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氨氮高怎么处理
要解决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氨氮高,就要知道浓度高的原因。
可能导致氨氮超标的原因:
1、工厂偷排,导致废水超标排放、产生了高浓度氨氮
2、硝化菌受自身活性降低及氧传输浓度梯度下降
3、工艺本身的问题,曝气池单元停留时间偏小,系统的抗冲击负荷能力也就相对较弱。
解决办法
1、若发现出水氨氮接近排放标准上限时,应 加大进水及二级生化单元出水氨氮的检测频次,并应加强现场巡视,尤其是当污水收集系统中含有大量工业废水时,需加强夜间对提升泵房的巡视。若发现有明显工业废水的偷排现象,一方面要取样 化验及备查,另一方面应减少提升泵的开启台数甚 至关闭提升泵,将此部分污(废)水通过溢流管排出,以免破坏生化处理系统。若部分高浓度工业废 水已经进入初沉池,则应加大沉池的排泥量,避免其继续在系统内循环或进入后续主体生化处理单元。
2、若进入主体生化处理单元,并导致系统出水氨氮超标时,应采取如下应急措施:
(1) 减少进水量,减小内回流比,延长好氧单元 的实际水力停留时间,提高硝化效果密切关注其他水质指标及污泥指标的变化;
(2) 尽量避免出现污泥解体或污泥膨胀现象;若出现该情况则应迅速向系统中投加氓凝剂或铁盐,改善污泥絮凝及沉降性能;
(3) 关注 pH 及 TP 情况,尽量保证系统处于弱碱性环境,必要时向系统中投加适量的Na2C03以补充硝化所需的碱度;
(4) 若反应器内TP浓度显著低于平时水平,则应向系统中补充适当的磷酸二氢饵或磷肥,改善污泥的絮凝效果及硝化能力;
(5) 加大外回流比、维持生化单元相对较高的 污泥浓度,提高系统的抗冲击负荷能力;
(6) 适当提高 DO 浓度 (2.5 -4.0 mglL) ,改善 硝化效果;
(7) 待这部分污泥进入二沉池后,减少外回流量并增大剩余污泥排放量,将此部分污泥尽快进行 无害化处理;
(8) 若条件允许,可以分别测定污泥呼吸指数 及硝化速率,协助超标原因的判断;
(9) 加大取样化验分析频次,检验所采取的应 急措施对出水水质的改善效果,否则应更换其他方 法或多种方法联用,尽量缩短处理系统的恢复时间。
⑵ 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氨氮是多少
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氨氮浓度主要取决于污水来源。
1、如果是一般生活污水处理厂的氨氮的浓度在15-35mg/l。
2、如果处理工业废水,其氨氮就远大于上述浓度,需要进行预处理,一般正规的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氨氮浓度控制在35mg/l以下。
(2)污水处理运行记录表氨氮扩展阅读
氨氮废水主要来源于化肥、焦化、石化、制药、食品、垃圾填埋场等,大量氨氮废水排入水体不仅引起水体富营养化、造成水体黑臭,给水处理的难度和成本。
甚至对人群及生物产生毒害作用,针对氨氮废水的处理工艺有生物法、物化法的各种处理工艺等。
⑶ 求污水处理厂化验BOD5、氨氮、总磷的原始记录表,我自己做了,但是我想参考前辈的经验,谢谢大家
序号 处理单元抄 水质袭项目 水质指标(mg/l)
SS CODcr BOD 氨氮 TP PH
1 格栅 进水
出水 去除率
3 ABR池 进水
出水
去除率
4 接触氧化池 进水
出水
去除率
5 沉淀池 进水
出水
去除率
6 清水池 进水
出水
去除率 0 5% 5% 0
9 一级排放 — ≤70 ≤100 ≤30 ≤15 ≤0.5 6~9
⑷ 按照污水处理标准,污水处理厂处理之前和处理之后污水中含的 COD BOD 及氨氮的 指标 大约范围各是多少
答:根据不同的处理工艺要求的出水水质也不同,具体如下
一级A标准回是:COD<50mg/L,BOD<10mg/L,氨氮为5~答8mg/L
一级B标准是:COD<60mg/L,BOD<20mg/L,氨氮为8~15mg/L
二级标准是:COD<100mg/L,BOD<30mg/L,氨氮为25~30mg/L
三级标准是:COD<120mg/L,BOD<60mg/L,氨氮没有要求。
(以上内容均按照国家标准)
⑸ 污水处理中氨氮高怎么处理
利用膜的选择透过性进行氨氮脱除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操作方便,氨氮回收率高,无二次污染。例如:气水分离膜脱除氨氮。氨氮在水中存在着离解平衡,随着PH升高,氨在水中NH3形态差纯比例升高,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NH3的气态和液态两项达到平衡。根据化学平衡移动的原理即吕.查德里(A.L.LE Chatelier)原理。在自然界中一切平衡都是相对的和暂时的。化学平衡只是在一定条件下才能保持“假若改变平衡系统的条件之一,如浓度、压力或温度,平衡就向能减弱这个改变的方向移动。”遵从这一原理进行了如下设计理念在膜的一侧是高浓度氨氮废水,另一侧是酸性水溶液或水。当左侧温度T1>20,PH1>9,P1>P2保持一定的压力差,那么废水中的游离氨NH4+,就变为氨分子NH3,并经原料液侧介面扩散至膜表面,在膜表面分压差的作用下,穿越膜孔,进入吸收液,迅速与酸性溶液中的H+反应生成铵盐。
全程自养脱氮的全过程实在一个反应器中完成,其机理尚不清楚。Hippen等人发现在限制溶解氧(DO浓度为0.8·1.0mg/l)和不加有机碳源的情况下,有超过60%的氨氮转化成N2而得以去除。同时Helmer等通过实验证明在低DO浓度下,细菌以亚硝酸根离子为电子受体,以铵根离子为电子供体,最终产物为氮气。有实验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监测全程自养脱氮反应器中的微生物,发现在反应器处于稳定阶段时即使在限制曝气的情况下,反应器中任然存在有活性的厌氧氨氧化菌,不存在硝化菌。有85%的清庆销氨氮转化为氮气。鉴于以上理论,全程自养脱氮可能包括两步第一是将部分氨氮氧化为烟硝酸盐,第二是厌氧氨氧化。
⑹ 污水处理中氨氮指的是什么
氨态氮(NH3-N)简称:氨氮,是水体中氮的一种存在形式,是‘水体富营养化’和‘内环境污染容’重要污染物。
氨氮检测:取1ml原水稀释到50ml,加入1ml酒石酸钾钠,1.5ml纳氏试剂,摇匀,静止10min。分光光度计波长调到420nm,测定。带入公式求得含量。公式由测定的标准曲线推导而来,原则上每换一次纳氏试剂,就要从新制定标准曲线。
如有需要,我可以详细介绍水体中氮的组织形式与关系。
希望能帮到你!!!
⑺ 污水处理过程中氨氮,COD超标怎样治理
氨氮/cod的去除在污水处理中多采用生物法,是在指废水中的氨氮在各种微生物的作用下,通过硝化和反硝化等一系列反应,最终形成氮气,从而达到去除氨氮的目的。生物法脱氮的工艺有很多种,但是机理基本相同。都需要经过硝化和反硝化两个阶段。
氨氮/cod超标主要是硝化反应控制不好所致。硝化反应是在好氧条件下通过好氧硝化菌的作用将废水中的氨氮氧化为亚硝酸盐或硝酸盐,包括两个基本反应步骤:由亚硝酸菌参与的将氨氮转化为亚硝酸盐的反应。由硝酸菌参与的将亚硝酸盐转化为硝酸盐的反应。亚硝酸菌和硝酸菌都是自养菌,它们利用废水中的碳源,通过与nh3-n的氧化还原反应获得能量。
反应方程式如下:
亚硝化:
2nh4++3o2→2no2-+2h2o+4h+
硝化
:
2no2-+o2→2no3-
解决措施:控制好ph与温度。
硝化菌的适宜ph值为8.0~8.4,最佳温度为35℃,温度对硝化菌的影响很大,温度下降10℃,硝化速度下降一半;do浓度:2~3mg/l;bod5负荷:0.06-0.1kgbod5/(kgmlss•d);泥龄在3~5天以上。
在缺氧条件下,利用反硝化菌(脱氮菌)将亚硝酸盐和硝酸盐还原为氮气而从废水中逸出由于兼性脱氮菌(反硝化菌)的作用,将硝化过程中产生的硝酸盐或亚硝酸盐还原成n2的过程,称为反硝化。反硝化过程中的电子供体是各种各样的有机底物(碳源)。
以甲醇为碳源为例,其反应式为:
6no3-+2ch3oh→6no2-+2co2+4h2o
6no2-+3ch3oh→3n2+3co2+3h2o+6oh-
反硝化菌的适宜ph值为6.5~8.0;最佳温度为30℃,当温度低于10℃时,反硝化速度明显下降,而当温度低至3℃时,反硝化作用将停止;do浓度<0.5mg/l;bod5/tn>3~5。
生物脱氮法可去除多种含氮化合物,总氮去除率可达70%~95%,二次污染小且比较经济,因此在国内外运用最多。其缺点是占地面积大,低温时效率低。
为了能使微生物正常生长,必须增加回流比来稀释原废水;
硝化过程不仅需要大量氧气,而且反硝化需要大量的碳源,一般认为cod/tkn至少为9。
⑻ 污水处理氨氮超标的处理方法
化学法
利用氨氮去除剂的氧化作用分解氨氮,这种方法下的氨氮分解效率快版,处理时间权快,一般都直接在出水口投加药剂使用,没有过多繁琐的操作。
希洁氨氮去除剂,能在5~6分钟左右降解氨氮,并且浓度好调节,灵活性强,根据不同的浓度投加不同的药剂量就能很好地控制氨氮的浓度了。
离子交换法
沸石是一种对氨离子有很强选择性的硅铝酸盐,一般作为离子交换树脂用于去除氨氮的为斜发沸石。
但对于高浓度的氨氮废水,会使树脂再生频繁而造成操作困难,且再生液仍为高浓度氨氮废水,需再处理。
A/O系统
A/O脱氮除磷系统,即缺氧、好氧脱氮除磷系统。
其工艺流程是让废水依次经历缺氧、好氧两个阶段,故人们通称为缺氧、好氧脱氮除磷系统,简称A/O系统。
目前实际投入运行的有短程硝化反硝化工艺和厌氧氨氧化工艺,但它们的工艺条件要求严格,特别是对溶解氧的要求更为严格,在实际应用中很难控制;其他新型脱氮技术也只是在实验研究阶段。
拓展资料
氨氮是指水中以游离氨(NH3)和铵离子(NH4+)形式存在的氮。 动物性有机物的含氮量一般较植物性有机物为高。同时,人畜粪便中含氮有机物很不稳定,容易分解成氨。因此,水中氨氮含量增高时指以氨或铵离子形式存在的化合氮。
⑼ 污水氨氮高了怎么处理
污水氨氮高的处理方法:加氢氧化钠调节水的PH值为11左右,通过氨氮吹脱塔用空气吹脱,去除率可达80%左右,仅仅通过这样的方法无法处理达标,还需后续处理。剩余的氨氮可以通过脱氮的污水处理工艺进行去除:例如采用曝气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的生物膜法进行处理。
氨氮是指以氨或铵离子形式存在的化合氮,即水中以游离氨(NH3)和铵离子(NH4+)形式存在的氮。动物性有机物的含氮量一般较植物性有机物为高。同时,人畜粪便中含氮有机物很不稳定,容易分解成氨。
自然地表水体和地下水体中主要以硝酸盐氮(NO3)为主,以游离氨(NH3)和铵离子(NH4+)形式存在的氮受污染水体的氨氮 叫水合氨,也称非离子氨。非离子氨是引起水生生物毒害的主要因子,而铵离子相对基本无毒。
国家标准Ⅲ类地面水,非离子氨氮的浓度≤1毫克/升。氨氮是水体中的营养素,可导致水富营养化现象产生,是水体中的主要耗氧污染物,对鱼类及某些水生生物有毒害。
(9)污水处理运行记录表氨氮扩展阅读:
在城市环境污水的治理中,污水处理厂等设施需要进行合理的统筹安排与规划布局,一方面,污水处理厂需要进行科学选址,依据城市发展规划与基础设施情况,合理配置城市的污水处理管网。例如采用阶段性的规划措施,进行污水输送的主干管和收集系统接户管建设,使二者相互配套。
如果近期内无法确定接户管与收集支管,污水输送的主干管需要预留接口,等区域位置确定后再予以接入,以减少因规划建设不合理造成的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城市管理者需要加快污水管网的配套建设。
既要掌握原有污水处理设施的位置与运行情况,保障其可以正常使用,充分发挥其在污水处理中的作用,又要梳理污水的来源途径,分片建设污水管网的配套设施,并有计划地改造老旧城区的污水管道,将生活和生产的污水引入污水处理厂,提高污水治理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