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氯气为什么能净化水
BBBBBBBBBBBBBBBBBB
氯气遇水会产生次氯酸,次氯酸具有净化作用,用于消毒——溶于水生成的HClO具有强氧化性
氯气
一、组成结构
1.原子结构:氯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
2.分子结构:氯气分子为双原子分子,分子式Cl2.
3.离子结构:氯离子最外层有8个电子,因而很稳定.
思考:从氯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易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来思考氯气是双原子分子的原因.
答案:两个氯原子最外层都有7个电子,都欲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共用一对电子恰都能满足要求.由此也知:Cl2分子比Cl原子稳定.
二、物理性质
1.在通常情况下:氯气是黄绿色的气体、氯气有毒、并有刺激性气味、密度比空气大、熔沸点较低、能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在压强为101kPa、温度为-34.6℃时易液化。如果将温度继续冷却到-101℃时,液氯变成固态氯。1体积水在常温下可溶解2体积氯气.
2.氯气有毒,闻有毒气体气味的方法是(扇动法):用手轻轻在瓶口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
思考:和其他学习过的气体相对比,氯气的物理性质有哪些“特性”?
答案:有色、易液化.
三、化学性质
1.与金属反应
2Na+Cl2=2NaCl (现象:剧烈燃烧,白烟)
Cu+Cl2=CuCl2 (现象:剧烈燃烧,棕色烟)
2Fe+3Cl2=2FeCl3
思考:(1)上述反应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变动有何共同特点?为什么?Cl2作什么剂?
(2)对比铁跟盐酸的反应,铁跟氯气的反应体现了氯气的什么性质?
答案:(1)都从0价→-1价.因为最外层有7e-,易得到1e-达到8e-稳定结构.Cl2作氧化剂.
(2)体现了Cl2的氧化性比HCl强,是强氧化剂.
2.与非金属反应
燃烧:发光、发热的剧烈化学反应.
思考:(1)氢气和氯气反应,在点燃和光照条件下反应的现象为什么不同?
(2)怎样用实验证明HCl气体极易溶于水?
答案:(1)二者混合程度不同、接触面积不同所致.
点燃氢气放入氯气中,氢气分子只在导管口跟少量氯气分子接触而化合成氯化氢分子,同时产生少量的热,不能爆炸,呈苍白色火焰.当点燃氢气与氯气的混合气体时,大量的氢分子与氯分子接触,迅速化合而产生大量的热,使气体体积急剧膨胀而发生爆炸.
(2)将盛HCl的试管倒置于水槽中,水面慢慢上升至满.
3.与水反应
在该反应中,氧化剂是Cl2,还原剂是Cl2,改写成离子反应方程式是:Cl2+H2O
H++Cl-+HClO
(1)氯气的水溶液叫氯水,饱和氯水呈现黄绿色,具有刺激性气味,主要含有的粒子有Cl2、H2O、HClO、H+、Cl-、ClO-.
(2)次氯酸的性质
①弱酸性:是一元弱酸,属弱电解质,酸性弱于碳酸.
HClO+NaOH=NaClO+H2O
NaClO+HCl=HClO+NaCl
2NaClO+CO2+H2O=Na2CO3+2HClO
②不稳定性:
由于HClO的分解,使Cl2和水逐渐反应,直至氯水失效,因此氯水要现用现制,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氯水久置将变成稀盐酸.
③强氧化性:HClO能氧化许多物质.
④杀菌漂白性:能使有色布条、品红试剂等有色物质褪色,其原理主要是利用其强的氧化性.
说明:干燥Cl2本身没有漂白性,只有转化成HClO才有漂白性.
思考:(1)液氯和氯水是一种物质吗?
答案:不是.液氯是Cl2在加压或冷却时变成的液态Cl2,是纯净物,而氯水是氯气溶于水中形成的溶液,是混合物.
(2)①怎样证明新制氯水中含有大量Cl2?
②用实验证明氯气能与水反应.
答案:①观察氯水颜色,呈黄绿色,此即氯气的颜色,说明新制氯水中含大量Cl2.
②向新制的氯水中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含有Cl-,即有部分氯气与水反应了.
Cl2+H2O=HCl+HClO
AgNO3+HCl=AgCl↓+HNO3
另法:也可向新制氯水中放入一红布条或滴入几滴品红溶液,若布条或品红褪色,说明新制氯水中有HClO,即Cl2与水发生了反应.
(3)氯水中有多种化学物质,故性质较复杂.下列现象各是基于哪种物质的什么性质?
①氯水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
②向氯水中滴加饱和NaHCO3溶液,有气泡出现.
③向氯水中滴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答案:①H+、HClO ②H+ ③Cl-
4.与碱溶液反应
a.Cl2+2NaOH=NaCl+NaClO+H2O
b.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上述两反应中,Cl2作氧化剂和还原剂.
漂白粉:(1)有效成分是Ca(ClO)2
(2)漂白原理
c.Ca(ClO)2+CO2+H2O=CaCO3↓+2HClO
(3)久置失效的原因(用反应式说明)
Ca(ClO)2+CO2+H2O=CaCO3↓+2HClO;2HclO 2HCl+O2↑.
(4)保存方法:隔绝空气密封保存.
将上述a、b、c三反应改写成离子方程式:
a.Cl2+2OH-=Cl-+ClO-+H2O
b.Cl2+2OH-=Cl-+ClO-+H2O
c.Ca2++2ClO-+CO2+H2O=CaCO3↓+2HClO
思考:(1)实验室常用NaOH溶液吸收或除去多余的氯气,为什么?
(2)分别向漂白粉溶液中通入少量和足量CO2气体,产生的现象一样吗?为什么?
答案:(1)Cl2有毒污染环境,Cl2可以跟NaOH溶液反应从而除去Cl2.
(2)不一样,通入过量CO2没有沉淀生成,CaCO3+CO2+H2O=Ca(HCO3)2.
四、用途
学习物质的用途要与其性质紧密联系,因为性质决定用途.下列Cl2的用途各是基于Cl2的什么性质?
用于消毒——溶于水生成的HClO具有强氧化性;
制盐酸——与H2反应生成HCl;
制漂白粉——与Ca(OH)2反应;
制多种农药;
制氯仿等有机溶剂;
制塑料等.
思考:工业制漂白粉为什么选用Ca(OH)2而不选用NaOH?而吸收Cl2防止中毒或污染空气却选用NaOH溶液而不选用Ca(OH)2?
答案:Ca(OH)2价廉易得、成本较低;NaOH溶液碱性强、吸收效率高.
五、实验室制法
1.反应原理
㈡ 净化水的过程中为什么要加入氯气等物质
明矾叫十二水合硫酸铝钾,
化学式:kal(so4)2·12h2o
al3+很容易水解,生成氢氧化铝回al(oh)3胶体:氢氧化铝胶答体的吸附能力很强,可以吸附水里悬浮的杂质,并形成沉淀,使水澄清。所以,明矾是一种较好的净水剂。
㈢ 水的净化中通入氯气的作用
氯气与水反应可生成具有杀菌消毒能力的次氯酸,杀灭水中病菌,故自来水净化过程中通入氯气的目的是消毒杀菌.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故家用净水器中含有大量活性炭,其作用是吸附.
根据净水的原理、方法可知,蒸馏得到的水为纯水,所以蒸馏的净化程度最高.
故答案为:消毒杀菌;吸附;蒸馏.
㈣ 为什么中国自来水的净化仍然使用氯气而是不是臭氧
臭氧的持久性不足,在管网的输送途中马上耗尽,容易滋生细菌。所以一般即使用臭氧消毒也要在出水时添加余氯。另外,我国的自来水标准不比欧美低,在大城市基本也能保证出水达标,出水水质可以直接饮用(不过刚出厂余氯很高)。但是由于管网问题导致输送末端水质变差。最主要的原因是臭氧需要发生设备,相对液氯来说投资大,能耗也大。臭氧更多用在前期的污染物去除上(很多给水厂都会设前臭氧接触池、后臭氧接触池),消毒用得多的还是液氯,氯胺也有,污水厂也用次氯酸钠,次氯酸钠应付突击检查效果特别好…对这一话题,跟帖网友大致分为三派,一派坚持“有毒论”,指出“自来水里面有氯气,烧饭加热后会残留在饭里”,并有人称“用纯净水煮饭,饭的颜色和香味都不一样”;一派坚持“无毒论”,表示“氯气容易挥发”、“吃了20几年自来水煮饭都没事”;其余的人大多抱着宁可信其有的态度,选择井水或开水煮饭,以求“安全”。记者发现,这一争论的源头是一则“千万别直接用自来水煮食物,一定要看”的网络传闻。传闻称,蒸煮食物时“自来水有氯,由于加热时锅盖是盖着的,氯全部包覆在食物上,有致癌的危险,所以一定要用煮沸过的开水或已过滤掉氯的水来蒸煮东西”。大家讨论的对人体可能产生伤害的‘余氯’主要是指氯气,我们模拟家中正常的烹饪过程,分别使用自来水与纯净水做饭,检测洗米水及米饭中余氯的含量。”钦州学院食品工程学院老师戴梓茹,向记者简单介绍了实验流程。
㈤ 水净化过程中通入氯气的原因
(1)杀菌消毒
(2)吸附 (3)蒸馏
试题分析:根据水的净化知识可知,通入的氯气能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具有氧化性,能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而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故可吸附色素、异味等,所以家用净水器中含有大量活性炭,其作用是吸附作用;蒸馏得到的是蒸馏水,蒸馏水是纯净物,即一种物质,故净化程度较高的操作是蒸馏。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理解水的净化原理,掌握水的净化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㈥ 净化水时,氯气有什么作用
你好
用空气稀释氯气的目的是什么
(1)最外层7个电子,只有1个单电子,O最外层6个电子,含2个单电子,则O原子不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产物中杂质气体B能使石蕊试液显蓝色,为氨气,可选酸来除杂,只有C中浓硫酸符合,
故答案为:不是;C;
(2)A.二氧化氯可广泛用于工业和饮用水处理,代替氯气,为“绿色”消毒剂,故A正确;
B.应用在食品工业中能有效地延长食品贮藏期,能杀菌消毒,故B正确;
C.稳定性二氧化氯的出现大大增加了二氧化氯的使用范围,便于运输和应用,故C正确;
D.二氧化氯是一种极易爆炸的强氧化性气体,在工作区和成品储藏室内,要有通风装置和监测及警报装,故D正确;
故答案为:A、B、C、D;
(3)氯酸钠氧化浓盐酸生成氯化钠、氯气、二氧化氯、水,该反应为2NaClO3+4HCl(浓)═2NaCl+Cl2↑+2ClO2↑+2H2O,
故答案为:2NaClO3+4HCl(浓)═2NaCl+Cl2↑+2ClO2↑+2H2O;
(4)氯气与固体亚氯酸钠(NaClO2)反应,生成氯化钠和二氧化氯,该反应为2NaClO2+Cl2═2NaCl+2ClO2,该法相比欧洲方法的优点为安全性好,没有产生毒副产品,
故答案为:2NaClO2+Cl2═2NaCl+2ClO2;安全性好,没有产生毒副产品;
(5)用硫酸酸化的草酸(H2C2O4)溶液还原氯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碳、二氧化氯、水,该反应为H2C2O4+2NaClO3+H2SO4═Na2SO4+2CO2↑+2ClO2↑+2H2O,
此法提高了生产及储存、运输的安全性,原因是反应过程中生成的二氧化碳起到稀释作用,
故答案为:H2C2O4+2NaClO3+H2SO4═Na2SO4+2CO2↑+2ClO2↑+2H2O;反应过程中生成的二氧化碳起到稀释作用.
㈦ 水的净化中通入氯气的目的是为了
氯气有强氧化性,遇水能岐化为HCl和HClO,后者有强氧化性,能够杀菌消毒。
㈧ 净化污水为何要加氯
氯气和水反应会生成HCL和HCLO,
CL2
+H2O=HCL+HCLO;HCLO具有强
氧化性
,能够使水中的细菌被氧化而到达杀菌的效果
㈨ 污水处理工艺中加氯的目的是
该水处理工艺中加氯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杀菌。
㈩ 自来水厂再净水过程中为什么要加入氯气
杀菌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