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污水处理厂的进出水流量偏差值是百分之几
污泥带走很大一部分水,随着污泥排走相应的水也就随之排走。另外水中的有机物被排除了也会减少出水流量。因此一般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流量大于出水流量。
2. 仪器的允许误差值怎么定
允许误差为绝对误差的最大值,仪表量程的最小分度应不小于最大允许误差。技术标准,检定规程等对计量器具所规定的允许的极限值。
最大允许误差:对给定的测量仪表,规范、规程等所允许的误差极限值。指在规定的参考条件下,测量仪器在技术标准、计量检定规程等技术规范上所规定的允许误差的极限值。
这里是误差极限值,所以实际上就是测量仪器各计量性能所要求的最大允许误差值。可简称为最大允许误差,也可称为测量仪器的允许误差限。最大允许误差可用绝对误差、相对误差或引用误差等来表述。
多量程的仪器,按照各量程的准确度等级分别进行计算,如:
“0~300mv 的精度为 0.025%+2digits ”的允差为300*0.025%+2个读数(看实际分辨力而定)mV
“300mv~3V的精度为 0.025%+4digits”的允差为(3000-300)0.025%+4个读数mV
其它量程的也是这样进行计算。
(2)污水处理厂实验仪器误差范围扩展阅读:
最大允许误差可以用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引用误差或它们的组合形式表示。
(一)用绝对误差来表示最大允许误差
例如,标称值为1Ω的标准电阻,说明书指出最大允许误差微±0.01Ω,即表示示值误差的上限为+0.01Ω,示值误差下限为-0.01Ω,表明还电阻器的电阻值允许在0.99Ω~1.01Ω范围内。
(二)用相对误差表示的最大允许误差,是其绝对误差与相应示值之比的百分数。
例如,测量范围为1mV~10V的电压表,气允许误差限为±1%。在这种情况下,测量范围内每个示值的绝对允许误差限是不同的,如1V时,为±1%×1V=±0.01V,而10V时,为±1%×10V=±0.1V。
最大允许误差总相对误差形式表示,有利于在整个测量范围内的技术指标用一个误差限来表示。
3. 污水处理厂调试方案怎么做
调试即试运行,包括单机试运和联动试车两个环节。调试实际上是设备、自控、工艺实版现联权动的过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单机运行:包括各种设备安装后的单机运转和各处理单元构筑物的试水。在为进水和已进水两种情况下对污水处理设备进行试运行,同时检查水工构筑物的水位等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2)对整个工艺系统进行设计水量的清水联动试运行,打通工艺流程。考察设备在清水流动下的运行情况,检查部分自控仪表和连接各工艺单元的管道、阀门等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3)对各级处理的各个处理单元分别进入要处理的废水,检验各处理单元的处理效果或进行正式运行前的准备工作(如培养驯化活性污泥等)。
(4)全工艺流程废水联动试运行,直至出水水质达标。同时,进一步检验设备运转的稳定性,同时实现自控系统的联动。
根据以上大的方面,逐步细分到各个处理构筑物(如沉淀池调试时的主要内容:刮泥板的运行,检漏,进出水的主要指标与设计值是否相符等),最终制定出调试方案。
4. 同一试件用不同仪器设备的检测,检测结果误差在多少范围内为合格
我是这么检测我使用的水准仪的误差的,希望能对你有用
1、在视线开阔的地方稳定水准仪,并调平
2、前视50米和后视50米的地方各设置一塔尺(180度),读数前、后视,记前、后视
3、把水准仪挪个地方,随便挪,周围1、2米之内,然后重复1、2条,前后视再次记数,为‘前视‘后视‘,最后前视减前视‘,后视减后视‘,所得的结果相同就没误差,不同就是误差的数值。
5. 各位高手:污水厂氨氮比对误差(进,出口各是多少)
污水处理厂站氨氮是给没准的数字,特别是工业废水污水站。例如,屠宰类养殖类食品淀粉类污水站的废水出口比进口高都很正常,目前工业废水都是需要前置厌氧发酵的,将蛋白质分解成为氨氮,所以后端处理不好进出口氨氮数据就会倒挂。进口一百不到,出口两三百或更高,不足为奇,通常都是蛋白质发酵分解的结果。就像你测测硫酸盐忽高忽低的似的,都是厌氧发酵的结果。
如果是市政类污水厂北方进口氨氮50mg/L左右,南方城市多是30左右。出口一般5以下,差点儿的10以下怎么也能做到了。如果用土地处理法能处理到1mg/L以下。
冬天就另说了,因为硝化菌在15℃时开始“冬眠”,7℃以下时彻底不工作,所以冬季水温偏低时氨氮往往是没什么处理效果的。只有特殊培养后或者土地处理法还能勉强在7℃以下处理些氨氮。
污水氨氮测试一般采用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通常可在波长410~425nm范围内测其吸光度,这个分析很简单,十几个水样一般30分钟内就能测出来,标线也容易做好,R平方值做到3个9问题不大,测试误差很小各个实验室差异不是很大10%的误差以内问题不大,一般都是5%内的误差。
有一种特例你要注意:
如果水中含有氯胺,也就是含氨氮的污水被你加入了次氯酸钠会干扰氨氮的测试,如果这种情况下用水杨酸法测的更为科学准确,常用的纳氏试剂法数据都不准(对付环保局检查经常有这么干的)。
6. 污水处理厂有哪些监测数据(七)
1.污水处理厂常见在线仪表种类
2.运行参数的监测指标
运行部根据生产需要以业务联系单形式安排化验指标类别、频次。化验室应对运行参数进行检测分析。通过对运行参数的分析,判断污水处理厂运行是否正常,并及时反馈给污水处理厂中心控制室,由中心控制室对污水处理厂的运行作必要的调整。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正常运行检测的项目和周期应按国家建设部标准CJJ60-94执行。见表6-1,表6-2。对常规化验项目的化验数据,应于每天上午9:00之前以书面报告及电子报表形式反馈。对临时增加的化验项目数据应以书面形式及时呈报生产运行部以便分析工艺运行状况,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早作预防措施。
3.采样容器
采样容器应由惰性物质组成,抗破裂、清洗方便、密封良好和启闭容易。采样容器必须确保样品免受吸附、蒸发和外来物质的污染。
样品瓶可用硬质(硼酸)玻璃瓶或高压聚乙烯瓶。在选择样品瓶时应考虑水样与容器可能产生的问题,以确定容器的种类和洗涤方法。
4.样品采集
在采样地点将采用容器(水桶或瓶子)浸入要取样的废水中,使注满水或泥水混合物,取出后倒进事先准备的合适的样品容器中即可。有时也可直接将样品容器浸入水中取样。取样时,应注意不能混入漂浮于水面上的物质,正式采样前要用水样冲洗容器2~3次。洗涤完的废水不得重新倒入沟渠中,以免搅起水中悬浮物。采集的样品应及时贴上标签。填写采样现场记录单。若为用户出口采样应由被采样单位有关人员签字。
样品采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对于性质稳定的污染物,可将分别采集的样品混合后一次测定。对于不稳定的污染物,可在分别采样和分别测定后,以平均值表示污染物浓度。废水中某些组分的分布很不均勿,如油和悬浮物,某些组分在分析中很易变化,如溶解氧和硫化物等。
如果从全分析采样瓶中取出一份废水子样进行这些项目的分析,必将产生错误的结果。因此,这类监测项目的水样应单独采集,有的还应在现场作固定,分别进行分析。采样完成后应按要求填写样品现场数据表和样品保存登记卡,水样标签要与以上两样表一致。
5.样品保存
将水样充满容器至溢流并密封
为避免样品在运输途中的振荡,以及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对容器内样品组分和待测项目的干扰,为对酸碱度、BOD、DO等产生影响,应使水样充满容器至溢流并密封保存。但对准备冷冻保存的样品不能充满容器,否则水冻冰之后,因体积膨胀致使容器破裂。
冷藏:水样冷藏时的温度应低于采样时水样的温度,水样采集后立即放在冰箱或冰-水浴中,置暗处保存,一般于2~5℃冷藏,冷藏并不适用长期保存,对废水的保存时间则更短。
冷冻(-20℃):一般能延长贮存期,但需要掌握熔融和冻结的技术,以使样品在融解时能迅速地、均匀地恢复原始状态。水样结冰时,体积膨胀,一般都选用塑料容器。
加入保护剂(固定剂或保存剂):投加一些化学试剂可固定水样中某些待测组分,保护剂应事先加入空瓶中,有些亦可在采样后立即加入水样中。
经常使用的保护剂有各种酸、碱及生物抑制剂,加入量因需要而异。
所加入的保护剂不能干扰待测成分的测定,如有疑义应先做必要的实验。
所加入的保护剂,因其体积影响待测组分的初始浓度,在计算结果时应予以考虑,但如果加入足够浓的保护剂;因加入体积很小而可以忽略其稀释影响。
所加入的保护剂有可能改变水中组分的化学或物理性质,因此选用保护剂时一定要考虑到对测定项目的影响。如因酸化会引起胶体组分和悬浮在颗粒物上固态的溶解,如待测项目是溶解态物质,则必须在过滤后酸化保存。
对于测定某些项目所加的固定剂必须要做空白试验,如测微量元素时就必须确定固定剂可引入的待测元素的量。(如酸类会引入不可忽视量的砷、铅、汞。)
必须注意:某些保护剂是有毒有害的,如氯化汞(HgCl2)、三氯甲烷及酸等,在使用及保管时一定要重视安全防护。
6.化验室安全
化验室本身就存在着某些危险因素,但只要分析人员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无论做什么实验都要牢记安全第一,经常保持警惕,事故就可以避免。如果预防措施可靠,发生事故后处理得当,就可使损害减到最小程度。水质监测实验室安全知识请参考《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中相关内容,以下是在日常化验室工作中应遵循以下几点安全规则:
加热挥发性或易燃性有机溶剂时,禁止用火焰或电路直接加热,必须在水浴锅或电热板上缓慢进行;可燃物质如汽油、酒精、煤油等物,不可放在煤气灯、电炉或其他火源附近;当加热蒸馏及有关用火或电热工作中,至少要有一人值班管理,高温电炉操作时要带好手套;
电热设备所用电线应经常检查是否完整无损,电热器械应有合适垫板;电源总开关应安装坚固的外罩,开关电闸时,绝不可以湿手,并应注意力集中;剧毒药品必须制定保管、使用制度,应设专柜并双人双锁保管;
强酸与氨水分开存放;稀释硫酸时必须仔细缓慢的将硫酸倒入水中,而不能将水倒入硫酸中;用移液管吸取酸、碱和有害物质时,不能用口吸,而必须用吸耳球吸取;倒用硝酸、氨水和氢氟酸等必须戴好手套,开启乙醇和氨水等易挥发试剂瓶时,绝不可以使瓶口对着自己或他人,尤其在夏季当开启时极易冲出,如不小心,会引起严重事故。
消解等产生有害气体操作,必须在通风柜内进行;操作离心机时,必须在完全停止转动后才能开启;压力容器如氢气钢瓶等必须要远离火源,并停放稳当;接触污水和药品后,应注意洗手,手上有伤口时不可接触污水和药品;化验室应备有消防设备,如黄沙桶和四氯化炭灭火机等,黄沙桶内黄沙应保持干燥,不可浸水;化验室内应保持空气流通,照明良好、环境整洁,私人物品以及与化验室无关的物品不得存放在化验室,每天工作结束,应进行水、电等安全检查,在冬季,下班前应进行防冻措施检查。
7.校准曲线的检验
线形检验:即检验曲线的精密度。对于以4~6个浓度单位所获得的测量信号值绘制的校准曲线,一般要求其相关系数|r|≧0.9990,否则应找出原因加以纠正,重新绘制出合格的检验曲线。
截距检验:即检验校准曲线的精密度。在线形检验合格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线性回归*,得出回归方程y=a+bx。然后将所得截距a与0作t检验,当取95%置信水平、经检验无显著性差异时,a可做0处理,方程简化为y=bx,移项得x=y/b。在线性范围内、可代替查阅校准曲线,直接将样品测量信号经空白校正后,计算出试样浓度。
当a与有显著性差异时,即示代表校准曲线得回归方程的计算结果准确度不高,应找出原因并予以纠正后,重新绘制校准曲线并经线性检验合格,再计算回归方程,经截距检验合格后投入使用。
回归方程如不经上述检验和处理,即直接投入使用,必将给测定结果引入差值相当与截距a的系统误差。
斜率检验:即检验分析方法的灵敏度。方法的灵敏度是随实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在完全相同的分析条件下,仅由于操作中的随机误差所导致的斜率变化不应超出一定的允许范围,此范围因分析方法的精度不同而异。例如,一般而言,分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要求其相对误差小于5%;而原子分光光度法则要求其相对误差值小于10%等等。
8.标准物质对比分析
量值传递:将实验室配制的样品或控制样品等,通过与标准参考物的对比,检查它们的浓度值的误差并加以修正。
仪器标定:对于采用直接定量法的仪器,采用标准参考物对仪器进行标定。
对照分析:在进行试样分析的同时,用相近浓度的标准参考物或其稀释液进行分析,根据标准参考物的实测值与保证值的符合程度,能够确定试样分析结果的准确度是否可以接受。
质量考核:以标准参考物作为未知样,考核实验室内分析人员的技术水平或实验室间分析结果的相符程度,从而帮助分析人员发现问题和保证实验室间数据的可比性。
9.事故预案
应包括:事故报警、应急处理、事故调查、责任处理、事故预防(工程技术措施、教育措施、管理措施)、事故报告、事故信息传达(在一定范围内通报,吸取教训,杜绝事故发生)。事故预案各步骤的参与者应在事故预案中有明确的规定(并应包含紧急联系方式等),如事故调查由技术负责人和部门的负责人来完成。
7. 污水处理厂进出水流量计的差异在多少范围内正常有没有什么相关标准
进出的流量计应该是有差别的,但是不会太多,进口流量和出口流量计,误差多了。看看流量计是不是有问题了、
8. 仪器误差与仪器示值允差范围一样吗
不一样。
仪器误差是指由于使用的仪器本身不够精密所造成的测定结果与实际结果之间的偏差,如使用未经校正的容量瓶、移液管、砝码、天平等造成的误差叫做仪器误差。
仪器示值允差有两层含义,1.对测量而言,允差是对指定量量值的限定范围或允许范围。典型的例子是零部件特定尺寸的制造允差(最大/最小),通常规定其能够保证与配件的合适配合。要能够测量这种零部件并保证符合允差,扩展不确定度U就应小于允差,通常推荐的最小比率为3~5:1。 2.允差也常用于测量仪器设备,这时是指由仪器设备制造厂调试和检定仪器设备时,仪器设备示值的合格范围。仪器设备的允差是贡献给测量不确定度的一个重要分量。
明白了吧?望采纳。
9. 实验室之间数据对比相差多少可以接受允许误差多少。最好有标准文件,谢谢!
一般会控制在1%以内。不同行业差别较大,没有明确的、统一的标准。
实验室间测量准确性比对,绝大多数时候并不是测量结果之间的简单比对,还需要进行相应的测量不确定度计算,结合不确定度计算结果进行综合比对。
偶然误差与系统误差相对,在相同条件下,对同一物理量多次测量,会因偶然因素而产生的误差,这类误差不可测,难以找出原因并加以排除,但是往往符合一定的统计规律,可以用取均值等手段尽量减小误差影响。
(9)污水处理厂实验仪器误差范围扩展阅读:
误差分类:
1,模型误差:
在建立数学模型过程中,要将复杂的现象抽象归结为数学模型,往往要忽略一些次要因素的影响,对问题作一些简化。因此数学模型和实际问题有一定的误差,这种误差称为模型误差。
2,测量误差
在建模和具体运算过程中所用的数据往往是通过观察和测量得到的,由于精度的限制,这些数据一般是近似的,即有误差,这种误差称为测量误差。
3,截断误差
由于实际运算只能完成有限项或有限步运算,因此要将有些需用极限或无穷过程进行的运算有限化,对无穷过程进行截断,这样产生的误差成为截断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