产品精煤供给焦化工序炼焦,副产品煤泥、煤矸石等供应干熄焦电厂的供热锅炉;焦化工序生产的焦炭主要供给东北三省的钢铁厂用户,副产品煤焦油、粗苯、萘油等继续深加工;焦炭生产采用干法熄焦;电厂余热用于宝泰隆生产生活区和欣源小区供暖,电厂的供热锅炉产生的废渣经加工后,用于生产建筑材料。宝泰隆甲醇利用公司炼焦产生的焦炉煤气和空分车间生产的氧气制取甲醇。通过上述流程,达到了无废水、废气、废渣排放,实现了节能、减排、环保、经济的目的。
从经济效益来看,产业链改变了粗放的焦化生产方式,充分利用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进行精深加工,极大提升了煤炭资源价值;通过对以前向天排放的焦炉煤气(俗称”点天灯”)的回收利用生产甲醇,极大降低了甲醇的生产成本,有效提高了甲醇的市场竞争能力;通过对炽热焦炭采用干法熄焦,不但提高了焦炭的质量,避免了湿法熄焦造成的污染,而且利用余热发电,有效降低了发电成本和公司用电成本;通过引入空气分离装置,将空气分离后产生的氧气生产甲醇、氮气用于干法熄焦,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通过将煤焦油预处理,不但将价值较高的工业萘等产品提炼出来,提高了经济效益,而且生产出针状焦所需原材料煤沥青;通过变压吸附甲醇生产中的氢气,与煤焦油处理后的中油进行深加工,有效降低了燃料油的生产成本;通过对煤沥青深加工生产针状焦,不但延长了公司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大幅提高了经济效益,而且部分解决我国针状焦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通过引进污水处理循环系统,使得大量工业废水经净化后在洗煤、焦化、甲醇、欣源小区供热等环节得以有效循环利用,有效降低了用水成本等。通过资源的综合利用,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提升了公司产品的竞争能力。
从社会效益来看,通过综合利用焦炉煤气,有效控制了焦炉污染物排放对大气环境造成的污染;采用干法熄焦,避免了湿法熄焦产生的含有粉尘、酚、氰、硫化物等有害气体的蒸汽对大气环境的污染;经处理的工业废水循环利用,有效减少了污水外排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通过有效利用洗煤过程中产生的煤矸石发电,不但避免了这些固体废物占据场地,而且克服了矸石山内部自燃、释放出一氧化碳和苯酚类气体等对大气的污染;干熄焦电厂同时兼顾城市小区供热,避免建设许多污染严重的小供热锅炉房,改善了居民的居住、生活质量。
产品生产成本低,抵御市场波动风险
通过对煤炭资源的“吃干榨净”,特别是传统生产工艺下的部分“废物”的重新利用,公司降低了产品生产成本,提高了循环产业链经济附加值,确立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公司的生产模式下,产业链中单类产品的生产成本得到有效降低。虽然焦炭、甲醇、燃料油等产品作为周期性行业波动较大,特别是受全球经济减速
冲击影响,存在市场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但发行人生产系统中的产品具有较大的安全空间,能够在市场波动中保持较好的获利能力。发行人生产甲醇由炼焦副产品焦炉煤气提供原料、干熄焦余热发电厂提供电力,每吨生产成本显著低于同类企业,毛利率高;在连续两年的行业景气进程中,煤化工企业纷纷扩大焦炭产
能,从而使得副产品焦油产量大增,对焦油外销价格形成较大打压,而公司将生产焦炭过程中获得的焦油作为后续加工燃料油品的原料,可为公司生产大量低成本的燃料油品;干熄焦余热发电厂提供的电力较外购成本低;废水循环利用,也减少了公司用水量。 公司产品的原材料主要是焦煤。公司所在地七台河市焦煤资源丰富、品质优良,是我国重要的主焦煤生产基地和东北地区最大的无烟煤生产基地。七台河煤田累计探明地质储量20.5亿吨,预测地质储量26.00亿吨,煤炭资源丰富。由于煤炭运输成本较高以及运煤能力增幅有限等原因,使得煤炭运输存在较为显著的运输半径,因而区域内的焦煤资源优势为公司的高速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同时,公司在七台河市勃利煤田马场勘探区拥有229.33平方公里的探矿权,勘查初步显示该区煤储量较为丰富,为公司的后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公司所处七台河地区具有丰富的焦炉煤气资源和煤焦油资源。七台河地区冶金焦的生产能力约为800万吨/年,周边城市冶金焦的产能也很大,副产品焦炉煤气和煤焦油资源丰富,为建设大型焦炉煤气制甲醇企业和煤焦油深加工企业提供了可靠的原料保障。随着黑龙江省东部煤-电-化基地的形成,公司将进一步做大做强。 公司积极向产业链下游钢厂和上游煤矿拓展,进行“钢焦联合”和“煤焦联合”,增强抗风险能力,形成稳定的产品销售和原料供应渠道,能够有效缓解市场波动对产品销售和原材料采购造成的影响,提高公司产能利用率和产销率,保证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公司积极向产业链下游钢厂拓展,通过参股钢厂或其他合作形式,稳定焦炭产品的销售渠道。公司通过参股新钢铁,有效保证了公司焦炭产能扩大后的销售渠道,对建立适配的循环经济产业链起了重要作用。
公司积极向产业链上游煤矿拓展,通过收购整合煤矿,逐步提高自供原料煤的规模,通过参股煤炭类公司,稳定公司的原料煤供应渠道。
公司产品销售和原料供应渠道主要在东北三省地区。公司发展至今,凭借丰富的市场经验、良好的市场信誉,建立了较稳定的产品销售和原料供应渠道,获得较高的品牌认知度和客户满意度,为公司业务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2008年8月29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该法已于2009年1月1日起施行。该法规定了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设立发展循环经济的有关专项资金,支持循环经济的科技研究开发、循环经济技术和产品的示范与推广、重大循环经济项目的实施、发展循环经济的信息服务等。2010年4月19日,国家发改委、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投融资政策措施意见的通知》,提出要充分发挥政府规划、投资、产业和价格政策的引导作用,全面改进和提升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金融服务,多渠道拓展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直接融资途径。
国家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政府支持的重点领域,加大了对循环经济发展的资金支持,公司的许多资源与环境综合利用项目获得了各级政府的资金补助与财政贴息,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公司作为七台河地区循环经济的领跑人,得到了七台河市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为公司发展提供了强力保障;公司受益于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政策支持,在税收、财政、信贷等方面受益良多。
② 锦州微孔过滤器品牌
微孔过滤器的保养分两种微孔过滤器,分别是精密的微孔过滤器和粗滤的微孔过滤器。精密的微孔过滤器:①、精密的微孔过滤器的核 心部位是过滤滤芯,过滤芯由特殊的材料组成,属宜损件,需特别保护。②、当精密的微孔过滤器工作一段时间后,过滤器滤芯拦载了一定量的杂质,这时压力降增大,流速会下降,需及时去除过滤器内的杂质,同时要清洗滤芯。③、在去除杂质时,特别注意精密滤芯,不得变形或损坏,否则,再装上去的滤芯,锦州微孔过滤器品牌,过滤后介质的纯度达不到设计要求。④,锦州微孔过滤器品牌、某些精密滤芯,不能多次反复使用,如袋式滤芯、聚丙烯滤芯等,锦州微孔过滤器品牌。⑤、如发现滤芯变形或损坏,需马上更换。微孔滤膜是由高分子化学材料,致孔添加剂经特殊处理后涂抹在支撑层上制作而成。锦州微孔过滤器品牌
微孔过滤器(microporus filter)是孔径0.2-1um的滤膜过滤器的统称。简称MF。微孔过滤器是国内外开发的新型过滤设备。它可以滤除液体、气体的 0.1um 以上的微粒和细菌,它有过滤精度高、过渡速度快、吸附少、无介质脱落、耐酸碱腐蚀、操作方便等优点。现已普遍用于医药、化工、电子、饮料、果酒、生化水处理、环保等工业的必需设备。过滤量 T/H : 0.05-20。滤器使用压力 mpa : 0.1-0.6。滤机规格蕊数:1,3,5,7,9,11,13,15。滤器使用温度 °C : 5-55。过滤精度(um):0.1、0.2、0.45、1-60。过滤容量(t/h):0.5-100。滤芯长度(m/m):250-1000。工作压力(Mpa):0.1-0.6。滤筒有1芯、3芯、5芯、7芯、9芯、11芯、13芯、15芯 、21芯、32芯。折叠式滤芯长度有 10 、 20 、 30 、 40。滤芯材质有聚丙烯、聚四氟乙烯、醋酸纤维、聚醚砜折叠滤芯等。过滤孔径有: 0.1um 、 0.22um 、 0.45um、1um 、 3um 、 5um 、 10um等。七台河微孔过滤器厂家定制转盘式微孔过滤机是一种过滤设备,可替代砂滤池,用于污水的深度处理。
微孔过滤器,专业一点的解释是指在输送介质的管道起滤过杂质作用的一种装置。诸如前面提到的茶杯里的茶叶滤过装置,还有饮水机的杂质滤过装置、抽油烟机里的油烟过滤装置,等等,都是微孔过滤器。首先,微孔过滤器是我们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很多行业的生产活动中,如化工、石油、医药等行业的生产过程中,都必须要用到微孔过滤器。其次,微孔过滤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们难以想象没有微孔过滤器的日子:饮水机流出的水夹杂着难以忍受的杂质,厨房烟囱吹出的油烟带着污人眼线的黑色;泡个茶喝,还能把茶叶也一起喝进去,带个口罩,根本就跟没带一样······微孔过滤器虽不起眼,但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微孔膜过滤器具有过滤精度高、过滤速度快、吸附少、无介质脱落、不泄露、耐酸碱腐蚀、操作方便等优点,能祛除注射水中水及药液中的细菌和微粒,清洗时可反冲,任用户不同需求可以组成二、三、四级过滤器,以达到较佳过滤效果,普遍应用于医药、大输液、纯水、生物工程的除菌及澄清。膜技术是近年来迅猛展起来的一门集离、浓缩、提纯及净化于一体的高新技术,目前国内新的膜设备不断的得到开发、研究及应用,许多方面已接近国外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众所周知,目前过滤器作业已经进入膜过滤时代,随着人们对过滤膜认识的不断深化,膜过滤必将广发应用于大多数人的过滤作业。因为,它既可作为精细过滤设备单独使用,又可作为其他净化装置(如离子树脂交换,电渗析、反渗透和超滤等)到前处理设备。它可以滤除液体、气体的 0.1um 以上的微粒和细菌。
当过滤器工作一段时间后,过滤器芯内沉淀了一定的杂质,这时压力降增大,流速会下降,需及时去除过滤器芯内的杂质.在清洗杂质时,特别注意过滤芯上的不锈钢钢丝网不能变形或损坏,否则,再装上去的过滤器,过滤后介质的纯度达不到设计要求,压缩机、泵、仪表等设备会遭到破坏.如发现不锈钢钢丝网变形或损坏,一定要更换后才能使用.密的微孔过滤器的核 心部位是过滤滤芯,过滤芯由特殊的材料组成,属宜损件,需特别保护.当精密的微孔过滤器工作一段时间后,过滤器滤芯拦载了一定量的杂质,这时压力降增大,流速会下降,需及时去除过滤器内的杂质,同时要清洗滤芯我们在去除杂质时,特别注意精密滤芯,不得变形或损坏,否则,再装上去的滤芯,过滤后介质的纯度达不到设计要求.某些精密滤芯,不能多次反复使用,如袋式滤芯、聚丙烯滤芯等.如果发现滤芯变形或损坏,一定要更换后才能使用。微孔过滤器可以承受较高的过滤压力。七台河微孔过滤器厂家定制
微孔过滤器特有的深层网孔结构使滤芯有较高的容渣负荷能力。锦州微孔过滤器品牌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环保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自清洗过滤器,袋式过滤器,微孔过滤器,精密过滤器行业目前正处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地位,是我国重点发展的对象之一,我国对自清洗过滤器,袋式过滤器,微孔过滤器,精密过滤器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要强化环保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生产型企业的发展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企业发展关键在创新。特别是在当前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的情况下。没有创新寸步难行。因此,要加快环保企业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推动环保企业研发中心建设,鼓励环保企业与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共建研发机构,促进环保企业技术创新集约化,支持骨干企业、科技型企业、建设我国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创新优先,服务提升。加快技术创新步伐,突破关键重点技术和共性技术,缩小与国际水平的差距,提升技术装备和自清洗过滤器,袋式过滤器,微孔过滤器,精密过滤器的供给能力。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特许经营、综合环境服务等市场化新型节能环保服务业态。全球性能源和生态的持续恶化,环保产业成为21世纪极具发展潜力的产业。受经济疲软和高杠杆率的银行限制向重污染产业的影响,中国正试图促进目的性的资本加入,环保产业崛起时机已经渐渐成熟。锦州微孔过滤器品牌
上海颖宿过滤设备有限公司位于四团镇安泰路605号1幢2659室,拥有一支专业的技术团队。致力于创造的产品与服务,以诚信、敬业、进取为宗旨,以建颖宿产品为目标,努力打造成为同行业中具有影响力的企业。公司坚持以客户为中心、过滤设备、水处理设备、机械设备及配件、环保设备、模具、液压设备制造、加工(以上限分支机构经营)、批发、零售,自动化设备安装、维修,计算机、软件及辅助设备、金属材料、电子元器件、仪器仪表批发、零售,从事过滤设备科技领城内的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咨询、技术转让。市场为导向,重信誉,保质量,想客户之所想,急用户之所急,全力以赴满足客户的一切需要。诚实、守信是对企业的经营要求,也是我们做人的基本准则。公司致力于打造的自清洗过滤器,袋式过滤器,微孔过滤器,精密过滤器。
③ 中环辽宁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工程业绩
焦化废水处理工程:
1.七台河市凯博达煤炭化工有限公司100万吨/年焦化甲醇废水处理工程(2400m3/d)。
2.中钢集团热能研究院8万吨/年煤系针状焦炼焦废水处理工程(360m3/d)。
3.迁安九江煤炭储运有限公司(一、二期)200万吨/年焦化项目
(3600 m3/d)。
4.迁安市九江煤炭储运有限公司(三、四期)220万吨/年焦化废
水处理工程(5280m3/d)。
5.七台河市吉伟煤焦有限公司60万吨/年焦化甲醇废水处理项目
(1440 m3/d)。
6.河北省磁县鑫盛煤化工有限公司120万吨/年焦化废水处理
工程(3000 m3/d)。
8.山东浩宇能源有限公司130万吨/年焦化废水焦化废水处理工程
(3120 m3/d)。
9.云南昆钢宗煤焦化有限公司98万吨/年废水生化处理工程
(2400 m3/d)。
10.河北省迁安市宏奥工贸有限公司110万吨/年焦化废水生化处理工程(2640 m3/d)。
11.河北永顺实业集团有限公司110万吨/年焦化污水处理工程
(1920 m3/d)。
12.河北旭阳焦化有限公司(三期)工程1560m3/d焦化废水。
煤焦油废水及其他废水处理工程:
1.陕西省韩城市黄河煤化有限责任公司30万吨/年煤焦油废水处理工程(60m3/d)。
2.河南海星化工科技有限公司40万吨/年煤焦油深加工废水处理工程(960 m3/d)。
3.邢台旭阳煤化工有限公司30万吨/年煤焦油加工废水(2500m3/d)。
4.盘锦北方沥青股份有限公司4800m3/d炼油废水处理工程。
5.辽宁鞍山天意种猪场污水处理工程。
6.辽宁鞍山味邦肉类联合加工厂屠宰污水处理改造工程。
7.鞍钢重型机械有限责任公司480m3/d铸钢生活污水处理工程。
8.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655m3/d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工程。
9.鞍山国税化工有限公司480m3/d 5万吨尼龙66盐处理站工程。
④ 矿山环境治理现状
1.2.1 项目实施及资金投入
20世纪90年代以前,由于体制、管理和历史等方面的原因,我国的矿产资源开发一直处于粗放管理状态,大部分矿山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致使矿山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矿山地质灾害频繁发生,不仅威胁到矿区居民的生产、生活安全,而且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我国矿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90年代初期,矿山环境屡遭受破坏和不断恶化的趋势引起中央及各级政府的广泛重视,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建设工作逐渐提到日程。原国家土地管理局先后在全国建立了煤炭、石油、有色金属、黄金等矿山开采和燃煤发电、烧制砖瓦等20多个不同类型的土地复垦试点。国家环保总局结合全国的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在马鞍山、淮北、迁安等10多个市、县开展了以矿区环境保护和生态重建为主要内容的生态示范区试点建设工作。冶金、煤炭、化工、有色金属等部门也从本行业的实际出发,开展了矿山环境恢复治理试点工作。如神华集团公司自1986年开发神府东胜矿区以来,坚持开发建设与污染治理同步实施,先后建起了污水处理厂、选煤厂煤泥水处理系统等一批环保设施,营造了矿区防护林,不仅使矿区水环境、大气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改善,而且,在矿区治理区内植被覆盖率也由原来的14%提高到39%。又如马鞍山南山铁矿是一个有80余年开采历史的老矿,地表植被破坏殆尽。为了做好土地复垦工作,该矿专门成立了复垦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专职复垦队伍,通过几年的努力,废弃土地的复垦率已达到70%。山西潞安矿务局王庄煤矿采用人工造林绿化新技术,为矸石山的绿化探索出一条新路子,不仅治理了矿山“三废”,复垦了土地,恢复了生态,而且树立了样板,为推动全国矿区环境保护工作作出了贡献。
2001~2002年,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利用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投资2350万元,地方自筹资金3052.16万元,在全国范围内选择矿山环境问题突出的湖北、江西、黑龙江、四川、北京、辽宁、河北、山西、内蒙古、河南、湖南、山东、江苏、浙江、新疆、甘肃16个省(区、市),安排18个国有老矿山进行矿山环境治理试点(山东和湖南安排2个试点项目,其余省(区、市)各安排1个试点项目)。治理矿区种类包括铁矿、煤矿、铅锌矿、铜矿和石材矿等,治理对象包括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和矿区地质灾害治理等。项目验收结果表明,由于中央和地方配套资金的相互支持,90%的项目超额完成设计工程量,18个项目工程质量均达到预期要求,全部验收合格。通过项目的实施,老矿区内长期威胁居民生产、生活安全的地面塌陷、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得到治理,久弃荒废的土地得以复垦,千疮百孔的矿区生态环境重现生机。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后续项目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试点取得经验的基础上,2003年11月10日,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下发《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使用管理办法(试行)》通知,正式启动两权专款用于矿山环境治理工作。主要治理对象是计划经济时期建设的国有矿山,重点开展:①因采矿活动造成的地面开裂、沉降、塌陷等矿山地质环境破坏的治理;②因采矿活动引起的区域性地下水水位下降、地下水干枯、危损尾矿坝等的治理;③因采矿活动形成的矿山尾矿的治理和综合利用。
近年来,财政部、国土资源部逐年加大对矿山环境治理投入力度。2003年,在全国22个省(区、市)批复实施矿山环境治理项目74个,中央财政投资1.72亿元。2006年,在全国31个省(区、市)批复实施矿山环境治理项目339个,中央财政投资13.16亿元。在项目的批复数量上,2004年和2006年的增加幅度较大,分别增加了129.73%和75.77%;中央财政对项目投入呈稳步增加趋势,年平均增幅达66.30%。2003~2007年底利用两权专款,在全国31个省(区、市)共批复实施矿山环境恢复治理项目1118个,中央财政累计投入37.10亿元。
同时,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根据各省(区、市)矿山环境治理目标,并按照国家有关要求和保障经济持续发展的需求,地方财政向矿山环境治理投入力度也呈现逐年增加趋势。再由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参与矿山环境治理的优惠政策,极大地调动了企业和个人投资矿山环境治理的积极性。据不完全统计,自2000年以来,全国用于矿山环境治理的地方财政资金达4.00亿元,企业自筹资金达15.51亿元。
1.2.2 治理成效
随着我国关于矿山环境保护与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逐步健全、完善和进一步贯彻落实,以及国家和省(区、市)各级行政主管部门的重视程度和监管力度的日益加大,随着社会公众及矿山企业对矿山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矿山开发者重开发轻保护、肆意破坏污染矿山环境的势头已被有效遏制,在保护矿区生态环境、治理恢复被占用破坏的土地、防治地质灾害和矿山“三废”综合治理利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特别是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正式启动两权专款用于矿山环境治理工作以后,在全国范围内的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得以有序开展,一些计划经济时期建立的国有大中型矿山、闭坑矿山和无法找到责任人的矿山的地质环境逐步得到恢复治理,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同时,已实施项目的示范作用,以及有关鼓励政策的出台,极大地鼓舞和激发了企业和个人参与矿山环境保护治理的积极性,使矿山环境保护治理的资金投入更趋于多元化,治理范围更广泛、治理成效更显著。
1.2.2.1 矿山占用破坏土地恢复治理
截至2007年底,全国累计恢复治理矿山占用破坏土地面积约15.50万公顷,治理率达9.35%。现阶段,我国在矿山占用破坏土地恢复治理过程中,普遍遵循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原则,要求土地的复垦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相协调,复垦后的土地应优先用于农业,宜粮则粮、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其次用于建设主题公园、人工湖等生态景观的恢复和其他建设用地。
(1)采空塌陷区治理现状
我国采矿塌陷区主要集中分布在煤矿,其次是石膏矿、金矿等。塌陷区的治理措施根据塌陷规模区别对待:对深度较大的常年积水区,一般采取清淤扩建、淤泥造地等措施,建设成人工湖、鱼藕塘、水田;对季节性积水区,实行挖沟排水,修建台、条田,发展特色种植;对塌陷变形地,采取削高垫洼、回填整平、复耕复林复草或用作其他建设用地。例如甘肃省华亭县对东华煤矿塌陷区进行复平整治,改造成面积达86400平方米的人民广场,成为县城居民集会、休闲场地。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对煤矿塌陷积水洼地进行综合整治,治理塌陷地9.26公顷,建成了具有休闲和娱乐功能的落燕湖景区。山东省枣庄市针对石膏矿塌陷,坚持以挖塘造地为突破口,发展名优水产养殖,扩大植桑种田面积,创造了种、养、加工相结合的立体高效塌陷治理示范区。累计治理塌陷地3000余亩,开挖鱼塘133处,面积近900亩,改造良田整平耕地2700余亩,整个石膏矿区已开始步入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轨道。
(2)露天采场治理现状
随着生态省(区、市)建设活动的开展,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开展了对“三区二线”(即城市规划区、风景区、地质遗迹保护区、重要公路或铁路沿线、沿海岸线)可视范围内的已损山体和废弃的采石坑的治理工作。
对露天采场治理的原则是减少引发崩塌、滑坡等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可能,保证矿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恢复采场范围内被破坏的地表植被,使之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目前采取的主要治理措施首先是对不稳定岩土体进行卸载,消除引发灾害的隐患,再对土质开采坡面和矿坑清理、平整,便于复垦绿化;对石质边坡进行打坑回填客土或者进行覆网客土喷播等技术,使裸露的开采作业面迅速复绿。治理效果较好的江苏省苏州旺山露天采场,在清理不稳定岩体的前提下,针对土质贫瘠、坚硬、坡比较大的基岩坡面采用客土喷播法,对土质较好、坡比小的山体采用厚层基质法等施工工艺和复绿技术,使原来裸露的边坡得到有效的防护,减少水土流失和滑崩灾害隐患,迅速改变了地貌景观。经过三年的治理,形成一个乔、灌木及地被混交的自然种群,植被生长旺盛、根系盘结,生物保护作用明显。改造后的露天采场成为苏州吴中经济开发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山东省威海市按照自然环境条件,因地制宜地采取了土石方工程、植物工程和喷涂工程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方法用于露天采场治理。2000年共喷涂陡峭坡面30万平方米,垒堰总长度9000米,填土量1.8万立方米、石方量9000立方米,栽植常攀藤植物15万株,各类乔木、灌木3万棵。福建省龙岩市上杭紫金矿业按照矿山每年编制的植被恢复计划,遵循稳定一块、恢复一块的原则逐步恢复。目前已采用草、灌、乔、藤相结合,通过人工种植、机械喷播等方法进行植被恢复工作。2001年金矿区种植草皮4.5万平方米,种树8万株,成活率均在85%以上。在2001年底,紫金矿业为实施“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矿山可持续发展战略,开始实施紫金山工业旅游项目,经1年多的开发建设,先后投入2000万元,建设成为福建省独具特色的一个新兴旅游区。2002~2003年度,共接待游客6.8万人次,累计实现旅游收入815万元。
(3)尾矿库、固体废弃物堆放场地治理现状
为了减少扬尘、净化矿区空气环境,预防污染水土环境、引发水土流失、发生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增加矿区土地的可利用率,建设环境优美的绿色矿山,对尾矿库、固体废弃物堆放场地进行治理,成为目前矿山环境治理的主要工作。
现阶段,我国对尾矿库、固体废弃物堆放场地的治理原则是多元开发、变废为宝,提高利用、减少囤积,复垦占地,恢复生态。在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尾矿和固体废弃物大量用于建筑业、发电等行业,如加工成新的建筑材料或制砖、铺路、充填塌陷区等。湖北省武钢矿山大冶铁矿利用尾矿砂制成微晶玻璃花岗岩新型建材及仿古陶瓷工艺品,利用矿石粉碎的细石灰石粉尾矿生产高标号的水泥。安徽铜陵有色金属公司所属的五公里尾矿库已经建成无土复垦示范场,昔日尘沙飞扬的尾“沙滩”,今日已草树成荫,成为沿江绿化带。云南锡业集团有限公司左山采矿厂尾矿库,已复垦成225亩的竹林。对于无法利用的尾矿、固体废弃物可就地回填采场和采坑,覆土后用于人工造林、恢复成耕地等,或充分利用微生物技术直接在矿渣堆上复垦。通过多种形式的治理措施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修复自然景观。如山西孝义和广西平果铝土矿在矿山固体废物复垦中,采取一系列加速生土熟化技术,建立了剥采、排土与复垦联合新工艺,使用了内生菌根真菌微生物工程技术,使土壤活性增加,将工程复垦与生物复垦有机结合,成功实现了排土场的植被恢复。
1.2.2.2 矿山废水废液治理
目前,我国矿山平均年废水废液产出量约为60.88亿立方米,年处理量16.81亿立方米,年综合利用量为17.44亿立方米,综合利用率为28.64%。
矿山废水按生产过程可分为采矿作业废水和选矿作业废水;按废水pH值可分为酸性废水、碱性废水等。矿山酸性废水主要来源于矿坑水、废石堆淋滤液等;矿山碱性废水主要产生于选矿作业。矿山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包括重金属、酸、有机污染物、油类污染物、氰化物、氟化物和可溶性盐类等。重金属污染和酸类污染是废水污染中最普遍的,废水中的重金属元素主要有铅、锌、镍、铜、汞、铬、镉、钴、锰、钛、钒和铋等。目前我国对矿山废水的治理方法主要有中和法、微生物法、人工湿地法等。处理工艺较为先进、成熟,例如甘肃省金川公司针对采、选、冶以及化工动力等各生产环节不同生产工艺所排放的废水,先后建成了镍等贵金属离子、硫酸、氯碱、锅炉、高含盐等废水的处理站,年处理废水达500万吨,并将未被利用的废水排入尾矿库,减轻了对矿区附近水体、土体的污染和破坏。
1.2.2.3 矿山地质灾害治理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共发生由于矿山开采而诱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等地质灾害12000余起,影响面积33.98万公顷,已治理面积6.79万公顷,治理率为19.98%。
根据我国矿山各类地质灾害的发育状况、致灾机理、危害程度,结合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条件,现阶段我国矿山地质灾害治理的原则及工程措施是:①对于危害较严重、治理难度较大、治理投入回报不理想的地质灾害,一般采取搬迁、避让的措施。2003年6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辽宁考察期间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连下“四道军令”:要尽快实施、要公开透明、要责任到人、要增加投入。不久,国家有关部门就开始对东北煤炭城市沉陷区治理安排专项资金,东北三省政府全力以赴投入到采煤沉陷区治理工程之中,治理总面积超过900平方千米。治理项目包括建设小区住宅、维修加固住宅、新建学校、医院、幼儿园等配套设施,对部分受破坏的学校、医院、道路、供(排)水管线、供热管线进行维修加固等。目前,辽宁已安置沉陷区受灾居民2.8万户,超过安置户数的70%,已建成居民楼房住宅240多万平方米,建成学校、医院等配套设施25万平方米。吉林省采煤沉陷区新建楼房住宅小区竣工面积为82万多平方米,安置居民1.36万户,各项配套建筑设施也同步进行。黑龙江省治理面积超过400平方千米,截至2006年5月底,已开工新建住宅223万平方米,占下达计划的78%,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安置沉陷区搬迁居民33112户,约占下达计划的70%。②对于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呈点状分布的突发性地质灾害,采取部署群测群防的监测体系,实施治理工程,开展重点区域专门性监测等措施。例如甘肃省小厂坝铅锌矿1138平硐不稳定斜坡(潜在滑坡)变形面积约10万平方米,其主要诱发因素是汛期地下水水位上升导致高陡基岩坡面残坡积碎石土变形蠕动。在对其进行坡面位移定期监测的基础上,采取格构加固、修建挡土墙、地表排水等工程措施及植树育草生物措施,有效地抑制了坡体蠕动变形的进一步发展。
1.2.3 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虽然我国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工作刚刚起步,无论政策法规、管理机制、资金保障,还是技术标准都有待健全和完善,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2.3.1 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尚未步入法制化轨道,管理机制不健全
近年来,我国虽然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涉及矿山环境保护和治理的法律、法规,但这些法律、法规大多局限于原则性的要求,可操作性较差,具体实施时存在一定难度。在管理体制上各执法单位之间时有交叉重叠,时有空白。特别是治理的主体单位与上级主管部门及相关单位,在法律上和经济上多方面的关系均缺乏明确界定。矿山环境治理过程中,各方责、权、利的关系应遵循怎样的原则加以确立?治理之后的成果,即环境产权和复垦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等应如何确立和保护?这些问题在原有法律中均未涉及,急需加以完善。
1.2.3.2 我国矿山开采历史悠久,环境破坏严重,治理难度增大
长期以来由于环境保护意识淡薄,矿山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不健全,管理滞后,加之受开采条件、开采方式、生产工艺、技术水平、装备条件等综合因素的影响,致使我国矿山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造成全国矿山环境问题广泛分布,且类型复杂、致灾几率大、突发性强、隐患多、灾情严重。不仅严重影响和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甚至威胁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和矛盾。而我国矿山环境恢复治理起步晚、规模小、投入资金有限,随着矿山采掘规模和强度的增大,矿山环境问题将日益突出,治理难度也将越来越大。
1.2.3.3 矿山环境保护和治理资金短缺,投资机制不完善
目前,我国矿山环境保护和治理资金主要来源于三个部分:一是中央财政从两权使用费和价款中安排一定的资金,因历史欠账太多,远远不能满足矿山环境治理的需要。二是地方财政从收取的价款和矿产资源补偿费中安排部分资金,主要用于矿产资源勘查等方面支出,用于矿山环境治理的费用极为有限。三是矿山企业交纳的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由于矿山环境治理工程投入大,其经济效益不凸显或滞后,再由于缺乏矿山环境治理相关的鼓励政策措施,造成矿山环境治理投资回报率不大,因此极少有其他资金投入,投资机制不畅,多元化、多渠道的矿山环境治理投资机制尚未形成。
1.2.3.4 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技术标准、规范急需制定
虽然国内已进行过不同层次的矿山恢复治理方面的零散研究工作,也开展过不同类型废弃矿山恢复治理的示范工程,但这些工作所积累的经验和数据资料距离形成系统的标准、规范还有很大差距,造成目前我国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作的目标、任务不很明确,治理成效界定缺乏依据,治理技术不规范。因此,出现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程布设较随意、技术含量低,部分治理工程的治理成果不显著,很难实现预期的效益。为了尽快提高我国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技术水平,规范恢复治理工程的技术路线选择、工作量布设、质量监控、预算编制、预期成果目标设定等,建议国家有关部门设立专项资金,集中一批技术力量,尽快研究制定矿山恢复治理的方法、标准或规范,用以指导全社会矿山的恢复治理工作。
1.2.3.5 重前期治理,轻后期管理,影响了矿山环境治理效果
自2001年大规模、有计划地开展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作以来,相继开展了大量的矿山环境治理项目。大多数项目在前期的治理阶段,由于有资金保障,主管单位和实施单位的积极性都很高,不仅严格按照设计施工,而且监管力度大。而项目评审验收后,因没有后续资金支持,部分治理工程后期的维护工作处于停滞状态,行政监管也出现空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治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