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建设项目三同时是指什么
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安全设施投资应当纳入建设项目概算。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要费用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也是我国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是指一切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基本建设项目、技术改造项目、自然开发项目,以及可能对环境造成损害的工程建设,其中需要配套建设的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经原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该建设项目方可投入生产或者使用。防治污染的设施不得擅自拆除或者闲置,确有必要拆除或者闲置的,必须征得所在地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建设项目的防治污染设施没有建成或者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主体工程就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批准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有权责令停止生产或者使用,可以并处罚款;未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同意擅自拆除或者闲置防治污染的设施,污染物排放超过排放标准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有权责令重新安装使用,并处罚款。资料拓展:
“三同时”制度是在中国出台最早的一项环境管理制度。它是中国的独创,是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和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具有中国特色并行之有效的环境管理制度。
“三同时”制度是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一个创举,是在总结我国环境管理实践经验基础上,被我国法律所确认的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法律制度。这项制度最早规定于1973年的《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在1979年的《环境保护法(试行)》中做了进一步规定。
此后的一系列环境法律法规也都重申了“三同时”制度。1986年颁布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对“三同时”制度做了具体规定,1998年对《办法》做了修改并新颁布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它对“三同时”制度做了进一步的具体规定。
② 环境保护“三同时”具体内容是什么
环境保护“三同时”的具体内容包括:
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应当按照环境保护设计规范的要求,编制环境保护篇章,并依据经批准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或者环境影响报告表,在环境保护篇章中落实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措施以及环境保护设施投资概算。
建设项目的主体工程完工后,需要进行试生产的,其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试运行。
建设项目试生产期间,建设单位应当对环境保护设施运行情况和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进行监测。
建设项目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当向审批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该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
分期建设、分期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建设项目,其相应的环境保护设施应当分期验收。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申请之日起30日内,完成验收。
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经验收合格,该建设项目方可正式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③ 环保“三同时”审批是什么
所谓“三同时”,就是环保设施和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所谓“三同时”报告,其实就是环保设施的验收报告。 比如:如果企业有生产污水排放,环评报告中提出了具体要求(如需达到一级排放标准),则企业在建厂时,应同时建污水处理设施。企业建成投产前,应向环保局提出开工申请,环保局对企业的污水处理设施进行验收后,给予准予试生产批复,并提出正式验收期限。到期限后,企业应再向环保局提出正式验收,环保局验收合格后,会给予正式批复。这个正式批复就是所谓的“三同时”报告。 需注意的是,申请正式批复前,应申请进行环保监测,证明企业的排放达标才可以,不然会拿不到批复的。 所以,“三同时”报告是企业投产后才有的,不是在设计阶段出的。 申请不难,只要符合环评报告的要求,并有监测报告证明企业的排放均达标,环保设施的管理制度化、符合环保局的要求,就可以拿到“三同时”报告了。
④ 环保“三同时”验收需准备哪些材料
项目“三同时”验收申请报告(市环保局)。
环保工作总结。
项目“三同时”竣工验收申请报告(一式五份,企业盖章)。
环评批复文件、核准试生产批文(有延期的一并给出)。
县环保局预验收专家意见、企业整改报告、分局现场核查笔录、县环保局预验收意见。
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报告(市、县检测部门)。
污水处理设计方案(设计单位资质、施工合同、如批复中污水方案需专家论证的、则需提供相关材料)。
突发环境风险救援预案(有资质单位编制)。
企业环保管理制度。
企业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税务登记证等证件复印件。
固废材料:
1).固废管理制度;
2).危险废物应急预案(有资质单位编制);
3).危险废物处置合同、转移审批表;
4).环评报告书中关于危险废物评价章节及物料平衡章节的复印件;
5).危险废物暂存场所要符合相关规定,并提供照片;
6)如果危险废物产生情况与环评有较大差异,要有书面情况说明并报环保部门认可。如因工艺变化而发生固废量变化的进行修编并报环保部门重新审批。
⑤ 环保“三同时”审批是什么
所谓“三同时”,就是环保设施和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所谓“三同时”报告,其实就是环保设施的验收报告。 比如:如果企业有生产污水排放,环评报告中提出了具体要求(如需达到一级排放标准),则企业在建厂时,应同时建污水处理设施。企业建成投产前,应向环保局提出开工申请,环保局对企业的污水处理设施进行验收后,给予准予试生产批复,并提出正式验收期限。到期限后,企业应再向环保局提出正式验收,环保局验收合格后,会给予正式批复。这个正式批复就是所谓的“三同时”报告。 需注意的是,申请正式批复前,应申请进行环保监测,证明企业的排放达标才可以,不然会拿不到批复的。 所以,“三同时”报告是企业投产后才有的,不是在设计阶段出的。
⑥ 环保三同时是什么
三同时”具体内容指的是我国《环境保护法》第26条规定: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措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三同时”制度是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是我国以预防为主的环保政策的重要体现。即,建设项目中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三同时”制度的适用范围包括:新、改、扩建项目;技术改造项目;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的工程项目。
1973年国务院下发的《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中首次正式提出:一切新建、扩建和改建的企业必须执行“三同时”制度;1976年中共中央批转的《关于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报告》中重申了这项制度;1979年的“环保法(试行)”、1989年的“环保法”、各时期单项环保法律及国务院“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均规定了建设项目必须执行“三同时”制度。
拓展资料:
“三同时”制度是指一切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基本建设项目、技术改造项目、自然开发项目,以及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的其他工程建设项目,其中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设施和其他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制度。
⑦ 环保“三同时”验收需准备哪些材料
1、企业验收申请
2、项目“三同时”竣工验收申请报告(原件、企业盖章)
3、环保工作总结
4、地方环保部门预验收意见
5、试生产核准通知(若有延期的一并给出)
6、环评批复
7、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报告
8、企业环保管理制度
9、固废转移相关材料
10、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
11、污水、废气设计方案、设计单位资质、合同(若批复中相关方案需专家论证,则需提供相关材料)
验收现场查看须保证项目主体工程及环保设施正常运行,提供“三废”(废水、废气、固废)运行台帐备查。
⑧ 环保三同时是指什么
环保三同时是指“三同时”制度,是在中国出台最早的一项环境管理制度。它是中国的独创,是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和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具有中国特色并行之有效的环境管理制度。
“三同时”制度是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一个创举,是在总结我国环境管理实践经验基础上,被我国法律所确认的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法律制度。这项制度最早规定于1973年的《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在1979年的《环境保护法(试行)》中做了进一步规定。
此后的一系列环境法律法规也都重申了“三同时”制度。1986年颁布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对“三同时”制度做了具体规定,1998年对《办法》做了修改并新颁布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它对“三同时”制度做了进一步的具体规定。
(8)污水厂三同时验收什么扩展阅读:
环保三同时相关法规:
根据我国2015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一条规定: “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符合经批准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要求,不得擅自拆除或者闲置。”
根据我国《劳动法》第六章第五十三条明确要求: “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根据我国《安全生产法》第二十八条规定: “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安全设施投资应当纳入建设项目概算。”
根据我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十六条规定: “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要费用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⑨ 三同时验收指哪三同时
“三同时”是指: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