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水的粘度是多少
21℃下水的密度为0.997×10³kg/m³,水的粘度为1.002mPa·s。
计算公式:τ=ηdv/dx=ηD(牛顿公式),其中η与材料性质有关,我们称为“粘度”。
1、牛顿流体:符合牛顿公式的流体,,粘度只与温度有关,与切变速率无关,τ与D为正比关系。
2、非牛顿流体:不符合牛顿公式τ/D=f(D),以ηa表示一定(τ/D)下的粘度,称表观粘度。
水的密度在3.98℃时最大,为1×10³kg/m³,水在0℃时,密度为0.99987×10³kg/m³,冰在0℃时,密度为0.9167×10³kg/m³。
水密度随温度变化,温度高于3.982℃时,水的密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在0~3.984℃时,水热缩冷涨,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粘度的测定有许多方法,如转桶法、落球法、阻尼振动法、杯式粘度计法、毛细管法等等。对于粘度较小的流体,如水、乙醇、四氯化碳等,常用毛细管粘度计测量。
而对粘度较大流体,如蓖麻油、变压器油、机油、甘油等透明(或半透明)液体,常用落球法测定;对于粘度为0.1~100Pa·s范围的液体,也可用转筒法进行测定。实验室测定粘度的原理一般大都是由斯托克斯公式和泊肃叶公式导出有关粘滞系数的表达式,求得粘滞系数。
粘度的大小取决于液体的性质与温度,温度升高,粘度将迅速减小。因此,要测定粘度,必须准确地控制温度的变化才有意义。
粘度参数的测定,对于预测产品生产过程的工艺控制、输送性以及产品在使用时的操作性,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在印刷、医药、石油、汽车等诸多行业有着重要的意义。
2. 水的粘度一般是多少
水的粘度在常态下通常为2.98×10^-3帕·秒,这个数值是其流动力学性质的基础。值得注意的是,温度对流体粘度有显著影响:气体在升温时粘度会上升,而液体则相反,其粘度会随温度降低而增加。然而,当水处于超临界状态,其粘度依然保持在约2.98×10^-3帕·秒,这种特性使得超临界水具有较高的流动性。在热传导方面,水在常温(约25℃)和常压下的热导率为0.598瓦/(米·开尔文),而接近其临界点时,这一数值会降低到约0.418瓦/(米·开尔文),但总体上变化并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