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废水污水 > 污水菌种膨大因为什么

污水菌种膨大因为什么

发布时间:2023-03-27 13:44:15

⑴ 活性污泥处理处理污水,其中最重要的微生物是什么微生物

活性污泥是活性污泥处理系统中的主体作用物质,在废水生物处理中,不论采用何种方法处理构筑物及何种工艺流程,都是通过处理系统中活性污泥或生物膜微生物的新陈代谢的作用,使活性污泥具有将有机污染物转化为稳定无机物,在有氧的条件下,将废水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为无机物,从而达到废水净化的目的。处理后出水水质的好坏同组成活性污泥的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及其活性有关。

微生物的五大共性:
(1)体积小、面积大;(2)吸收多、转化快;(3)生长旺、繁殖快;(4)适应强、易变异;
(5)分布广、种类多。
细菌类体积小、种类多、代谢活力强
在污水处理所利用的生物群体中,细菌是体型是最微小的一种。(直径0.5-2um,只有在1千倍电子显微镜才观察到)它具有在好氧及厌氧条件下吸收分解各种有机物的能力。
对污水起作用的主要菌种有:菌胶团、球衣细菌、硝化菌、脱氮菌、 聚磷菌等……
在废水生化处理中,正是利用了这些特征,很容易找到能分解有机污染物的微生物。由于细菌繁殖快可使之繁殖增多到我们所需的数量由于它体积小同外界环境物质交换频繁,因此代谢活力极高,即可快速地从废水中降解有机污染物。此外由于细菌易变异,可使我们筛选、驯化出适合与需要的菌种。
菌胶团
它是形成生物絮体和生物膜的主要生物,在胶质中含有无数的菌体。菌胶团细菌的作用菌胶团细菌是构成活性污泥凝絮体的主要成分,有很强的吸附、氧化分解的能力
保护作用,细菌形成菌胶团后可防止被微型动物所吞噬,并在一定程度上可免受毒物的影响n有很好的沉降性能,使污泥在二沉池中迅速地泥水分离
球衣菌
菌体排列一系列呈丝状,通常为白色或灰色,使常见的一类菌种,在活性污泥中大量繁殖,使污泥膨胀,给污水处理带来危害。
脱氮菌
在缺氧条件下,利用硝酸盐中的氧来氧化分解有机物,将硝酸盐或亚硝酸盐还原为氮气
硝化菌
在好氧条件下,将氨氮氧化为亚硝酸盐 氧化成 硝酸盐的细菌
聚磷菌
在厌氧(无溶解氧,无硝化盐和亚硝酸盐)和耗氧交替条件下,对磷有过剩摄取能力。
原生动物(单细胞的好氧动物)起主导作用。
个体很小,长度一般在100~300um,用普通显微镜可清楚观察到其形态。
它具有吞食污水中的有机物和细菌,在体内迅速氧化分解的能力,在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中它除了去除有机物,加快有机物的分解外,能使生物膜的表面吸附能力获得再生。
后生动物
后生动物稍复杂,多细胞构成,体内有各种器官。参与污水处理的后生动物,包括 从体型较小的轮虫到栖息于生物滤池的甲壳虫,昆虫幼体等体型较大的类型。
以上为最粗略的回答,要讲此课的5天。

⑵ 污水生物处理中厌氧池和二沉池出现污泥膨胀是什么原因,怎么解决

产生污泥膨胀的原因是十分复杂的。一般来说:出现污泥膨胀有两种类型:丝状菌膨胀和非丝状菌膨胀。
先说非丝状菌膨胀:主要是由于温度低太低和污泥负荷太高而导致的,如果是长期运行的污水厂我相信一般都会在运行过程中能够轻松解决的,一般不是太大的问题。
其实主要的原因就是丝状菌膨胀:产生的原因是比较复杂的。1)污泥负荷太高或者太低,太低是由于丝状菌相对普通菌种具有更大的表面积,生长更快,负荷太低会成为优势菌种,造成膨胀。太高是因为对氧气传质不利,造成内部厌氧和缺氧环境太多,丝状菌大量繁殖。2)好氧池曝气不足。丝状菌表面积更大,对氧气的利用更好,逐渐成为优势菌种。3)污水类型的变化。污水中C/N和C/P比例降低也会导致丝状菌增长(丝状菌对N P的亲和力更强)4)pH和温度。一般认为pH较低和温度高和低都易导致丝状菌膨胀。
针对丝状菌的解决方式:个人认为最有用的是加铁盐或者铝盐等絮凝剂,其实丝状菌对水质的净化效果是很好的,加入絮凝剂可以缓解膨胀,增加污泥的沉淀性能。其他的方式还有:检测污水性质,看是否失衡,失衡的话可以加药;曝气系统是否正常,维持好氧池的DO不低于2mg/L;控制污泥浓度,及时排泥等措施。

⑶ 污水处理复合菌种原来有这么多讲究

复合细菌是由6个属共50多种细菌组成的复合菌系,可以适应不同的水质环境,并从中自主分化选择出特异性强的菌种,自主适用面极广。其主要包含硝化细菌属、反硝化细菌属、芽孢杆菌属、假单胞菌属和活化酶以及多糖等其它营养物。具备硝化和反硝化双重作用的复合菌种,在污水处理环镜逐渐繁琐的具体情况下,单一化采用硝化或反硝菌种越来越难到达菌种平衡,企业对硝化反硝化的配比也无法准确掌握,造成大量菌种浪费或不足,复合菌种可依据水体具体情况本身扩展繁育,到达菌种平衡,让污水处理更简易、高效 。

一、使用方法

1、使用量:按相应构筑单元有效容积1000ppm-1300ppm,投加比例可以依污水情况适量增减。其中河道治理和市政污水投加比例一般控制在50ppm-200ppm,配合投加100ppm的光合细菌。

2、按镇拿照1:6比例和污水溶解,投加到对应池体中,依据工艺状态的不同调整参数,经过24小时,使微生物激活,附著菌床并进行繁殖,从而达到活跃状态。

3、建议采用阶段式调适进水,以减小对微生物之冲击,运行初期打开正常进水量的1/3,后期逐步增加水量直至满负荷运行,时间一般为两周。如进水量设计负荷偏小,则可一次性全开

4、监测与调适系统运行,约15天后在无若系统稳定,则无需再添加菌剂。

二、参数分析

1、PH值 :作用范围为6~9之间,最佳使用范围在6.8-8.5之间;

2、温度:作用范围在10℃~50℃之间兆返,最佳作用温度为25-30℃。高于40℃会导致硝化细菌内酶的变性(厌氧菌不受影响);低于10 ℃时,细胞生长会受到很大的限制

3、溶解氧:在污水处理中的反硝化池,溶氧量为0.5毫克/升以下,硝化池溶解氧2毫克/升以上

4、盐度:在海水和淡水中都适用,最高可耐受35g/L的盐度(以氯化钠计)

三、注意事项

1、培养期间污水中需要保持合理营养物浓度(碳氮比)

2、接触产品后,应用热肥族旅饥皂水将手洗净,以避免吸入或接触眼部

甘度 | 做好菌种 做好服务

⑷ 污水处理在什么情况下会发生污泥解体有什么指示菌种吗

废水生物处理是利用有关微生物的代谢过程,是对废水中有机物进行降解或转化的过程。微生物在降解有机物的同时其本身也得到了增殖。污泥膨胀有两种类型,一是由于活性污泥中大量丝状菌的繁殖而引起的污泥丝状菌膨胀,二是由于菌胶团细菌体内大量累积高粘性物质(如葡萄糖、甘露糖、阿拉伯糖、鼠李糖和脱氧核糖等形成的多类糖)而引起的非丝状菌性膨胀。

污泥丝状菌膨胀可根据丝状微生物对环境条件和基质种类要求的不同而划分为五类类型:

(1)低基质浓度型;

(2)低溶解氧浓度型;

(3)营养缺乏型;

(4)高硫化物型;

(5)pH不平衡型。

在实际运行中,一般以污泥丝状菌膨胀为主,占90%以上。发生污泥膨胀时,主要有以下特征

(1)二沉池中污泥的SVI值大于200ml/g;

(2)回流污泥浓度下降;

(3)二沉池中污泥层增高。


污泥膨胀相关理论:

(1)A/V假说:当混合液中基质收到限制或控制时,由于比表面积大的丝状菌获取基质的能力要强于菌胶团,因而菌胶团受到抑制,丝状菌大量繁殖;

(2)动力选择性理论:以微生物生长动力学为基础,根据不同种类微生物具有不同的最大比生长速率和饱和常数,分析丝状菌与菌胶团的竞争情况;

(3)饥饿假说:将活性污泥中微生物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菌胶团细菌,第二类是具有高基质亲和力但生长缓慢的耐饥饿丝状菌,第三类是对溶解氧有高亲和力、对饥饿高度敏感的快速生长丝状菌;

(4)存储选择理论:在底物风度的状态下,非丝状菌具有贮存底物的能力,而被贮存物质在底物匮乏时能够被代谢产生能量或合成蛋白质。但是一些丝状菌也具有底物贮存能力,底物贮存能力不能完全用来解释污泥膨胀机理;

(5)氮氧化氮假说:CASEY提出低负荷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的污泥膨胀假说,如果缺氧区的反硝化不充分,导致好氧区存在亚硝酸氮,那中间产物NO、N2O就会抑制菌胶团的好氧细胞色素,进而抑制其好氧情况下的基质利用,相反一些丝状菌只能将硝酸氮还原为亚硝酸氮,因此不会在反硝化条件下胞内积累NO和N2O,丝状菌就不会在好氧段被抑制,因而更具竞争优势。亚硝酸与SVI有一定的正相关性。沉淀性能良好的污泥粒径分布较广,且以球菌为主,膨胀污泥的粒径大都在10μm以内,污泥较为细碎。


影响污泥膨胀的因子:

1、温度

低温有利于丝状菌生长,Daigger等人发现10℃容易导致丝状菌性污泥膨胀,而污水温度提高到22℃则不容易产生污泥膨胀现象;

2、pH 值

活性污泥微生物适宜pH范围为6.5~8.5,pH小于6时,菌胶团活性减弱,生长受到抑制,但丝状菌能大量繁殖,取代菌胶团成为优势种群,污泥的沉降性能明显变差并发生污泥膨胀。pH值低于4.5时,真菌完全占优势。

3、DO

低DO是引起丝状菌污泥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若DO成为限制因子,菌胶团生长受抑制,而丝状菌因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更易获得溶解氧进行生长繁殖,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具有低Ks的丝状菌在低基质浓度下,具有比菌胶团高的比生长速率,这可以解释基质限制、溶解氧限制和营养物质限制引起的污泥膨胀现象。只要溶解氧成为限制,任何负荷下都会发生污泥膨胀。污水处理中DO控制在2左右,太高太低都容易引起污泥膨胀。

4、F/M

低负荷情况下,由于丝状菌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低Ks,其对碳源有较强的亲和力,优先利用碳源,造成竞争优势。低F/M经常出现在完全混合式曝气池、大回流比的氧化沟(如卡鲁萨尔氧化沟)、沿程分散进水曝气池中;低负荷容易引发丝状菌污泥膨胀,高负荷容易引发污泥粘性膨胀。负荷分布不均,好氧区一直处于低负荷运行状态易造成丝状菌大量增殖。

Li等人对膜生物反应器内污泥负荷参数的影响研究表明,当F/M<0.2kg/kg.d时,容易引发污泥膨胀;Pan和Su等人将污水通过好氧选择器进入膜生物反应器,将F/M调整到0.4kg/kgd,有效的控制了污泥膨胀;而Laitinen和Luonis等人则是利用缺氧选择器,加强反硝化除磷作用,有效解决了污泥膨胀。

高有机负荷下,反应器内底物充裕,在这种情况中菌胶团比丝状菌具有更强的吸附与存贮营养物质的能力,能够充分利用高浓度的底物迅速增殖,具有较高的比生长速率,抑制了丝状菌的生长,但是如果DO浓度不够,在0.5mg/L以下,菌胶团在低溶氧的条件下增殖受到抑制,而丝状菌由于其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即使在低溶氧的条件下也能获得氧,其增殖速率明显高于菌胶团,发生高负荷低DO下的污泥膨胀;低负荷下由于长时间缺少足够的营养物质,菌胶团生长受到抑制,而丝状菌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其菌丝会从菌胶团中伸展出来以增加其摄取营养的表面积。

由于研究者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条件不尽相同,研究结果也很不一致尤其是关于有机负荷与污泥膨胀关系的说法也比较混乱。高低有机负荷都可能引起污泥膨胀,Ford和Eckenfeilder等人发现高低负荷下都可能发生污泥膨胀,Palm等人认为根据负荷不同,在任何DO浓度条件下都可能发生膨胀,Chudoba等人认为即使对于推流式曝气池,虽然沿吃长方向存在着高的浓度梯度,但在高负荷下也会发生污泥膨胀。

5、N、P营养物质

通常认为污水中BOD5:N:P=100:5:1为微生物的适宜比例。N、P含量不均衡的废水,会引发丝状菌与非丝状菌膨胀,丝状菌膨胀:有研究发现在缺N的情况下,由于丝状菌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低Ks,其对N、P等营养物质有较强的亲和力,优先利用营养物质,造成竞争优势;非丝状菌污泥膨胀:BOD5/N为100:3时,菌胶团未能有充分的N完成代谢,于是把有机物以高亲水性的多糖胞外聚合物(EPS)的形式贮存在胞外。因此要降低进水C/N比。

6、微量元素

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会助长丝状菌的过量生长,这可用痕量金属缺乏症理论分析。由于丝状菌具有比菌胶团更大的比表面积,其在痕量金属含量不足时比后者具有更大的对痕量金属的吸附能力,从而抑制了菌胶团的生长。

7、有毒物质

当有毒工业废水进入污水厂时,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要出现中毒现象,Novak在对非丝状菌膨胀的研究中发现,菌胶团吸收污水中的有毒物质后,粘性物质分泌减少,生理活动出现异常,可能引起污泥膨胀。


污泥膨胀解决办法:

1、应急措施:

(1)增加絮凝剂,如投加硅藻土、粘土、厌氧污泥、金属盐类、混凝剂,如投加铁盐(氯化亚铁5~50mg/L)、铝盐(矾土10~100mg/L)。

(2)采用消毒氧化剂,如采用回流污泥加氯措施,投加量一般为2~10kgCl2/1000kg干污泥,既可控制曝气池污泥膨胀也可对二级处理出水消毒,同时使控制污泥膨胀所需要的加氯量最少。铜离子浓度在0.75mg/L时或食盐浓度为4g/L时对抑制丝状菌污泥膨胀效果良好。但是此法治标不治本。

2、改变工艺

(1)设置选择器,选择器是曝气池之前或前段设定的高有机负荷区(接触区),为菌胶团细菌提供高浓度的可吸收的溶解底物,以提高其摄取和贮存能力,使其在与丝状菌的竞争中处于优势。

(2)此外改变反应器形式,如将完全混合曝气池改为推流式曝气池,连续进水改为间歇进水。丝状菌几乎都不能在完全无分子氧的环境中吸收底物,这使得通过脱氮和除磷过程而利用底物的功能菌迅速增殖,所以A/O和A/A/O系统能有效控制丝状菌污泥膨胀。在A2/O工艺中,厌氧、缺氧区不利于丝状菌增殖,如果在好氧段能旁流一部分进水提供碳源,则丝状菌在整个系统中都处于不利状况。

(3)工艺运行调控:由于污水腐化产生的膨胀,可以对消化污水预曝气,沉淀池中污泥应及时刮除;N、P缺乏的污水,可及时投加尿素、铵盐、化肥或与生活污水混合,使BOD5:N:P=100:5:1左右;缺氮时可从污泥消化池往曝气池投加高含氮污泥上清液;低溶解氧可以增加供氧,采用表面转刷曝气的氧化沟,欲提高DO,可通过提高出水堰的高度,以提高转刷的吃水深度的方法,强化转刷的曝气能力;低负荷导致的污泥膨胀,可以适当提高F/M;高负荷污泥膨胀,可射流曝气剪切丝状菌,射流高的传质效率提供充足的溶解氧。增加水力剪切力:通过曝气时产生的强水力剪切作用使蓬松污泥自聚、密实,同时使絮团表面不稳定的丝状菌脱落。

(4)在完全混合曝气池中负荷0.1~0.5kgBOD5/(kgMLSSd)都发生膨胀,而推流式中污泥负荷大于0.5kgBOD5/(kgMLSSd)才发生膨胀,而间歇式反应器内没有发现膨胀现象;变化的水力负荷造成SVI上升,具体分析为高负荷、低溶解氧刺激了丝状菌的生长,且丝状菌生长的不可逆性,造成污泥膨胀,特别是当有机物浓度剧增时极易引起污泥膨胀;污泥有机负荷为0.5kg/kgd,并且DO在2mg/L时,可以有效的控制丝状菌的生长。

(5)低负荷引起污泥膨胀的恢复:加大污泥负荷,利用在高底物浓度的环境条件下,菌胶团的贮存能力与最大比生长速率均比丝状菌的高这一特点,在反应器中创造出有利于菌胶团生长繁殖的生态环境,使其取代丝状菌逐渐成为污泥中的优势菌种,从而使发生膨胀的污泥逐渐恢复正常。

(6)增大污泥回流量有利于提高菌胶团细菌摄取有机物的能力并且增大与丝状菌的竞争力度,抑制丝状菌的膨胀。丝状菌的生长速率小于非丝状菌,长SRT有利于丝状菌的生长,因而增加排泥量,可以有效排除池内过多丝状菌。并且长泥龄情况下,发生污泥老化,老化的污泥活性不够,竞争不过丝状菌,会使丝状菌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3、污泥膨胀自然消除的原因:污泥膨胀导致污泥的大量流失,使MLSS浓度降低,其结果是在其它条件不变时,有机负荷提高,DO上升,OUR减小,这都有利于抑制丝状菌的增殖。


其他污泥膨胀原因

1、一般认为悬浮固体少而溶解性和易降解的有机物较多,特别是含低分子量的烃类、糖类和有机酸等容易发生丝状菌膨胀,例如啤酒、食品、乳品、造纸废水;丝状菌对高分子物质的水解能力弱,较难吸收不溶性物质,对低分子有机物可直接作为能源加以利用,最有代表性的丝状菌是球衣菌属,它能将葡萄糖、蔗糖、乳糖等糖类物质直接利用,当废水中含有可溶性有机物多时,易诱发丝状菌膨胀,而不溶性有机物作为去除对象的废水则不易产生污泥膨胀。Van等发现葡萄糖、乙酸盐这些低分子可溶性有机物容易引起污泥膨胀,而大分子淀粉不易引起污泥膨胀;

2、腐化的污水,还有大量硫化氢的污水,污水在下水管和初沉池等贮存设施中,停留时间过长,发生早起消化,使pH下降,产生利于丝状菌摄取的低分子溶解性有机物和硫化氢,引起硫代谢丝状菌。但是硫化氢大部分是厌氧发酵中的副产物,而厌氧发酵会产生大量小分子有机酸,这些是污泥膨胀的主要原因;

3、一些厌氧装置虽然出水含有大量硫化氢,但是挥发性有机酸浓度很低时也不会发生污泥膨胀,当挥发性有机酸达到一定浓度时,其中主要的低分子有机酸(乙酸、丙酸)易于降解,因此造成耗氧速率的增加,引起DO限制膨胀。

详情请参考:《污泥膨胀原因和解决办法》

http://tyh.1.blog.163.com/blog/static/7414591020145173347324/

⑸ 生活污水处理厂菌种怕什么污水指标

主要怕3点:
1,工业污染源的有毒物质,例如一些抗生素,重金属等等都会造成微生物的中版毒。权
2,怕营养不均衡,污水中的主要污染比例应该为COD:N:P=100:5:1,COD需要200以上,400以下,过高或者过低都影响菌种。
3,污水中的融氧(DO),污水中的融氧主要是依靠鼓风机的曝气提供,必须适量(3到5之间)且均匀,一般设计都是适宜风量,但是如果你的管道有漏点或者池内有曝气死角,就会造成菌种的厌氧和膨胀,影响处理效果

⑹ 污水处理设备菌种怎么培养,附菌种的保存方法

1、生活污水培菌法:选在温暖的季节,往曝气池里注入污水并闷曝曝气池数十小时,随后再往里面开始进水,水量由小到大,一般连续运行一段时间后便可以看见活性污泥了。2、干泥接种培菌法:先把干污泥作为菌种源,随后用适量的水将干泥捣烂之后再加入工业废水和粪便水,接着再过段时间便能看见活性污泥。

一、污水处理设备菌种怎么培养

1、生活污水培菌法

(1)在温暖的季节,先闷曝(曝气却不进污水)有污水的曝气池数十小时。

(2)随后再开始进水,进水量是由小到大慢慢的进行调节,连续操作一段时间之后,就可以看见活性污泥。需注意,因为在培菌的初期,还未能形成大量的污泥,污泥的浓度比较低,因此需要控制曝气量。

2、干泥接种培菌法

(1)针对已经正常运行的污水系统,将经过脱水处理之后留下来的干污泥作为菌种源进行接种配种。

(2)用适量水将适量的干泥弄烂,随后再加入适量的工业废水和粪便水,过一段时间一般就能够形成浓度比较高的活性污泥。

二、菌种的保存方法

1、甘油管保存法

(1)先准备80%甘油并做好高压蒸汽灭菌处理,随后将菌种培养在合适的斜面培养基上并注入无菌水,将其制成高浓度的菌悬液。

(2)接着将1ml的甘油与菌液混合均匀,使得甘油的浓度变成10-30%左右,然后便可以保存在温度为零下70℃的环境中。

2、冷冻干燥保存法

(1)首先把微生物放在零下70℃左右的环境中,使其快速冷冻。

(2)随后把它放在真空条件下进行干燥,停止微生物的生长。

3、液体石蜡覆盖保藏法

(1)首先准备三角烧瓶中并将液体石蜡装在里面,用棉塞塞好之后,再用牛皮纸包扎。

(2)随后把它放在0.1MPa、121.3℃的环境中进行灭菌,时间约为30分钟,灭菌完成后,再放在温度为40℃的恒温箱中,使水汽蒸发掉。

(3)用合适的斜面培养基培养需要保藏的菌种,并得到健壮的孢子或者菌体。

(4)接着用吸管(已灭菌)吸出液体石蜡并弄在斜面上,液体石蜡的用量以高出斜面顶端1cm左右为宜。

(5)然后直立试管,就可以放在低温环境中进行保存。

⑺ 污水处理设备处理污水时经常用到的菌种有哪些呢

说到污水处理设备,就不得不说能够强效降解污水中污染物质的污水处理菌了,常见的污水处理中的菌种有哪些呢?

首先我们了解下它的概念,大量的多种类的污水菌种通过人工筛选出的优质菌种,然后经过一系列的驯化、培养而得到耐盐、耐冲击、稳定性强的污水处理菌种,只有这样的微生物菌才可以用做污水处理。

常见的污水处理菌种共有四类,分别是: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复合型污水处理菌种和COD降解菌种。

硝化细菌是一种好氧性细菌,存在于好氧池或者接触氧化池,主要是为了将废水中的氨氮转化成硝酸盐。而反硝化细菌和硝化细菌是很好的“合作伙伴”,可以对好氧池回流过来的混合液进行脱氮处理。

复合菌种主要应对污水新系统启动,帮助污水生化池能快速培养微生物菌种,具有降解COD、BOD、氨氮、总氮的作用,它的适应能力强,抗冲击能力强,稳定性比较好,对于复杂的工业化废水有一定的去除能力,菌种经驯化后耐盐度可达2%。

最后说下COD降解菌,COD降解菌主要使用在生化池中,它的常见作用共有4个,分别是:提高COD的去除率、提高处理系统稳定性、提升抗冲击能力和缩短调试或重启周期。

⑻ 污水处理厂掊养菌种加入葡萄糖COD为什么会高

有一种COD标液的成分就是葡萄糖,所以添加葡萄糖就相当于再加COD。所以COD会升高

⑼ 什么是(污水处理)菌种

微生物污水处理菌种具有繁殖快速、生命力强、安全无毒等特点,微生物污水处理菌种能有效消除恶臭困扰,防止病原菌蚊蝇滋生,解决水污染问题。
一: 具有以下特点
1:零污泥污水处理技术,一举攻坚污水处理程序中污泥排放之痛
2、具备超强去除BOD、COD、SS、氨氮、磷等污染物质,有效率达90-9%%以上。
3、二沉池出水可直接达到国家一级A标准或相关标准。
4、应对染料及染整废水及其他具有难消除颜色之废水,投放可直接脱色。
5、具备显著的除臭效果,消除 NK3、P、H2S及有机酸之能力超强。
6、一次投放,系统稳定后无需持续添加菌种
7、污水处理菌种系列易培养、繁殖快、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自然进化等特性,一旦出现新的污染化合物,它们也能逐步通过自发或诱导产生新的酶系,具备新的代谢功能,从而降解或转化新的化合物。
二: 2015年,凝结德丰生物27年智慧结晶,由公司多位水处理专家的潜心研究,推出【零污泥排放技术】的水处理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复合菌种,一举攻坚了污水处理程序中污泥排放的重大难题,产品具备超高的效率去除COD、氨氮、磷、SS等污染物质,系统调试稳定后无需持续添加菌种等诸多明显优势,成为微生物污水处理技术的里程碑。

⑽ 污水处理设备项目中经常用到的菌种有什么作用啊

污水处理设备运行中用到的菌种优势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种类多样,覆盖面范围广。采用不同的污水处理菌种分别能有效的去除废水中的BOD、COD、氨氮等指标。

第二,稳定性强,运圆培养周期短,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固体粉末菌种对水质高低负荷的适应能力较强,能很好的培养繁殖,并且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

第三,具有除臭、净化水体、促进生态平衡的作用。

第四,投放简单,繁殖能力强。大部分菌种从第一代繁殖到第二、第三周期逗历非常短,对高负荷水质造成的冲击的恢复能力也比较强。其中,生物接触氧化法培菌旁指塌能3-7天快速挂膜。

第五,对于低浓度重金属污染,能够通过富集作用去除。

阅读全文

与污水菌种膨大因为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创星外置过滤桶CF800价格 浏览:348
小区太多提升泵太吵 浏览:224
挖机大臂提升传感器 浏览:820
透析蒸馏水可以喝吗 浏览:891
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直径大小 浏览:934
油烟净化器片尺寸多少 浏览:762
对印染废水的漂色回用 浏览:983
净水器滤芯怎么分1号到5号 浏览:515
保安过滤器滤芯为什么会穿透 浏览:570
怎样去除下水水垢 浏览:719
淄博周村哪里有卖蒸馏水的 浏览:174
化工厂排污水管用什么钢管 浏览:111
标志405机油滤芯在哪里 浏览:986
树脂工艺关公 浏览:409
加c5石油树脂涂料开裂 浏览:209
西游记第一回用成语概括 浏览:808
用what提问什么回 浏览:329
生活污水处理调查问卷 浏览:514
美的净水器水管怎么取 浏览:193
饮水机水量怎么调 浏览: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