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有关水的资料
水(H2O)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无机物,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在自然界,纯水是非常罕见的,水通常多是酸、碱、盐等物质的溶液,习惯上仍然把这种水溶液称为水。纯水可以用铂或石英器皿经过几次蒸馏取得,当然,这也是相对意义上纯水,不可能绝对没有杂质。水是一种可以在液态、气态和固态之间转化的物质。固态的水称为冰;气态叫水蒸气。水汽温度高于374.2℃时,气态水便不能通过加压转化为液态水。
在20℃时,水的热导率为0.006 J/s•cm•K,冰的热导率为0.023 J/s•cm•K,在雪的密度为0.1×103 kg/m3时,雪的热导率为0.00029 J/s•cm•K。水的密度在3.98℃时最大,为1×10^3kg/m3,温度高于3.98℃时,水的密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在0~3.98℃时,水不服从热胀冷缩的规律,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水在0℃时,密度为0.99987×10^3kg/m3,冰在0℃时,密度为0.9167×10^3kg/m3。因此冰可以浮在水面上。
水的热稳定性很强,水蒸气加热到2000K以上,也只有极少量离解为氢和氧,但蒸馏水在通直流电的条件下会离解为氢气和氧气。具有很大的内聚力和表面张力,除汞以外,水的表面张力最大,并能产生较明显的毛细现象和吸附现象。纯水没有导电能力,普通的水含有少量电解质而有导电能力。
水本身也是良好的溶剂,大部分无机化合物可溶于水。
在-213.16℃,水分子会表现出现厌水性。
物理性质:
摩尔质量:18.0153g/mol
密度:水0.998g/cm3(20度) 冰0.92g/cm3
熔点:0度273.15k
沸点:100度373.15k(1标准大气压下)
比热:4.184J/(g.K)
水循环
生物圈可以分为水圈,大气圈,岩石圈。水在以上几个区域作如下循环:
1.从海洋或其他水体中也可以从动植物体内蒸发进入空气;
2.从天空中下沉进入海洋,从陆地径流进入海洋;
3.大多数水蒸气从海洋蒸发又返回海洋,但是风将水蒸气刮走穿过陆地从陆地径流流回海洋,大约每年36Tt。水从陆地上蒸发每年71Tt。每年有107Tt的降水,有如下几种形式:最普通的是降雨,冰雹,雾和露水。浓缩的水可以反射阳光形成彩虹。
汉字中的水shuǐ
(象形文。甲骨文字形。中间像水脉,两旁似流水。“水”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水的字,或表示江河或水利名称,或表示水的流动,或水的性质状态。本义:以雨的形式从云端降下的液体,无色无味且透明,形成河流、湖泊和海洋,分子式为 H2O,是一切生物体的主要成分)
1.同本义 [water]
水,准也。――《说文》
水,准也。准,平也。天下莫平于水。――《释名》
积阴之寒气为水。――《淮南子•天文》
五行一曰水。――《书•洪范》
凡平原出水为大水。――《左传•桓公元年》
水曰清涤。――《礼记•曲礼》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又如:水铫(烧水用的小型器具);水头儿(风波);水湿(水气;潮气);水蛊病(水臌病);水中丞(砚台旁边用来贮水磨墨的小水盂);水落归槽(比喻心里踏实安定);水喷桃花(比喻脸色好看);水镜先生(指三国时的司马徽,清明如水和镜);水陆杂陈(水陆毕陈。山珍海味一齐陈列出来);水廓(傍水之城廓);水涡(水中漩涡);水馆(临水的馆舍或驿站)
2.特指河流 [river]
在水之湄。――《诗•秦风•蒹葭》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又如:水口(渡口);水汊(河的支流);水志(记载河道水系的书籍);水牒(指记述河道水系的文献);水谷(山间河沟);水尾(江河的末端);水老鼠(专在船上偷窃的贼);水事(关于江河水利的事宜);水禁(有关河川方面的禁令);水会(河流汇合处)
3.泛指一切水域 [waters]
水府幽深,寡人暗昧,夫子不远千里,将有为乎?――唐•李朝威《柳毅传》
刘备、周瑜水陆并进。――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又如:水陆(佛教中的水陆道场);水泊(湖泽);水居(居住于水乡);水隍(水沟);水王(海的别称);水伯(传说中的水神;大河流);水宿(水上宿夜;水中住宿);水脉(水路,地下的伏流);水潦(因雨水过多而积在田地里的水或流于地面的水)
4.汁、液的通称 [liquid]。
如:水礼(果饵等礼物);水果糖(掺用果汁制成的糖果);墨水;口水;泪水;药水;汽水
5.大水;水灾 [flood]
故尧 禹有九年之水,汤有七年之旱。――汉•晁错《论贵粟疏》
曰:天地有法乎?曰:水旱疾疫,即天地调剂之法也。――清•洪亮吉《治平篇》
又如:水备(防止水患的设施);水墉(防洪墙)
5.星名 [morning star]。
如:水宿(星座名。古代天文学家对北方列星七宿的总称)
6.官名 [official's name]。
如:水虞(古代官名。掌管川泽的政令);水官(掌管治水、征收鱼税的官)
7.货币中银的含量。银子的成色,转为货币兑换贴补金及汇费之称 [silver content in coins]。
如:贴水;扣水;汇水;水丝(成色低劣的银子)
8.五行之一 [water, one of the five elements]
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书•洪范》
9.水生动植物 [water animal or plant]。
如: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
10.旧指尼姑和娼妓的痛苦生活境遇 [deep distress]。
如:水局(旧指妓院娼家);水客(跑码头的商人,也指人贩子)
11.额外收入或附加费用。
又“发水”就是“发财” [extra income]
12.指水军 [troops fight on the waters]
诸人徒见操书言水步八十万而各恐慑。――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13.水族 [Shui nationality]。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居住在贵州省
14.姓
15.五笔拆成II
水的来源
地球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中唯一被液态水所覆盖的星球。地球上水的起源在学术上存在很大的分歧,目前有几十种不同的水形成学说。有观点认为在地球形成初期,原始大气中的氢、氧化合成水,水蒸气逐步凝结下来并形成海洋;也有观点认为,形成地球的星云物质中原先就存在水的成分。另外的观点认为,原始地壳中硅酸盐等物质受火山影响而发生反应、析出水分。也有观点认为,被地球吸引的彗星和陨石是地球上水的主要来源,甚至现在地球上的水还在不停增加。
对气候的影响
水对气候具有调节作用。大气中的水汽能阻挡地球辐射量的60%,保护地球不致冷却。海洋和陆地水体在夏季能吸收和积累热量,使气温不致过高;在冬季则能缓慢地释放热量,使气温不致过低。
海洋和地表中的水蒸发到天空中形成了云,云中的水通过降水落下来变成雨,冬天则变成雪。落于地表上的水渗入地下形成地下水;地下水又从地层里冒出来,形成泉水,经过小溪、江河汇入大海。形成一个水循环。
雨雪等降水活动对气候形成重要的影响。在温带季风性气候中,季风带来了丰富的水气,形成明显的干湿两季。
此外,在自然界中,由于不同的气候条件,水还会以冰雹、雾、露水、霜等形态出现并影响气候和人类的活动。
对地理的影响
地球表面有71%被水覆盖,从空中来看,地球是个蓝色的星球。水侵蚀岩石土壤,冲淤河道,搬运泥沙,营造平原,改变地表形态。
地球表层水体构成了水圈,包括海洋、河流、湖泊、沼泽、冰川、积雪、地下水和大气中的水。由于注入海洋的水带有一定的盐分,加上常年的积累和蒸发作用,海和大洋里的水都是咸水,不能被直接饮用。某些湖泊的水也是含盐水。世界上最大的水体是太平洋。北美的五大湖是最大的淡水水系。欧亚大陆上的里海是最大的咸水湖。
地球上水的体积大约有 1 360 000 000 立方公里. 当中
海洋占了的1 320 000 000立方公里(或97.2%)。
冰川和冰盖占了25 000 000立方公里(或1.8%)。
地下水占了13 000 000立方公里(或者0.9%)。
湖泊,内陆海,和河里的淡水占了250 000 立方公里(或0.02%)。
大气中的水蒸气在任何已知的时候都占了13 000立方公里(或0.001%)。
对生命的影响
地球上的生命最初是在水中出现的。水是所有生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体中水占70%;而水母中98%都是水。水中生活着大量的水生植被等水生生物。
水有利于体内化学反应的进行,在生物体内还起到运输物质的作用。 水对于维持生物体温度的稳定起很大作用。
水的种类
不同的学科对水有着一些不同的称呼:
根据水质的不同,可以分为:
软水:硬度低于8度的水为软水。(不含或较少含有钙镁化合物)
硬水:硬度高于8度的水为硬水。(含较多的钙镁化合物).硬水会影响洗涤剂的效果;锅炉用水硬度高了十分危险,不仅浪费燃料,而且会使锅炉内管道局部过热,易引起管道变形或损坏;人长期引用危害健康.硬水加热会有较多的水垢。
饮用水根据氯化钠的含量,可以分为:
淡水
咸水
此外还有:生物水:在各种生命体系中存在的不同状态的水。
天然水:
土壤水:贮存于土壤内的水
地下水:贮存于地下的水
超纯水:纯度极高的水,多用于集成电路工业
结晶水:又称水合水。在结晶物质中,以化学键力与离子或分子相结合的、数量一定的水分子。
重水的化学分子式为D2O,每个重水分子由两个氘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重水在天然水中占不到万分之二,通过电解水得到的重水比黄金还昂贵。重水可以用来做原子反应堆的减速剂和载热剂。
超重水的化学分子式为T2O,每个重水分子由两个氚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超重水在天然水中极其稀少,其比例不到十亿分之一。超重水的制取成本比重水还要高上万倍。
氘化水的化学分子式为HDO,每个分子中含一个氢原子、一个氘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用途不大。
此外,水还包括汗水、盐水、尿水、蒸馏水等。
本文详细介绍了国内外污水再生回用现状,并对污水再生回用的概念、流程及相关原则进行了具体介绍。详细列举了当前污水回用技术的工艺流程。
1 我国污水再生回用现状
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再生回用起步较晚。20世纪7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探索以回用为目的的城市污水深度处理技术。到80年代,随着大部分城市水资源紧缺的加剧和污水处理回用技术的日趋成熟,污水处理回用的研究与实践才得以加速发展。北京市环保所于1985年在所内建成的120m3/d规模的再生水设施是我国早期的再生水回用工程之一。我国污水再生利用理论研究和实践可分为三个阶段:1985年前“六五”期间的起步阶段;“七五”到“九五”期间的示范工程引导和技术储备阶段;“十五”到“十一五”期间的全面发展阶段。
2城市污水再生回用
2.1 城市污水再生回用的概念
城市污水再生回用按服务范围可分为三类:(1)建筑中水回用,指在大型建筑物或几栋建筑内建立小型中水处理站,以生活污水、(优质)杂排水为水源,经适当处理后回用于建筑冲厕、建筑周围绿地道路浇洒等生活杂用。(2)小区污水再生回用,指在小区(住宅或工业)、机关院校内建立中小型中水处理站,以生活污水或(优质)杂排水、工业废水等为水源,经适当处理后回用于建筑冲厕、汽车冲洗、区内绿地道路浇洒等市政杂用。(3)区域污水再生回用,指在城市区域范围内建立大中型再生水厂,以城市污水或污水处理厂的二级出水为水源,经适当处理后回用于生活、市政、环境等范围内的非饮用水方面。
2.2 城市污水再生回用规划流程及基本原则
城市污水再生回用规划需按照一定原则和方法流程进行。污水再生回用规划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其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应遵循以下原则:(1)可持续发展原则。污水再生回用可节约水资源,减轻水体环境污染,是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措施。(2)统一规划原则。城市污水再生回用规划应纳入城市水资源系统规划之中,从城市总体规划出发,并结合城市供水、排水、雨水利用和公路交通等规划,统筹考虑,协调发展。(3)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原则。我国城市污水再生回用总体在还处在发展阶段,有不少城市甚至处在起步阶段,对污水再生回用及其所带来的效益认识不够,污水再生回用在城市的推广不可能一步到位,故应按照“长远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逐步推进。
3 污水再生回用处理技术与工艺
3.1污水再生处理技术
城市污水再生回用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污水收集系统、污水处理再生系统、再生水输配送系统和水质监测与运行管理及维护系统。污水再生处理技术是污水再生回用的核心,是保证再生水水质合格、用户使用安全及再生水回用价格合理的关键。城市污水再生处理技术主要可分为物理化学处理法、生物处理法和膜处理法三大类。
3.2污水再生回用的处理工艺
以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为再生水水源 (主要为集中式再生水厂),可选用物化处理或与物化生化相结合的深度处理工艺,常用的工艺流程为:
(1)物化处理工艺流程:
(2)物化与生化相结合的深度处理工艺流程:
(3)微孔过滤处理工艺流程:
对水质要求高的用户,还可在深度处理中增加活性炭吸附、离子交换、氨吹脱、反渗透、臭氧氧化等单元技术中一种或几种组合。
当所处理的再生水用于与人直接接触时,需采用膜生物反应器,将微生物的孢子截留。采用膜处理工艺时应有保障其可靠进水水质的预处理工艺和易于膜清洗更换的技术措施。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❸ 学术会议通知
在生活中,很多情况下我们需要用到通知,通知的功能多,种类多,写法彼此有较大的区别。写起通知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学术会议通知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xxxx:
作为一种高分辨率非侵入性成像技术,生物医学光学成像技术近年来迅速发展成为生命科学领域和光学领域研究热点。得益于激光技术、微电子技术和纳米技术等多学科交叉发展和应用,生物医学光学成像为医学领域提供并将继续开拓为追求人类健康所期望各种生物医学研究方法和生物医学仪器。召开本次讨论会,正是基于这样交流需要,邀请各位在光学或医学领域做出一定成就专家学者,回顾总结生物医学光学成像技术成就,同时积极展示最新前沿研究和应用成果,并探讨今后发展方向,促进该技术创新研究与应用。希望您届时光临。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 会议主要内容:1、宣读学术论文;2、交流教学和科研经验。
二、 出席会议代表应向大会提交学术会议论文摘要。
三、 会议住宿费、伙食补助费由大会负责,往返交通费由代表自负。
四、 接到会议通知后,请即向会议筹备组寄回登记表(电子邮件或传真均可,
会议开前三天没有寄回登记表,即视为不出席会议,不再安排食宿)。
五、 会议时间:
六、 会议地点:
七、 代表登记表和会议论文投稿邮箱:*@*****
八、 联系电话:000-‐00000000(人名);传真:000-‐ 00000000
附:会议登记表
姓名 性别 年龄
民族 国籍 主要职务
联系电话 往返抵离时间
备注:
一、会议通知分类
通知写法有两种:
一种是以布告形式贴出,把事情通知有关人员,如学生、观众等,通常不用称呼;另一种是以书信形式,发给有关人员,次种通知写作形式同普通书信,只要写明通知具体内容即可。通知要求言简意赅、措辞得当、时间及时。
二、会议方案结构
(1)标题
规范写法应由召开单位、事由(会议名称)和文种类别(方案)“三要素”组成。个别情况有省略会议召开机关(发文机关)。
(2)正文
通常由开头、主体和结尾三部分构成。在开关之前,有要写明方案送达机关。属于要送上级机关批示,就写送达上级机关名称,属于要下级知晓、发给与会机关或个人,则写下级机关名称。开头部分应写明制文(开会)原由、单位、会议名称、会议时间、地点、会期等,大致相当于一般专题方案中“指导方针”、“总体设想”部分。会议方案主体部分,要写出会议宗旨、规模、议程、做法和准备情况,相当一般方案中“主要目标”、“实施步骤”和“政策措施”三项。结尾语部分写作,要根据会议方案性质而定,属下级机关请示上级机关,可写上类似请示报告结尾用语。如:“以上方案,当否,请批示”。
(3)签署发文机关、日期
属上级机关“指导性”方案,多将日期标示在标题下,发文机关在标题中标明,不另外落款。
(4)不同季节有不同风景,不同季度有不同商务会议需求,过去企业在组织会议时,对于会议地点和会议形式总是绞尽脑汁四处寻求而不得其法,针对这种需求,首次将在春、夏、秋、冬四个时期推出不同季节商旅会议精品方案会展,为企业提供最佳适合时令商务会议解决方案,同时向企业推荐最合适商务会议服务提供商。
为了繁荣环境司法研究,促进司法文明建设,加强理论界与实务部门之间的互动,国家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决定召开检察机关提起环境公益诉讼学术研讨会,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主要议题
(一)检察机关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理论探讨
(二)检察机关提起环境公益诉讼案件的审理
二、会议时间、地点
(一)时间:20xx年12月2日
报到:20xx年12月1日下午,酒店大堂
离会:20xx年12月2日下午5点(可提供食宿至3日中午)
(二)地点:军悦假日酒店
地址: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415号
电话:xxxxxxxxxxx
三、会议形式
会议采取主题发言与分组讨论的形式。
四、论文征集
(一)本次研讨会面向全国征集与主题相关的学术报告、论文,将择优选用并安排会议发言。
(二)投稿论文需有作者详细简介,例如作者,职称或者职务,工作单位,联系电话、邮箱等。(投稿论文与检察机关行使职权、环境司法、公益诉讼三个主题其中一个相关即可)
(三)论文提交截止时间:20xx年11月23日。
论文以word文档形式发至电子箱邮:[email protected]。论文格式规范如下:
1、中文题目、内容摘要(200字以内)、关键词(5个以内);
2、标题目录:按一、(一)1.(1)依次排列;
3、参考文献:采用脚注,标明姓名、作品、出版社或杂志出版时间。
五、会务费用
本次研讨会不收取任何费用,会议代表往返交通及食宿费用由主办方承担。
六、会议的相关事项
有关会议的详细议程,将于报到注册时发给参会人员。
七、联系方式
联系人: 刘 栋,电话:1xxxxxxxxx,邮箱:[email protected]
武汉大学法学院
国家2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
20xx年11 月1 日
主办
中国外国文学教学研究会
承办
苏州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地点
江苏省苏州市科锐路1号 苏州科技大学石湖校区
时间
20xx年xx月5-6日
主题
外国文学经典重读与大学文学教育
1. 外国文学经典重读与外国文学研究创新
2. 外国文学经典重读与外国文学课程教学改革及教材建设
3. 外国文学经典重读与大学通识教育
4. 外国文学经典传播与移动网络深度融合
5. 外国文学经典传播与中华文化创新
6. 外国文学经典翻译研究
7. 外国文学经典作家作品研究
8. 其他相关议题
其他事项
1. 会议收取会务费 800元/人,(非在职研究生减半)。会议往返交通、食宿费用由与会人员自理。
2. 请将会议预备通知回执于20xx年 5月31日前发至电子邮箱xxx处,我们将根据回执发送正式通知。
3. 确定与会者,请准备交流论文或论文内容摘要。包括论文题目、作者单位姓名、内容摘要(500字左右)、关键词、正文。届时请随正式会议通知回执发回到会务组指定邮箱xxx。
4. 本次年会期间将举行外国文学教学与研究学术成果评奖,参加评奖的为20xx-2017年正式发表的专著或论文。报到时请及时交会务组原件一份,评奖后奉还。评审费:专著70元/部,论文50元/篇。
中国外国文学教学研究会
苏州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2xx7年xx月31日
校内各单位:
为充分调动我校广大师生的科研积极性,活跃学术氛围,促进学术交流,提高学术水平,学校定于20xx年1月15日以前召开“20xx年度学术研讨会”。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组织和评审程序
1.本年度学术研讨会由校学术委员会办公室(科研处)统一安排,以二级学院为单位组织进行。
2.各二级学院由学术分委员会负责评审工作,并将评审结果报校学术委员会办公室(科研处)。
3.校学术委员会办公室(科研处)负责审核与监督,受理申诉,并将评审结果报校长办公会议审定。
二、评奖要求和细则
1.各二级学院根据自己的学科建设和科研发展状况,确定本年度学术研讨会的主题。
2.机关、后勤等部门的研讨论文按学科属性提交各二级学院,由二级学院负责安排研讨活动。
3.学校鼓励在校学生积极参加学术研讨活动,学生的'学术研究论文提交其所在二级学院,由二级学院组织研讨。
4.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设一、二、三等奖,获奖论文占提交论文人数的10%、15%、20%。各二级学院根据提交论文的数量和质量,按规定等次和名额评选出优秀论文并颁发荣誉证书。
三、有关要求
1.各二级学院召开学术研讨会前,请将研讨会日程安排报科研处,以便有关人员参会交流。
2.研讨会时间定为20xx年1月15日前以前,具体日期由各二级学院自行安排。
3.研讨会结束后,各二级学院将论文统计表、评审结果及研讨会总结材料加盖印章,于20xx年3月16日前统一报送科研处办公室,并附相应的电子版以及论文电子版(发送至xxx)。
4.研讨会期间,科研处派人员对二级学院的学术研讨活动进行监督。
5.各二级学院应收集整理本次研讨会的所有材料,做好存档工作。
未尽事宜,请与科研处联系,联系电话:xxx。
科研处
20xx年12月12日
学院邀请日本早稻田大学刘志教授,为广大师生做学术报告,欢迎周一下午没课的广大师生前来聆听!
时 间:
20xx年9月4日(周一)下午3:30 — 5:30
地 点:
郑州大学北校区1号楼201
报告题目:
《Infrastructure-less edge computing in vehicular networks》
刘志简介:
刘志博士现任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刘志博士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得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士学位,于日本国立情报学研究所获得信息学博士学位。刘志博士曾任日本学术振兴会特别研究员,并曾到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瑞士洛桑理工等名校做访问学者。刘志博士主持了包括学术振兴会青年科学家基金在内的多项纵向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也参与了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研究项目。
刘志博士曾任或现任多个国际知名会议的技术委员会委员以及知名期刊的客座编委。刘志博士在将于20xx年召开的ICNC会议任workshop技术委员会主席。刘志博士于20xx年获得了日本电子情报通信学会青年学者奖。刘志博士近三年在JSAC,TMM,TVT等高影响因子知名期刊上发表了十余篇论文,并在知名国际会议上发表了三十余篇会议论文,获得了多个最佳学术论文奖。
刘志博士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无线网络,车载无线网和多媒体信号处理。
软件与应用科技学院
20xx年8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