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测回法测量水平角的步骤
测回法测量水平角的步骤: 测回法适用于观测只有两个方向的单角。
(1)经纬仪的安置。在用经纬仪进行测角之前,必须把仪器安置在测站上。经纬仪的安置包括对中和整平两项工作。
(2)测回法水平角观测
①盘左位置(上半测回):粗瞄→对光、消除视差→精瞄→读数;计算得β1
②盘右位置(倒镜)(下半测回):粗瞄→对光、消除视差→精瞄→读数;计算得β2
(3)水平角计算。
水平角是测站点至两目标的方向线在水平面上投影的夹二面角。在测量中,把地面上的实际观测角度投影在测角仪器的水平度盘上,然后按度盘读数求出水平角值。是推算边长、方位角和点位坐标的主要观测量。
② 如何测量BC107的测量特征
特征点就是在地形测绘中能真实反映地物外形几何投影的点位,比如房角点,道路拐角点,池塘边线等。电位差计测量电动势的特点是:测量方便 ,准确度高 ,测量范围广。 因为电位差计是用补偿原理构造的仪器,补偿方法的特点是不从测量对象中支取电流,因而不干扰被测量的数值,测量结果准确可靠。而电压表测量是要从测量对象中支取电流的,从而会或多或少地干扰被测量的数值,测量结果就可能会存在偏差。 电位差计用途很广,配以标准电池、标准电阻等器具,不仅能在对准确度要求很高的场合测量电动势,电势差(电压),电流,电阻等电学量,而且配合以各种换能器,还可用于温度、位移等非电量的测量和控制。控制测量是测定一定数量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点,为地形测图的依据。平板仪测图的控制测量通常分首级控制测量和图根控制测量。首级控制以大地控制点为基础,用三角测量或导线测量方法在整个测区内测定一些精度较高、分布均匀的控制点。图根控制测量是在首级控制下,用小三角测量、交会定点方法等加密满足测图需要的控制点。图根控制点的高程通常用三角高程测量或水准测量方法测定。碎部测量是测绘前已述及碎部点应选地物、地貌的特征点。对于地物,碎部点应选在地物轮廓线的方向变化处,如房角点,道路转折点,交叉点,河岸线转弯点以及独立地物的中心点等。
③ 试说明测回法测角的基本步骤
一、测回法
适用来于观测自两个方向之间的单角
④ 用全站仪测回法测量水平角的方法步骤 详细操作步骤2个测回哦!详细点,谢谢哦
1、仪器调水平同经纬仪(忽略),开机后目镜转360度使垂直过“0”。
2、按MENU菜单进入模式。班组找活点
3、按F2:测量程序。
4、按S•O。
5、按F3坐标放样,选择一个文件(按F4跳过)。
6、按F1输入测站点,按F4(坐标提示)依次输入:N(X)、E(Y)、Z(忽略),全部输完按ENT(回车)。
7、按F2后依次输入后视点:按F4(坐标)后桌面显示:输入N(X)、E(Y)坐标值后照准棱镜后(仪器中发出声响)然后按F3(是)确定后进入坐标放样模式。
8、按F3放样点:显示放样点名按F3(坐标)桌面显示:N(X)、E(Y)、Z(忽略)依次输入N、E的坐标值,按ENT(回车)。
9、照准棱镜,按F4继续,当d
HR(显示数值归零后)表明放样方向正确。
10、按F2(距离)键HD:实测的水平距离dHD:对准放样点尚差的水平距离。
11、按F1进行精测。d
HR、dHD、dZ均为0时,则放样点的测设已经完成。
12、按F4继续下一个点的放样。
注:上述测量由建设方提供二点坐标后使用的测量方法,如出现二点间有障碍物后无法施测,操作方法可采用后方交会法施测。
后方交会法
1、同基本操作1、2、3、4、5。
2、按F2新点,显示F1:极坐标F2:后方交会法。
3、按F2(后方交会法)键。选择一个文件,按ENT回车健确认,继续回车确认4、按F1键,再回车确认。
5、输入已知点A,按F4(是)进入棱镜高输入(忽略),按ENT回车确认,照准已知点A,按F1(测量)键,进入已知点B的输入。
6、对已知点B的输入,同上5,则显示后方交会残差。
7、按F4(计算)键,显示新点坐标。
8、按F4。
9、同基本操作6、7、8、9、10、11。
零星点的坐标放样(不使用文件)
1、按MENU,进入主菜单测量模式。
2、按LAYOUT,进入放样程序,
3、再按SKP,略过使用文件。
4、按OOC.PT(F1)。
5、再按NEZ,输入测站O点的坐标(X0,Y0,H0);并在INS.HT一栏,输入仪器高。
6、按BACKSIGHT(F2),再按NE/AZ,输入后视点A的坐标(xA,yA);若不知A点坐标而已知坐标方位角,则可再按AZ,在HR项输入的值。瞄准A点,按YES。
7、按LAYOUT(F3),再按NEZ,输入待放样点B的坐标(xB,yB,HB)及测杆单棱镜的镜高。
8、按ANGLE(F1)。使用水平制动和水平微动螺旋,使显示的dHR=0°00ˊ00",即找到了OB方向,指挥持测杆单棱镜者移动位置,使棱镜位于OB方向上。
9、按DIST,进行测量,根据显示的dHD来指挥持棱镜者沿OB方向移动,若dHD为正,则向O点方向移动;反之若dHD为负,则向远处移动,直至dHD=0时,立棱镜点即为B点的平面位置。
10、其所显示的dZ值即为立棱镜点处的填挖高度,正为挖,负为填。
11、按NEXT——反复7、8、9三步,放样下一个点C。
⑤ 测绘法中测回角值两种计算方法的怎么理解请大神指导!!
方向值K=[(B1-B2)-(A1-A2)]/2本身就是错的,你可以按上表中数据计算一下就知道了,所以[(B1-A1)+(B2-A2)]/2=[(B1-B2)-(A1-A2)]/2也是错的。
⑥ 观测水平角时如需要观测两个以上测回为什么各测回间要变换度盘位置若测回数为4个测绘的其实读书如变换
主要是为了消除度盘刻划不均匀误差,而且多测几个测回可以提高测角的精度,减弱偶然误差的影响。度盘变化,如果是J6级的仪器的话度盘分配第一测回为0 00 00,剩余测回为180/n。45 00 00,90 00 00,135 00 00
⑦ 如何用全站仪用测回法测角求具体点啊! 谢谢啊!
1、第一步,将仪器安置在观测角的顶点,进行对中,整平,并在观测两个竖立版测纤或标权杆作为照准标志。
(7)用测绘法对某一角度观测2测回扩展阅读:
测回法适用于观测只有两个方向的单角。
这种方法要用盘左和盘右两个位置进行观测。观测时目镜朝向观测者,如果竖盘位于望远镜的左侧,称为盘左;如果位于右侧,则称为盘右。
通常先以盘左位置测角,称为上半测回。两个半测回合在一起称为一测回。有时水平角需要观测数测回。
根据测量工作要求的精度、使用的仪器、观测目标的多少,水平角观测一般有两种方法,即测回法和方向观测法(全圆测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