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值对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影响
影响较大,因为现在城市污水处理厂的主工艺是生化处理工艺,生化池内的微生物的适宜pH为中性,所以pH变化大,即偏酸或偏碱都会影响甚至杀死生化池内的微生物,破坏处理系统。
B. 污水处理过程中,水经过人工湿地后,PH是否升高原因是什么
人工湿地就是一个生态系统,而ph的升降与污水的性质,人工湿地的类型也是有关系的。所以ph不一定升也不一定降也可能变化不大。可以观察一段时间后决定加酸还是加碱。本答案来自环保通,仅供参考
C. 污水生化处理中ph消化不了原因及处理措施
生化处理应该先把ph调整好才行,不然微生物都没法存活,那有怎样给你分解废物呢?也可以考虑调整下ph之后,放入一部分微生物加速生化反应速度。
D. 生活污水处理进水水质规定指标是多少
国标里没有规定进水水质指标,但一般生活污水处理进水水质都有一个大致的范围,如COD一般在200-400mg/L,NH3-N在30-50mg/L,SS在200mg/L左右。
E. 污水处理工艺中污泥影响水的ph值吗
影响。任何种类(性质)的污水净化体系,污泥都会影响水的PH值。
版随着我国工业化权、城镇化程度的加快,随着地区经济结构、工业产品结构的复杂化,污水的化学成分,或者说,组分越来越复杂。污水处理的技术难度与压力也越来越大。水处理过程中沉淀产生的污泥的组分的复杂性,导致了一个新的难题出现:污泥如何处置?
“污泥”的定义范围变得越来越宽泛;涵盖面越来越宽。例如,除了自来水厂的泥沙沉淀没有列入“污泥”外,几乎所有的(污)水处理厂的系统沉淀物都被列入了“污泥”范畴。电镀污泥、湿法冶金污泥更是列为了“危险废物”管理规定。
从物理化学的角度来说,“污泥”与其从中沉淀出来的水处于物理化学平衡的一个体系。如果把“水”和“污泥”视为两个不同的“体系相”的话,任何一方的改变,都会影响另外一方。之前的“平衡”将被打破。
“含有微生物体系的污泥”在水处理系统中,属于能够主动影响水的PH值变化的“体系相”。因为,微生物的代谢过程一刻也不停。污泥中的多糖和蛋白类有机物被降解;产生的有机酸及其其他的电解质(例如,吲哚类,氨氮类),二氧化碳等,都会影响水的PH值。
F. 废水处理PH值调节
300*1000*10^(-5)*40=120(克)
300*1000*10^(8-14)*40=12(克)
总共用碱:120+12=132克
G. 关于污水处理进水PH问题
取决于后续的物化处理工序的最佳pH条件要求。
1. 一般健身器材多采用经过电镀的金属材料,废水中含有Cr^(6+)离子,故沉淀池进水应该经过还原反应和投加碱性药剂(根据需要可能还需要加PAM),使pH=11左右,有利于将还原成三价的Cr离子生成难溶的氢氧化物并沉淀。
2. 后续的气浮过程可能是为了除去水中难降解有机物,需要将废水进行酸化(pH=2-3)。
3. 过滤是进一步除SS等,使重金属离子浓度达到严格的排放水质标准。可以结合后续的厌氧生化(水解酸化法)的进水pH值要求,将pH调整到6-7左右,处理后废水pH值变化极微,可满足好氧处理要求。
4. pH控制方法可以采用在线pH仪与加酸或加碱系统组成的自动控制系统,按照所需的pH值预设,使水与药剂经过一定的混合-反应,达到工艺控制要求。
H. 怎么控制污水的ph值
pH值,亦称氢离子浓度指数、酸碱值,是溶液中氢离子活度的一种标度,也就是通常意义上溶液酸碱程度的衡量标准。 “pH”中的“H”代表氢离子(H+),而“p”的来源则有多种说法,引用化学界的概念是把p加在无量纲量前面表示该量的负对数。pH值的计算公式如下:
污水的pH确定了污水的化学成分,PH值的高低对营养物(磷,氮,和碳)和重金属(水中可溶解的)的存在状态和溶解性能都有一定的影响,比如PH的高低会影响磷以什么形式存在于水中。pH值对污水处理的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引起细胞膜电荷的变化,从而影响了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影响代谢过程中酶的活性;改变生长环境中营养物质的可给性以及有害物质的毒性。
活性污泥中的每种微生物都有其最适pH值和一定的pH范围。在最适范围内酶活性最高,如果其他条件适合,微生物的生长速率也最高。大多数细菌、藻类和原生动物的最适pH为6.5-7.5,在pH 4-10之间也可以生长;放线菌一般在微碱性即pH7.5-8最适合;酵母菌、霉菌则适合于pH5-6的酸性环境,但生存范围在pH1.5-10之间。有些细菌甚至可在强酸性或强碱性环境中生活。
I. 污水处理过程中发现进水PH偏低如何处理
污水处理过程中,如果PH偏低属于酸性水,可以加适当的氢氧化钠,调整PH值,达到6一9之间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