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饮水净化 > 饮水机有什么文明公约

饮水机有什么文明公约

发布时间:2022-11-14 16:22:47

『壹』 请问饮水机摆放有什么禁忌

1、正对大门口
传统风水学中,开门直接朝向饮水机,开门见水,意味着冲击财运。因此我们装修房子时,或者要避免室内大门直对着饮水机。从科学的角度来讲,大门是气口,也是人们经常进出的地方,人来人往,难免会带来细菌影响水质,不利于室内人的健康。2、饮水机要避免阳光直射的地方
按照科学的角度来讲,饮水机应该避免阳光直射,饮水机的水有充足的氧气,若是被高温的阳光长时间直射,会加快微生物的繁衍,从而引起细菌感染。若是人们长时间饮用这种情况下的水,会对人的健康有极大的危害。另外建议每个月要对饮水机进行一次消毒,饮水机的积水注意要处理掉,不要累积在饮水机中。
3、饮水机不宜离冷风机、空调、电扇等太近
饮水机要避免冷风机、空调、电视机、电扇等电器,尽量不要摆放这些电器旁,一则是因为水会导电,对电器有损伤。二来是强烈的电流散发出来,会对饮水机中的水造成影响,所以远离为宜。
4、饮水机不宜放置在卧室内
饮水机不能放在卧室内,卧室作为休息的地方,摆放的电器越少越好,以免电器的辐射对人造成不良影响。
5、饮水机不宜放在厨房
厨房乃是饮食的地方,又因为是秽气所在地方。饮水机放在厨房内,厨房的细菌易影响饮水机中的水的质量,人若是长时间喝了这种情况的水,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又则厨房五行属火,而饮水机五行属水,五行相克,因此不宜放在厨房内。

『贰』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条例

第一章总 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保障饮用水安全,维护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湖北省水污染防治条例》《湖北省清江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州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州行政区域内城乡集中式和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是指日供水规模一百吨以上或者服务人口一千人以上的饮用水水源地。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是指日供水规模一百吨以下且服务人口一千人以下的饮用水水源地。第三条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应当遵循科学规划、预防为主、系统治理、严格监管、损害担责的原则,实行政府负责、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第四条州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负总责,县(市)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负责,实行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

州、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将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保护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相关工作。

村(居)民委员会协助开展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鼓励将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纳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第五条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水行政、农业农村、林业、卫生健康、自然资源和规划、住房和城乡建设、公安、交通运输及其他相关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第六条州、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建立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生态补偿机制,合理确定补偿范围、对象、标准、方式,统筹安排补偿资金。第七条州、县(市)、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建立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信息公开制度,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法律法规和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公众保护意识,引导公众参与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饮用水水源地的义务,可以依法对污染损害饮用水水源地的行为进行检举。

州、县(市)、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对在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中有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第二章保护范围第八条县(市)、乡(镇)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开展饮用水水源地的调查工作,按照水量充足、水质优良、风险可控的原则确定饮用水水源地。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和服务人口五百人以上的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由县(市)人民政府确定;服务人口五百人以下的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由乡(镇)人民政府确定。

跨行政区域饮用水水源地的确定,由县(市)、乡(镇)人民政府协商;协商不成的,报请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确定。第九条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应当划定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分为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必要时,可以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外围划定一定的区域作为准保护区。州、县(市)人民政府应当提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方案,按程序报请批准。

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对服务人口五百人以上的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划定保护范围,报州人民政府备案。国家和省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乡(镇)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服务人口五百人以下的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划定保护范围,报县(市)人民政府备案。国家和省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州、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建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保护范围名录,并向社会公布。第十条因公共利益需要,调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保护范围的,应当按照原划定程序报请批准或者备案。第十一条州、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保护范围边界设立符合国家标准的地理界标和明显的警示标志。

州、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设置隔离防护设施,实行封闭式管理。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移动、损毁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保护范围边界的地理界标、警示标志和隔离防护设施。第三章保护措施第十二条在集中式饮用水地表水源准保护区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新建、扩建对水体污染严重的建设项目,改建增加排污量的建设项目;

(二)向水域倾倒粪便、工业废渣、生活垃圾和其他废弃物;

(三)贮存、堆放可能造成水体污染的化工原料、危险化学品、有毒有害污染物;

(四)使用剧毒、高残留农药;

(五)炸鱼、毒鱼、电鱼;

(六)围栏围网养殖、投肥(粪)养殖;

(七)破坏水源涵养林、护岸林、与保护饮用水水源相关植被的活动;

(八)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行为。

准保护区内已建成的污染严重的建设项目,由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或改正不达标的,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业、关闭。

『叁』 环保知识

烧菜做饭少用煤炉,改用液化气,炒菜时不要等油热得冒烟时才放菜,尽量减少空气污染。
2、家中的阳台上多种花草盆景,经常打扫房间,经常晒被,保持家庭环境空气清新怡人。
3、减少噪音污染,尽量减低说话或录音机播放时的音量。
4、正确处理废弃物,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合理排放生活用水。
5、保护野生动植物,不吃野生动物,保护生态平衡。
6、奉劝家人、亲友不吸烟,不随意焚烧垃圾,维护家人身体健康,保持洁净环境。
7、塑料瓶、废纸等收集起来卖给收废站,减少垃圾排放。
8、家中养的宠物要看管好,防止影响邻居休息及粪便污染,维护和谐的生活社区和环境。
9、洗米水可浇花或洗菜、冲厕所。
10、将废电池投入回收箱或收集送往回收站。
节约用电,保护资源,减少污染。
电是我们每一位小学生每天都会接触到的,也是我们每天学习生活都离不开的,但是现在消耗惊人。所以用电时的一举一动,都要从节约出发。
在我国,发电主要靠燃煤,而地球上的煤是有限的。按现在的耗用速度,全球的煤将在250年内消耗。到那之后,我们将无任何煤留给我们的后代。
节约用电,就是节约煤,也更是直接为减少大气污染做贡献。因为酸雨是因煤炭燃烧形成的,它能强烈的腐蚀建筑物,并能使土壤和水质酸化,导致粮食减产,草木鱼虾死亡。据计算,我国仅西南,华南酸雨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就达140亿万元。
节约用电,能够减缓地球变暖。由于煤炭燃烧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像一个罩子一样阻隔地面的热量向天空外散发,产生了温室效应,如果地球温度升高,会引起干旱或洪水,还会使冰山融化。如果地球上的冰山全部融化,海拔较低的国家和岛屿就会消失。
生活在今天的我们,是肯定要迈入下一个世纪的,他们很多都为全球日益变暖而脆弱。德国192所学校的13.5万儿童发誓要让自己所居住的社区中造成温室效应的有害气体减少10%。他们换上节能灯,拒绝用空调,放弃用汽车,选用自行车。经过7个月的努力,他们已达到了目标。
转眼间,我们又进入了美丽的六月,这是植树造林,绿化国家的大好时机,为了创造良好的绿色家园,保护好生态环境,我建议同学们:
热爱大自然,爱护花草树木,保护珍惜动物。
开展植树护绿活动。
积极宣传环保,把环保意识带给千家万户
如今,通过各种媒体,每个人都越来越多地意识到环境和发展问题的存在。许多人都听说过热带雨林的消失、酸雨、臭氧层破坏、全球变暖、生物多样性锐减、贫困、难民潮、食物危机等问题。但对许多人而言,这些事都发生在遥远的地方,不会发生在本地的环境中。
可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些问题有许多就发生在当地,甚至在校园里。学校的学生和教师都是资源的消费者。同时,作为社区的成员和现在的或未来的公民,教师和学生同时又是社区发展的负责人,有责任对社区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如果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比作一条跑道的话,那么在这条跑道之外是没有观众的,所有的人都是运动员。环境和发展问题不仅是政府的事,更是大家的事,个人的事,。
环保知识是二十一世纪人才的必备素质之一。为了使师生深入地认识和理解环境问题的重要性,提高师生环境知识、意识、技能、态度、价值观和行为等环境素养。根据国家环保局、国家教委、中央宣传部下发的《关于环境教育行动纲要》及上级有关部门的指示和要求,结合学校实际,近几年,开发区中学全面开展了创建绿色学校的活动。把环保教育列入学校的一件大事常抓不懈,真正将对环境教育的认识融入到师生们的心中。
在创建绿色学校的活动中,学校始终重视对学生的环境保护教育工作,在学校、家庭中倡导绿色文明,落实环保行动。在抓好普及的同时,更加注重内涵,坚持在德育、科技活动、团队活动、社会实践等各领域对学生灌输环境意识和环境道德观念。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积累了一些值得推广的经验。
充分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使学生切实掌握各科教材中有关环境保护的内容,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注重“绿色”宣传
目前,环境教育的当务之急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人",使他们具有"绿色头脑"。为使学生尽快具备“绿色”意识,学校积极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组织学生自觉参与有计划的环境实践活动,促使他们尽快实现环境意识和道德水平的提高。
首先,学校加大环保资金投入,图书馆、阅览室每年都订阅大量环境保护宣传内容的图书、报刊,学校的电教中心有专门的环境保护录象资料,每个班的计算机里都装有环境保护的资料软件,利用课余时间定期组织学生观看,使学生了解环境现状、学习环保知识,从而用自己的行动保护环境。另外,学校还设有专门的环保橱窗,定期向学生们宣传环保知识,配合学校的环保教育工作;校团委将黑板报作为宣传环保的前沿阵地,经常组织各年级之间开展以环保知识为主题的板报评比,通过评比促使让“绿色”走进班级;“校园之声”广播站开设了“你我他地球村”专栏,每当有关环境的活动日:如植树节、爱鸟周、世界水日、地球日、环境日等来临,就积极进行环保宣传,并号召各班针对节日主题认真撰写环保广播稿;并且,学校还在校园内设立有关环保标语牌,如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绿色消费、环保购物,改善环境、拯救地球等等。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们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事事处处把环境放在心上。
环保纪念日
国际湿地日
2月2日为国际湿地日。根据1971年在伊朗拉姆萨尔(RAMSAR)签定的《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湿地是指“长久或暂时性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咸水体,包括低潮时不超过6米的水域”。湿地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特别是禽类的生息和迁徙有重要的作用。
世界水日
1993年1月18日,第四十七届联合国大会做出决议,确定每年的3月22日为“世 界水日”。决议提请各国政府根据各自的国情,在这一天开展一些具体的活动,以提高 公众意识。从1994年开始,我国政府把“中国水周”的时间改为每年的3月22日至28 日,使宣传活动更加突出“世界水日”的主题。
世界气象日
1960年,世界气象组织把3月23日定为“世界气象日”,以提高公众对气象问题的关注。
地球日
1969年美国威斯康星州参议员盖洛德 纳尔逊提议,在美国各大学校园内举办环保问题的讲演会。不久,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的学生丹尼斯 海斯将纳尔逊的提议扩展为在全美举办大规模的社区环保活动,并选定1970年4月22日为第一个“地球日”。当天,美国有2000多万人,包括国会议员、各阶层人士,参加了这次规模盛大的环保活动。在全国各地,人们高呼着保护环境的口号,在街头和校园,游行、集会、演讲和宣传。随后影响日渐扩大并超出美国国界,得到了世界许多国家的积极响应,最终形成为世界性的环境保护运动。4月22日也日渐成为全球性的“地球日”。每年的这一天,世界各地都要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环保活动。
世界无烟日
1987年世界卫生组织把5月31日定为“世界无烟日”,以提醒人们重视香烟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世界环境日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各国环境保护运动的深入,环境问题已成为重大社会问题,一些跨越国界的环境问题频繁出现,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逐步进入国际社会生活。 1972年6月5~16日,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人类环境会议,来自113个国家的政府代表和民间人士就世界当代环境问题以及保护全球环境战略等问题进行了研讨,制定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和109条建议的保护全球环境的“行动计划”,提出了7个共同观点和26项共同原则,以鼓舞和指导世界各国人民保持和改善人类环境,并建议将此次大会的开幕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1972年10月,第2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联合国根据当年的世界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热点,有针对性地制定每年的“世界环境日”的主题。联合国系统和各国政府每年都在这一天开展各种活动,宣传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的重要性,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同时发表《环境现状的年度报告书》,召开表彰“全球500佳”国际会议。
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由于日益严重的全球荒漠化问题不断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从1995年起,每年的6月17日被定为“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世界人口日
1987年7月11日,以一个南斯拉夫婴儿的诞生为标志,世界人口突破50亿。1990年,联合国把每年的7月11日定为“世界人口日”。
国际保护臭氧层日
1987年9月16日,46个国家在加拿大蒙特利尔签署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开始采取保护臭氧层的具体行动。联合国设立这一纪念日旨在唤起人们保护臭氧层的意识,并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以保护地球环境和人类的健康。
世界动物日
意大利传教士圣· 弗朗西斯曾在100多年前倡导在10月4日“向献爱心给人类的动物们致谢”。为了纪念他,人们把10月4日定为“世界动物日”。
世界粮食日
全世界的粮食正随着人口的飞速增长而变得越来越供不应求。从1981年起,每年的10月16日被定为“世界粮食日”。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生物多样性公约》于1993年12月29日正式生效,为纪念这一有意义的日子,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从1995年起每年的12月29日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酸雨的危害
酸雨通常是指表示酸碱度指数的 Ph 值低于 5.6 的酸性降水。
我国酸雨(酸雨通常是指表示酸碱度指数的 PH 值低于 5.6 的酸性降水)正呈蔓延之势,是继欧洲、北美之后世界第三大重酸雨区。80 年代,我国的酸雨主要发生在以重庆、贵阳和柳州为代表的川贵两广地区,酸雨区面积为 170 万平方公里。到 90 年代中期,酸雨已发展到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及四川盆地的广大地区,酸雨面积扩大了 100 多万平方公里。以长沙、赣州、南昌、怀化为代表的华中酸雨区现已成为全国酸雨污染最严重的地区,其中心区年降酸雨频率高于 90%,几乎到了逢雨必酸的程度。以南京、上海、杭州、福州、青岛和厦门为代表的华东沿海地区也成为我国主要的酸雨区。华北、东北的局部地区也出现酸性降水。1998 年,全国一半以上的城市,其中 70% 以上的南方城市及北方城市中的西安、铜川,图们和青岛都下了酸雨。酸雨在我国已呈燎原之势,覆盖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 30% 以上。
酸雨危害是多方面的,包括对人体健康、生态系统和建筑设施都有直接和潜在的危害。酸雨可使儿童免疫功能下降,慢性咽炎、支气管哮喘发病率增加,同时可使老人眼部、呼吸道患病率增加。酸雨还可使农作物大幅度减产,特别是小麦,在酸雨影响下,可减产 13% 至 34%。大豆、蔬菜也容易受酸雨危害,导致蛋白质含量和产量下降。酸雨对森林和其他植物危害也较大,常使森林和其他植物叶子枯黄、病虫害加重,最终造成大面积死亡。
在中国的大气污染中,酸雨和浮尘是最主要的污染。十多年来,由于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日渐增多,酸雨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现在中国已是仅次于欧洲和北美的第三大酸雨区。
我国酸雨主要分布地区是长江以南的四川盆地、贵州、湖南、湖北、江西,以及沿海的福建、广东等省。在华北,很少观测到酸雨沉降,其原因可能是北方的降水量少,空气湿度低,土壤酸度低。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北方如侯马、京津、丹东、图们等地区现在也出现了酸性降水。
酸雨可对森林植物产生很大危害。根据国内对 105 种木本植物影响的模拟实验,当降水 pH 值小于 3.0 时,可对植物叶片造成直接的损害,使叶片失绿变黄并开始脱落。叶片与酸雨接触的时间越长,受到的损害越严重。野外调查表明,在降水 PH 值小于 4.5 的地区,马尾松林、华山松和冷杉林等出现大量黄叶并脱落,森林成片地衰亡。例如重庆奉节县的降水 PH 值小于 4.3 的地段,20 年生马尾松林的年平均高生长量降低 50%。
酸雨对森林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对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的恶化作用造成的。在酸雨的作用下,土壤中的营养元素钾、钠、钙、镁会释放出来,并随着雨水被淋溶掉。所以长期的酸雨会使土壤中大量的营养元素被淋失,造成土壤中营养元素的严重不足,从而使土壤变得贫瘠。此外,酸雨能使土壤中的铝从稳定态中释放出来,使活性铝的增加而有机络合态铝减少。土壤中活性铝的增加能严重地抑制林木的生长。 酸雨可抑制某些土壤微生物的繁殖,降低酶活性,土壤中的固氮菌、细菌和放线菌均会明显受到酸雨的抑制。酸雨还可使森林的病虫害明显增加。在四川,重酸雨区的马尾松林的病情指数为无酸雨区的 2.5 倍。
酸雨对中国森林的危害主要是在长江以南的省份。根据初步的调查统计,四川盆地受酸雨危害的森林面积最大,约为 28 万公顷,占有林地面积的 32%。贵州受害森林面积约为 14 万公顷。根据某些研究结果,仅西南地区由于酸雨造成森林生产力下降,共损失木材 630 万立方米,直接经济损失达 30 亿元(按 1988 年市场价计算)。对南方 11 个省的估计,酸雨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可达 44 亿元。 现在大多数专家认为,森林的生态价值远远超过它的经济价值。虽然对森林的生态价值的计算方法还有一些争议,计算出来的数字还不能得到社会的普遍承认,但森林的生态价值超过它的经济价值,这几乎是一致的。根据这些计算结果,森林的生态价值是它经济价值的 2-8 倍。如果按照这个比例来计算,酸雨对森林危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是极其巨大的。
什么是哈龙?
所谓哈龙 (Halon 的音译 ),就是我们平常说的 1211 和 1301 的商品名称,它属于一类称为卤代烷的化学品,主要用于灭火药剂。它通过破坏燃烧或爆炸的复杂的化学链式反应来达到灭火的目的。消防行业广泛使用的哈龙灭火剂是损耗臭氧的物质。人们用哈龙灭火器救火或训练时,哈龙气体就自然排放到大气中。哈龙含有氯和溴,在大气中受到太阳光辐射后,分解出氯、溴的自由基,这些化学活性基团与臭氧结合夺去臭氧分子中的一个氧原子,引发一个破坏性链式反应,使臭氧遭到破坏,从而降低臭氧浓度,产生臭氧洞。哈龙在大气中的存活寿命长达数十年,它在平流层中对臭氧层的破坏作用将持续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因此哈龙对臭氧层的破坏作用是巨大的。科学研究证明,哈龙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元凶之一。

『肆』 班级文明公约怎么写

班级文明公约:

一、我爱我们的班群众,我要争取为群众争光。

二、按时到校,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有病有事要请假,放学后按时回家。

三、尊敬老师,见面行礼,主动问好,礼貌待人,团结同学。

四、坚持讲普通话,说话礼貌,会用礼貌用语,不讲粗话、脏话。

五、不带零食入校,不乱花钱,不带危险物品入校。

六、遵守学校纪律,不玩危险游戏、不追跑打闹,时刻注意安全,课后午间不大声喧哗。

七、预备铃响起便自觉进教室,提前做好课前准备。

『伍』 班级公约安全、卫生、文明、守纪

一、纪律方面:

1、每天早上7点45分进教室,累计迟到6次,上报学生处,给予警告处分。

2、严格遵守请假制度,病假者必须于当天早上7点50分前主动打电话给班主任,事后补上家长的书面请假条,事假者必须由家长亲自提前请假,否则一律按旷课处理。

3、严禁在教室内吃早饭,违反者一次扣德育考核分3分,并要罚做值日生一周。

4、上课自觉守纪,认真听讲,积极动脑,及时做好笔记,不讲话,不睡觉,不做与上课无关的事,违反者扣3分一次,被点名批评者扣5分一次。

5、自修课准时进教室,自修课期间不随意走动,不随意讲话,不看课外书报纸,未经允许不得离开教室,违反者扣3分一次,离开教室的按旷课处理。

6、严格遵守考场纪律,认真诚实地参加每一次考试,不作弊,不弄虚作假,不骗人骗已,如有违反者,上报学生处给予纪律处分,并请家长来学校。

7、仪容仪表具体要求:

(1)、在校期间一律穿整套校服,同时佩戴校牌,违反者扣2分一次。

(2)、严禁学生染发、烫发、理怪发、染指甲,化妆,佩戴饰物(手链、项链、戒指、护身符等)。

(3)、男生不留长发,前面不超过眉毛,两边不超过耳朵,不理碎发,女生不理碎发,不披发。

(4)、每天背双肩书包上学,衣着整洁,穿戴整齐,严禁在学校里穿拖鞋(包括球鞋式拖鞋),女生不穿高跟鞋、绣花鞋,体育课要按要求穿运动鞋。

(5)、违反以上规定者,酌情扣分,对严格遵守仪容仪表规定的,酌情加分。

二、卫生方面:

1、每一组值日生做一周,如有扣分整组重做一周,若还是扣分,则再罚做一周。

2、认真完成自己的本职任务,每天必须由卫生委员检查认可后,才能离开,严禁随意调换工作岗位,违反者罚做一周并扣5分一次。

3、认真做好一日三扫,早上7点45分前,中午12点30分前自觉完成自己的卫生工作。

4、重视教室内饮水机周围的保洁工作,责任人:每天擦黑板的人。

5、重视教室及走廊的保洁工作,不随意扔垃圾,保持自己座位1米之内的环境卫生,不在自己抽屉内扔垃圾,挂在课桌上的垃圾袋必须每天清理。

6、遵守学校两周一次的大扫除制度,服从安排,违反者一次扣5分。

7、违反以上细则,酌情扣分并罚做值日,如得到卫生红旗,整组成员视工作量和完成的质量情况加5-10分(由卫生委员决定)。

三、文明方面:

1、本学期在教室用营养午餐,5元一餐,要求每人在校用餐,每月按时交钱。

2、用餐时,以4人小组为单位,派一名代表取饭,其余人均不得离开座位,每组的代表按大组顺序依次取饭,不得插队,违反者扣3分一次,并罚做值日生。

3、用餐时,绝对不允许使用一次性餐具,违反者扣5分一次。

4、用餐时,不允许调换座位,不允许前后桌围在一起,吃饭时,不允许讲话,允许在课桌上垫纸。

5、用餐完毕,按顺序把饭盒放回饭箱,不允许把垫桌子的纸放入饭箱。

6、如无意外情况,要求在12点10分前,吃完饭,当天的值日生把饭箱抬到指定地点,并保持走廊的整洁。

7、若取得文明用膳红旗,值日生与4人小组的代表可酌情加分5-10分(卫生委员决定)。

四、两操方面

1、准时参加广播操,迟到1次扣3分。

2、广播操时,按要求路线跑步进场,如有使队伍断开者,扣3分一次。

3、广播操动作要到位,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动作懒散或有些节拍不动者,扣3分一次,并留在场地上重做。

4、无故不参加广播操者按旷课处理。

5、认真做好眼保健操,不允许在眼保健操时间内离开教室,服从任课老师的管理。

6、负责扫地的值日生在眼保健操时间内主动做好教室的保洁工作。

五、安全方面:

珍惜生命,安全第一。不做有危险的游戏,不到有危险的地方去。

『陆』 广西壮族自治区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第一章总 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保障饮水安全,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自治区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在本自治区行政区域内保护和管理饮用水水源,防治饮用水水源污染和其他公害,适用本条例。第三条本条例所称饮用水水源,是指用于或者规划用于城乡集中式供水的江河、湖泊、水库、山塘、地下井(泉)水等地表水水源和地下水水源,包括备用饮用水水源。第四条饮用水水源保护应当遵循科学规划、保护优先、综合治理、公众参与、确保安全的原则。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将饮用水水源保护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水资源综合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加大公共财政对饮用水水源保护的投入,合理布局和调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所在地的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建设和饮用水水源保护协调发展。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的饮用水水源保护负责,建立健全饮用水水源保护部门的联动和重大事项会商机制,将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纳入政府环境保护责任考核范围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和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对饮用水水源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水功能区划定,以及饮用水水源工程建设等工作,对饮用水水资源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展改革、公安、财政、国土资源、住房和城乡建设、规划、交通运输、农业、林业、卫生、海洋、水产畜牧等有关部门和海事管理机构,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饮用水水源保护的相关工作。第七条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依法做好本行政区域内饮用水水源保护的相关工作。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应当协助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依法做好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结合当地实际,在村规民约或者居民公约中规定村民、居民保护饮用水水源的义务,开展宣传教育,落实保护措施。第八条各级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当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和节约用水的宣传教育,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公众参与饮用水水源保护意识。
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应当开展饮用水水源保护法律法规和保护知识的公益宣传,对饮用水水源保护法律法规实施情况进行舆论监督。
鼓励、支持学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其他社会组织开展饮用水水源保护知识的宣传。第九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逐步建立和完善饮用水水源保护公众参与的平台,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饮用水水源保护活动,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发展生态和循环经济,参与饮用水水源的保护和建设。第十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保护饮用水水源,有权对污染和破坏饮用水水源的行为进行劝阻、投诉和举报。第二章保护区划定第十一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开展城镇饮用水水源地普查和环境状况调查工作,按照水量充足、水质优良、风险可控的原则,组织有关部门确定现用、备用和规划用饮用水水源地。
饮用水水源地的确定,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水质等标准、规范的要求。已有的饮用水水源地不符合国家有关水质标准、规范要求,且不能保障供水安全的,应当重新确定饮用水水源地,或者与相邻饮用水水源地共享资源。第十二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发展改革、国土资源、环境保护、住房和城乡建设、林业、卫生等部门,在普查基础上对城镇饮用水水源地进行科学论证,提出意见,经本级人民政府同意后报自治区水行政主管部门确定;跨行政区域的,由相关人民政府协商后提出意见,报自治区水行政主管部门确定;协商不成的,由自治区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发展改革、国土资源、环境保护、住房和城乡建设、林业、卫生等部门提出意见,报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第十三条农村集中式供水的饮用水水源地,由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提出意见,报县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确定。跨行政区域的农村集中式供水的饮用水水源地,由相关人民政府协商后提出意见,报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确定。

『柒』 阜阳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第一章总 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保障饮用水安全,维护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饮用水水源的保护和监督管理活动。

本条例所称饮用水水源,是指用于供水的河流、湖泊、水井等地表水水源和地下水水源,包括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和分散式饮用水水源。第三条饮用水水源保护坚持科学规划、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综合治理、保障安全的原则。第四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饮用水水源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水资源综合规划,所需饮用水水源保护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第五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饮用水水源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并在本级财政预算中安排资金,用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生态保护补偿。

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条例制定饮用水水源生态保护补偿办法。第六条市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水行政、农业农村、发展改革、自然资源和规划、公安、卫生健康、城乡建设、城管执法、交通运输、林业等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饮用水水源保护的有关工作。第七条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做好本辖区内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做好饮用水水源保护的监督管理工作。

村(居)民委员会应当协助做好饮用水水源保护的有关工作。第八条各级河(湖)长应当按照河(湖)长制的有关规定,分级分段组织领导本行政区域内饮用水水源保护以及相关工作。第九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法律法规和科学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保护饮用水水源的意识。

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应当开展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的公益宣传。第十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有保护饮用水水源的义务,有权对污染、破坏饮用水水源环境的行为进行劝阻和举报。接到举报的有关部门应当依法查处,及时将查处情况告知举报人。

饮用水水源保护实行有奖举报制度。第二章饮用水水源保护第十一条实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制度。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分为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必要时,可以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外围划定一定区域作为准保护区。第十二条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应当划定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定和调整,由市、县(市)人民政府按照有关规定提出方案,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经批准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由提出方案的人民政府向社会公告。第十三条分散式饮用水水源,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保护范围。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督促和指导分散式饮用水水源所在地村(居)民委员会制订饮用水水源保护公约,明确保护范围,落实保护措施。第十四条市、县(市)、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按照规定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边界设立明确的地理界标和明显的警示标志,在一级保护区周边生产生活活动频繁区域设置隔离防护设施、安装视频监控设备。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损毁、擅自移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地理界标、警示标志、隔离防护设施和视频监控设备。第十五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统筹规划建设饮用水应急水源或者备用水源,保障饮用水供应安全;有条件的县(市、区)可以开展区域联网供水。第十六条在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新建、扩建制药、化工、造纸、制革、印染、染料、炼焦、炼硫、炼砷、炼油、电镀、农药等对水体污染严重的建设项目;

(二)改建增加排污量的建设项目;

(三)设置易溶性、有毒有害废弃物暂存和转运站;

(四)毁林开荒,破坏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以及与水源保护相关的植被;

(五)施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六)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行为。

对准保护区内前款第一项规定的已建项目,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制定方案,采取措施,逐步将其搬出。第十七条在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除遵守本条例第十六条的规定外,还禁止下列行为:

(一)设置排污口;

(二)新建、改建、扩建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

(三)堆放化工原料、危险化学品、矿物油类以及有毒有害矿产品;

(四)使用农药,丢弃农药、农药包装物或者清洗施药器械;

(五)建设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

(六)从事经营性取土或者采砂等活动;

(七)燃放烟花爆竹、燃烧大盘香。

已建成的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和排污口,由市、县(市、区)人民政府责令拆除或者关闭。

『捌』 每天喝饮水机的水对人有什么危害

1、我们从饮水机里取水的同时,会从周围环境中补充等量体积的空气进入桶装水中,室内空气中含有大量的灰尘、细菌等有害物质进入饮水机桶装水后,造成了饮用水、饮水机的二次污染。
2、饮水机的入气口安装的过滤绵,光触媒、冷触媒等更先进的空气过滤装置,对饮水机的二次污染起到了很好的预防作用,但需要一段时间及时清洗消毒这些装置,否则它会成为细菌滋生的温床。
3、以矿泉水为水源的饮水机经加热煮沸后,水中的碳酸氢根中的氢原子分解成了碳酸根离子,它们与矿泉水中的钙、镁等矿物质结合会生成不溶于水的沉淀物,时间一长就会沉积于饮水机水胆的底部产生积垢,不仅影响水质,而且会影响饮水机的加热效果并容易产生噪音。
4、一些厂家对瓶颈部分不严格消毒,密封性能不够,甚至使用劣质瓶盖,工作人员在运输过程中,一提瓶颈瓶盖就会脱开,这样又使水遭到二次污染。
5、饮水机的进水口、贮水箱内壁和冷水管道因温度适宜极易滋生细菌,即便使用合格的桶装水,亦是如此。若不注意清洗,会引发人体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的疾病。
参考资料:http://shipin.people.com.cn/n/2015/0611/c85914-27139889.html

『玖』 南平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办法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保障饮用水安全和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福建省水资源条例》《福建省城乡供水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饮用水水源的保护和管理活动。

本办法所称的饮用水水源,是指现用、备用城乡集中式供水的地表水水源和地下水水源。

前款所称的集中式供水,是指通过公共供水系统向城乡居民提供生活饮用水的供水方式。第三条饮用水水源保护,应当坚持科学规划、保护优先、综合治理、确保安全的原则,实行统一领导、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公众参与的工作机制。第四条市、县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将饮用水水源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和水资源综合规划,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发展绿色经济,促进经济建设和饮用水水源保护协调发展。

市、县、乡三级人民政府应当将饮用水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水污染防治和水环境治理等工作纳入河长制协调、督促、考核工作范畴;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应当明确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管理机构,负责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日常保护管理工作。

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饮用水水源保护的部门联动和重大事项会商机制,建立饮用水水源的生态补偿和调配利用机制,加大对饮用水水源保护的投入,将饮用水水源保护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第五条市、县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饮用水水源保护相关环境管理工作,对饮用水水源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市、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饮用水水源工程建设等工作,对饮用水水资源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市、县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第六条饮用水水源保护实行环境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将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作为对下级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人考核评价的内容,每年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饮用水水源状况和饮用水水源保护目标完成情况,并向社会公开。第七条村(居)民委员会应当协助人民政府和有关主管部门依法做好饮用水水源保护的相关工作,制定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引导村(居)民参与饮用水水源保护活动。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饮用水水源的义务,有权对污染饮用水水源和破坏饮用水水源保护设施的行为进行劝阻和举报。

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通过捐赠、资助或者志愿服务等形式参与饮用水水源保护活动,支持饮用水水源保护公益事业。

法律规定的机关和社会组织对污染饮用水水源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可以依法提起公益诉讼。第二章保护区的划定与调整第八条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按照优先保障城乡居民饮用水的要求,遵循水量充足、水质优良、风险可控的原则,组织有关部门确定饮用水水源。

饮用水水源选址应当与水功能区划、水环境功能区划相衔接,符合国家和省有关水量、水质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第九条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备用饮用水水源建设,保障本行政区域应急生活供水。有条件的地区应当建设两个以上相对独立水系取水的饮用水水源;不具备条件的,应当与相邻地区签订应急饮用水水源协议,实行供水管道联网。

备用饮用水水源应当根据实际情况,按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有关规定划定保护范围并实施管理。第十条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区域发展规划,将水质良好、水量稳定的水库、河流作为预留饮用水水源,并按照水功能区划、水环境功能区划确定的要求加以保护。第十一条严格保护地下水水源。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开采地下水作为饮用水水源:

(一)可以利用地表水供水的;

(二)在地下水超采区域内的;

(三)在建筑物或者构筑物安全保护范围内的;

(四)容易造成地下水污染的。

开采地下水作为饮用水水源的,应当遵守国家和省有关地下水勘查、开采和保护规定。

『拾』 长时间用饮水机喝水对身体有什么影响

长期使用饮水机对人体的影响:

(一)饮水机存在重金属污染。重金属通过饮用水进入人体,长期累积便会产生毒性效应,尤其对内脏、神经系统危害严重,并且很难降解。

(二)饮用水在热胆内经反复加热后,会形成“千滚水”。这种水含有重金属、砷化物等有害物质,久饮会危害胃肠健康。(三)传统饮水机内胆超过3个月不清洗,就会滋生大量细菌、残渣甚至红虫,附着在热胆内壁上,成为有毒的“添加剂”。这些物质进入人体后,会引起消化、神经、泌尿和造血系统病变。而悬浮在水中的水垢被我们饮用后,将在体内沉淀,容易导致肾结石、尿道结石等疾病的发病率升高。同时,水垢是牙垢、牙周炎这些常见的口腔疾病真正的罪魁祸首,导致不能治愈的口腔疾病。水垢中藏匿着至今仍无疫苗可预防的军团病菌,我国每年有2000至3000人死于这种病菌。

(四)饮水机的热胆材质多为不锈钢和铝壳,测试表明,在长时间加热下,水中含铁、铝、铵的亚硝酸盐含量会明显增加,而亚硝酸盐类是人们熟知的致癌物质。

(五)在饮水机自储水胆中,一直有近1000毫升左右的水残存,也是被忽略而容易滋生细菌的地方。一桶水用完又换下一桶,往往忽视了饮水机内胆还存有近1000毫升的“陈水”,久而久之细菌便开始滋生。长此下去将对人体的健康产生威胁。

(六)一般饮水机在长时间无人使用时,其加热器仍然继续工作,一方面增加了不必要的电能损耗,另一方面使饮用水重复加热,水质不新鲜,易结垢,不利健康。

(七)几乎所有的普通饮水机的凉、热水并未分开,很多时候我们喝的第一杯是开水,但是随即大量凉水进入加热器。在下一次加热完成之前,我们喝的都是凉热混合水,不够卫生。

(八)一般饮水机要有空气进入水桶内形成负压,才能保证出水顺畅,有多少水流出就有多少等体积的空气进入桶内。空气进入饮水机中,会造成二次污染,细菌会不断繁殖。一桶水喝的时间越长,细菌繁殖的数字就越惊人,从而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九)使用饮水机时一般人都认为水开的时间越长,水质的安全系数相应越高。其实这种提法不科学,饮水机加热温度一般为85℃—95℃,没有达到沸腾的程度。但是长期加热对水的活性会产生影响。加热时间越长,水的活性越差,俗称“老化水”。另外饮水机的存放空间和饮水机保养等问题如果解决不好也会滋生细菌。

阅读全文

与饮水机有什么文明公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用醋洗水垢化学方程式 浏览:810
泰州二手烟净化器大概多少钱 浏览:374
RO反渗透膜的安装方向 浏览:3
污水管覆土达不到要求怎办 浏览:264
如何更换陶瓷台式滤芯 浏览:592
edi构造 浏览:929
污水处理初级证好考吗 浏览:598
EDI酸最多清洗多久 浏览:962
误喝5克除垢剂的水 浏览:343
树脂饰品设备 浏览:994
污水处理厂毕业设计日志 浏览:97
飞利浦gc2046除垢冲不出水 浏览:548
污水厂先进班组资料 浏览:898
污水处理有哪些污泥 浏览:944
超量排放废水如何处罚 浏览:50
机油泵滤芯在哪里 浏览:907
老房子卫生间污水排到哪里 浏览:300
ro反渗透膜好坏判断 浏览:902
武威纯净水哪个牌子好 浏览:281
反渗透在国外怎么样 浏览: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