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废水知识 > 水处理技术的认识

水处理技术的认识

发布时间:2023-02-13 07:01:14

1. 给水处理中常用技术概述

由于水是一种溶解力很强的溶剂,又与外界环境如空气、地壳、土壤等广泛接触,故而水中必然含有很多杂质,而水的处理或者净化其实质就是通过各种水处理技术去除水中有关杂质,以获得达到一定水质标准的水供生活饮用或工业使用。水处理技术包括混凝、过滤、吸附、膜分离和消毒等。
1 混凝技术
混凝技术的处理对象是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其关键技术是选择和投加适当的混凝剂,经混凝过程使水中悬浮物和胶体形成大颗粒絮凝体,然后通过澄清、沉淀进行分离。历史上很早以前就有以明矾净水的记载,直至今日,我国的水厂大都采用铝盐或铁盐作为无机混凝剂,近年来也研究开发和应用了一些新的混凝剂如无机聚合态的聚合氯化铝(PAC)和聚合硫酸铝(PAS)等,也包括一些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如聚丙烯酰胺(PAM)等。
给水和废水的处理过程中,为了满足用水水质和环境排放的要求,一般在预处理中采用混凝沉淀法,即向水中投加混凝剂或絮凝剂以破坏溶胶稳定性,使水中的胶体和悬浮物颗粒絮凝成较大的絮凝体,以便从水中分离出来,达到水质净化的目的。混凝处理实际上包括凝聚和絮凝两种胶体颗粒物的聚集过程,是一种较为经典的水处理工艺,应用十分普遍。近年来,在絮凝动力学、絮凝形态学、新型高效混凝剂以及高效絮凝反应器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有了许多新的发展,推动了混凝技术的进步。
2 过滤技术
过滤技术是选择和利用多孔的过滤介质(或称滤料截面)使水中的杂质得到分离的固液分离过程。它通常与混凝、澄清或沉淀结合使用,这样不仅能有效的降低水的浊度,而且对去除水中某些有机物和细菌、病毒也有一定的效果,因此,在生活饮用水处理中,过滤是必不可少的,在大多数工业用水处理中也常采用作为预处理过程。根据过滤技术的特点可知,在过滤技术中选择适当的过滤介质-滤料是极为重要的,目前常用的过滤介质--滤料从砂、无烟煤、微孔塑料、陶瓷,到各种高分子分离膜等可以有多种选择,它们可以去除水中不同粒度的杂质,此外,通过对过滤器进行优化设计可对过滤效果产生较大的影响。
原水经过混凝澄清处理以后,大部分悬浮物已被去除,但此时水质仍无法满足饮用水标准和后续处理工艺的水质要求,所以在常规水处理工艺中,过滤常被安排在沉淀池或澄清池之后,经过滤后的出水浊度可以降到小于1单位。在原水浊度较低时(25单位以下),也可采用不经澄清直接过滤。
3 吸附技术
吸附是一种物质附着在另一种物质表面的过程,他可以发生在气--液、气--固和液--固两相之间,在水处理中主要讨论物质在水与固体吸附剂之间的转移过程。许多多孔的固相物质可以作为吸附剂,例如活性炭、木屑、活化煤、焦炭、吸附树脂等,其中以活性炭使用作为广泛。吸附剂表面的吸附力可分为分子引力(范德华力)、化学键力和静电引力三种,故而吸附可分为物理吸附、化学吸附和离子交换吸附。影响吸附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吸附剂、被吸附物质的性质和吸附过程操作条件等,吸附剂的性质又可分为吸附剂微孔的大小、比表面积以及其表面化学特性等。吸附过程操作条件主要与pH值、温度、接触时间等因素有关。
活性炭吸附技术目前应用较多的是在给水处理中去除微量有害物质和嗅味等,尤其是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效果较好,因而可单独或与臭氧结合用于给水深度处理。此外,活性炭吸附在废水处理中也有广泛的应用。近年来在新的吸附剂方面又发展了有关的离子交换树脂和KDF等吸附剂已在给水处理中应用较广,值得重视。
4 膜分离技术
膜分离技术是利用特殊的有机高分子或无机材料制成的膜将溶液隔开,使溶液中的某些溶质或水渗透出来,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膜分离的优点是分离截面效果好,一般没有相的变化,设备容易操作,便于产业化等。当然,膜分离技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对待处理的原水水质要求严格,处理能力相对较小,需要注意膜的堵塞与清洗等,目前常用的膜分离技术主要有反渗透(RO)、电渗析(ED或ERD)、纳滤(NF)、超滤(UF)、和微滤(MF)等,主要用途也各不相同,ED或ERD的局限性是可去除带电杂志,但对病菌和大多数有机物效果较差;UF和MF去除颗粒直径较大,但运行时所需压力较低,膜的成本和运行费用较低;而RO和NF由于它们分离的颗粒直径小,对病菌、有机物和无机物均有较好的效果,因此具有较广泛的处理能力和应用范围,既可用于工业水处理,也可应用于饮用水处理,尤其是近几年发展迅速的NF技术,因其运行压力较低,膜的成本和运行成本大幅减少,目前正成为水处理中优先发展的技术和领域。由于水资源紧缺是21世纪全球的一个突出矛盾,而且近年来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完善与严格,水质分析检测技术不断改进,膜的生产成本及销售价格有下降趋势,因此,膜技术在水处理方面必将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5 消毒技术
水的消毒主要是为了杀灭或抑制水中对人体有害的致病微生物。水的消毒技术可分为化学消毒和物理消毒两大类,化学消毒中采用的消毒剂又可分为氧化型消毒剂和非氧化型消毒剂,氧化型消毒剂中应用最广的是氯及其制品,这是由于氯的价格低廉、消毒效果良好、使用较方便等特点,在非氧化型消毒剂中如季铵盐等在工业冷却水的杀菌,灭藻中应用较多。物理消毒中应用较多的是臭氧消毒和紫外线消毒,臭氧消毒的特点是杀菌效果好,不需很长的接触时间,受水中的PH值和氨氮影响较小,能通过强氧化作用消除水中的有机物,对水中的铁、锰、色度和嗅味也有一定的去除效果,其缺点是耗电较多,运行费用高,同时,臭氧需边生产、边使用,不易存储;紫外消毒的缺点是消毒作用有一定的作用距离和范围,当水中的悬浮物和浊度高时会妨碍紫外线的透射等。
近年来以氯为主要消毒剂已发展了一些新品种,如二氧化氯(ClO2)、
氯代异氰酸盐(TCCA与DCCA)以及一些加氯的增效剂,如等三嗪类化合物等,此外,含溴的消毒剂也有相应的发展,在非氧化型消毒剂中出现了异噻唑啉酮、季铵盐等新品种。物理消毒中臭氧和紫外消毒也发展较快,这可能和加氯后产生消毒副产物有关,如卤代甲烷类化合物等,有的已确认为致癌物而引起广泛关注,因此非氯消毒剂也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6 结语
给水处理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各种必要的处理技术改善原水水质,使他们符合生活饮用或工业使用的要求,因此水处理需要根据原水水质和出水水质的要求加以确定,为了达到处理的要求,应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技术,有时往往将几种处理技术结合或复合使用。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2. 水处理技术

《水处理技术》杂志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全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美国《化学文摘》(CA);日本《科技文献速报》(JICST),美国《剑桥科学文摘:自然科学》CSA:NS)等。
《水处理技术》专业报道:膜和膜过程研究开发及应用;水处理系统设计和运行管理;工业纯水和超纯水制造;海水和苦咸水淡化;瓶装水优质饮用水水净化;工业软化水冷却水处理;电厂给水排水;废水处理和再利用;液体分离浓缩和提纯;水处理药剂的研制和应用;国内外行业的最新信息和市场动态。
《水处理技术》现月发行量在20000册左右,订户遍及各级相关市政机关、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工程公司、水处理设备制造商与销售商等。行业涉及化工、电力、电子、煤炭、石油、医药、食品、纺织、印染、造纸、冶金、机械、铁路、环保、建筑、市政、军事等领域。
《水处理技术》杂志创刊以来,发表了大量的权威性、指导性、新颖性、实用性文章,是行业内一本综合性技术类刊物,已成为专业工作者交流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了解国内外技术动向和热点信息、展示先进生产设备和产品服务的重要窗口;成为我国水处理领域中知名度高、发行量大、影响面广的优秀期刊。据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年度报告,《水处理技术》杂志的影响因子继续位于专业期刊的前列。

3. 水处理技术

给水一般定义为:提供生活饮用和生产应用的水的总称,也有将锅炉供水和电厂供水称为给水的。
给水还可以这么理解:相对与某一生活或生产设施,其接收过来的水称为给水,比如我们饮用的自来水就是给水的一种,自来水厂也叫给水厂。
所以,问题中给水理解为配药所用的水,那么他的指标是不固定的,要根据具体的设施,可以是自来水,也可以是处理后的中水。如果给水理解为要用做别的用途的话,也要根据别的用途来定。比如要做市政绿化的话就按市政绿化水的水质指标,如果做生产回用的话,要根据具体应用工艺的水质要求,具体指标有:金属离子,COD,电导率,SS,PH值,磷酸盐,氨氮,大肠杆菌菌群数等。。

4. 水处理是什么专业

截止2019年,我国还没有水处理专业。

水处理已经成为全球重视的问题,然而,我国却是没有设置相关专业培养专业的水处理技术人才。原因是水处理技术涉及的学科和领域太多,比如化学、物理、生物、环境等都有涉及。

而且水处理技术需要结合实践,要依附高新科学技术,难以明确给出基础理论,而且也难以进行教授,提高学生的认知。


(4)水处理技术的认识扩展阅读:

发展历程

在古时候,当时的人类没有先进的水处理技术,为了降低疾病的水传播,他们便是采用简单的格栅截留和自然沉降等方法进行水处理。随后,经过多年观察和总结,他们也是发现了用砂子可以过滤掉细微悬浮物的方法,进而出现了药剂混凝预处理。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人类产生的垃圾以及对环境的大肆破坏,导致了水资源受到严重污染。当各种传染病通过水传播,致使不少人染病或者死亡的时候,人们才是发现水处理是何等的重要。也正是如此,人们才逐渐开始研究水处理技术。

从十九世纪末开始,工业技术得到长足发展,工业污水也是逐年翻倍产生。而且当时的工业强国的河流、湖泊也是遭到严重污染,逐渐成为社会公害。

典型的例子有英国的泰晤士河中的鱼类近乎死亡殆尽、美国的密西西比河的生物大量死亡、日本熊本县水俣湾被甲基汞污染,导致了附近居民出现骨痛病。人们发现,简单的化学、物理方法以及难以处理这些污水,研究出新型的水处理技术已经急不可耐了。

各国的科学家都开始着手研究水处理方法,最早是污水曝气试验,然后又是生物膜法,接着再是人工生物处理法,再到如今具有针对性的离子交换法、电化学法等高新技术。

5. 水处理有哪些技术

目前水处理技术有以下几种:
一、混凝沉淀法 混凝沉淀法是利用混凝剂对工业废水进行净化处理的一种方法。
二、吸附法 吸附法是利用吸附剂对废水进行处理。
三、生物降解法。 目前,印染和造纸废水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两大主要因素。
四、离子交换树脂法 离子交换树脂(IER)是一种含有活性基团的合成功能高分子材料,它是交联的高分子共聚物引入不同性质离子交换基团而成的。
五、膜分离技术 在工业废水处理中,应用膜分离技术可处理各种废水。

6. 2017年水处理技术论文(2)

2017年水处理技术论文篇二
浅谈给水处理技术的发展

[摘要] 水与人们生活生产密切相关,而且水是保障人民生活发展工业生产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近年来,人口增长、水资源的分布不均、污染加剧等问题造成水资源不足日益严重。因此给水处理技术一直在改进。本文旨在介绍一些给水处理日益发展的基本技术。

[关键词] 给水处理 污染物 现代化 高级氧化 膜技术

1.现代化处理技术

1.1化学氧化

水质处理常用氯氧化,当有机污染尚未得到去除时,会产生较多的有害消毒副产物。目前采用KMnO4语气复合剂(一种专门商品)的应用逐渐展开,对氧化有机物、改善混凝取得较好效果。臭氧预氧化可以提高有机物的可生物降解性,又可除嗅、脱色,去除铁、锰,但往往结合后续深度处理臭氧—活性炭时才采用。

1.2加吸附剂粉末炭

粉末炭,具有吸附能力好、投加灵活、对污染物处理效能高等优点,但由于耗费较高(约105元/m^3左右),一般只有在消除冲击性污染时采用,投加量需10~20mg/L,现在一些水污染事件中就曾应用过此技术,此外还可以通过此技术对原水进行控制,并将该技术演化,如形成活性炭吸附带控制突发性污染事件等。

1.3调节pH

由于投加酸与碱,运行成本增加,又在原水中增加无机离子,在我国很少采用,国外在此方面研究较多,这里不做详述。但其对原水pH的控制以及对某些污染物去除还具有良好的功效的,这一点也被业内广泛认可。

1.4生物预处理

20世纪70年代以来,生物处理工艺越来越广泛应用于市政给水生物处理方法包括生物接触氧化法、生物转盘、生物流化床、生物滤池氧化法、生物活性炭滤池和膜生物反应器等多种形式。生物预处理借助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对水中的氨氮等有机污染物和铁、锰等无机物进行去除,从而改善水的混凝沉淀性能,使后续工艺较好的发挥作用,提高出水的水质。

2.给水处理的新技术

2.1高级氧化技术

高级氧化技术是给水处理的新技术,并受到了许多的关注,在水处理中有广泛的应用,高级氧化技术包括臭氧氧化技术、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光催化氧化技术、超声空化氧化技术等。

2.1.1臭氧氧化技术

臭氧由于其在水中有较高的氧化还原电位,常用来进行杀菌消毒、除臭、除味、脱色等,在饮用水处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近年来,由于氯氧化发用于给水、循环水处理和废水处理中有可能产生三氯甲烷等“三致”物质而受到限制,使臭氧在水处理中的作用受到了更多的关注。但臭氧应用于废水处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臭氧发生的成本高,而利用率偏低,臭氧处理的费用高;臭氧与有机物的反应选择性较强,在低剂量和短时间内臭氧不可能完全矿化污染物,且分解生成的中间产物会阻止臭氧的进一步氧化。因此,提高臭氧利用率和氧化能力就成为臭氧高级氧化法的研究热点。臭氧的高级氧化技术就是通过臭氧氧化与各种水处理技术的结合,形成氧化性更强、反应选择性较低的羟基自由基。

2.1.2超临界水氧化技术

超临界水反应与氧化组合为“超临界水氧化(SCWO:Supercritical Water Oxidation)”技术,应用较多。超临界水有优良的溶剂特性,增加了电导率和离子值。表示溶剂的极性的电导率,在常温常压下的值较高(78),在高温高压下的己烷和甲醇等无极性,与弱极性的有机溶剂的电导率等值(2~30左右)。因此,在高温高压下的水溶解有机物是可能的。

SCWO技术有以下特点:

1) 将有机物完全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使之无害化。

2) 不产生以二恶英为代表的有害的副产物。

3) 反应速度快,单位时间内处理量大,装置小型化。

4) 与焚烧炉不同,不需要烟筒,不排放烟气。

在临界温度下易于控制加水分解反应,或易于控制原子团的反应,这是超临界水作为反应溶剂的优越性。不用酸和碱即可进行废水处理,是极好的环境处理技术。

2.1.3光催化氧化技术

所谓光催化氧化反应,就是在光的作用下进行的化学反应。光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源于光子的能量,在太阳能的利用中光电转化以及光化学转化一直是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光催化氧化技术利用光激发氧化将O2、H2O2等氧化剂与光辐射相结合。所用光主要为紫外光,包括uv-H2O2、uv-O2等工艺,可以用于处理污水中CHCl3、CCl4、多氯联苯等难降解物。另外,在有紫外光的Fenton体系中,紫外光与铁离子之间存在着协同效应,使H2O2分解产生羟基自由基的速率大大加快,促进有机物的氧化去除。

2.1.4超声空化氧化技术

超声空化是指水中的微小泡核在超声波作用下被激化,表现为泡核的振荡、生长、收缩及崩溃等一系列动力学过程。超声空话技术就是利用声解,将水中有机物转化为CO2、水、无机离子和有机酸等成分。超声空化技术具有少污染或无污染、设备简单等优点,同时,还伴有杀菌消毒功效,是一种很有潜力的水处理新技术。但现阶段超声空话技术主要用于实验室小水量的处理研究中,尚处于基础研究阶段。为了提高降解速度同时降低费用,国内外的水处理工作者又相继研究开发了关于超声波与其他技术相联合的新工艺,如臭氧/超声波联合工艺。在臭氧/超声联合处理含酚水的实验研究中,取得了较好的处理效果。

2.2膜处理技术

随着人类对膜的逐步认识,各种人工合成膜也应运而生,其种类繁多,作用也千差万别,但是它们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选择透过性。膜从广义上可以定义为两相之间的一个具有选择透过性的薄层屏障。

膜式活性污泥法技术是分离技术与生物技术有机结合的新型的水处理技术。是利用膜分离设备截留生化反应池中的活性污泥和大分子有机物,省掉二沉池。活性污泥浓度因此大大提高,水力停留时间和污泥停留时间可以分别控制,而难降解的物质在反应池中不断反应、降解。因此膜处理工艺是通过膜分离技术大大强化了生物处理的功能。

3.结语

我国的给水处理目前普遍采用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组成的常规水处理技术, 优点是水处理成本低, 平均处理效果较好。此外, 水源污染加剧, 常规水处理工艺对某些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不佳。而新兴的水处理技术对水质的改善提供了支撑。臭氧-活性炭处理、膜技术等水处理技术在去除效率、无害性等方面均有常规处理无法比拟的优势, 并且在发达国家的使用经验也表明了这些技术的可靠性。随着科技的进步, 材料学的发展,这些新兴工艺的成本也在逐渐降低。因此我们可以预见, 未来的水处理, 将朝着更安全、更高效、更环保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陆煜康,唐锂.水处理节能和新能源的应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5

[2]苑宝玲,王洪杰.水处理新技术原理与应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1

[3] 陆煜康.水处理新技术与能源自给途径.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8

作者简介:

阚沙沙(1992-),女,汉族,吉林松原人,郑州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给水排水工程.

郭丹丹(1991-),女,汉族,河南许昌人,郑州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给水排水工程.


看了“2017年水处理技术论文”的人还看:

1. 关于水处理技术论文

2. 锅炉水处理技术论文

3. 工业水处理技术论文

4. 膜法水处理技术论文

5. 锅炉水处理技术论文(2)

7. 水处理技术

水处理技术中给水的指标不高,基本的水源就行。
1.自然的水源
2.生活中的污水
3.未经过处理的工业污水
水源的选择应满足负荷要求,一切从可持续发展,实际情况出发。
当有不同水源选择时,应择优而定。

8. 水处理技术有何意义为什么要发展绿色水处理技术

水处理技术的抄意义就是:节能环保~
今年两会还谈到生态文明建设、环境监管、环保违法处罚、农村环境治理下至水环境、海绵城市、PPP、固废十条、电子垃圾等细分领域。
现在水污染这么严重,你说为什么要发展绿色水处理技术~

9. 关于水处理技术论文

水处理是指为达到成品水的水质要求而对原水的加工过程。下面是我整理的关于水处理技术论文,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

关于水处理技术论文篇一

关于水处理技术的分析

摘要:本文作者介绍了水处理的概念,对水处理技术进行了分析介绍,供大家参考借鉴。

关键词:水处理;技术;分析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简单讲,“水处理”便是通过物理、化学手段,去除水中一些对生产、生活不需要的物质的过程。是为了适用特定的用途而对水进行的沉降、过滤、混凝、絮凝,以及缓蚀、阻垢等水质调理的过程。由于社会生产、生活与水密切相关,因此,水处理领域涉及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了解水处理的基本常识对于人们的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水污染也在不断恶化,随着水质污染而引起的各种疾病,带来的各种行业危害日趋严重,水处理到如今就突显出其不可忽视的重要性。然而,真正对水处理方面的知识有些许了解的民众却并不多见。

1 水处理的概念

水处理是指为达到成品水的水质要求而对原水的加工过程。在循环用水系统以及水的再生处理中,原水是废水,成品水是用水,加工过程兼具给水处理和废水处理的性质。水处理还包括对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和污泥的处理及最终处置,有时还有废气的处理和排放问题。

2 水处理工艺

2.1 一级处理是机械处理工段,它通过机械处理,如格栅、沉淀或气浮,去除污水中所含的石块、砂石和脂肪、油脂等。机械处理工段包括格栅、沉砂池、初沉池等构筑物,以去除粗大颗粒和悬浮物为目的,处理的原理在于通过物理法实现固液分离,将污染物从污水中分离,这是普遍采用的污水处理方式。机械处理是所有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必备工程,城市污水一级处理BOD5和SS的典型去除率分别为25%和50%。在原污水水质特性不利于除磷脱氮的情况下,初沉的设置与否以及设置方式需要根据水质特注的后续工艺加以仔细分析和考虑,以保证和改善除磷除脱氮等后续工艺的进水水质。

2.2 二级处理是污水生化处理,生物处理,污水中的污染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被降解和转化为污泥。污水生化处理属于二级处理,以去除不可沉悬浮物和溶解性可生物降解有机物为主要目的,其工艺构成多种多样,可分成活性污泥法、AB法、A/O法、A2/O法、SBR法、氧化沟法、稳定塘法、土地处理法等多种处理方法。日前大多数城市污水处理厂都采用活性污泥法。在污水生化处理过程中,影响微生物活性的因素可分为基质类和环境类两大类:

2.2.1 基质类包括以碳元素为主的有机化合物即碳源物质、氮源、磷源等营养物质及一些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如酚类、苯类等化合物、也包括一些重金属离子如铜、镉、铅离子等。

2.2.2 环境类影响因素指污水处理中绝大部分微生物最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是20-30℃,活性污泥系统微生物最适宜的PH值范围是6.5-8.5,曝气池出口处的溶解氧以保持2mg/l左右为宜。

2.3 三级处理是污水的深度处理,它包括营养物的去除和通过加氯、紫外辐射或臭氧技术对污水进行消毒。三级处理是对水的深度处理,现在的我国的污水处理厂投入实际应用的并不多。它将经过二级处理的水进行脱氮、脱磷处理,用活性炭吸附法或反渗透法等去除水中的剩余污染物,并用臭氧或氯消毒杀灭细菌和病毒,然后将处理水送入中水道,作为冲洗厕所、喷洒街道、浇灌绿化带、工业用水、防火等水源。

3 水处理方法

3.1 沉淀物过滤法的目的是将水源内悬浮颗粒物质或胶体物质清除乾净。这些颗粒物质若没有清除,会对透析用水其它精密的过滤膜造成破坏或甚至水路的阻塞。这是最古老且最简单的净水法,所以这个步骤常用在水纯化的初步处理,或有必要时,在管路中也会多加入几个滤器以清除体积较大的杂质。滤过悬浮的颗粒物质所使用的滤器种类很多,例如网状滤器,沙状滤器或膜状滤器等。只要颗粒大小大於这些孔洞之大小,就会被阻挡下来。对於溶解於水中的离子,就无法阻拦下来。

3.2 硬水的软化需使用离子交换法,它的目的是利用阳离子交换树脂以钠离子来交换硬水中的钙与镁离子,*此来降低水源内之钙镁离子的浓度。通常的离子交换树脂为球状的合成有机物高分子电解质。树脂基质内藏氯化钠,在硬水软化的过程中,钠离子会逐渐被使用耗尽,则交换树脂的软化效果也会逐渐降低,这时需要作还原的工作,也就是每隔固定时间加入特定浓度的盐水,一般是10%,如果水处理的过程中没有阳离子的软化,不只是逆渗透膜上会有钙镁体的沉积以致降低功效甚至破坏逆渗透膜,同时人也容易得到硬水症候群。硬水软化器也会引起细菌繁殖的问题,所以设备上需要有逆冲的功能,一段时间後就要逆冲一次以防止太多杂质吸附其上。

3.3 活性碳是由木头,残木屑,水果核,椰子壳,煤炭或石油底渣等物质在高温下乾馏炭化而成,制成後还需以热空气或水蒸气加以活化。它的主要作用是清除氯与氯氨以及其它分子量在60到300道尔顿的溶解性有机物质。活性碳的表面呈颗粒状,内部是多孔的,孔内有许多小的毛细管,1g的活性碳内部表面积高达700-1400m2,而这些毛细管内表面及颗粒表面就是吸附作用之所在。影响活性碳清除有机物能力的因素有活性碳本身的面积,孔洞大小以及被清除有机物的分子量及其极性,它主要依物理的吸附能力来排除杂物,当吸附能力达饱合之後,吸附过多的杂质就会掉落下来污染下游的水质,所以必须定时利用逆冲的方式来清除吸附其上的杂质。

3.4 去离子法的目的是将溶解於水中的无机离子排除,与硬水软化器一样,也是利用离子交换树脂的原理。在这使用两种树脂-阳离子交换树脂与阴离子交换树脂。阳离子交换树脂利用氢离子来交换阳离子;而阴离子交换树脂则利用氢氧根离子来交换阴离子,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互相结合成中性水。

3.5 逆渗透法可以有效的清除溶解於水中的无机物,有机物,细菌,热原及其它颗粒等,是透析用水之处理中最重要的一环。所谓渗透是指以半透膜隔开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其中溶质不能透过半透膜,则浓度较低的一方水分子会通过半透膜到达浓度较高的另一方,直到两侧的浓度相等为止。在还没达到平衡之前,可以在浓度较高的一方逐渐施加压力,则前述之水分子移动状态会暂时停止,此时所需的压力叫作渗透压,如果施加的力量大於渗透压时,则水份的移动会反方向而行,也就是从高浓度的一例流向低浓度的一方,这种现象就叫作逆渗透。逆渗透的纯化效果可以达到离子的层面,对於单价离子的排除率可达90%-98%,而双价离子可达95%-99%左右。

3.6 超过滤法与逆渗透法类似,也是使用半透膜,但它无法控制离子的清除,因为膜之孔径较大,约10-200A之间。只能排除细菌,病毒,热原及颗粒状物等,对水溶性离子则无法滤过。超过滤法主要的作用是充当逆渗透法的前置处理以防止逆渗透膜被细菌污染。它也可用在水处理的最後步骤以防止上游的水在管路中被细菌污染。一般是利用进水压与出水压差来判断超过滤膜是否有效,与活性碳类似,平时是以逆冲法来清除附着其上的杂质。

3.7 蒸馏法是古老却也是有效的水处理法,它可以清除任何不可挥发性的杂质,但是无法排除可挥发性的污染物。

3.8 紫外线消毒法是目前常使用的方法之一,它的杀菌机转是破坏细菌核酸的生命遗传物质,使其无法繁殖,其中最重大的反应是核酸分子内的pyrimidine盐基变成双合体。一般是使用低压水银放电灯的人工253.7nm波长的紫外线能量。

4 结束语

本文阐述了水处理的基本概念,介绍了水处理的工艺及处理方法,使人们了解到水处理实际上就是对水源水或不符合用水水质要求的水,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改善水质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吴弼人.水处理-城市的命脉[J].华东科技,2009,(06).

[2] 戴建强,郑敏.城市中水回用于电厂循环冷却水的处理技术实例[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08).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关于水处理技术论文

阅读全文

与水处理技术的认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PAC对反渗透膜的影响 浏览:940
小酒厂现场蒸馏出来就能喝吗 浏览:826
室外雨污水管道过路面 浏览:975
别墅厨房污水提升泵 浏览:120
四川省城镇污水处理厂执行标准 浏览:344
家外面暖气有几道过滤网 浏览:132
医院污水处理膜工艺 浏览:716
反渗透净水器过滤器清洗 浏览:138
视频天籁怎么打开空调滤芯 浏览:499
纯水精灵可以召唤多少种水之幻型 浏览:641
搅拌污水处理办法 浏览:477
c50汽油滤芯在哪里 浏览:975
污水泵启动马达怎么接 浏览:443
污水的BOD大概 浏览:323
愉升饮水机怎么关童锁 浏览:36
上海发热门诊污水处理 浏览:816
双环树脂和邻苯树脂 浏览:28
国产净水器哪个品牌靠谱 浏览:336
热水器除垢剂对皮肤有危害吗 浏览:911
主动空气净化器怎么选 浏览: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