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污水处理过程中的酸化
1,水解酸化最初提出,是在厌氧基础上。
作为第二代厌氧反应器的很重要的预处理阶段,用以高分子降解为小分子、产乙酸,
为下一阶段产甲烷创造良好基质环境。
2,只在目的,提高可生化性,即将大分子降解为小分当然了,也有一些基团并未降解为小分子,但是提高可生化性,
例如,硝基苯,可生化性极差,但是在水解条件下,控制适当,则可转化为苯胺,苯胺的生化性相对较好。
至于你说要采取哪些措施,你可以根据这个设计要求去找相应的措施
池深 H:应大于 5.5~6m。
容积负荷 N_v=2~2.5kgCOD/〖(m〗^3*d)
水力停留时间:6~8h
污泥浓度:MLSS=10~20g/L
溶解氧:<0.2~0.3mg/L,
用氧化还原电位之-50~+20mv
PH 值:5.5~6.5 水温尽可能高,大于 25 摄氏度效果较好
配水:由配水区进入反应区的配水
孔流速 v=0.20~0.23m/s;v 不宜太小,以免 不均。
Ⅱ 水解酸化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要设置废水酸化沉淀池
水解酸化的作用是调节废水的pH值,为后续的生化反应的反应创造条件;因为很多工艺要求水质在一定pH值范围内,而进水水质往往达不到要求,故要设计酸化池。
Ⅲ 在工业污水处理中采用的水解酸化工艺是怎么一回事
工业污水处理中,微氧水解酸化工艺作为一种预处理技术,其核心原理是通过在厌氧条件下,利用水解菌将大分子有机物如淀粉和蛋白质分解为小分子如葡萄糖和氨基酸,同时通过产酸菌进行酸化和发酵,将不溶性和难生物降解的物质转化为溶解性和易生物降解的物质,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
然而,微氧水解酸化工艺并非完美无缺,其效率较低、运行稳定性差且可能产生有毒气体。研究发现,通过在水解酸化阶段通入适量氧气,可以显著提高效率。这是因为氧气能促进有水解作用的微生物如杆菌的繁殖,加速代谢,使得大分子有机物分解更加高效。在微氧环境中,氧气的作用包括:
尽管微氧水解酸化对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可能不如传统工艺显著,其COD去除率较低,甚至可能导致出水COD升高,但其对复杂工业废水如制药废水、石化废水的预处理能力强大,能有效处理有机物浓度高、有毒及难降解的污水。因此,微氧水解酸化工艺在工业污水处理中扮演着重要的预处理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