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污水处理厂进水BOD很低,怎样培养污泥
BOD很低的话,可以投加适量的葡萄糖,1g葡萄糖基本等于1BOD,你可以按照这个量进行计算。
㈡ 怎样提高污泥浓度,或固体物
有规律的处理剩余污泥或加大排泥量降低污陪态泥浓度:是指单位质量的活性污泥在单位时间内所去除的污染物的量;l);
提高有机负荷或增加污泥接种量提高污泥浓度,提高或降低污泥浓度;
污泥负荷.d)
提高或降低五日生化需氧量,单位芦液源kgcod(bod)/。污泥负荷在微生物代谢方面的含义就是f/(kg污泥;m比值。可以增大埋拆或降低污泥负荷污泥浓度:曝气池单位容积混合液内所含有的活性污泥固体物的总重量计量单位(mg/
㈢ 如何提高印染废水的BOD/COD值
1. 影响印染废水可生化性的原因
印染厂的生产工艺对其废水的可生化性影响很大。通常废水中化学药剂、无机盐的含量过高,有机物含量相对较少,原水缺乏合成微生物合成所必须的营养,可生化性差。此外,染色废水由于染料品种复杂、季节性变化较大,其可生化性也有所变化,从而使生化处理(主要是指好氧)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2. 前置不完全厌氧生物处理
随着对印染废水处理达标要求提高,仅依靠好氧生化工艺(如接触氧化法或活性污泥法)处理可生化性较差的印染废水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如果在好氧生化工艺处理之前进行厌氧(兼氧)水解处理,使好氧处理较难去除的许多污染物质,如化纤原料、染料等利用厌氧(兼氧)菌作用强的特点,将废水中的大分子有机物转化为小分子有机物,难降解物质转化为易降解物质,从而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为后续好氧处理创造条件。其脱色效果(包括活性染料类)及去除有机物污染能力比单纯采用好氧处理工艺均有所提高。同时,中高浓度印染废水采用厌氧(兼氧)生化预处理可大幅度降低成本,其手段主要是增设水解酸化池和中沉池等。
推广和应用不完全厌氧生物处理工艺有利于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是处理中高浓度印染废水的右树丰虽。
3. 提高生化处理的运行水平
控制(或创造)良好的生态条件是提高生化处理运行水平所追求的目标。其中涉及水质的均化与调节:温度、营养料、污泥的沉降性能、充氧、污泥膨胀、活性污泥培养和驯化:以及微生物相等多种因素, 目前曝气池控制条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主要是温度、充氧和填料等。
此外,相当多的污水处理厂(站)提供的情况表明,即使控制条件好,但缺乏有效管理,处理效果也不佳。
3.1 温度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高,微生物活力强,处理效果好;反之,则会抑制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就江苏省地理纬度而言,出现微生物受抑制的情况并不显著,但会出现温度过高造成处理效
果不佳的情况。如某厂废水处理站在2003年7-8月的持续高温下,水温达到或超过45℃,曝气池的水色由棕色转化成黑色,微生物死亡,处理效果大幅度下降。据推测,可能是嗜温菌与嗜热菌之间的相互竞争,以及溶解氧(DO)的减少,造成生物膜脱落,使有机负荷率降低所致。所以采取夏季降温是印染废水处理不可忽视的一项措施。
3.2 充氧
氧气是保持微生物正常活动的一个必要条件。一般来说,印染废水生化处理系统中保持混合液的、DO在40mg/L左右。在曝气池中充氧系统大多为鼓风曝气结合微孔曝气管、散流曝气头或膜片微孔曝气器。其存在的普遍问题是氧的转化效率较低,仅为8%一25%。而国外的微孔曝气器,膜片选用EPDM材料,采用激光打孔,孔小而精致,其氧的转化效率为30%一60%,且降低电能消耗。研制或选用具有较高氧转化效率的曝气装置,选择性能优良的低能耗鼓风机,以及确定合理的充氧条件(气水比),是提高生化处理运行水平的重要方面。
3.3 填料
填料作为膜法处理工艺中的生物载体,广泛应用于印染废水治理。根据接触氧化工艺需要,填料应具备良好的强度和使用寿命;分布均匀、有空隙可变性,对气泡有充分的切割能力,提高氧利用率;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具有良好的挂膜、脱膜更新效果等。国内填料的应用推广大致经历了硬性填料、软性填料、半软性填料以及弹性填料等四个过程。填料作为生物膜法工艺的核心部分,直接影响着运行周期、处理效果和投资费用。因此,选择优质、高效的填料,使气、水、生物膜充分混渗接触交换,提高传质效果,才能确保良好的新陈代谢。弹性波纹立体填料是目前的首选材料。
㈣ 如何提升污水水质达标率
有几种方法
1生物处理法,利用污水中含有有机物利用生命力较强的单细胞专生物来分解水中的有害物质属,需要在水中加入适当的氧气,
2过滤法典型有板块压滤机将水中的杂质去掉,沉降池沉降水中的悬浮物
3化学法:如次氯酸钠发生器,氧化水中的有机物,中合法中和水的酸碱度
㈤ 我们污水处理厂现在出水BOD月平均值约8~12mg/L,但因中水回用需降低到6mg/L以下请问有什么办法和工艺能解决
建议将中水来部分单独处源理,尽量减少处理的水量。有下列方向:
1、增加膜处理系统,推荐从超滤膜、纳滤膜、反渗透膜中选择,通过物理拦截去除低含量BOD;
2、增加臭氧处理系统,通过臭氧氧化降解低含量BOD;
3、增加小规模滤池,滤料可选用砾石+砂、活性炭、纤维滤料等。
㈥ 污水处理厂的污水排放标准怎么提高
排放标准是提高不了的,标准是国家制定发布的,国家对污水处理厂的污水排放标准是有要求的,必须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 才能达标排放。
标准规定了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废气排放和污泥处置(控制)的污染物限值。
标准适用于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废气排放和污泥处置(控制)的管理。
居民小区和工业企业内独立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污染物的排放管理,也按本标准执行。
问题所说的提高应该是指水质如何处理才能提供效率吧。一般污水处理厂处理有以下5种方法:
一、间歇活性污泥法(SBR)
间歇活性污泥法也称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equencing Batch Reactor-SBR),它由单个或多个SBR池组成,运行时,废水分批进入池中,依次经历5个独立阶段,即进水、反应、沉淀、排水和闲置。进水及排水用水位控制,反应及沉淀用时间控制,一个运行周期的时间依负荷及出水要求而异,一般为4~12h,其中反应占40%,有效池容积为周期内进水量与所需污泥体积之和。
比连续流法反应速度快,处理效率高,耐负荷冲击的能力强;由于底物浓度高,浓度梯度也大,交替出现缺氧、好氧状态,能抑制专性好氧菌的过量繁殖,有利于生物脱氮除磷,又由于泥龄较短,丝状菌不可能成为优势,因此,污泥不易膨胀;与连续流方法相比,SBR法流程短、装置结构简单,当水量较小时,只需一个间歇反应器,不需要设专门沉淀池和调节池,不需要污泥回流,运行费用低。
二、吸附再生(接触稳定)法
这种方式充分利用活性污泥的初期去除能力,在较短的时间里(10~40min),通过吸附去除废水中悬浮的和胶态的有机物,再通过液固分离,废水即获得净化,BOD5可去除85%~90%左右。吸附饱和的活性污泥中,一部分需要回流的,引入再生池进一步氧化分解,恢复其活性;另一部分剩余污泥不经氧化分解即排入污泥处理系统。
分别在两池(吸附池和再生他)或在同一池的两段进行。它适应负荷冲击的能力强,还可省去初次沉淀池。主要优点是可以大大节省基建投资,最适于处理含悬浮和胶体物质较多的废水,如制革废水、焦化废水等,工艺灵活。但由于吸附时间较短,处理效率不及传统法的高。
三、氧化沟
氧化沟是延时曝气法的一种特殊型式,它的平面像跑道,沟槽中设置两个曝气转刷(盘),也有用表面曝气机、射流器或提升管式曝气装置的。曝气设备工作时,推动沟液迅速流动,实现供氧和搅拌作用。
与普通曝气法相比,氧化沟具有基建投资省,维护管理容易,处理效果稳定,出水水质好,污泥产量少,还有较好的脱N、P作用,适应负荷冲击能力强等优点。
四、连续进水周期循环延时曝气活性污泥法(ICEAS)
ICEAS反应器前部设有预反应区(占池容积的10%)。反应池由预反应区和主反应区组成,并实现连续进水,间歇排水。预反应区一般处在厌氧和缺氧状态,有机物在此被活性污泥吸附,该区还具有生物选择作用,抑制丝状菌生长,防止污泥膨胀。被吸附的有机物在主反应区内被活性污泥氧化分解。
反应连续进水,解决了来水与间歇进水不匹配的矛盾。但该工艺沉淀效果较差、净化效果变差,易发生污泥膨胀,污泥负荷较低,反应时间长,设备容积增大,投资较大。
五、生物脱氮除磷工艺(A/A/O)
污水首先进入厌氧池与回流污泥混合,在兼性厌氧发酵菌的作用下,废水中易生物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转化为聚磷菌可以吸收小分子有机物(如VFA),并以PHB的形式贮存在体内,其所需的能量来自聚磷链的分解。随后,废水进入缺氧区,反硝化细菌利用废水中的有机基质对随回流混合液带入的NO3- 进行反硝化。废水进入好氧池时,废水中有机物的浓度较低,聚磷菌主要是通过分解体内的PHB而获得能量,供细菌增殖,同时将周围环境中的溶解性磷吸收到体内,并以聚磷链的形式贮存起来,随后以剩余污泥的形式排出系统。系统中好氧区的有机物浓度较低,正有利于该区中自养硝化菌的生长。
厌氧、缺氧、好氧三种不同的环境条件和不同种类的微生物菌群的有机配合,能同时具有去除有机物、脱氮除磷的功能;工艺简单,水力停留时间较短;SVI一般小于100,不会发生污泥膨胀;污泥中磷含量高,一般为2.5%以上;厌氧-缺氧池只需轻缓搅拌,使之混合,而以不增加溶解氧为度;沉淀池要避免发生厌氧-缺氧状态,以避免聚磷菌释放磷而降低出水水质和反硝化产生N2而干扰沉淀;脱氮效果受混合液回流比大小的影响,除磷效果则受回流污泥中挟带DO和硝酸态氧的影响,因而脱氮除磷效果不可能提高。
㈦ 城镇污水处理厂BOD和总磷入水浓度太大出水不能达标怎么办
首先看进水情况,BOD浓度超过了接管标准,还有总磷,如果污水处理厂是一版级处理的话,那么总权磷也超标了,反正要从废水来源查找,解决掉超标排污的接管单位。
如果进水浓度达标了但还是比较高,那么就要对污水厂的处理工艺进行改造了。
㈧ 污水处理厂设计,COD=3620mg/L,BOD=250mg/L,可生化性很低,该用啥处理工艺
方案一:混凝沉淀预处理,再水解酸化,后面可以接A2O或者生物接触回氧化池。
方案答二:建议采用MOFS预处理,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后再接厌氧,然后再接活性污泥。
方案三:水解酸化池可以将大分子有机物分解成小分子,提高废水可生化性。或是生化前预处理,去除一部分COD。答案参考自环保通,希望对您有帮助。
㈨ 如何处理可生化性差的废水BOD5/ COD=0.25 应选用什么工艺
提高污水可生化性有如下方法:
1、在处理工艺前段增设水解酸化池,将大分子难降解的有机物通过厌氧酸化反应分解成小分子的物质,从而提高可生化性;
2、在生化处理后面加臭氧氧化工艺,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氧化分解生化处理阶段难降解的有机物,提高出水水质。
3、在生化处理阶段投加营养物质,如葡萄糖,淀粉等,提高BOD值,从而提高可生化性,改善出水水质。
4、微电解方法,但是随着使用效果会逐渐下降,主要是铁屑表面出现金属氧化物和氢氧化物膜,效果就越来越差了。
楼主提到B/C已经为0.25,已经具备活性污泥法的可生化性指标,常规指标为B/C大于0.2即可。因此楼主如果选择污水处理工艺,选用传统的活性污泥法处理工艺即可,如果对出水有特殊要求,如回用的话,可以在传统活性污泥法工艺后段加深度处理工艺,如多介质过滤器,砂率、膜处理工艺等。但是选择何种处理工艺与现场的可用地面积,实际处理水量,进水水质,产水水质指标息息相关,因此只能简单建议使用“旋流沉砂池+水解酸化池+CAST+平流沉淀池+深度处理工艺”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㈩ 污水处理厂进水BOD很低,怎样培养污泥(ICEAS工艺)
BOD很低,没有关系来,你可以人工源添加易降解的物质,比如葡萄糖、蔗糖等。
还有根据你培养的污泥质不同,需要的营养成分比例也不同。
一般的,好氧:BOD5:N:P=100:5:1;厌氧:COD:N:P=8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