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滤是一种特殊而又很有前途的分离膜品种,它因能截留物质的大小约为1纳米(0.001微米)而得名,纳滤的操作区间介于超滤和反渗透之间,它截留有机物的分子量大约为200~400左右,截留溶解性盐的能力为20~98%之间,对单价阴离子盐溶液的脱除率低于高价阴离子盐溶液,如氯化钠及氯化钙的脱除率为20~80%,而硫酸镁及硫酸钠的脱除率为90~98%。纳滤膜一般用于去除地表水的有机物和色度,脱除井水的硬度及放射性镭,部分去除溶解性盐,浓缩食品以及分离药品中的有用物质等,纳滤膜两侧运行压差一般为3.5~16bar。
反渗透是最精密的膜法液体分离技术,它能阻挡所有溶解性盐及分子量大于100的有机物,但允许水分子透过,醋酸纤维素反渗透膜脱盐率一般可大于95%,反渗透复合膜脱盐率一般大于98%。它们广泛用于海水及苦咸水淡化,锅炉给水、工业纯水及电子级超纯水制备,饮用纯净水生产,废水处理及特种分离等过程,在离子交换前使用反渗透可大幅度地降低操作费用和废水排放量。反渗透膜两侧的运行压差当进水为苦咸水时一般大于5bar,当进水为海水时,一般低于84bar。
纳滤与反渗透没有明显的界限。纳滤膜对溶解性盐或溶质不是完美的阻挡层,这些溶质透过纳滤膜的高低取决于盐份或溶质及纳滤膜的种类,透过率越低,纳滤膜两侧的渗透压就越高,也就越接近反渗透过程,相反,如果透过率越高,纳滤膜两侧的渗透压就越低,渗透压对纳滤过程的影响就越小。
B. 反渗透膜根据什么压差判定要清洗,进水压力与淡水压差
看你RO系统分几段了,正常两端,系统检测压力有进水压力、中间压力、浓水压力,一段压差是进水—中间压力,二段压差是中间压力—浓水压力。
压差上升15%,水质下降15%,产水量下降15%都是药洗的标准啊
C. 反渗透膜的段间压力怎么算
一段二段之间的压力都是从表上读的啊,然后求出一段压差。你要是做理论计算的话就是用进水压力减去一段压降。
D. 反渗透的跨膜压差是多少mbr一般膜通量值
建议楼主购买《反渗透原理》一书
如果在做设计,可以和相关厂家索取内该厂家膜的详细资料!容比如美国海德能,世韩等品牌!去传真即可!
上面都有详细的记载!在这里写出来意义也不太大!
至于膜生物反应器的膜通量,还是各个厂家的都不是很一样!设计到选型的还是咨询各厂家详细数据为准!
E. 请问各位大侠,反渗透进水压力1.3mpa,二段进水0.8mpa,浓水压力0.6Mpa,请问段间压力怎么算,
段间压力,即膜组件的压差,即段前与段后的差值,就1.3----0.8=0.5,说明你的膜组件堵塞了一般高于0.2MPa的话就要清洗了,与浓水端无关。
F. 反渗透一段二段压差咋理解
一段压差=进水压力-段间压力。
二段压差=段间压力-农水压力。
二段系统在反渗透膜组中非常常见,特别是一些大型的工业水处理环节,需要多级反渗透系统对水质进行层层过滤,二段反渗透系统的设计往往主动的将其浓水回流到一段反渗透的高压泵前,最终提高整个系统的回收率。
反渗透系统一二段运行注意事项:
1、对于反渗透膜组进行清洗时要先判断污染物种类,依据性能表现判断污染程度,采取有针对性的清洗方法:包括清洗药剂,清洗液浓度,清洗液温度,清洗时间等。
2、详细记录每次清洗的方法,清洗条件以及清洗前后的运行数据,包括清洗水温,清洗药剂浓度,pH控制,循环浸泡时间;清洗前后的各段压差,水量,产水水质变化。
3、反渗透系统一二段运行时会出现需要添加药剂的情况,包括阻垢剂、絮凝剂等药剂,这些药剂在添加时要注意其标准浓度,根据实际水质情况进行合理添加。
4、反渗透系统一二段对于温度变化非常敏感,其影响主要表现在水通量和脱盐率两个方面,温度每变化1度,产水量改变约3%。如果温度过低,需要增加反渗透系统温度,主要是通过在管道处或在预处理水箱对原水进行加热。
G. 反渗透膜的性能参数有哪些啊
一、脱盐率和透盐率
盐透过率=产水浓度/进水浓度×100%
脱盐率=(1–产水含盐量/进水含盐量)×100%
透盐率=100%–脱盐率
膜元件的脱盐率在其制造成形时就已确定,脱盐率的高低取决于膜元件表面超薄脱盐层的致密度,脱盐层越致密脱盐率越高,同时产水量越低.反渗透对不同物质的脱盐率主要由物质的结构和分子量决定,对高价离子及复杂单价离子的脱盐率可以超过99%,对单价离子如:钠离子、钾离子、氯离子的脱盐率稍低,但也超过了98%;对分子量大于100的有机物脱除率也可过到98%,但对分子量小于100的有机物脱除率较低.
二、产水量
产水量——指反渗透系统的产水能力,即单位时间内透过膜水量,通常用吨/小时或加仑/天来表示.
渗透流率——也是表示反渗透膜元件产水量的重要指标.指单位膜面积上透过液的流率,通常用加仑每平方英尺每天(GFD)表示.过高的渗透流率将导致垂直于膜表面的水流速加快,加剧膜污染.
三、回收率
回收率——指膜系统中给水转化成为产水或透过液的百分比.依据预处理的进水水质及用水要求而定的.膜系统的回收率在设计时就已经确定,
回收率=(产水流量/进水流量)×100%
反渗透(纳滤)膜组件的回收率、盐透过率、脱盐率计算公式如下.
回收率= 产水量/进水量×100%
盐透过率=产水浓度/进水浓度×100%
脱盐率=(1-盐通过率)×100%
H. 反渗透和纳滤的区别是什么
反渗透(RO)和纳滤(NF)技术都是净水设备进行水处理方式,净水设备一般以这两个技术做出的反渗透膜和纳滤膜进行区分,两者有以下区别:
1、过滤精度不同
反渗透可以脱除最小的溶质,分子量小于0.0001微米,由于高的过滤精度,可以滤除水中的细菌和各种杂质,一般用于家庭纯净水、工业超纯水和医疗超纯水的制造。纳滤可脱除分子量在0.001微米左右的溶质,用于过滤精度要求稍低的环境,一般用于水软化、微污染脱盐和工业纯水的制造。
2、脱盐率不同
反渗透技术的脱盐率在99.5% ,能有效截流所有溶解盐份及各种分子量大于>100的有机物,同时允许小分子团通过。纳滤系统采用的是错流过滤的方式,脱盐率在80到90%之间,主要应用于大分子物质的浓缩和纯化。
3、产生的“废水”比例不同
反渗透和纳滤都是通过加压、加电的方式净化水,但反渗透技术由于膜的构成不同,反渗透产生的废水在1:2—1:3,纳滤的废水比在1:1,以省水和环保方面来说,反渗透技术更加耗费资源,纳滤技术相比具有部分去除单价离子、过程渗透压低、操作压力低、省能等优点。
(8)反渗透纳滤压差怎么算扩展阅读
超滤(UF)和微滤(MF)
超滤和微滤也是净水设备进行水处理的方式。
1、超滤的过滤精度在0.001—0.1微米,用压差的膜法分离技术,可滤除水中的铁锈、泥沙、悬浮物、胶体等,过滤流量大,使用成本低,但无法消除水中的部分杂质和病菌,常用于制药工业、食品工业、电子工业。
2、微滤的过滤精度在0.1—50微米,只能过滤水中的泥沙、铁锈等大颗粒杂质,是简单的粗过滤,常用于微电子行业超纯水的终端过滤,各种工业给水的预处理。
I. 求助,反渗透标准压差怎么计算
准压差=进水+分段-排水
J. 你好,我想问一下反渗透膜的运行压力与压差分别是什么意思
反渗透的运行压力是指反渗透在正常操作和运行制水的情况下膜组件所需要的压力,一般我们常用的反渗透膜有两种即低压膜组件和超低压膜组件,这种分类就是根据操作压力来区分的,通俗的说现在的反渗透刚开始投入运行的压力一般在9公斤-12公斤左右。
反渗透的压差是指反渗透膜前压力和膜后压力的差值,正常的说完全的过滤的话,这个差值是0,但是实际情况是膜组件的目的是过滤,过滤的过程就是堵塞的过程,一旦堵塞就会有压力差值,一般我们按经验大于1公斤也有的是1.5公斤的膜差值就说明膜堵塞了,需要清洗膜组件了。
反渗透技术原理是在高于溶液渗透压的作用下,依据其他物质不能透过半透膜 而将这些物质和水分离开来。反渗透膜的膜孔径非常小,因此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溶解盐类、胶体、微生物、有机物等。系统具有水质好、耗能低、无污染、工艺简单、操作简便等优点。
(10)反渗透纳滤压差怎么算扩展阅读:
反渗透膜应具有以下特征:在高流速下应具有高效脱盐率;具有较高机械强度和使用寿命;能在较低操作压力下发挥功能;能耐受化学或生化作用的影响;受pH值、温度等因素影响较小;制膜原料来源容易,加工简便,成本低廉。
RO反渗透膜元件的脱盐率在其制造成形时就已确定,脱盐率的高低取决于反渗透RO膜元件表面超薄脱盐层的致密度,脱盐层越致密脱盐率越高,同时产水量越低。
反渗透膜对不同物质的脱盐率主要由物质的结构和分子量决定,对高价离子及复杂单价离子的脱盐率可以超过99%。
对单价离子如:钠离子、钾离子、氯离子的脱盐率稍低,但也可超过了98%(反渗透膜使用时间越长,化学清洗次数越多,反渗透膜脱盐率越低)对分子量大于100的有机物脱除率也可过到98%,但对分子量小于100的有机物脱除率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