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MBR排泥如何确定
主要是以泥龄来确定,一般泥龄控制在20-30天
② 污水处理控制排泥量计算公式跪求!!
排泥不来是个简单的事,首自先想一下为什么要排泥,然后给自己解答一定需要排泥吗。理论上计算一个量值只能是参考,实际状况条件十分清楚的情况下才能算的准,那就是说事后才能算准,因为你无法预知一些事情。现实中必须还要考虑一个因素---行政。当帮你处置污泥的人是行政指示下的,就不要算什么泥量,去问领导。
如果排泥是为了生物除磷,就好算了:(干泥)排泥量=除磷需要量/污泥含磷率=20除磷需要量(不计允许的SS排放限值中的含有量)
很大误差地,没办法,折算含水污泥的每一步都有更大误差,所以不要算,没用。
③ 厌氧反应器排泥怎么排,如何区分应该排的死泥和活性污泥
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 有无活动的细菌判断。往往活动细菌多的污泥,活性好
④ 污水处理厂是不是每天都出污泥的
不是。
污水处理厂是否出泥(这里理解为污泥运出厂外处置)需要考虑以下条件(前两项起决定性作用):
1、污水处理厂使用的工艺;
2、污水厂的规模;
3、污水厂运行的具体情况;
4、污水厂设计时其储泥池的大小、设计排泥时间以及结合污泥性状和池中水质情况调整的排泥时间。
传统活性污泥法中,中、大型污水厂每天出泥(处理能力5000立方米/天以上),例如使用AAO工艺、氧化沟工艺、接触氧化工艺等污水处理厂。但是同样的工艺,小型污水厂就会设计污泥干化池或者先于污泥浓缩池中存放,一段时间内都不排泥。
另外工艺的不同,例如MBR工艺、生物转盘等,工艺原理决定了其产生的污泥较少,结合处理的水质、水量,系统每天产生的污泥量不足以出泥,也是一段时间内才出泥一次。
实际运行中,遇到突发情况,例如管网破裂雨水涌入等意外情况,一天不排泥也是正常的。
所以,污水处理厂并不是每天都出污泥的。
⑤ 我公司污水处理站污泥出现老化现象,应该需要排泥,但是不知道具体的排泥量应该怎么计算,请高人指教~~
查一下原设计:混合液悬浮物固体(MLSS)浓度是多少?再对照日常监测数据与(MLSS)对应的SV30是多少?把超过设计值的作为剩余污泥排掉,操作时控制SV30更便捷。
⑥ 如何判断二沉池污泥是回流还是排泥
从高程上来讲,曝气池高于二沉池
二沉池的泥要回流的话,必须借助泵
一般是二沉池的泥斗,和一个集泥池底部联通,集泥池内设回流泵,回流泵排出的泥一部分回流到曝气池进水端,多余的泥打到污泥浓缩池。
二沉池的出水是堰多一些,堰内一般做一个比较深的槽,接二沉池出水管,防止二沉池的堰被出水的水头淹没。
追问
污泥回流管和污泥斗是怎么连接的,这些管是专门制造的么,是这些连接的管有哪些型号和材质,谢谢
追答
没有专门制造的厂家,就是管道连接,一般的排泥管不要小于DN200,以防堵塞。
用碳钢的材质多一些
进污泥的集泥池时,应该做一个闸板,电动或手动的,以保护在维护污泥回流泵时,可以关闭二沉池出泥管。当然,你要是做自耦的泵,也可以不装闸板,把泵提出来维修。
⑦ 一般的污水处理排泥量怎么计算的
1剩余污泥量计算方法
在活性污泥工艺中,为维持生物系统的稳定,每天需不断有剩余污泥排出。它们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由降解有机物BOD所产生的污泥增殖,二是进水中不可降解及惰性悬浮固体的沉积。因此,剩余干污泥量可以用式(1)计算:
ΔX=(Y1+Kdθc)Q(BODi-BODo)+fPQ(SSi-SSo)(1)
式中ΔX———系统每日产生的剩余污泥量,kgMLSS/d;
Y———污泥增殖率,即微生物每代谢1kgBOD所合成的MLVSSkg数;
Kd———污泥自身氧化率,d-1;
θc———污泥龄(生物固体平均停留时间),d;
Y1+Kdθc———污泥净产率系数,又称表观产率(Yobs);
Q———污水流量,m3/d;
BODi,BODo———进、出水中有机物BOD浓度,kgBOD/m3;
fP———不可生物降解和惰性部分占SSi的百分数;
SSi,SSo———进、出水中悬浮固体SS浓度,kgSS/m3。
德国排水技术协会(ATV)制订的城市污水设计规范中给出了剩余污泥量的计算表达式[1]。此式与式(1)本质相同,只是更加细致,考虑了活性污泥代谢过程中的惰性残余物(约占污泥代谢量的10%左右)及温度修正。综合污泥产率系数YBOD(以BOD计,包含不可降解及惰性SS沉积项)写作:
YBOD=0 6×(1+SSiBODi)-(1-fb)×0 6×0 08×θc×FT1+0 08×θc×FT(2)
FT=1 702(T-15)(3)
式中fb———微生物内源呼吸形成的不可降解部分,取值0 1;
FT———温度修正系数。
比较(1),(2)两式,可知在ATV标准中动力学参数Y,Kd分别取值0.6和0.08d-1,进水中不可降解及惰性悬浮固体(fP部分)占总进水SS的60%。由于剩余污泥中挥发性部分所占比例与曝气池中MLVSS与MLSS的比值大体相当,因此剩余干污泥量也可以表示成下式:
ΔX=YobsQ(BODi-BODo)f(4)
式中f=MLVSSMLSS;其他符号意义同前。
式(4)与式(1)是一致的,均需确定Yobs。
⑧ 污水处理控制排泥量各种计算公式
1剩余污泥量计算方法
在活性污泥工艺中,为维持生物系统的稳定,每天需不断有剩余污泥排出。它们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由降解有机物BOD所产生的污泥增殖,二是进水中不可降解及惰性悬浮固体的沉积。因此,剩余干污泥量可以用式(1)计算:
ΔX=(Y1+Kdθc)Q(BODi-BODo)+fPQ(SSi-SSo)(1)
式中ΔX———系统每日产生的剩余污泥量,kgMLSS/d;
Y———污泥增殖率,即微生物每代谢1kgBOD所合成的MLVSSkg数;
Kd———污泥自身氧化率,d-1;
θc———污泥龄(生物固体平均停留时间),d;
Y1+Kdθc———污泥净产率系数,又称表观产率(Yobs);
Q———污水流量,m3/d;
BODi,BODo———进、出水中有机物BOD浓度,kgBOD/m3;
fP———不可生物降解和惰性部分占SSi的百分数;
SSi,SSo———进、出水中悬浮固体SS浓度,kgSS/m3。
德国排水技术协会(ATV)制订的城市污水设计规范中给出了剩余污泥量的计算表达式[1]。此式与式(1)本质相同,只是更加细致,考虑了活性污泥代谢过程中的惰性残余物(约占污泥代谢量的10%左右)及温度修正。综合污泥产率系数YBOD(以BOD计,包含不可降解及惰性SS沉积项)写作:
YBOD=0 6×(1+SSiBODi)-(1-fb)×0 6×0 08×θc×FT1+0 08×θc×FT(2)
FT=1 702(T-15)(3)
式中fb———微生物内源呼吸形成的不可降解部分,取值0 1;
FT———温度修正系数。
比较(1),(2)两式,可知在ATV标准中动力学参数Y,Kd分别取值0.6和0.08d-1,进水中不可降解及惰性悬浮固体(fP部分)占总进水SS的60%。由于剩余污泥中挥发性部分所占比例与曝气池中MLVSS与MLSS的比值大体相当,因此剩余干污泥量也可以表示成下式:
ΔX=YobsQ(BODi-BODo)f(4)
式中f=MLVSSMLSS;其他符号意义同前。
式(4)与式(1)是一致的,均需确定Yobs。
⑨ 污水处理厂排泥周期如何确定
确定好SV30,以及污泥增长速率,控制好剩余污泥流量连续排泥或定期排泥,让SV30保持在相对稳定一个值!
⑩ 污水处理的厌氧池要排泥吗
厌氧池是不需要排泥的,相反是需要新鲜的污泥来水解酸化的,只有沉淀池是需要排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