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我的污水处理设备缺氧池曝气搅拌,需不需要氧
缺氧池
水解池
需要安装
搅拌机
或者粗孔曝气系统
各类沉淀池需要安装刮泥机
排泥管
排泥泵
提升泵
过滤池需要安装过滤填料
安装反冲洗设备
比如
反冲洗气和反冲洗水
接触氧化池(属于好氧)需要安装
填料
有各种组合填料或载体
还是老老实实找设计公司去设计吧
自己随便弄几个
可以,但是不可能处理好污水
Ⅱ AAO工艺缺氧池需要曝气么,为什么
不需要,缺氧池的运行状况关系总氮去除水平。主要是反硝化的过程。缺氧池仅设置搅拌器或推流搅拌器。 现在一般是倒置AAO,缺氧池前置,目的是加强氮的脱除, 如果是你说的厌氧-缺氧-好氧,一般有以下几点可调措施: 内回流——曝气池至缺氧池
Ⅲ 如何通过微孔曝气去除污水池里的氮和磷
A-A-O工艺,是英文Anaerobic-Anoxic-Oxic第一个字母的简称。
按实际意义来说,本工艺称为厌氧-缺氧-好氧法更为确切。
该工艺在厌氧—好氧除磷工艺(A2/O)中加一缺氧池,将好氧池流出的一部分混合液回流至缺氧池前端,以达到硝化脱氮的目的。 A2/O法的可同步除磷脱氮机制由两部分组成:一是除磷,污水中的磷在厌氧状态下(DO<0.3mg/L),释放出聚磷菌,在好氧状况下又将其更多吸收,以剩余污泥的形式排出系统。 二是脱氮,缺氧段要控制DO<0.5 mg/L,由于兼氧脱氮菌的作用,利用水中BOD作为氢供给体(有机碳源),将来自好氧池混合液中的硝酸盐及亚硝酸盐还原成氮气逸入大气,达到脱氮的目的。
首段厌氧池,流入原污水及同步进入的从二沉池回流的含磷污泥,本池主要功能为释放磷,使污水中P的浓度升高,溶解性有机物被微生物细胞吸收而使污水中BOD浓度下降;另外,NH3-N因细胞的合成而被去除一部分,使污水中NH3-N浓度下降,但NO3-N含量没有变化。
在缺氧池中,反硝化菌利用污水中的有机物作碳源,将回流混合液中带入的大量NO3-N和NO2-N还原为N2释放至空气,因此BOD5浓度下降,NO3-N浓度大幅度下降,而磷的变化很小。
在好氧池中,有机物被微生物生化降解,而继续下降;有机氮被氨化继而被硝化,使NH3-N浓度显著下降,但随着硝化过程使NO3-N的浓度增加,P随着聚磷菌的过量摄取,也以较快的速度下降。所以,A2/O工艺它可以同时完成有机物的去除、硝化脱氮、磷的过量摄取而被去除等功能,脱氮的前提是NH3-N应完全硝化,好氧池能完成这一功能,缺氧池则完成脱氮功能。厌氧池和好氧池联合完成除磷功能。
在好氧池的活性污泥中能积累磷的微生物,可以大量吸收溶解性磷,把它转化成不溶性多聚正磷酸盐在体内贮存起来,最后通过二次沉淀池排放剩余污泥达到系统除磷的目的。可以网络我的名字提问。
Ⅳ 污水处理缺氧池的作用
缺氧池(DO<=0.5mg/L),复池中的反制硝化细菌以污水中未分解的含碳有机物为碳源,将好氧池内通过内循环回流进来的硝酸根还原为N₂而释放。
缺氧池有水解反应,在脱氮工艺中,其pH值升高。在脱氮工艺中,主要起反硝化去除硝态氮的作用,同时去除部分BOD。也有水解反应提高可生化性的作用。
(4)污水缺氧池怎么曝气扩展阅读
AAO法又称A2O法,是一种常用的污水处理工艺,可用于二级污水处理或三级污水处理,以及中水回用,具有良好的脱氮除磷效果。
单元功能
1、厌氧反应器,原污水与从沉淀池排出的含磷回流污泥同步进入,本反应器主要功能是释放磷,同时部分有机物进行氨化;
2、缺氧反应器,首要功能是脱氮,硝态氮是通过内循环由好氧反应器送来的,循环的混合液量较大,一般为2Q(Q为原污水流量);
3、好氧反应器——曝气池,这一反应单元是多功能的,去除BOD,硝化和吸收磷等均在此处进行。流量为2Q的混合液从这里回流到缺氧反应器。
4、沉淀池,功能是泥水分离,污泥一部分回流至厌氧反应器,上清液作为处理水排放。
Ⅳ 污水处理中的缺氧池是怎样的每天怎么曝气
在缺氧池中,反硝化菌利用污水中的有机物作碳源,将回流混合液中带入的大量NO3-N还原为N2释放至空气,达到脱氮的目的并使BOD5浓度有所下降。
不需要在这个区域内进行曝气
只是利用回流污泥内的氧气就行。
Ⅵ 缺氧池及厌氧池漂浮大量污泥怎么处理
(1)污泥脱氮上浮
污水在二沉池中经过长时间造成缺氧(DO在0.5mg/L以下),则反硝化菌会使硝酸盐转化成氨和氮气,在氨和氮逸出时,污泥吸附氨和氮而上浮使污泥沉降性降低。
解决办法:减少在二沉池中的停留时间,及时排泥,增加回流比。
(2)污泥腐化上浮
在沉淀池内污泥由于缺氧而引起厌氧分解,产生甲烷及二氧化碳气体,污泥吸附气体上浮。
解决办法:加大曝气池供氧量,提高出水溶解氧,减少污泥在二沉池中的停留时间,及时排走剩余污泥。
Ⅶ 污水处理厂A2/O工艺中,厌氧池、缺氧池分别怎样控制氧气含量,从而制造厌氧和缺氧环境
厌氧是厌氧菌参与的生化处理过程,厌氧菌不需要氧气,可以说氧气对他们是有毒物质,因此要求系统内溶解氧等于零,这是最大的特点,另外,厌氧反应需要较高、较稳定的温度,其中中温反应在31~33摄氏度之间。厌氧反应需要严格的pH。
缺氧反应是兼性菌参与的生化反应,兼性菌是可以在好氧也可以在厌氧的情况下反应,要求系统的溶解氧在0.5mg/L以下,对温度和pH的要求也没有厌氧反应严格以DO区分,一般小于0.2mg/L就称为厌氧段,大于0.2mg/L小于0.5mg/L称为缺氧段。厌氧段释磷,缺氧段反硝化脱氮。厌氧段和缺氧段的溶解氧确实不像好氧段那样容易控制,毕竟没有消耗氧的设备,如果出现溶解氧过高的情况就很为难,若DO太高,可以加氧稀释工序,减少DO含量(缺氧段溶解氧低于0.2不影响反硝化)不过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做工作。一、进水,污水一般溶解氧很少,但是如果经过曝气沉砂池或进水前有跌落充氧就要考虑控制减少气量或减少落差,以减少充氧。二、回流污泥,沉淀池进水的溶解氧够用就好,只要沉淀池不发生反硝化就好,太多的溶解氧会使回流污泥溶解氧过高。三、内回流,AO/AAO都设计有内回流,可以通过控制内回流泵附近的曝气使曝气池这一段气量少于其他段,则内回流带回去的溶解氧也会较少。
Ⅷ A2O污水处理的工艺流程是怎么样的
AAO工艺流程主要在厌氧、缺氧、好氧。以前的工艺运行这么多年。但存在不足。厌氧(除磷)缺氧(脱氮)好氧(硝化)。
厌氧达不到厌氧条件(溶解氧偏高)缺氧也难达到条件(溶解氧问题),要厌氧,后面缺氧差;重缺氧,厌氧条件差。
现在有一种改良型倒置式AAO工艺。先缺氧,再厌氧,最后好氧。采用两点进水,三点回流。十分合理的结合在一起。不但除磷、脱氮都达到了十分满意的结果。
工作原理
生物池通过曝气装置、推进器(厌氧段和缺氧段)及回流渠道的布置分成厌氧段、缺氧段、好氧段。
在该工艺流程内,BOD5、SS和以各种形式存在的氮和磷将一一被去除。A2O生物脱氮除磷系统的活性污泥中,菌群主要由硝化菌和反硝化菌、聚磷菌组成。
在好氧段,硝化细菌将入流中的氨氮及有机氮氨化成的氨氮,通过生物硝化作用,转化成硝酸盐;在缺氧段,反硝化细菌将内回流带入的硝酸盐通过生物反硝化作用,转化成氮气逸入到大气中,从而达到脱氮的目的。
在厌氧段,聚磷菌释放磷,并吸收低级脂肪酸等易降解的有机物;而在好氧段,聚磷菌超量吸收磷,并通过剩余污泥的排放,将磷除去。
工艺特点
(1)厌氧、缺氧、好氧三种不同的环境条件和种类微生物菌群的有机配合,能同时具有去除有机物、脱氮除磷的功能。
(2)在同时脱氧除磷去除有机物的工艺中,该工艺流程最为简单,总的水力停留时间也少于同类其他工艺。
(3)在厌氧—缺氧—好氧交替运行下,丝状菌不会大量繁殖,SVI一般小于100,不会发生污泥膨胀。
(4)污泥中磷含量高,一般为2.5%以上。
(8)污水缺氧池怎么曝气扩展阅读:
各反应器单元功
1、厌氧反应器,原污水与从沉淀池排出的含磷回流污泥同步进入,本反应器主要功能是释放磷,同时部分有机物进行氨化;
2、缺氧反应器,首要功能是脱氮,硝态氮是通过内循环由好氧反应器送来的,循环的混合液量较大,一般为2Q(Q为原污水流量);
3、好氧反应器——曝气池,这一反应单元是多功能的,去除BOD,硝化和吸收磷等均在此处进行。流量为2Q的混合液从这里回流到缺氧反应器。
4、沉淀池,功能是泥水分离,污泥一部分回流至厌氧反应器,上清液作为处理水排放。
特点:
1、本工艺在系统上可以称为最简单的同步脱氮除磷工艺,总水力停留时间少于其他类工艺;
2、在厌氧(缺氧)、好氧交替运行条件下,丝状菌不能大量增殖,不易发生污泥丝状膨胀,SVI值一般小于100;
3、污泥含磷高,具有较高肥效;
4、运行中勿需投药,两个A段只用轻轻搅拌,以不增加溶解氧为度,运行费用低;
存在的问题:
1、除磷效果难再提高,污泥增长有一定限度,不易提高,特别是P/BOD值高时更甚;
2、脱氮效果也难再进一步提高,内循环量一般以2Q为限,不宜太高;
3、进入沉淀池的处理水要保持一定浓度的溶解氧,减少停留时间,防止产生厌氧状态和污泥释放磷的现象出现,但溶解氧浓度也不宜过高,以防循环混合液对缺氧反应器的干扰。
Ⅸ 污水处理中缺氧池到好氧池的连通
应该从缺氧池的底部到好氧池的底部联通。便于曝气。因为排气系统在好氧池的底部,然后通过曝气,使污水进行充分的混合。
Ⅹ AAO工艺缺氧池需要曝气么,为什么如果曝气怎么计算空气量
不需要,缺氧池的运行状况关系总氮去除水平。主要是反硝化的过程。缺氧池仅设置搅拌器或推流搅拌器。
现在一般是倒置AAO,缺氧池前置,目的是加强氮的脱除,
如果是你说的厌氧-缺氧-好氧,一般有以下几点可调措施:
内回流——曝气池至缺氧池,控制内回流比。
2.进水配水——部分厌氧、部分缺氧、甚至部分好氧。
曝气量计算:其实是需氧量计算,进水总氮、氨氮,都是要转化成氮气外排,通过设计进水指标和公式可以计算。反硝化菌、硝化菌需要部分碳源完成自身新陈代谢,也需要氧气,很少。
如果你是做设计,缺氧池设计有相应规范可以查,一些小的细节,比如碳源在缺氧池的氧化分解可以忽略,无非是内回流200%或者210%的区别。
如果是做运营,控制缺氧池0~1mg/lDO即可。
理论上是这样即以上所说,实际上曝气池波动控制DO,不单纯维持2或3mg/l,可以0~4mg/l波动,曝气池的功效才是至关重要的。缺氧池只是辅助,发挥一般或一半功效即可,还没有在缺氧池做文章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