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反渗透的详细设计步骤是什么
设计步骤
一 测水质全分析
二 根据水质选用预处理系统
三 确定反渗透系统的出水量
四 选择哪个公司的膜
五 使用膜公司计算软件计算出最合理的膜及膜的排列方式
六 施工
❷ 反渗透产品水箱、水池的大小怎么设计一般停留多长时间,处理水量是400t/h
你要问的是反渗来透的出水水箱源还是进水水箱.如果是出水水箱只要能满足后续用水量,设备启停时间间隔在1小时左右就可以了.也就是说,后续用水如果也是400t/h.那么水箱就600立方左右.
如果是反渗透的进水水箱,那么就得按照反渗透的回收率来计算.通常调节回收率在60%之间.那么原水水箱必须大于700个立方
❸ 反渗透运行压力怎么设计
一楼:不敢恭维啊!运行压力主要取决于:原水的含盐量、操作温度和运行年限(膜的污染情况),设备选型时肯定要考虑最高压力
❹ 超纯水设备反渗透除盐工艺的设计要考虑那些因素
净得瑞为您解答:
超纯水处理设备反渗透脱盐工艺设计依据
1、要对当地水版源水质数据进行详细分析权,这是进行确定反渗透预处理设计的必要步骤。
2、针对当地水源特点进行变化趋势分析,这是合理设计水处理系统的重要依据。
3、认真确认分析对纯化水产水水质的具体指标,根据指标设计反渗透脱盐系统的组件及膜元件的选择。
❺ 反渗透膜的排列方式,什么叫一级二段这种排列方式是怎么确定的怎么设计的
多级系统指的是一级反渗透的出水作为二级反渗透的进水。一般就设两级系统。
一级就是只经过一次反渗透膜的过滤,二级经过了两次过滤。
两段,第一段的浓水出来后,作为第二段的进水继续过滤。一般最多可设三段。
可以在网络文库里搜索“陶氏手册第五章”可以找到详细的解释。
❻ 反渗透运行如何调整
RO作为高压运行设备,在运行前为保护设备及仪表和安全起见,应严格安照操作程序确认并调整好阀门的开启状态,具体操作如下:
方法/步骤
完全打开保安过滤器进水阀门和打开高压泵进水阀门
打开高压泵出水阀门一圈
打开RO入口阀一圈
将浓水管上针阀旋转三圈半
完全打开产水出口阀及浓水出口阀
将所有取样阀和清洗阀门关闭
将所有压力显示阀打开至半开状态
当确认以上条件都满足时,可以启动高压泵投入试运行。由于RO也是一种液液分离设备,只有当给水压力高于渗透压时,水才能通过反渗透膜,从而达到除盐效果。此现象的驱动力来自给水(浓水)压力和渗透压(渗透压随渗透膜的种类和型式不同而变化)之间的压差(ΔP),该部分的ΔP可由装在RO入口的截止阀(阀5)和装在浓水管线上的压力调节针型阀(阀13)来调节控制。首先根据RO入口截止阀来调节进水总量(流量计11与流量计12的读数和)至设计进水量。然后用压力调节针型阀(阀13)来准确调节产水流量及浓水压力,当产水量比设计值小时,说明给水(浓水)压力太小,即是ΔP值太小,这时应将针阀关小,以增大浓水(进水)压力,直到产水量等于设计值。
随着电子及医药产业的迅猛发展,水处理技术也在实际应用中不断完善,尤其是膜处理技术已有相当完整的理论基础并且经过了长期的实践检验。笔者有幸参与过几个纯水站的调试工作,在这里想借此机会与同仁们就水站中反渗透系统(膜处理系统)在调试运行中常见的问题进行探讨。
❼ 怎样做好反渗透系统的预处理工艺设计
针对污染物特点和反渗透进水水质要求,可选择的常用工艺如下:
1、去除悬浮物和胶体的版常用工艺:比如混权凝沉淀、纤维转盘过滤、介质过滤等等;
2、去除硬度的常用工艺:比如加药软化+沉淀、树脂软化、投加阻垢剂等;
3、降低COD含量的常用工艺:比如臭氧氧化、曝气生物滤池、活性碳过滤等。
如何能设计出一套合理的预处理系统,7月14-16日广东,8月25-27日,10月19-21日北京,3个专业水展现场学习观摩,交流互探
❽ 设计一套反渗透运行方案
您需要具体说明,需要什么类型的反渗透系统。因为反渗透膜系统有很多种,有纯水反渗透系统,超纯水反渗透系统,中水回用系统等,不同的RO系统,设计方案会不一样。
一般情况下,反渗透系统的工艺流程可:
原水箱→原水泵→絮凝剂系统→石英砂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阻垢剂系统→保安过滤器
→反渗透增压泵
→反渗透系统→纯水箱→用水点
❾ 反渗透怎样操作
最专业的反渗透操作方法:
1、在反渗透设备开启之前,必须要全面检查经预处理来水是否能够达到设备装置的进水标准,否则设备就不能够投入使用。
2、无论在任何情况下,反渗透装置的周围环境温度不可以低于5℃和高于40℃,水温一般最好控制在20—25℃为最佳。
3、检查各管路是否按照工艺要求接受,电器线路是否正常,接线是否牢固,并无漏电现象。
4、注意检查高、低压控制电接到压力表上、下限控制指针的所在位置,在高压泵进口之前的低压电接点压力表下限指针通常在0.1Mpa的位置上,高压泵出口的高压控制电接点压力表上限指针在2.0Mpa的位置。未安装电接点压力表的系统要配置低压开关装置。
5、打开高压泵进出口阀门装置,阀门打开排放浓水,回水阀门,打开压力表阀门面上,电导率仪发送阀门,然后关闭各个取样阀。
6、检查高压泵转动部分是否正常以及灵活,如有发现异常现象,需要马上采取必要的措施予以处理。
7、开启反渗透装置的总电源开关,开启电导率仪等仪表的电源开关。
8、开启预处理,打开过滤器的放气阀门装置,等待放气阀出水之后,关闭阀门。预处理的给水压力应一般要使精密过滤器的出口压力显示在0.15-0.5Mpa之间为适宜。
9、利用预处理的给水压力,使水通过高压泵进入反渗透组件的数分钟期间,用以排除组件及管路的空气。
10、关闭反渗透膜进水压力的控制阀装置。
11、再次确定浓水控制阀具体位于打开的位置。
12、缓慢地打开进水压力控制阀。
13、启动高压泵装置。
14、慢慢地打开进水压力控制阀,增加进水压力和进水流量直至设计值,但升压速度必须要低于0.07Mpa/秒,继续让所有产水和浓水排入到合适的排放水收集地点。
15、缓慢的关闭浓水压力控制阀直至产水与浓水之比接近于回收率大小,但最好不要超过回收率。检查系统的压力以确保不超过回收率的上限。
16、重复步骤9和10直到系统达到设计的产水量和浓水量要求为止。
17、本装置停止的时候,首先要逐渐打开高压浓水阀门装置。然后逐渐降低设备的工作压力,注意在关机的时候严禁采取突然降压操作,避免卷式反渗透膜元件的损坏。在关闭所有阀门的时候,一定注意要让反渗透膜组件内部充满水。
18、关闭电导率仪仪表的电源和电源的总开关。最好再关闭预处理系统和反渗透设备。
❿ “RO”反渗透原理是什么
RO反渗透来技术一般指反渗自透。
其基本原理是:把相同体积的稀溶液(如淡水)和浓液(如海水或盐水)分别置于一容器的两侧,中间用半透膜阻隔,稀溶液中的溶剂将自然的穿过半透膜,向浓溶液侧流动,浓溶液侧的液面会比稀溶液的液面高出一定高度,形成一个压力差,达到渗透平衡状态,此种压力差即为渗透压;渗透压的大小决定于浓液的种类,浓度和温度,与半透膜的性质无关。若在浓溶液侧施加一个大于渗透压的压力时,浓溶液中的溶剂会向稀溶液流动,此种溶剂的流动方向与原来渗透的方向相反,这一过程称为反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