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矿泉水、纯净水、过滤水、白开水
长期喝来过滤水对人的健康有自害,因为我们平常喝的水含有矿物质这对我们有益,我们的身体需要某些矿物质这对维持身体的酸碱平衡有益。
矿泉水是指来自地下水深层流经某些岩石的地下水。矿泉水中的微量元素能参与人体内激素、核酸的代谢,应该说是人体所需要的保健成分,但微量元素不可乱补。矿泉水虽然含有一定量的微量元素,如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已经满足,再补进去,多了就会在血流、细胞内沉积,导致微量元素代谢失调,增加肾脏负担易产生肾结石、尿道结石及胆结石等
经纯化处理后的水叫纯净水,正常人适当饮用纯净水,有助于人体的微循环,但不宜长期饮用,由于它不仅除去了水中的细菌、病毒、污染物等杂质,也除去了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长期饮用会影响体内电解质酸碱平衡,影响神经、肌肉和多种酶的活动,特别是老人和儿童,如不及时补充营养及钙质,容易缺乏营养和患缺钙症。
白开水(即自来水),除去水中的有机物和细菌,保留了水中的微量元素,具有了原天然水的风味,这种水是值得推荐的饮用水。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今天人们应该饮用水源基本无污染或污染极轻,经过分离膜处理、臭氧消毒的天然水为宜。
因此长期喝白开水为宜!
⑵ 纯化水酸度检测超标是因为什么原因造成的
原水水质变化 加碱过多
⑶ 饮用水中挥发酚超标对人身体有什么危害
根据酚类能否与水蒸气一起蒸出,分为挥发酚与不挥发酚。挥发酚多指沸点在23℃以下的酚类,通常属一元酚。酚类主要来自炼油、煤气洗涤、炼焦、造纸、合成氨、木材防腐和化工等废水。
酚类属高毒类,为细胞原浆毒物、低浓度能使蛋白质变性,高浓度能使蛋白质沉淀,对各种细胞有直接损害,对皮肤和黏膜有强烈的腐蚀作用。长期饮用被酚污染的水,可引起头昏、出疹、瘙痒、贫血、恶心、呕吐及各种神经系统症状。酚类化合物对人及哺乳动物有促癌作用。国标GB5749-2006对生活饮用水中挥发酚类(以苯酚计)的含量小于0.002 mg/L
⑷ 纯化水中易氧化物超标的原因
对于这个问题,很难判断的,得做试验检测,易氧化物是用消耗高锰酸钾的内量计算的,一般容通常用间接滴定-----消耗硫代硫酸钠间接计算高锰酸钾。
估计有2种可能:
1、高锰酸钾氧化。造成易氧化物超标,例如:一般的高分子原材料、增塑剂、添加剂、也很容易氧化。
2、氧乙酸氧化硫代硫酸钠,导致易氧化物超标,就是过氧乙酸造成的!
吸光度和过氧乙酸有直接关系,估计是残留太大造成的。
⑸ 自来水中挥发酚类超标是什么原因
酚是苯分子中的氢原子被羟基(OH)取代后生成的 一类化合物,它们在自然界为数不少。挥发酚是指能与 水蒸气起挥发的酚类化合物。挥发酚主要包括苯酚 (C6H5OH)、甲酚(CH3C6H4OH)。
挥发酚虽然被列入感官性 状和一般化学指标(以苯酚计),但有几点需要特别提出。 苯酚的来源和应用特别广,如炼焦工业、石油工业都可以 产生苯酚。它可用在塑料制造、消毒、防腐等方面。
由于 苯酚较易溶于水,工业废水中苯酚含量有时高达数千毫克/升。不少地下水、地面水均可检测到苯酚。有些河段(如黄河渭河支流)酚含量曾高达106毫克/升。在氯化消 毒过程,苯酚还可转变为氯酚。 苯酚污染的水具有异臭、异味,具有不良的感官性 状。
苯酚还可导致人中毒。急性中毒可引起头痛、耳鸣。 苯酚进入人体后使体内细胞蛋白质变性,对呼吸道有刺 激作用。苯酚还可通过皮肤进入人体,损害肺、肝等脏 器,甚至造成死亡。苯酚还有弱的致癌性。新《卫生标 准》中限值为0。 002毫克/升。
⑹ 纯化水TOC不合格原因
纯化水TOC不合格原因如下:
1、如果设备运行良好且纯化水不合格的话,就说明反渗透膜组件的脱盐能力下降,需要更换了。
2、设备运行中的问题:
a、设备运行中突然纯水不合格,是因为膜组件的密封圈和连接器出现的问题,建议分段检查找出异常端,跟换新的配件
b、设备刚开机二级电导率变化很大且很难调节下来,这种说明的问题就是一级后二级前的二氧化碳脱除装置出现问题,
3、其他问题:
有的时候还会出现电导率合格纯化水中的亚硝酸盐超标或者细菌超标的问题,这种问题一般来源于管道,现在大部分厂家在提供设备的时候,缺乏必要的纯化水管道处理,有的厂家可能从来没处理过,造成设备间断运行后菌斑形成,这种问题出现后只能大面积的更换纯水管道,一般的清洁和消毒都不是十分好用。
纯化水是指饮用水经蒸馏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或其他适宜的方法制得的供药用的水,不含任何添加剂。纯化水储存周期不宜大于24小时,其储罐宜采用不锈钢材料或经验证无毒,耐腐蚀,不渗出污染离子的其他材料制作。保护其通气口应安装不脱落纤维的疏水性除菌滤器。储罐内壁应光滑,接管和焊缝不应有死角和沙眼。
⑺ 水检测标准
各地区应对地下水水质进行定期检测。检验方法,按国家标准GB 5750《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执行。
各地地下水监测部门,应在不同质量类别的地下水域设立监测点进行水质监测,监测频率不得少于每年二次(丰、枯水期)。
监测项目为:pH、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挥发性酚类、氰化物、砷、汞、铬(六价)、总硬度、铅、氟、镉、铁、锰、溶解性总固体、高锰酸盐指数、硫酸盐、氯化物、大肠菌群,以及反映本地区主要水质问题的其它项目。[1]
质量评价
1.地下水质量评价以地下水水质调查分析资料或水质监测资料为基础,可分为单项组分评价和综合评价两种。[1]
2.地下水质量单项组分评价,按本标准所列分类指标,划分为五类,代号与类别代号相同,不同类别标准值相同时,从优不从劣。
例:挥发性酚类Ⅰ、Ⅱ类标准值均为0.001mg/L,若水质分析结果为0.001mg/L时,应定为Ⅰ类,不定为Ⅱ类。[1]
3.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采用加附注的评分法。具体要求与步骤如下:
(1).参加评分的项目,应不少于本标准规定的监测项目,但不包括细菌学指标。
(2).首先进行各单项组分评价,划分组分所属质量类别。
(3).对各类别按下列规定(表2)分别确定单项组分评价分值Fi。
表2
类别
Ⅰ
Ⅱ
Ⅲ
Ⅳ
Ⅴ
Fi
0
1
3
6
10
.
(4). 根据F值,按以下规定(表3)划分地下水质量级别,再将细菌学指标评价类别注在级别定名之后。如"优良(Ⅱ类)"、"较好(Ⅲ类)"。[1]
表3
级别
优良
良好
较好
较差
极差
F
<0.80
0.80~<2.50
2.50~<4.25
4.25~<7.20
>7.20
.
4.使用两次以上的水质分析资料进行评价时,可分别进行地下水质量评价,也可根据具体情况,使用全年平均值和多年平均值或分别使用多年的枯水期、丰水期平均值进行地评价。[1]
5. 在进行地下水质量评价时,除采用本方法外,也可采用其他评价方法进行对比。
⑻ 酚类废水的危害和处理方法
危害:水中酚的质量浓度达到0.1一0.2mg/L时,鱼肉即有异味,不能食用;质量浓度增加到1mg/L,会影响鱼类产卵,含酚5—10mg/L,鱼类就会大量死亡。饮用水中含酚能影响人体健康,即使水中含酚质量浓度只有0.002mg/L,用氯消毒也会产生氯酚恶臭。 处理:通常将质量浓度为1000mg/L的含酚废水.称为高浓度含酚废水,这种废水须回收酚后,再进行处理。质量浓度小于1000mg/L的含酚废水,称为低浓度含酚废水。通常将这类废水循环使用,将酚浓缩回收后处理。回收酚的方法有溶剂萃取法、蒸汽吹脱法、吸附法、封闭循环法等。含酚质量浓度在300mg/L以下的废水可用生物氧化、化学氧化、物理化学氧化等方法进行处理后排放或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