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次氯酸钠对反渗透膜的危害
次氯酸的氧化性比较强,如果用次氯酸清洗的话,可能会把反渗透膜的内部构件内氧化。所容以并不建议使用次氯酸对反渗透膜进行清洗。
你可以使用醋酸,柠檬酸等没有氧化性的弱酸,也可以使用反渗透膜专用的清洗药剂,比如常见的欣格瑞还是叫新格瑞什么的,有反渗透膜除垢剂和杀菌灭藻剂。自己洗的话用柠檬酸就行。
『贰』 反渗透膜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什么
1、德兰梅尔反渗透膜必须保存于室温,室温保持在(7–32℃;40–95℉),不可专存放在阳光下直属射。
2、如果聚乙烯袋损坏,必须添加新的防腐剂溶液(亚硫酸氢钠)并气密密封以防止干燥和微生物生长。
3、反渗透膜元件在运行第一个小时,应将冲洗出的防腐液废水排出。
4、所有的膜元件出厂前都经过严格测试,并使用1.0%的亚硫酸氢钠(冬天时还要添加10%的丙二醇防冻液)溶液进行储藏处理,采用真空包装,外包装为硬纸箱。
5、使用与膜元件相兼容的化学药品,保护膜元件性能处于最佳状态。
『叁』 反渗透膜是耗材,膜组件受污染后有哪些特征
格瑞水务为您解答:
(一)、反渗透膜膜性能的损坏,而造成膜污染。
1、聚酯材料增强无纺布,约120μm厚;
2、聚砜材料多孔中间支撑层,约40μm厚;
3、聚酰胺材料超薄分离层,约0.2μm厚。
根据其性能结构,如渗透膜膜性能损坏有可能有以下几点原因:1、新反渗透膜的保养不规范;2、保养符合要求下,贮存时间超出1年;3、停运状态下,反渗透膜保养不规范;4、环境温度在5℃以下;5、系统在高压状态下运行;6、关机时的操作不当。
(二)、水质变化频繁而造成膜污染。
原水水质同设计时的水质有变化,使预处理负荷加大,由于进水中含无机物、有机物、微生物、粒状物和胶体等杂质增多,因此膜污染机率增大。
(三)、清洗不及时与清洗方法不正确而造成膜污染。
在使用过程中,膜除了性能的正常衰减外,清洗不及时与清洗方法不正确也是导致膜污染严重的一个重要因素。
(四)1、没有正确投加药剂。
复合聚酰胺膜在使用中,因为聚酰胺膜耐余氯性差,在使用中没有正确投加氯等消毒剂,加上用户对微生物的预防重视不够,容易导致微生物的污染。
(五)、膜表面磨损。
膜元件被异物堵塞或膜表面受到磨损(如沙粒等)
,此种情况要用探测法探测系统内元件,找到已经损坏元件,改造预处理,更换膜元件
『肆』 余氯对反渗透装置的危害
余氯来指标只要是考察进水自的氧化性物质的,因为在进水前投加次氯酸钠做杀菌剂,这样会在RO的进水处形成余氯,氧化性物质会对RO膜产生不可逆损伤,故要在RO进水管上加ORP表,根据表上的读数,投加还原剂,一般是亚硫酸钠。
『伍』 反渗透膜元件
反渗透膜系统故障判断和排除 反渗透膜系统主要存在两大类故障:(1)系统初始运行(调试)时产水量和脱盐率异常。(2)RO系统初始运行情况正常,经过一段时间后出现产水量和脱盐率降低的情况。下面针对此两大类故障进行讨论。 反渗透膜系统初始运行(调试)的故障排除 反渗透膜系统初始调试时,可以把系统实际性能与VONTRON ROdesign系统辅助设计软件计算结果(污堵系数=1)进行对比,判断系统初始性能是否有异常。 产水量低,压力高 出现此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⑴仪器仪表读数误差压力表、流量计使用前没有校正,读数不准确。压力表安装位置离压力容器两端较远,其读数含有管路的压力损失,但被作为进水压力则导致进水压力偏低,产水量偏低。 ⑵温度进水温度比初始设计时低,进水温度每降低3℃产水量约降低10%。 ⑶进水电导(或TDS)进水电导(或TDS)比设计值高很多,对于NaCL溶液TDS每增加1000ppm则渗透压增加约11.4psi(0.8bar),相同进水压力下,产水量将降低。 ⑷产水侧压力相同进水压力下,由于产水侧设置憋压或者产水管路偏小输送点远、高造成阻力较大,导致净压力减少,产水量降低。 ⑸压差正常情况,对于6芯装8040膜元件,两段压差约3~4bar。管路设计不合理导致压力损失较大或者二段浓水排放阀不完全关闭,这些都将导致净压力减少,从而导致产水量降低。 ⑹膜元件通量衰减湿膜元件保存不到位或湿膜元件装入系统后未采取保护措施,使膜元件变干,导致通量大幅衰减或无通量,从而导致系统产水量低。膜元件装入系统前没有确认进水是否达标,导致用含有阳离子、中性、两性表面活性剂或含有其它与膜不兼容的化学品的进水浸泡冲洗膜元件,致使膜元件通量衰减,从而导致系统产水量低。 脱盐率低,产水电导高 ⑴仪器仪表读数误差电导仪(或TDS仪)没有进行校正,读数误差较大,导致计算出的脱盐率低。 ⑵膜元件连接器或压力容器端板连接适配器密封泄露安装膜元件过程中,连接器上的‘O’型圈扭伤或脱落,导致高含盐水进入产水中。判断:首先测出每支压力容器的产水电导,若有某个压力容器的产水电导偏高,再用‘探针法’判断露盐点的具体位置,若露盐点在连接器处则可以重新安装膜元件予以纠正;若露盐点在膜元件处,则须更换有问题的膜元件。 ⑶进水pH值反渗透膜比较理想的脱盐率范围为6~8,过低或过高的pH值对整个系统的脱盐率都有影响。 ⑷进水为地下水,水中碳酸氢根(HCO3-)含量较高地下水碱度较高,其HCO3-含量较高,由于HCO3-被脱除后,此平衡(CO2 + H2O à HCO3- + H+)将向右进行,导致系统产水pH变低,电导升高。 ⑸膜元件被氧化膜元件装入系统之前没有对预处理出水的达标情况进行检查,致使余氯超标或含有其它氧化剂的进水进入膜系统,造成膜的氧化,使膜元件脱盐率降低。另外阳离子、中性、两性表面活性剂也会造成膜元件脱盐率的降低。 反渗透膜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出现的故障排除 此类故障通常至少出现下列情况之一: 1.标准化后产水量下降,通常需要提高运行压力来维持额定的产水量; 2.标准化后脱盐率降低,在反渗透系统中表现为产水电导率升高; 3.压降增加,在维持进水流量不变的情况下,进水与浓水间的压差增大; 膜系统出现上述故障时,分析处理的步骤如下: ⑴根据故障的症状、位置及日常运行的数据记录初步判断污染属于哪一类型(污堵、结垢、微生物等);若无日常运行记录,则需对原水及浓水进行水质分析及预处理出水控制指标进行检测,帮助分析故障可能<
『陆』 反渗透RO膜,长时间不换对水质能造成什么问题
以下是反渗透膜污染的常见症状:
在标准压力下,产水量下降
为了达到标准产水量,必须提高运行压力
进水与浓水间的压降增加
膜元件的重量增加
膜脱除率明显变化(增加或降低)
当元件从压力容器内取出时,将水倒在竖起的膜元件进水侧,水不能流过膜元件,仅从端面溢出(表明进水流道完全堵塞)。
膜的使用寿命取决于膜的化学稳定性、元件的物理稳定性、可清洗性、进水水源、预处理、清洗频率、操作管理水平等。根据经济分析通常为5年以上。
我们海德能公司生产海德能RO膜能用5年以上 咨询 010-88281292
『柒』 金属氧化物对反渗透的影响
反渗透膜进水的水质要求:
泥密度指数(SDI值)<4.0 4、浊度(NTU)<1.0 100T/h单级反渗透设备方案5、有机物含量(COD,mg/L)<1.5 6、余氯含量(mg/L)L):溶氧>5mg/L时,Fe<0.05 8、SiO2(mg/L):浓水中SiO2<100 9、LSI:pHb-pHs<0 10、Sr、Ba等易形成难溶盐的离子:Ipb<0.8Ksp 后三项通过添加阻垢剂可适返裂洞当提高其值。如果上述指标某一项或几项不达标时,会对反渗透膜造成以下影响 1、RO反渗透膜结源唤垢 2、RO反渗透膜受金属氧化物污染 3、悬浮物污堵RO反渗透膜 4、胶体污漏枯染 5、有机物及微生物等污染,导致出水COD升高。
『捌』 反渗透膜最常遇到的问题是什么要注意些什么
反渗透系统中生物污染是膜系统中最严重且最常见的污染,生物污染形成生物粘膜后吸附水中的杂质,为下一代细胞提供养料。生物污染导致膜系统产水量下降,运行压力增加,拖延率降低,甚至会严重到发生望远镜现象和机械损坏。反渗透系统的杀菌剂分为氧化性杀菌和非氧化性杀菌剂。随着反渗透膜不断用在中水回用系统中,生物粘泥成了主要污染源。
『玖』 在反渗透中高压泵压力下降在线监测仪电导率升高是说明原因
一、根据问题分析如下:
1、正常情况下,高压泵压力下降说明高压泵出水量增加,后面有可能是产水流量增加了或(和)浓水流量增加了;
2、正常情况下,在线监测电导仪电导率升高说明脱盐率降低了,有可能温度升高了引起产水增加而回收率变高等;
二、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如下:
1、正常情况。比如温度上升引起产水量增加和回收率的提高,从而导致了电导上升(温度上升也影响电导率上升);
2、故障情况。比如在实际的现场运行情况中,当反渗透膜被氧化以后,产水量增加(这会引起高压泵压力下降)和电导率升高。因此,要核实一下,脱盐率是否已经不行比如低于96%,则需引起注意,或者前面有杀菌剂加药系统的也要注意点;
3、水泵及其它的原因。比如水泵入口压力不足(如保安滤芯污堵),即供水不足肯定会引起高压泵吸入流量不足,导致压力降低,压力降低很大程度上会导致产水电导仪上升(这时要观察产水流量情况,如果流量也小则有可能是这个原因造成的);还有水泵出现了故障或有气泡(如立式泵),也有可能出现这种故障现象。
三、结论:
结合设备运行情况进行综合核实,
1、如果脱盐率、产水量相差的不大则有可能是温度等引起的;
2、如果产水量比较大,而电导率比较高则有可能膜被氧化;
3、如果产水量变小,电导率变高,则有可能是供水不足(预处理需要排查一遍)、泵需要排气或泵出现了故障;
4、出现污堵、结垢的可能性相对比较小。
希望有用!
谢谢!
『拾』 如何判断反渗透膜氧化
一般使用久的话,就会被易熔盐和金属氧化物氧化,压力增加10%左右和纯水流量减少15%左右就要清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