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排水管道通气管制作标准是什么从多高的地方接出去
每根排水主立管都必须安装通气管,管径等同于 立管,通气管高度应该高于屋面的装饰面2米,上部安装透气帽
⑵ 求高人指导,给排水施工规范中排污立管和透气管的最小距离是多少
排污立管和透气管的最小距离是
1.2m,地漏和立管的最小距离是0.3m
⑶ 高层建筑卫生间的的排气管上通屋顶,下通哪里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07-16
⑷ 污水和通气管到污水井要连通吗怎么连
要
通气系统的作用
1.向排水系统补给空气,使管道内水流畅通,减少版排水管道内气压变化权幅度,防止卫生器具水封破坏;
2.使室内排水管道中散发的有害气体排往室外;
3.管道内经常有新鲜空气流通,减少管道锈蚀的危险。
⑸ 排水系统通气管的做法
住宅排水系统是将室内生活污水加以收集,并通过一定接受设施排入室外排水系统。它由卫生器具、排水横支管、立管、排出管、通气管五个部分组成。其主要作用是安全、卫生、迅速地将室内污水排放到室外,同时防止有毒、有害气体及臭气危及人们的生命安全和影响身心健康。结合住宅排水系统的实际情况,我们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就应该对排水系统的防渗漏、防臭、防堵等问题引起重视。而在对排水安装工程施工质量的检查中,主要应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不同的管道敷设形式对一些管件设置的不同要求
排水横支管安装方式有三种:①管道悬吊安装于本层楼板下,也叫做“非同层排水”或“楼板下悬吊式排水”;②卫生间楼板结构下沉,管道在回填层内敷设,也叫做“同层下沉式排水”;③管道安装于本层地面上,也可叫做“同层地面式排水”。一般卫生间排水管道敷设形式选择第一和第二种形式,而厨房可选择第一和第三种形式。管道敷设形式的不同产生了下列管件的不同设置方式。
1. 1套管的设置
规范规定管道穿过墙和楼板,宜设置金属或塑料套管。安装在厨房和卫生间的套管高度要求高出装饰地面50mm。安装在墙内的套管其两端与饰面相平。对于楼板下悬吊式排水,这一要求执行应无问题。而对于同层下沉式排水则无法安装套管,只有在防水上进行处理,防水层应作在横支管的下方,且立管伸出成型地面部分,可以在管根剔槽嵌防水油膏,并作高50mm,宽30mm 的水泥砂浆阻水圈。同时,要求面层的防水要作好,否则下沉的结构就会成为积水坑,破坏建筑和环境卫生。而同层地面式排水则需注意如立管在室外,穿墙套管靠近室外部分须作好防水填塞,外面再加止水环或抹灰和外墙作相应装饰。
1. 2伸缩节的设置
住宅的塑料排水管道应按设计要求设置伸缩节,一般每层一个,伸缩节宜设置在汇合配件处。 所以楼板下悬吊式排水管道的伸缩节设在三通或四通等管件的下方,与汇合管件相距7~10cm即可;而同层下沉式排水和同层地面式排水管道的伸缩节则设在汇合管件的上方7~10cm处,如是在回填层内,可将伸缩节设在离装饰地面15~20cm的位置。或在同一层的管道上下靠近楼板处都有支管,则伸缩节可设在管道中间。而水平横管的伸缩节设置也应符合设计要求,在安装时更应注意伸缩节的胶圈应在受水方向。
2、保证安全、卫生的对管件设置的要求
2.1通气管的设置
通气管的主要作用是将排水管道中污浊的有害气体排放到大气中,并平衡管道内的正负压,保护卫生器具水封。通气管可以说是保证排水系统安全和功能的重要配件之一。在对排水系统安装工程的检查中,应对通气管的设置情况高度重视。住宅较多是将排水管延伸出屋顶作为通气管,则其管径应不小于排水立管管径。透气帽高度应高出上人屋面2m,周围如有门窗洞口,透气帽应高出洞口0.6m。金属材质的通气管应考虑防雷措施。对于个别不能伸顶的排水管道,应由设计人员考虑设计汇合通气管或不通气立管,严禁在建筑物内设置吸气阀代替伸顶通气管。
2.2存水弯和地漏的设置
设计规范的强制性条文要求在构造内无存水弯的卫生器具排水口以下应设存水弯,且存水弯水封深度不小于50mm。以此“保证室内环境,保障人民身心健康,防止事故发生”。
地漏具有排除地面积水的功能。但地漏的设置也涉及到能否防止有害气体窜入室内污染室内环境,所以对其重点关注的应是水封的问题。总结规范的要求,地漏最好采用直通型,并设置存水弯;其次是采用水封深度不小于50mm的深水封地漏。对于一些不经常使用地漏排水的场所,应设置密闭地漏。
2.3支、吊架的设置
支、吊架的设置应注意三种情况,一是室外排水管道的支架,宜选用塑料材质,连接螺丝采用镀锌螺丝,支座牢固;二是排水立管在穿越楼板设置了套管且底部架空时,立管底部应设支墩或有其它固定措施;三是排水横管较长时,应考虑其固定的措施。所以在转换层等类型的部位,排水立管底部和排水横管转弯处应设置固定支、吊架。另外,如塑料管设置金属支、吊架,应在两者间加衬非金属垫或套管。
2.4阻火圈的设置
验收规范要求“高层建筑中明设排水塑料管道应按设计要求设置阻火圈或防火套管。”而根据设计规范的条文和条文解释,则应理解为:管径大于等于110mm的排水塑料管道,在穿越防火墙或管道井壁的横管两侧,高层建筑中明设的穿层立管或隔层防火封堵的管道井内的立管穿越楼板处的下方,均应设置阻火圈或防火套管。立管穿层处安装在楼板上的防火套管要求高出楼板不小于500mm,安装在楼板下的要求总长不小于500mm,且嵌入楼板2H/3(H为楼板厚度);横管穿墙处要求总长不小于300mm,且防火墙两侧和管道井外的套管长度不小于100mm。
3、保证使用功能的要求
3.1管道坡度及变径圈的安装
住宅排水系统是利用重力保证排水通畅,所以保证排水管道正常使用的基本原则就是要保证坡度。坡度过小,水力条件差,管道易堵塞,不能满足使用要求且增加了人工清理工作量;坡度过大,管道接头承插不紧密,占用空间过大,管道布置不容易。横管的管道坡度可通过变径时设置的变径圈适当进行调整,但变径圈设置时应尽量保证大、小管道的下底相平。
3.2底层排水管道的安装
通过对设计规范的理解,为避免底层卫生器具的水封遭到破坏,要求底层横支管与立管底部应按设计规范要求有一段距离,且宜加大排出管管径,或者底层排水横管单独排出室外。
3.3检查口和清扫口的设置
立管上的检查口要求在最底层和最高层设置外,最好每隔一层设置一个,如有乙字弯管,在其上部应设检查口。而横管上根据连接卫生器具数量设置清扫口。宜设置地面清扫口,且与地面相平。清扫口的设置要考虑检查和清扫操作的空间,设计标准和验收规范对此有详细的条文要求,在此就不一一细举了。
上述几点是住宅排水系统安装工程中常遇的情况。从系统的选择到管件的设置,可能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可能在设计和施工中要求对各种类型住宅的各个细部统一一种做法。只有在设计和施工阶段,本着保证使用功能,以人为本的态度,掌握基本原理和熟悉规范,严格质量控制,最终达到满足规范要求和让用户满意的目的。
⑹ 排水立管与排水管端部的连接要求
1、安装立管时,先将管段吊正对准下层承口将管端插入,不可摇动挤入,用力应均匀。要注意将三通口即甩口方向,对准横管方向。
2、安装后立即将立管固定,用不低于楼板标号的细石混凝土堵好立管洞口。
3、立管承口外侧与饰面的距离应控制在20—50mm。在立管上应间隔10m设置一个检查口。如有乙字管,则在该层乙字管上部设置检查口。
检查口中心距所在地面高度为1m,允许偏差±20mm,并高于该层卫生器具上边缘150mm。检查口的朝向应便于检修,检查口盖的垫片一般选用厚度不小于3mm的橡胶板。
4、安装立管时,一定要注意将三通口的方向对准横管方向,以免在安装时由于三通口的偏斜而影响安装质量。三通口的高度,应根据横管的长度和坡度来确定。三通口中和楼板的净距不得小于250mm,但不得大于450mm。
5、立管向上延伸出屋顶面的一般管道称通气管。通气管不能与风道、烟道连接,不宜设在屋檐口、阳台下,要高出屋面0.3m以上,应大于最大积雪厚度。
经常有人停留的平面屋顶,通气管应高出屋面2m。如通气管4m以内有门窗,则应高出窗顶600mm,或引向无门窗的一侧。通气管出口上应加做铁丝球网罩或透气帽。
通气管安装后,管道与屋面接触处应做防水处理。
6、立管安装完毕后,配合土建用不低于楼板标号的混凝土将洞灌满堵实,并拆除临时支架。如系高层建筑或管井内的管道,应按设计要求用型钢做固定支架。
(6)污水通气立管一般最下端通到哪里扩展阅读:
横管安装方法:
1、先将安装横管尺寸测量记录好,按正确尺寸和安装的难易程度应先行预制好(若横管过长或吊装有困难时可分段预制和吊装)。
然后将吊卡装在楼板上,并按横管的长度和规范要求的坡度调整好吊卡高度,再开始吊管。
2、横管与立管的连接和横管与横管的连接,应采用45o三通、四通或90o斜三通、斜四通,尽量少采用90o正三通、正四通连接。横管吊卡的间距不得于2m,且必须将吊环装在承口部位,吊杆要垂直。
⑺ 建筑排水,低区的通气立管要通到哪里
不可能不通,就两个可能,接至室外,其次就是接至上层的管道中
⑻ 在高层建筑中,室内卫生间及排水立管属排水管,立管底部的横管排至室外雨水井的
立管底部的横管排至室外雨水井的,宜在其室外接户管的起始检查井上设置管径不小于100mm的通气管。
注意:卫生间的污水或废水,不能排至雨水井。根据相关规定,应采用生活排水与雨水分流制排水,且采用生活污水与生活废水分流的排水系统。
⑼ 排水系统的通气方式有哪几种
排水系统的通气方式常见的有3种:
1、器具通气方式;每一个排水用具都带有一个专专用的通气管。
2、环行通属气方式;
3、伸顶通气方式;公寓等集体住宅最常见的排水通气方式,排水管最顶端直接伸到屋顶。
该种排水方式是较为简单的高架桥桥面排水方式,适用于桥下无车辆通行的情况。桥面雨水通过桥面横纵坡汇集到雨水口,雨水口接横向排水管道或竖向排水管道将雨水直接冲淋到桥下。
(9)污水通气立管一般最下端通到哪里扩展阅读:
排水沟道:
排水沟道一般分为干沟、支沟、斗沟等数级,当排水面积较大或地形较复杂时,排水沟道级数可适当增加。它主要用以排水,有时也起到蓄水和滞水作用。通常采用明沟将涝(渍)水自流排入容泄区。
但在一些地区,汛期外江水位高于排水区内的沟道水位,涝水不能自流排出,须设置泵站抽排。为了节省排水费用和能源,还要尽量利用排水区内的湖泊、洼地滞蓄一部分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