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打算养鱼,这个鱼池过滤系统应该怎么做
养鱼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创业,那么关于这个鱼池过滤系统怎么做可以参考以下几点:
1、一般来说,在私人鱼塘或鱼缸内安装一个简单的过滤系统,以有效延长池水的变质时间。比如说观赏鱼池。以前的鱼塘过滤系统过于复杂。占地面积大,过滤效果不是很好。
4、在许多人看来,过滤是去除水中的悬浮物,使水变得清澈,但事实并非如此。真正的循环过滤系统不仅可以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多余的藻类,还可以通过分解氨氮、亚硝酸盐等有益的生化细菌,分解水中对鱼类有害的物质,将其转化为对鱼类无害的物质,从而长期保持水质的稳定和质量。
综上所述,对于简单过滤和循环系统的安装,只需要一台水泵+过滤砂箱+水管。如果有用于养鱼的鱼缸,方法相同。但是,设备更简单。还有必要让水流动。您可以购买小型循环水泵或氧气供应商。
2. 鱼池水处理中怎么让绿水变清水
1、放任不管,让绿水自然返清,最省事,但也很危险。
2、用药,比如回硫酸铜,杀苔答藻很管用见效也快,但有一定危险性。
3、用水蚤咬水,水蚤以单胞绿藻为食,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将水“咬清”,水清的效果相当。
4、用鱼池过滤器变清,再对鱼池就行清洗。最简单直白的方法。
(2)鱼塘循环水处理扩展阅读
鱼池过滤误区:
水循环可以起到过滤作用。不少的人士有这样一种错误的观点,认为只要使得鱼池的水进行循环,就可以起到过滤作用。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在自然界中有“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说法。
可自然界的中只要是流水都是从山泉不断注入新水流入大海的,在相对封闭的鱼池中。
诸如一些病菌、鱼类的排泄物等并不会因为循环的存在而彻底消失,无法在根本上起到比较好的过滤效果。
3. 请问水产养殖循环水处理可以加药剂吗为什么
水产养殖循环水处理可以加药剂,需要及时注换水或调节水质。如河(湖)水源水质较好,可定期(10至15天)注换1次,每次20厘米左右;如水源水质较差,可以选择晴好天气,每15至20天使用一次复合微生物制剂,也可用生石灰(每亩12至15公斤)化水后全池泼洒。注意用完微生物制剂后,不要马上使用消毒杀菌剂。适时使用增氧设备,坚持晴天中午开,傍晚不开;阴天清晨开,白天不开;浮头以前开,连绵阴雨天半夜开的原则。同时备好急救“增氧灵”,预防缺氧浮头发生。无活水源的水池,可按每立方米水体用含量30%左右的漂白粉1克兑水浇泼,同时早晚适量泼施人粪尿。如是肥水塘或以投喂精饲料为主的鱼塘和配套禽畜场的池塘,水质容易富营养化,最好每亩塘用竹竿栏圈50~60平方米的水面,种上水浮莲和水花生等。及时注换水或调节水质。如河(湖)水源水质较好,可定期(10至15天)注换1次,每次20厘米左右;如水源水质较差,可以选择晴好天气,每15至20天使用一次复合微生物制剂,也可用生石灰(每亩12至15公斤)化水后全池泼洒。注意用完微生物制剂后,不要马上使用消毒杀菌剂。适时使用增氧设备,坚持晴天中午开,傍晚不开;阴天清晨开,白天不开;浮头以前开,连绵阴雨天半夜开的原则。同时备好急救“增氧灵”,预防缺氧浮头发生。无活水源的水池,可按每立方米水体用含量30%左右的漂白粉1克兑水浇泼,同时早晚适量泼施人粪尿。如是肥水塘或以投喂精饲料为主的鱼塘和配套禽畜场的池塘,水质容易富营养化,最好每亩塘用竹竿栏圈50~60平方米的水面,种上水浮莲和水花生等。
4. 说起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技术,你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吗
说起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技术,就不得不提美国大豆出口协会。经过数年的研究实践结果,美国大豆出口协会将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技术引入中国,但在IPRS系统设计和技术上作了必要的改进和完善,以便能更好地适合中国现有的环境条件、养殖的品种、市场需求和经济状况。美国大豆出口协会主持的首例池塘循环流水养殖示范试验是由美国爱荷华州大豆协会资助的,该项目于2013年5月在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平望养殖场正式实施。
目前,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技术已经在中国18个省市广泛推广应用。同时,IPRS技术已被许多省市列入重点现代化水产养殖技术在推广应用。据不完全统计,年在中国IPRS流水槽的面积达30万多平方米。据悉,美国大豆协会将继续加大IPRS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同时也在探索IPRS+的新思路、新模式、新技术,进一步提高IPRS技术的综合效益和技术潜力。
5. 如何净化鱼池中的水
鱼池的水质处理(或者叫净化过滤)包括物理过滤和生物净化两方面。内
物理过容滤主要是清除水中肉眼可见的固体废物及浮尘等;
生物净化主要是净化溶于水的无色有害物质——氨和亚硝酸盐,分解食物残渣,鱼的粪便等。
实现上述水质处理的最佳途径就是将物理过滤与化学净化结合起来,用来处理鱼池内部水。使之清澈、有害物质少、温度适合、PH和硬度适中、溶氧量高、含有适量有益微生物的水。
6. 怎样处理池塘养殖排放水
目前,养殖排放水的处理一般采用生态化处理方式,也有采用生化、物理和化学等方式进行综合处理的案例。
(1)生态沟渠 利用养殖场的进、排水渠道构建的一种生态净化系统,由多种动植物组成,具有净化水体和生产功能。生态沟渠的生物布置方式,一般是在渠道底部种植沉水植物、放置贝类等,在渠道周边种植挺水植物,在开阔水面放置生物浮床、种植浮水植物,在水体中放养滤食性、杂食性水生动物,在渠壁和浅水区增殖着生藻类等。
(2)人工湿地 模拟自然湿地的人工生态系统,类似自然沼泽地,但由人工建造和控制,是一种人为地将石、沙、土壤、煤渣等一种或几种介质按一定比例构成基质,并有选择性地植入植物的水处理生态系统。人工湿地的主要组成部分为人工基质、水生植物和微生物。人工湿地对水体的净化效果,是基质、水生植物和微生物共同作用的结果。人工湿地按水体在其中的流动方式,可分为表面流人工湿地和潜流型人工湿地两种类型。
(3)生态净化塘 一种类似于生态沟渠的池塘,其净化原理与生物氧化塘一致。塘内可种植经济性的水生植物,用于吸收净化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盐;放置滤食性鱼、贝等吸收养殖排放水体中的碎屑、有机物等。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农业出版社《动物福利与肉类生产》
7. 鱼池水过滤系统水循环如何实现
1、物理过滤系统
阻止鱼鳃,让鱼和其他有机物质留在过滤材料上。
2、生化内过滤系统容
培育丰富的生物群落,硝化细菌、,光合细菌、净水菌等数十种菌落存活数百亿,实现了较高的净水效果。
3、灭菌系统
一种保护伞,可以有效地防止水中的有害细菌,避免鱼类细菌的交叉感染,鱼首先加水如果水好,鱼不会自然生病,水中微藻的生长将被消除,鱼塘藻水绿色、棕色、灰色、保持水晶般清澈底部。
4、水循环系统
水体每天循环20-40次,与普通泵站、过滤方法仅循环几天的情况相比,水流速度快几倍,“水就活”。水也解决了流动中常见的有氧问题,使鱼更加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