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废水污水 > 废水中絮凝剂和助凝剂加多少

废水中絮凝剂和助凝剂加多少

发布时间:2022-09-18 16:39:26

污水处理絮凝沉淀时,PAM,PAC的用量怎么衡算

水处理絮凝沉淀时,通过以下几个公式进行运算:

1、加药量mg/L=加药质量/处理水量/配药浓度

2、处理水量投加药量=处理水量m3/h*加药量g/m3

3、干泥量=处理水量*【(1-污泥含水率)/(1-泥饼含水率)】

4、每吨干泥的药剂消耗g/m3=加药量/干泥量

(1)废水中絮凝剂和助凝剂加多少扩展阅读

用途

一、PAM用途

1、用于污泥脱水根据污泥性质可选用本产品的相应型号,可有效在污泥进入压滤之前进行污泥脱水,脱水时,产生絮团大,不粘滤布,压滤时不散,流泥饼较厚,脱水效率高,泥饼含水率在80%以下。

2、用于生活污水和有机废水的处理,本产品在配性或碱性介质中均呈现阳电性,这样对污水中悬浮颗粒带阴电荷的污水进行絮凝沉淀,澄清很有效。

3、用于以江河水作水源的自来水的处理絮凝剂,用量少,效果好,成本低,特别是和无机絮凝剂复合使用效果更好,它将成为治长江、黄河及其它流域的自来水厂的高效絮凝剂。

4、造纸用增强剂及其它助剂。提高填料、颜料等存留率、纸张的强度。

5、用于油田助剂,如粘土防膨剂,油田酸化用稠化剂。

6、用于纺织上浆剂、浆液性能稳定、落浆少、织物断头率低、布面光洁。

二、PAC用途:

1、城市给排水净化:河流水、水库水、地下水。

2、工业给水净化。

3、城市污水处理。

4、工业废水和废渣中有用物质的回收、促进洗煤废水中煤粉的沉降、淀粉制造业中淀粉的回收。

5、各种工业废水处理:印染废水、皮革废水、含氟废水、重金属废水、含油废水、造纸废水、洗煤废水、矿山废水、酿造废水、冶金废水、肉类加工废水、污水处理。

6、造纸施胶。

7、糖液精制。

8、铸造成型。

9、布匹防皱。

10、催化剂载体。

11、医药精制

12、水泥速凝。

13、化妆品原料。

㈡ 一吨污水用多少絮凝剂

污水处理用的絮凝剂较少,用于污泥脱水时用量较大,一般水处理絮凝沉淀用聚丙烯酰胺絮凝剂一方水的加药量为3-5克,絮凝剂含量越高,加药量就越少,使用时可配置成0.1% 调试,更容易掌控产品的添加量,避免配置浓度过高而造成产品的浪费。

㈢ 污水处理过程中什么情况下要加PAC与PAM,比例是多少

摘要 PAC10--15%,PAM0.1-0.3%,PAC为聚合氯化铝,PAM为聚丙烯酰胺,前者为絮凝剂,后者为助凝剂,通常联合使用,一般情况下先加PAC,后加PAM,有时可能需要加酸或碱调节PH

㈣ 污水处理中的絮凝剂该如何选择,如何投加

进口絮凝剂的絮凝原理可分为化学絮凝和物理絮凝两种.前者假设粒子以明确的化学结构凝集版,并由于彼此的化学反应造权成胶质粒子的不稳定状态.后者则是由于存在双电层及某些物理因素,当加入与胶体粒子具有不同电性的离子溶液时,会发生凝结作用.当发生凝结作用时,胶体粒子必失去稳定作用或发生电性中和,不稳定的胶体粒子再互相碰撞而形成较大的颗粒.当加入絮凝剂时,它会离子化,并与离子表面形成价键.为克服离子彼此间的排斥力,絮凝剂会由于搅拌及布朗运动而使得粒子间产生碰撞,当粒子逐渐接近时,氢键及范德华力促使粒子结成更大的颗粒.碰撞一旦开始,粒子便经由不同的物理化学作用而开始凝集,较大颗粒粒子从水中分离而沉降. 絮凝剂的选择主要取决于水中胶体和悬浮物的性质及浓度。如果水中污染物主要呈胶体状态,则应首选无机絮凝剂使其脱稳凝聚,如果絮体细小,则需要投加高分子絮凝剂或配合使用活化硅胶等助凝剂。很多情况下,将无机絮凝剂与高分子絮凝剂联合使用,可明显提高混凝效果,扩大应用范围。对于高分子而言,链状分子上所带电荷量越大,电荷密度越高,链越能充分伸展,吸附架桥的作用范围也就越大,混凝效果会越好。

㈤ 一般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中pac和pam加药的百分比是多少

如果处理工艺为先生化后物化,则投加量PAC约0.1%(国标,10%有效含量),PAM约1-3ppm,即每万吨水分别投加版PAC约10吨,PAM10-30kg。

如果工艺为权先物化后生化,则将以上投加量加倍。
实际的投加量根据水质有所不同,需要根据现场微调。

PAC为聚合氯化铝,PAM为聚丙烯酰胺。前者为絮凝剂,后者为助凝剂。通常联合使用,一般情况下先加PAC,后加PAM,有时可能需要加酸或碱调节PH。两者主要用于混凝沉淀池,即物化处理工段,工业废水处理中常用。

㈥ 1吨污水加多少絮凝剂

1吨污水要加1-10g左右絮凝剂,具体还是要根据废水情况分析。污水处理厂所用的净化药剂,目前一般是聚丙烯酰胺。其药剂是最早开发出的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由于其有良好的絮凝及助凝作用,在工业给水处理及污水处理中广泛应用。

一般情况下处理一吨污水,絮凝剂用量为几克;也有一些污水中含量较低,污水絮凝剂用量在1克左右,当然也有含量较高的废水,那么污水絮凝剂用量可能会超过10克在处理污泥时。所以在使用水处理絮凝剂时,这个要根据现场实际污水情况来定。

注意:

絮凝剂的品种繁多,从低分子到高分子,从单一型到复合型,总的趋势是向廉价实用、无毒高效的方向发展。无机絮凝剂价格便宜,但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会产生不利影响。

有机高分子絮凝剂虽然用量少,浮渣产量少,絮凝能力强,絮体容易分离,除油及除悬浮物效果好,但这类高聚物的残余单体具有“三致”效应(致畸、致癌、致突变),因而使其应用范围受到限制。

微生物絮凝剂因不存在二次污染,使用方便,应用前景诱人。微生物絮凝剂将可能在未来取代或部分取代传统的无机高分子和合成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微生物絮凝剂的研制和应用方兴未艾,其特性和优势为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展示了一个广阔的前景。

㈦ 确定絮凝剂在生活污水处理中的配比是多少

混凝与絮凝的比较
絮凝剂是用来提高沉降、澄清、过滤、气浮、离心分离等工艺过程的速度和效率。絮凝过程就是悬浮液中许多单独颗粒形成聚集体(絮团或矾花)的过程。
水处理中,混凝和絮凝代表两种不同的机制。

混凝
水中悬浮的颗粒在粒径小到一定程度时,其布朗运动的能量足以阻止重力的作用,而使颗粒不发生沉降。这种悬浮液可以长时间保持稳定状态。而且,悬浮颗粒表面往往带电(常常是负电),颗粒间同种电荷的斥力使颗粒不易合并变大,从而增加了悬浮液的稳定性。
混凝过程就是加入带正电的混凝剂去中和颗粒表面的负电,使颗粒“脱稳”。于是,颗粒间通过碰撞、表面吸附、范德华引力等作用,互相结合变大,以利于从水中分离。
混凝剂是分子量低而阳电荷密度高的水溶性聚合物,多数为液态。它们分为无机和有机两大类。无机混凝剂主要是铝、铁盐及其聚合物。
絮凝
絮凝是聚合物的高分子链在悬浮的颗粒与颗粒之间发生架桥的过程。“架桥”就是聚合物分子上不同链段吸附在不同颗粒上,促进颗粒与颗粒聚集。
絮凝剂为有机聚合物,多数分子量较高,并有特定的电性(离子性)和电荷密度(离子度)。
实际过程要比上述理论复杂得多。由于混凝剂/絮凝剂都是高分子物质,同一产品中大大小小的分子都有,所谓“分子量”只是一个平均概念。所以,在用某一混凝剂或絮凝剂处理污水是,“电中和”和“架桥”作用会交织在一起同时发生。絮凝过程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目前仍有一些没有认清和解决的问题。就我们所知,絮凝过程与絮凝剂分子结构、电荷密度、分子量有关;与悬浮颗粒表面性质、颗粒浓度、比表面积有关;与介质(水)的pH值、电导、水中其他物质的存在、水温、搅动情况等因素有关。因此尽管有理论和经验可循,用实验来选择絮凝剂仍然是不可缺少的。

1、PAC(聚合氯化铝)的溶解与使用
1) PAC为无机高分子化合物,易溶于水,有一定的腐蚀性;
2) 根据原水水质情况不同,使用前应先做小试求得最佳用药量(具体方法可参见第2条:聚合硫酸铁的溶解与使用-加药量的确定);(参考用量范围:20-800ppm)
3) 为便于计算,实验小试溶液配置按重量体积比(W/V),一般以2~5%配为好。如配3%溶液:称PAC3g,盛入洗净的200ml量筒中,加清水约50ml,待溶解后再加水稀释至100ml刻度,摇匀即可;
4) 使用时液体产品配成5-10%的水液,固体产品配成3-5%的水液(按商品重量计算);
5) 使用配制时按固体:清水=1:5(W/V)左右先混合溶解后,再加水稀释至上述浓度即可;
6) 低于1%溶液易水解,会降低使用效果;浓度太高易造成浪费,不容易控制加药量;
7) 加药按求得的最佳投加量投加;
8) 运行中注意观察调整,如见沉淀池矾花少、余浊大,则投加量过少;如见沉淀池矾花大且上翻、余浊高,则加药量过大,应适当调整;
9) 加药设施应防腐。
2、聚合硫酸铁(PFS)的溶解与使用
1) PFS溶液配制
a. 使用时一般将其配制成5%-20%的浓度;
b. 一般情况下当日配制当日使用,配药如用自来水,稍有沉淀物属正常现象。
2) 加药量的确定
因原水性质各,应根据不同情况,现场调试或作烧杯混凝试验,取得最佳使用条件和最佳投药量以达到最好的处理效果。
a.取原水1L,测定其PH值;
b.调整其PH值为6-9;
c.用2ml注射器抽取配制好的PFS溶液,在强力搅拌下加入水样中,直至观察到有大量矾花形成,然后缓慢搅拌,观察沉淀情况。记下所加的PFS量,以此初步确定PFS的用量;
d. 按照上述方法,将废水调成不同PH值后做烧杯混凝试验,以确定最佳用药PH值;
e. 若有条件,做不同搅拌条件下用药量,以确定最佳的混凝搅拌条件;
f. 根据以上步骤所做试验,可确定最佳加药量,混凝搅拌条件等。
注意混凝过程三个阶段的水力条件和形成矾花状况。
a) 凝聚阶段:是药剂注入混凝池与原水快速混凝在极短时间内形成微细矾花的过程,此时水体变得更加浑浊,它要求水流能产生激烈的湍流。烧杯实验中宜快速(250-300转/分)搅拌10-30S,一般不超过2min。
b) 絮凝阶段:是矾花成长变粗的过程,要求适当的湍流程度和足够的停留时间(10-15min),至后期可观察到大量矾花聚集缓缓下沉,形成表面清晰层。烧杯实验先以150转/分搅拌约6分钟,再以60转/分搅拌约4分钟至呈悬浮态。
c) 沉降阶段:它是在沉降池中进行的絮凝物沉降过程,要求水流缓慢,为提高效率一般采用斜管(板式)沉降池(最好采用气浮法分离絮凝物),大量的粗大矾花被斜管(板)壁阻挡而沉积于池底,上层水为澄清水,剩下的粒径小,密度小的矾花一边缓缓下降,一边继续相互碰撞结大,至后期余浊基本不变。烧杯实验宜以20-30转/分慢搅5分钟,再静沉10分钟,测余浊。
表1:PFS适用范围及参考用量
名称 参考用量 名称 参考用量
生活饮用水 1:20000-1:200000 纸箱厂废水 1:5000-1:10000
工业用水 1:20000-1:200000 机加工乳化油废水 1:5000-1:12000
城市污水 1:10000-1:50000 化工废水 1:3000-1:10000
电厂废水 1:10000-1:30000 油田钻井废水 1:3000-1:10000
洗煤废水 1:10000-1:30000 造漆废水 1:3000-1:8000
钢铁工业废水 1:10000-1:20000 洗毛废水 1:2000-1:8000
有色选矿废水 1:8000-1:20000 制革废水 1:2000-1:6000
冶金选矿废水 1:8000-20000 印染废水 1:2000-1:6000
食品工业废水 1:8000-1:20000 造纸废水 1:2000-1:6000
电镀废水 1:5000-1:10000 污泥脱水 1:100-1:1000
注:上表为参考用量,具体用量应该通过实验确定。
3) PFS的投加
a. 根据烧杯混凝试验结果,调整废水PH值和搅拌条件;
b. 根据水量大小,调整加药泵流量,按所确定的加药比例投加;
c. 实际加药量可能与烧杯混凝试验有些差异,根据处理水质情况调整;
d. 若配合使用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如PAM,可取得更佳效果;
e. PAM加药量一般为2ppm左右。
3、聚丙烯酰胺(PAM)的溶解与使用
1) PAM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可分为阴离子型,阳离子型和非离子型,为白色粉末或颗粒,可溶于水,但溶解速度很慢;
2) 阴离子型一般用于废水处理絮凝剂,阳离子型一般用于污泥脱水;
3) 作为絮凝剂时用药量一般为1-2ppm,即每处理1吨废水用药量约为1-2g;
4) 使用时阴离子型一般配制成0.1%左右的水溶液,阳离子型可配制成0.1%-0.5%;
5) 配制溶液时应先在溶解槽中加水,然后开启搅拌机,再将PAM沿着漩涡缓慢加入,PAM不能一次性快速投入,否则的话PAM会结块形成“鱼眼”而不能溶解;
6) 加完PAM后一般应继续搅拌30min以上,以确保其充分溶解;
7) 溶解后的PAM应尽快使用,阴离子型一般不要超过36h,阳离子型溶解后很容易水解,应24h内使用。

ST絮凝剂特性:
ST絮凝剂是种新型的水溶性高分子电解质。它具有离子度高、易溶于水(在整个PH值范围内完全溶于水,且不受低水温的影响)、不成凝胶、水解稳定性好等特点,由于ST絮凝剂的大分子链上所带的正电荷密度高,产物的水溶性好,分子量适中,因此具有絮凝和消毒的双重性能。它不仅可有效地降低水中悬浮物固体含量,从而降低水的浊度:而且还可使病毒沉降和降低水中三卤甲烷前体的作用,因而使水中的总含碳量(TOC)降低。ST絮凝剂可作为主絮凝剂和助凝剂使用(其用量0.5-0.7PPM相当于明矾50~60PPM),对水的澄清有明显的效果,特别是对低浊度水的处理,更是其它类型的高分子絮凝剂所不及。ST絮凝剂与传统使用的无机絮凝剂(如硫酸铝、碱式氯化铝等)相比,具有产生的淤泥量少,沉降速度快水质好,成本低等特点,而且还可采用直接过滤的新工艺,这对传统的上水处理无疑是一个重大改革。
ST絮凝剂产品的技术指标为:
外观:无色或淡黄色粘稠液体
含量:≥30%(m/m)
特性粘度:≥40%(m1/g)
离子度:≥50%(m/m)
2、ST絮凝剂的使用方法:
ST絮凝剂可单独使用,或与硫酸铝、碱式氯化铝复合使用。复合使用时、可减少无机絮凝剂添加量,并大大减少产生的污泥量。
ST絮凝剂的最佳使用浓度是使Zate电位零或接近于零时用量。当用量过多时,反而起分散作用。
ST絮凝剂单独使用时,其加药量范围为0.2-10ppm。
ST絮凝剂在低温贮存时,将使胶体或液体冻成冰块,影响它的絮凝活性。因此,应在0-32℃之间贮顾为宜。
ST絮凝剂应可能用中性不含金属盐的水来配制贮备液。贮备液一般配成1%、0.5%或0.1%的液体。与其它高分子絮凝剂一样,ST絮凝剂在剪切力较高的高速搅拌下,将会被切断分子链,从面降低絮凝剂性能。因此,溶解、输送和絮凝过程,都不要使用较高速度的旋转搅拌机和离心泵。一般溶解和絮凝时可用吹入空气或用约100转/分低速的螺旋式搅拌为宜。输送则尽可能利用位差或排液泵为宜。
ST絮剂的效果与加入方法有很大关系,为使ST絮凝剂与悬浮物能充分混匀,絮凝剂应尽可能稀释并多次加入。
为了使ST絮凝剂的分子链既不被剪断,同时又能与处理体系充分混合,可采用:(一)在处理物流动管中多次分散加入ST絮凝剂;(二)用压缩空气搅拌;(三)用螺旋桨搅拌器在100转/分低速下进行。形成絮凝块后,便要避免搅拌。
3、ST絮凝剂广泛应用于净水、破乳、造纸双元助留、造纸浆液阴离子杂质消除等领域。

㈧ 污水处理过程中PAC与PAM的比例是多少

PAM是有分来子量的。PAC 要看水的源浓度。

PAC的投加量在每千吨污水10-20kg,PAM的投加量在每千吨污水0.25-0.5kg。

阴离子型APAM(分子量在1800-2000万)、阳离子型CPAM(分子量在1000万)、两性离子型Am-PAM和非离子型NPAM。粉状含固量大于92%,相对分子质量为(500-800)×104,胶体含固量为(8±0.2)%。

PAC为聚合氯化铝,PAM为聚丙烯酰胺,前者为絮凝剂,后者为助凝剂,通常联合使用,一般情况下先加PAC,后加PAM,有时可能需要加酸或碱调节PH。两者主要用于混凝沉淀池,即物化处理工段,工业废水处理中常用。如果处理工艺为先生化后物化,则投加量PAC约0.1%(国标,10%有效含量),PAM约1-3ppm,即每万吨水分别投加PAC约10吨,PAM10-30kg。如果工艺为先物化后生化,则将以上投加量加倍。实际的投加量根据水质有所不同,需要根据现场微调。

㈨ 油田污水处理,除油剂,絮凝剂,助凝剂加药量

这个最好依据水质情况,试验确定。一般絮凝剂投加30-100ppm,助凝剂3-10ppm。
除油剂是啥?反相破乳剂吗?

ps:不明请追问

㈩ 污水处理絮凝剂用量多少合适

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在进行絮凝沉降澄清和污泥脱水处理时,需要使用污水絮凝剂。污水絮凝剂用量一直是污水处理厂家所关心的话题,那么污水絮凝剂用量是多少呢?污水絮凝剂用量的确定要依据污水里面的污染物情况来决定,如果SS类物质含量过高,投加量就大一些。
其次不同行业污水处理时,絮凝剂的使用量也有很大差别。是生活污水?还是造纸厂、印染厂、电镀厂、钢铁厂、制药厂、皮革厂、酒精厂、食品厂、电厂、化工厂等工业废水?不同行业污水处理使用的絮凝剂种类也是有很大差别的。比如生活污水直接投加pam絮凝剂,化工厂污水需要pac配合pam絮凝剂使用。总的来说,在污水絮凝沉淀处理时,pam絮凝剂投加使用量大概在几克左右;如果需要使用pac絮凝剂,那pac用量也就几克,pam的使用量就可以省一些。在污水进行泥水分离脱水压滤处理时,pam絮凝剂的使用量就较大了,因为污泥的浓度较高。
污水絮凝剂具体用量可以通过滴定的方法来确定。
1、先将各种污水絮凝剂按照要求稀释,制备成标准溶液体。
2、取一定量的水样,分别用上面制备的污水絮凝剂做滴定,得出初步的评价。
3、滴定前,可能需要先调节PH值等,甚至可能需要对原水进行稀释。4、每种絮凝剂都会有其单独的最佳用量,也就是说当添加量超过一定程度后,再增加用量,去污效果不会增加。
5、确定最佳用量后,可以再设置两种以上的絮凝剂配合使用的平行实验。

阅读全文

与废水中絮凝剂和助凝剂加多少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沼气调控净化器怎么调节火的大小 浏览:203
污水做tp进水取多少钱 浏览:719
所有的数据输入做过滤 浏览:434
废水生物种类 浏览:728
湖北净水器哪里有卖 浏览:632
18年日产骐达的空气滤芯怎么拆 浏览:260
山西家用污水提升装置 浏览:736
中央电视台文昌污水 浏览:432
废水常规污染物 浏览:143
青海学校净化器多少钱一台 浏览:128
电泳超滤膜瞬间高压 浏览:778
活性污泥污水处理工艺的原理 浏览:927
水净化器进化什么 浏览:630
碘单质与四氯化碳蒸馏 浏览:562
edial00是华为 浏览:438
反渗透膜承受最大压力 浏览:82
美的的饮水机最贵的是什么 浏览:332
水垢对人体有害吗结石 浏览:519
含氟冲洗废水原水池是什么意思 浏览:295
智能反渗透冷热直饮机怎么制冷 浏览: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