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一吨污水用多少絮凝剂
污水处理用的絮凝剂较少,用于污泥脱水时用量较大,一般水处理絮凝沉淀用聚丙烯酰胺絮凝剂一方水的加药量为3-5克,絮凝剂含量越高,加药量就越少,使用时可配置成0.1% 调试,更容易掌控产品的添加量,避免配置浓度过高而造成产品的浪费。
㈡ 污水处理时,聚丙烯酰胺的浓度应放多少
0.1%~0.5%左右,看你水体污染物的浓度来配。
㈢ 污水处理过程中PAC与PAM的比例是多少
PAM是有分来子量的。PAC 要看水的源浓度。
PAC的投加量在每千吨污水10-20kg,PAM的投加量在每千吨污水0.25-0.5kg。
阴离子型APAM(分子量在1800-2000万)、阳离子型CPAM(分子量在1000万)、两性离子型Am-PAM和非离子型NPAM。粉状含固量大于92%,相对分子质量为(500-800)×104,胶体含固量为(8±0.2)%。
PAC为聚合氯化铝,PAM为聚丙烯酰胺,前者为絮凝剂,后者为助凝剂,通常联合使用,一般情况下先加PAC,后加PAM,有时可能需要加酸或碱调节PH。两者主要用于混凝沉淀池,即物化处理工段,工业废水处理中常用。如果处理工艺为先生化后物化,则投加量PAC约0.1%(国标,10%有效含量),PAM约1-3ppm,即每万吨水分别投加PAC约10吨,PAM10-30kg。如果工艺为先物化后生化,则将以上投加量加倍。实际的投加量根据水质有所不同,需要根据现场微调。
㈣ 污水处理聚丙烯酰胺投加量是不是越多越好
当然不会,酰胺的投放量需要根据配药比例来,如果投放的酰胺太多,反而会增高出水的COD。想了解详细情况欢迎网络:武汉格林环保。
㈤ 聚丙烯酰胺用法与用量
工业废水处理用来聚丙烯酰胺源的用量根据它所需要处理的水质、污泥类型、浓度、PH值等现况来决定。没有固定的用量,但是其用量和污水中的SS、以及颗粒表面成正比,也就是说污水中悬浮物越高,加药量越大,悬浮物颗粒越细,加药量越大。
用于污水处理混凝沉淀时,建议浓度比为0.1%,用于污泥脱水时比例浓度为0.2%,溶解搅拌时间为50分钟。测试前,需要进行小测试来确定比率。建议采取100毫升污水样品,每次将溶液用注射器放在0.5毫升。持续搅拌,观察污水絮凝效果、絮凝速度、上清液状态、沉淀效果等,确定投入量。
聚丙烯酰胺具体用量要控制在一个合适的量,加药量不足,不能有效的去除污水中的杂质,污泥处理会出现跑泥、泥饼薄;加药量过大,不仅会造成浪费,增加了污水中的氮含量,污泥处理的滤水性降低,依然不能达到较佳的处理效果。
㈥ 污水处理 聚丙烯酰胺用量
你们处理应该还是要配合聚铝一起用吧
聚丙的话可以先做个小试
一般水质不同具体投加量肯定有差的
建议你联系你的卖家 问问他们的技术员
我们就是这样合作的
㈦ 一般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中pac和pam加药的百分比是多少
如果处理工艺为先生化后物化,则投加量PAC约0.1%(国标,10%有效含量),PAM约1-3ppm,即每万吨水分别投加版PAC约10吨,PAM10-30kg。
如果工艺为权先物化后生化,则将以上投加量加倍。
实际的投加量根据水质有所不同,需要根据现场微调。
PAC为聚合氯化铝,PAM为聚丙烯酰胺。前者为絮凝剂,后者为助凝剂。通常联合使用,一般情况下先加PAC,后加PAM,有时可能需要加酸或碱调节PH。两者主要用于混凝沉淀池,即物化处理工段,工业废水处理中常用。
㈧ 污水处理用聚丙烯酰胺投加量多少合适
聚丙烯酰胺投加量需要根据客户现场污水、污泥的现况来决定,没有具体的加药量,但是其加药量和污水中的SS、以及颗粒表面成正比,也就是说污水中悬浮物越高,加药量越大,悬浮物颗粒越细,加药量越大。
具体加药量要控制在一个合适的量,加药量不足,不能有效的去除污水中的杂质,污泥处理会出现跑泥、泥饼薄;加药量过大,不仅会造成浪费,增加了污水中的氮含量,污泥处理的滤水性降低,依然不能达到较佳的处理效果。
㈨ 聚丙烯酰胺的最佳投加量是多少
聚丙烯酰胺的投加量影响因素主要是污水的特性决定的,污水的pH值、固含量、稳定等,要想确定污水处理需要聚丙烯酰胺合适的投加量,就需要使用污水进行实验室小试,根据小试效果确定聚丙烯酰胺的投加量。可以邮寄污水给聚丙烯酰胺厂家。
㈩ 污水处理聚丙烯酰胺的配比是多少
若用于污水处理絮凝处理,则可配置成0.1%-0.3%的水溶液,若加入至污泥中作为污泥脱水剂,则可配置成0.3%-0.5%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