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污水处理过程中(就是最简单的好氧厌氧处理中) 硝化池跟反硝化池的温度 怎么控制在最佳温度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中对规定污水厂内生物处理构筑物的水温“宜”为10-37℃。专硝化反应的属最佳温度一般为20-30℃,15℃以下硝化反应速率下降,5℃以下停止;反硝化最佳温度为20-40℃,15℃以下反硝化菌活性下降;普通好氧菌最佳温度一般为15-30℃。
但污水处理构筑物一般不刻意去为实现最佳温度而采取额外技术措施提高水温,因为这样做的成本太高!只有冬季特别寒冷地区,水处理构筑物采取保温等措施,而不是增温。另外,罗茨风机曝气,会压缩后的发热空气带入水中,但对水温影响较小。无法维持最佳温度。
『贰』 污水处理生化处理过程中,生物硝化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
在污水复生化处理过程中,影制响微生物活性的因素可分为基质类和环境类两大类:
一、基质类包括营养物质,如以碳元素为主的有机化合物即碳源物质、氮源、磷源等营养物质、以及铁、锌、锰等微量元素;另外,还包括一些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如酚类、苯类等化合物、也包括一些重金属离子如铜、镉、铅离子等。
二、环境类影响因素
(1)温度。
(2)PH值。活性污泥系统微生物最适宜的PH值范围是6.5-8.5,酸性或碱性过强的环境均不利于微生物的生存和生长,严重时会使污泥絮体遭到破坏,菌胶团解体,处理效果急剧恶化。
(3)溶解氧。
『叁』 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在处理污水时的硝化和反硝化反应是什么
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在处理污水时的硝化反应就是废水中的氨氮在硝化菌的作用下被转化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过程。而反硝化反应就是利用反硝化菌将污水中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还原为氨气的过程。
这两个反应简而言之就是将污水中的氨氮分解或者直接变成气体排出,从而降低污水中氨氮浓度的过程。AO工艺和AAO工艺中就运用了这两类生物反应来进行污水的处理。不过由于目前反硝化反应不好控制,所以常规出水氨氮变成硝态氨后处理率较高;总氮需要根据控制条件,处理率难以保证。
要区分好总氮和氨氮,氨氮是总氮的一部分,而硝态氨也属于总氮的范畴,所以硝化反应不能去除总氮,但是反硝化反应将其转化为气体,是可以降低总氮浓度的。
这两个反应要注意的是对于温度的把控。硝化反应的适宜温度是20-35℃,当温度在5-35℃之间由低向高逐渐升高时,硝化反应的速率将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而当温度低至5℃时,硝化反应将完全停止。
『肆』 硝化和反硝化是什么意思
用。尤指将有机化合物转化成硝基化合物或硝酸酯(如用硝酸和硫酸的混合物处理)。将氨降解为亚硝酸盐的步骤常常是硝化作用的限速步骤。硝化作用是土壤中氮循环的重要步骤。这一过程由俄国微生物学家谢尔盖·尼古拉耶维奇·维诺格拉茨基发现。
反硝化,也称脱氮作用,是指细菌将硝酸盐(NO3−)中的氮(N)通过一系列中间产物(NO2−、NO、N2O)还原为氮气(N2)的生物化学过程。参与这一过程的细菌统称为反硝化菌。
总的反硝化过程可以用以下方程式表示:
2 NO3-+ 10 e-+ 12 H+→ N2+ 6 H2O, ΔG = −333 kJ/mol
其中包括以下四个还原反应还原反应:
硝酸盐(NO3-)还原为亚硝酸盐(NO2-):2 NO3-+ 4 H++ 4 e-→ 2 NO2-+ 2 H2O
亚硝酸盐(NO2-)还原为一氧化氮(NO):2 NO2-+ 4 H++ 2 e-→ 2 NO + 2 H2O
一氧化氮(NO)还原为一氧化二氮(N2O):2 NO + 2 H++ 2 e-→ N2O + H2O
一氧化二氮(N2O)还原为氮气(N2):N2O + 2 H++ 2 e-→ N2+ H2O
以上四个反应均为放热反应,所以在无氧或缺氧条件下,细菌可以将硝酸盐(NO3-)作为电子传递链(ETC)的最终电子受体(TEA, terminal electron acceptor),来完成物质能量交换。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反硝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