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fenton处理印染废水用的多吗
不多。
印染加工各工序排放的综合废水,其色度和有机物浓度都较高。印染废水中的有机物主要由以芳烃和杂环化合物为母体,并带有显色基团及极性基团的染料分子组成,是国内外公认的难降解的有机工业废水 卫J。国内外常以重铬酸钾法测定废水的COD值,即COD 作为工业废水中可化学氧化的有机物和还原性无机物含量的替代参数。该方法能较直观地反映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含量,但需要消耗大量的硫酸银、重铬酸钾等试剂,而且极为费时。特别是样品较多时,部分样品由于不能及时测定,而影响到测定结果 。此外,测定过程中大量的试剂废液,如六价铬离子、三价铬离子和汞的络合物或化合物等毒性较大物质的排出,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另外,也常用BOD (水样在20℃条件下培养5 d的生化需氧量)来反映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含量。但BOD 值的测定时间太长,难以较大规模地获得数据,且重复性差。
紫外吸光度值(U )是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评价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指标,一般用于地表水域的水质测量,其消光值的大小间接反映了水中有机污染程度。由于水中存在着多数芳香族有机物和带双键的有机物,在254 nrn处有明显的吸收,因而u 值可有效
地反映废水中有机物的含量。国外大量文献表明,水中u 值的大小和水中TOC、TYHMFP、NPTOC和COD等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代替化学测定法和生化法,能大大缩短测定时间,分析一个水样只需2 min,具有快速、方便、准确、重复性好等优点。
⑵ 印染污水每天出多少泥
一般按经验数据的话300方每天的印染废水湿污泥量大概15%,即45m3,干污泥按照70%含水率计算约1m3,不过主要看废水的原水浓度还有加药量的问题,这个只是估算,大概用来选压滤机用的
⑶ 纺织印染污水年排放量30.3875万吨怎么算的
自饮的污水年排放量30.3875万吨,一般是按他一年的用水量来计算的,用了多少水就排放了多少污水?。
⑷ 100顿印染废水处理会产生多少污泥
常规处理法大概有15%的含水污泥,经过压榨脱水后大概0.5–1吨泥
⑸ 印染废水处理
你进水指标是多少哦 ?
⑹ 印染废水的我国现状
纺织工业发展主要阻碍之一是环保节能(低碳)问题,环保的主要问题是废水,而约80%纺织废水来自于印染行业。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纺织工业废水排放量23亿吨,居各工业行业第3位,占全国工业废水排放量的10.60%。纺织工业排放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Cr)排放量31.4万吨,居各工业行业第4位,占全国工业废水CODCr的7.76%。该数据是对规模以上企业的统计数据,实际数据可能要大很多。实际上印染行业是以中小企业为主的竞争性行业,中小企业比重占99.6%,非公有制企业占95%,大量小企业数据并未统计在内。若以纤维加工量的70%需进行印染加工计,则年排放废水约在30亿吨左右。
印染厂废水处理的问题分析
印染厂废水处理成功的实例较多,但是成效不佳的也不少,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1)印染厂未分析自身废水特质(水质、水量),照搬他厂经验,结果往往不理想。(2)将城市污水处理的设计规范,用于印染废水处理,仅仅改变一些参数,造成很大的损失。特别是在早期,大型印染厂废水集中处理,都由大型设计院负责,而其对印染废水性质不够深入了解,造成很大损失。(3)新技术、新工艺、新药剂未经中试,直接用于工程,造成很多失败。新技术多应经过小试、中试,才能用于工程,一般试规模是工程水量的3%~5%,即最多放大20倍左右。实验室研究成果直接用于工程,难有成功案例。工程应该采用最成熟、最稳妥的技术。(4)生产工艺相近的废水,可采用相似的处理工艺,但也要根据水质、水量适当调整技术参数,保证处理水平。(5)实际运行技术和管理技术不当,未根据废水变化作适当调整,也是运行不稳定的原因。
仿真丝的兴起和印染后整理技术的进步,使PVA浆料、人造丝碱解物(主要是邻苯二甲酸类物质)、新型助剂等难生化降解有机物大量进入印染废水,其COD浓度也由原来的数百mg/L上升到2000~3000mg/L,从而使原有的生物处理系统COD去除率从70%下降到50%左右,甚至更低。传统的生物处理工艺已受到严重挑战;传统的化学沉淀和气浮法对这类印染废水的COD去除率也仅为30%左右。因此开发经济有效的印染废水处理技术日益成为当今环保行业关注的课题。
⑺ 中国每天污染量达到多少
这个污染分很多方面:
首先从我们喝的水讲起,饮用水,饮用水的问题主要是水源地的保护问题,现在就有很严格的要求静止农业的化肥、农药的进入和在其中水产养殖业的开展以及污染物的排放,但是在执法上的执行力度还有待加强,还有我国的饮用水要求是III类水以上就可以了,好多城市没有单独的饮用水源都是使用有污染的河水(淮河、长江等),还有富营养化的湖泊(如无锡旁的太湖),受污染事件的影响就面临断水的威胁(如去年的太湖水华事件和松花江污染事件),国外的饮用水一般都是I类水的标准,而且一般是直饮水,就是不用烧开直接可以饮用的水,国内只有个别高档社区上了相关设备提供直饮水。再有就是自来水处理中的污染问题,主要有2块,一是在混凝沉淀的时候一般采用PAC(聚合氯化铝),现有研究显示铝盐会导致老年痴呆症,但是替代产物成本太高,国内相必不会使用,二是消毒环节用氯气会和水体中的腐殖酸反应生成致癌物质,那也是没办法的,又牵涉到水源地的来水质量问题。
其次是我们日常使用的水,洗澡、洗衣服、洗菜、冲厕所,等等,这些就是生活污水,一般城市里每人每天的用水量以150L/天算,一个城市每天产生的污水量还是很多的,这么多污水怎么处理的问题就直接摆在我们面前,一个城市如果污水处理厂的总处理量达不到城市产生的污水量,那些污水会去哪?在城市的各个小河系逗留或者直接排入大的河流进入下游,上海人为什么会喝昆明人的洗脚水就是这么回事,所以经济发达地区的人们你们不想喝洗脚水的话还是帮帮你们的上游城市处理下污水吧。就算这个城市里现有的污水处理厂也还有是否满负荷运行,运行是否正常,等等很多问题,老百姓不重视,资金不到位,科技支持跟不上,好多污水厂可是都在半正常工作状态,更不要说那么多没有污水处理厂的小城市了。还有节约用水的问题,每人节约10L水每天,一个城市的污水量能减少多少啊。
再有说说远的啦,我们所使用的很多东西在生产环节都伴随着大量的污染物排放,如本子,造纸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尤其是那些小的造纸厂,都是直接偷排的呀,排入的还是我们平时饮用的水体,为什么大的造纸企业出产的本子要相对贵点,有一部分的成本就在环保设备上的投资,更不要说质量上的区别了,我们在购买便宜的本子的时候其实是在纵容那些小造纸厂来危害我们的生活,我们购买好的本子的时候所多掏出去的钱有一部分就在为环境做着贡献,只有那些小厂都消失了,环境的危害减少了,东西的价格也还是会降下来一些的。同样还包括服装,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就更多了去了,如印染废水、化工废水(现在的衣服很多都是化纤的)等等,电子产品的电镀废水。。。。很多很多,每个环节都会有大量的污染产生,关系到我们的就是在支持大型环保企业的(通过ISO14000)的同时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下面再说点别的污染,大气污染,息息相关的就是燃料的燃烧,煤炉、取暖的烟囱、汽车尾气。。。。我们能做的就是支持国家的一些节能政策,什么欧V排放标准也要响音,公共交通的使用减少私家车,这些大家都说了很多。
噪音污染,第一的是交通噪音,飞机从头上飞过。。。,你家住在大马路边上,晚上也是很不爽吧,隔音罩的作用毕竟有限,公共场所的大声喧哗别人会很烦得,等等也是很多的。
固体废弃物的污染那就明显了,垃圾每天都在大量的产生,处理起来也是很麻烦的,一些城市想学国外来分类收集,老百姓的支持口头和行动上的差异总是让相关设备成为摆设,那是素质的问题。
其他的污染距我们还是有点远,那就再说了,随便说点,至于个人的看法,就是希望现在对于小学生开设的环保课程能让下一代真正的认识到这些问题,也严格的执行下去,素质问题,人的问题才是解决一切的根本,和谐社会,以人为本,呵呵!
⑻ 印染废水处理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印染工业用水量极大,特别是印染工业园,每处理的印染废水水量普通在1万吨以上,有的在5万吨以上,相当于一个小城市的全部居民用水量。印染废水生化处理后通常都能处理达到排放标准。但是这么大的水量如果全部排放到河流,COD总量还是相当大的,而且也是水资源的浪费。在水资源非常匮乏的今天,印染废水的回用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环境价值。
印染废水的处理出水一般COD为100mg/L或稍有超标,色度在100倍左右。经技术验证,将此出水COD降至40mg/L,色度在10倍以内,即可以进入漂洗车间回用。
⑼ 印染厂每天会产生多少污水
这根据印染厂的处理情况决定。一般是200吨。
⑽ 印染厂如何解决环境污染
纺织印染行业一直是我国的污染大户,每年所产生的废水和废气量都很大,废气处理设备厂家,所产生的废气的主要成分有:大量的烟尘、有机化合物和油等成分。
林森建议采用前置生物酶喷淋洗涤塔预处理,后段加装光催化氧化过滤系统,能有效地除尘除异味并清除臭味。这样全面整合各种废气处理先进技术,彻底改变了以往印染厂、印染车间单纯采用活性炭等比较单一的废气处理做法,除味和净化废气针对性更强。
具体工艺流程是:废气经管道收集后进入洗涤塔,其主要作用是除去粉尘与大的漆物颗粒,同时有一定的物理溶解和掩盖作用。喷淋塔中的循环水与循环水池相通,可定期清除池中浮到水面的漆物。
废气经喷淋洗涤塔处理后再进入光氢离子塔,光氢离子塔内部结构为光氢离子催化氧化装置。光氢离子催化氧化装置能产生大量的活性基团,漆物等与其中的活性自由基团发生化学反应,被分解为无害气体与水。
该废气处理方案不仅处理效率高,能有效去除污染物,各处理后即可达标排放,废气处理设备风阻小,运行维护费用低,是很合理的废气处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