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水处理行业分为那些
一、净水(原水处理)
1、净化水一般要达到《GB5749-2006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
2、软化专水一般要达到《国家中低压锅炉属进水标准》
3、反渗透纯净水达到《GB17324-2006瓶桶装饮用水卫生标准》,工业的要求电导率小于10微西门子。
4、二级反渗透纯化水要求小于电导率2微西门子。
5、混床、EDI超纯水要求电阻率大于18M欧姆。
二、回用(中水处理)
三、污水处理、
四、海水淡化
『贰』 水处理药剂可以具体分为那几大类
包括凝聚剂 絮凝剂 阻垢剂 缓蚀剂 分散剂 杀菌剂 清洗剂 预膜剂 消泡剂 脱色剂 螯合剂 除氧剂及离子交换树脂。
一般的化学药品 如用于调整水PH的酸和碱被认为不是水处理剂。
『叁』 水处理技术都有哪些
水处理技术:
1\过滤;
2\离子交换;
3\微滤;
4\超滤;
5\反渗透;
6\吸附;
7\消毒;
8\阻垢;
9\脱除氧化剂;
10\金属缓蚀处理;
看在20分的份上,还不清楚问我!
『肆』 水处理有那几种基本方式怎么回事啊
水处理中-净化水有哪几种方法净化水设备,水处理设备
通常的纯水化生产设备,处理水的方法有中,离子交换,反渗透跟活性炭超滤用 的是比较多的,一般用什么处理方法是需要看原水的水质适合哪种模式,川一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来讲解一下这几种水处理的方法。
第一种最常用的反渗透:反渗透是现在水处理行业用的最多的,他能过滤去除95%-99%的污染物,正是因为反渗透出众的净化效率,用的人非常多,反渗透是通过一个半透膜把水从低浓度压向过浓度的一边,这样,水分子就被迫通过半透膜到低浓度的一边经过反渗透处理的水都是高品质的纯水,适合各种行业使用。
第二种是一个很传统的方法,离子交换树脂去离子:利用树脂将水中的正离子与离子交换树脂中的H+离子交换,从而净化水质,不过离子交换每使用一段时间都要再生或者是更好树脂,离子交换去除离子可以去除所有的离子物质,但是对非离子的物质就没办法了,一般使用离子纯水,不能生产出很高纯的的纯水,
第三种的活性炭过滤方法:一种化学过滤,活性炭过滤可以有效的去除氯跟有机物,反渗透对氯跟可溶性有机会比较敏感,所以活性炭可以放到RO膜前去除这些物质,让处理的水更加干净。
第四种微孔过滤也可以叫亚微米过滤技术,就是用一个0.2HM的微米孔径的膜或者是中空纤维滤膜,过滤大于0.2微米的污染物,使其达到净水的目的。
第五种超滤技术,超滤技术一般用在医药或者是很精密的行业,超滤可以过滤水中直径大于0.01微米的微粒,热源以及微生物。
『伍』 污水处理工艺有哪几种
污水处理工艺:
一、不溶态污染物的分离技术:
1、重力沉降:沉砂池(平流、竖流、旋流、曝气)、沉淀池(平流、竖流、辐流、斜流);
2、混凝澄清;
3、浮力浮上法:隔油、气浮;
4、其他:阻力截留、离心力分离法、磁力分离法
二、污染物的生物化学转化技术:
1、活性污泥法:SBR、A/O、A/A/O、氧化沟等
2、生物膜法: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池等
3、厌氧生物处理法:厌氧消化、水解酸化池、UASB等
4、自然条件下的生物处理法:稳定塘、生态系统塘、土地处理法
三、污染物的化学转化技术:
1、中和法:酸碱中和
2、化学沉淀法:氢氧化物沉淀、铁氧体沉淀、其他化学沉淀
3、氧化还原法:药剂氧化法、药剂还原法、电化学法
4、化学物理消毒法:臭氧、紫外线、二氧化氯、氯气、次氯酸钠
四、溶解态污染物的物理化学分离技术:
1、吸附法
2、离子交换法
3、膜分离法:扩散渗析、电渗析、反渗透、超滤、纳滤、微滤
4、其他分离方法:吹脱和气提、萃取、蒸发、结晶、冷冻
现代污水处理技术,按处理程度划分,可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处理。
一级处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悬浮状态的固体污染物质,物理处理法大部分只能完成一级处理的要求。经过一级处理的污水,BOD一般可去除30%左右,达不到排放标准。一级处理属于二级处理的预处理。
二级处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质(BOD,COD物质),去除率可达90%以上,使有机污染物达到排放标准。
三级处理,进一步处理难降解的有机物、氮和磷等能够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可溶性无机物等。主要方法有生物脱氮除磷法,混凝沉淀法,砂滤法,活性炭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和电渗分析法等。
『陆』 水处理按处理流程可分为几级
前二级为预处理,共分为三级。
一级处理(又称机械处理),主要任务是采用物内理分离方法去除容废水中的漂浮物和悬浮物。
二级处理(又称生化处理或生物处理),主要任务是采用生物转化的方法处理废水中呈溶解态和胶体态的有机污染物
三级处理,主要任务是进一步去除二级处理未能去除的污染物。以满足更严格的废水排放或回用的要求
『柒』 水处理工艺分哪几类
你上面说的是污水处理中生化处理工艺
生化处理工艺包括:活性污泥法 生物膜法 生物氧化塘法 膜法
其中活性污泥法包括:AO(厌氧——好氧)工艺 AB工艺 AAO(厌氧——缺氧——好氧)工艺、
氧化沟工艺、SBR工艺、CASS工艺
生物膜法包括:生物滤塔,生物转盘、曝气生物滤池、流化床、
氧化塘工艺包括:人工湿地
膜法:RO反渗透 超滤
结合工艺膜:工艺与活性污泥工艺结合(MBR)
『捌』 常见的水处理技术有哪些
水处理便通物理、化手段除水些产、需要物质程
适用于特定用途水进行沉降、回滤、混凝、絮凝及缓蚀、阻答垢等水质调理程
由于社产、与水密切相关水处理领域涉及应用范围十广泛构庞产业应用
说水处理包括:污水处理饮用水处理两种经用水处理药剂:聚合氯化铝、聚合氯化铝铁、碱式氯化铝聚丙烯酰胺性炭及各种滤料等
用水处理:()沉淀物滤、(二)硬水软化、(三)性炭吸附、(四)离、(五)逆渗透、(六)超滤、(七)蒸馏、(八)紫外线消毒等现些处理原理及功能说明
没有意义
建议自己下去查查资料
『玖』 传统的水处理方法可分为哪四种
机械性、物理性、化学性、生化性
『拾』 目前先进的水处理技术
目前最先进的水处理技术为反渗透处理技术 反渗透技术是一种膜分离技术。反渗透技术是一种高效率、低能耗能、无污染的先进技术,主要应用于纯水制备与海水淡化。反渗透技术是当今最先进和最节能有效的膜分离技术。反渗透膜、钠滤设备、PP棉等其原理是在高于溶液渗透压的作用下,依据其他物质不能透过半透膜而将这些物质和水分离开来。由于反渗透膜的膜孔径非常小(仅为10A左右),因此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溶解盐类、胶体、微生物、有机物等(去除率高达97-98%)。系统具有水质好、耗能低、无污染、工艺简单、操作简便等优点。本公司与日本日东电工美国HYDRANAUTICS(海德能)公司及陶氏FILMTEC公司合作,采用CAD计算机模拟设计,确保了系统的科学合理。
二级反渗透是以采用一级反渗透的产水作为原水,进行第二次反渗透的净化,产水导电率≤0.5μs/cm。 各项指标均达到中国药典2000版的要求,运行成本底、无污染、水质稳定,已为多间药厂及饮料厂使用。在饮用纯净水方面已广泛应用。反渗透技术常应用于预除盐处理, 能够使离子交换树脂的负荷减轻90%以上,树脂的再生剂用量也减少90%。因此不仅节约运行费用,而且还利于环境保护。反渗透独特水处理技术是其他净水方法如蒸馏、电渗析、离子交换等无法达到的。 RO(Reverse Osmosis)反渗透技术是利用压力表差为动力的膜分离过滤技术,源于美国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宇航科技的研究,后逐渐转化为民用,目前已广泛运用于科研、医药、食品、饮料、海水淡化等领域。
RO反渗透膜孔径小至纳米级(1纳米=10-9米),在一定的压力下,H2O分子可以通过RO膜,而源水中的无机盐、重金属离子、有机物、胶体、细菌、病毒等杂质无法通过RO膜,从而使可以透过的纯水和无法透过的浓缩水严格区分开来。 RO膜过滤后的纯水电导率 5 s/cm, 符合国家实验室三级用水标准。再经过原子级离子交换柱循环过滤,出水电阻率可以达到18.2M .cm,超过国家实验室一级用水标准(GB682—92)。
反渗透是目前高纯水制备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脱盐技术,它的分离对象是溶液中的离子范围和分子量几百的有机物,反渗透(RO)、超过滤(UF)、微孔膜过滤(MF)和电渗析(ED)技术都属于膜分离技术。
RO反渗透技术是近20年来广泛应用的水处理技术,它对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缓解全球性水资源紧缺有实际意义。
RO反渗透膜介绍
膜的综述: 一种最通用的广义定义是“膜”为两相之间的一个不连续区间。因而膜可为气相、液相和固相,或是他们的组合。简单的说,膜是分隔开两种流体的一个薄的阻挡层。描述膜传递速率的膜性能是膜的渗透性。
渗透膜是一种介质,它是靠压力使溶液中的溶剂(一般常指水)通过反渗透膜(一种半透膜)而分离出来与渗透方向相反,可使用大于渗透压的反渗透法进行分离、提纯和浓缩溶液。反渗透膜的主要分离对象是溶液中的离子范围。反渗透,英文为Reverse Osmosis,是花费数亿美元经过多年的精心研制而成的高科技水处理技术。这种薄膜分离技术,是依靠渗透膜在压力下使溶液中的溶剂与溶质进行分离的程。
一、 反渗透基本原理
1. 反渗透过程
反渗透是利用反渗透膜选择性的只能通过溶剂(通常是水)而截留离子物质的性质,以膜两侧静压差为推动力,克服溶剂的渗透压,使溶剂通过反渗透膜而实现对液体混合物进行分离的膜过程。
反渗透同NF、UF一样均属于压力驱动型膜分离技术,其操作压差一般为1.5~10.5MPa,截留组分为(1~10)X10-10m小分子物质。除此之外,还可以从液体混合物中去处全部悬浮物、溶解物和胶体,例如从水溶液中将水分离出来,以达到分离、纯化等目的。目前,随着超低压反渗透膜的开发,已可在小于1MPa压力下进行部分脱盐,适用于水的软化和选择性分离。
2. 分离机理
反渗透膜的选择透过性与组分在膜中的溶解、吸附和扩散有关,因此除与膜孔的大小、结构有关外,还与膜的化学、物理性质有密切关系,即与组分和膜之间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由此可见,反渗透分离过程中化学因素(膜及其表面特性)起主导作用。
3. 反渗透的应用
反渗透技术的大规模应用主要是苦咸水和海水淡化,此外被大量地用于纯水制备及生活用水处理,以及难于用其他方法分离地混合物。反渗透地工业应用包括:(1)海水脱盐;(2)饮用水生产;(3)纯水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