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空气能热水器安装中遇到回水问题如何解决
空气能热水器隔了一段时间没有使用热水,热水管道中的水就会变成冷水,使用热水时,必须等待冷水流尽,热水才会流出,不仅浪费宝贵的水资源和时间,使用也极不方便。因此,人们就给热水器安装一个回水系统,回水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就是一个回水泵,再给回水泵添加一个控制系统,传统的控制系统有以下三种控制方式:(并都存在严重缺陷)
一、时控:时控就是在设定回水时间内回水泵启动。
缺陷:1、在设定时间内不论用户是否使用热水,回水泵都将启动,损耗热水热量,提高热水器耗能,缩短回水泵使用寿命。2、在设定回水时间内会导致热水器升温慢或不升温等故障。3、在设定回水时间外需要使用热水时,回水系统失效。
二、遥控:遥控就是在使用热水时,先操作遥控器告诉回水泵一个启动信号
缺陷:1、用户的热水取水点较多,而遥控器只有一个,容易丢失或难找到,使用极不方便。2、遥控信号易受干扰。
三、温控:温控就是设定一个回水温度,当热水管道中的水温低于回水设定温度时,回水泵就会启动。
缺陷:1、不论用户是否使用热水,回水泵都会隔十几分钟启动一次,损耗热水热量,提高热水器耗能。2、当热水器水温低于回水设定温度或热水器关机状态下,回水泵将持续运转,会导致热水器升温慢或不升温等故障和缩短回水泵使用寿命。
有些品牌空气能使用了空气能热水器智能回水控制器彻底解决回水控制难问题:无需遥控、温控、时控,全由热水龙头控制,当用户需要使用热水时,只需将热水龙头短暂的开启一下,回水泵就会根据水流信号启动。真正做到:用水即回、不用不回、回完即停、水热不回,节水又省电、舒适更方便之功效。适应任何品牌回水泵,有无回水管都可安装回水系统。
Ⅱ 中水回用的处理方式
一、按用途分类
中水因用途不同有三种处理方式
1. 一种是将其处理到饮用水的标准而直接回用到日常生活中,即实现水资源直接循环利用,这种处理方式适用于水资源极度缺乏的地区,但投资高,工艺复杂;
2. 另一种是将其处理到非饮用水的标准,主要用于不与人体直接接触的用水,如便器的冲洗,地面、汽车清洗,绿化浇洒,消防,工业普通用水等,这是通常的中水处理方式。
3.工业上可以利用中水回用技术将达到外排标准的工业污水进行再处理,一般会加上软化器,RO,EDI/混床等设备使其达到软化水,纯化水,超纯水水平,可以进行工业循环再利用,达到节约资本,保护环境的目的。
二、按处理方法分类
按处理方法,中水处理工艺一般分为 3 种类型:
1 .物理处理法:
膜滤法,适用于水质变化大的情况。
采用这种流程的特点是:装置紧凑,容易操作,以及受负荷变动的影响小。
膜滤法是在外力的作用下,被分离的溶液以一定的流速沿着滤膜表面流动,溶液中溶剂和低分子量物质、无机离子从高压侧透过滤膜进入低压侧,并作为滤液而排出;而溶液中高分子物质、胶体微粒及微生物等被超滤膜截留,溶液被浓缩并以浓缩形式排出。
2 .物理化学法:
适用于污水水质变化较大的情况。一般采用的方法有:砂滤、活性炭吸附、浮选、混凝沉淀等。这种流程的特点是:采用中空纤维超滤器进行处理,技术先进,结构紧凑,占地少,系统间歇运行,管理简单。
3 .生物处理法
适用于有机物含量较高的污水。一般采用活性污泥法、接触氧化法(如图所示)、生物转盘等生物处理方法。或是单独使用,或是几种生物处理方法组合使用,如接触氧化 + 生物滤池;生物滤池 + 活性炭吸附;转盘十砂滤等流程。这种流程具有适应水力负荷变动能力强、产生污泥量少、维护管理容易等优点。
当前,由于一些国家和地区在过度地、毫无节制地开发水资源的同时,环境保护意识比较差,使地表水和地下水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使原本具有良好水质的新鲜水供应受到限制;其次,待开发的新鲜水源离集中供水点距离较远,一次性投资费用高昂,这样一些缺水地区无力扩大供水能力。理到非饮用的程度,在此引出了中水概念。中水也就是将人们在生活和生产中用过的优质杂排水(不含粪便和厨房排水)、杂排水(不含粪便污水)以及生活污(废)水经集流再生处理后回用,充当地面清洁、浇花、洗车、空调冷却、冲洗便器、消防等不与人体直接接触的杂用水。因其水质指标低于城市给水中饮用水水质标准,但又高于污水允许排入地面水体排放标准,亦即其水质居于生活饮用水水质和允许排放污水水质标准之间,故取名为“中水”。
中水开发与回用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在美国、日本、印度、英国等国家(尤以日本为突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些国家均以本国度、区域的特点确定出适合其国情国力的中水回用技术,使中水回用技术越来越臻于完善。在中国,这一技术已受到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重视并对建筑中水回用做了大量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在全国许多城市如深圳、北京、青岛、天津、太原等开展了中水工程的运行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我国的国有工业企业和部分民企,比如污染严重和水资源利用较多的企业都建成了中水回用项目,为低碳生产和节能减排的国家级号召做出了贡献。
Ⅲ 中水回用的过程及处理方法
为了将处理的污水满足排放标准的水质,一般常用到中水回用设备对污水进行处理,使其符合中水水质标准。中水回用技术工艺流程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预处理阶段、主处理阶段和后处理阶段。那么,中水回用技术一般分几个阶段。
一、中水回用技术工艺阶段
1、预处理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有两个处理单元,一个处理单元是格栅,另一个处理单元是调节池,其主要用于将污水中的固体杂质进行有效的去除,同时可以将水质进行均匀处理。
2、主处理阶段:在这个阶段,污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会得到有效的去除,因而这个阶段是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
3、后处理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作用是对污水进行消毒处理,经过这个阶段处理后能够保证出水达到中水水质标准,这是一个深度处理过程。
二、中水回用技术主处理的三种方法
1、生物处理法:适用于有机物含量较高的污水。一般采用活性污泥法、接触氧化法、生物转盘等生物处理方法。或是单独使用,或是几种生物处理方法组合使用,如接触氧化+生物滤池;生物滤池+活性炭吸附;转盘十砂滤等流程。这种流程具有适应水力负荷变动能力强、产生污泥量少、维护管理容易等优点。
2、物理化学处理法:活性炭吸附是物理法,混凝沉淀技术是化学法,将这两种方法相结合对水质的处理效果非常好。
3、膜处理法:应用反渗透膜,或者是超滤膜进行处理,适用于水质变化大的情况。
中水回用技术工艺设备对污水的处理效果非常好,而中水回用工艺的广泛应用对于改善环境具有很大的意义。
Ⅳ 梅州市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存在问题和对策
13.3.1水资源的科学规划和有效配置
从整体上看,目前梅州市除个别水库(合水、长潭、益塘、梅西)外,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程度不够。究其原因,水电、航运、林业、旅游和地方各级部门往往各自为政,又缺少具有足够权力的机构加以协调,以致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主要表现在水运和水产养殖上。2003年全省人均占有水产品达84.08kg,而梅州只有15.54kg;在航运方面,因泥沙淤积河床,河道疏浚不到位,因而造成水运优势未能充分发挥。加上几十年来,在水资源综合利用上,水利工程建设兼顾航运不够,造成航道通航里程不断减少。近几年梅州市在河流上建造拦河闸坝,大部分都没有考虑建鱼类洄游建筑物,而汀江上的青溪水电站和石窟河上的瓜洲水电站均未建过船设施,从而影响了水运效益的发挥。虽然梅州市的小水电开发(特别是民营水利方面)在全省已有一定的名气,但总体说来,在水电开发方面仍大有空间。至2001年底,梅州市水电装机容量63.01万k W,只占全市水电可开发装机容量的48%。
今后,应以商品和市场经济的概念来指导水资源的规划,以实现水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应着重处理好水资源开发与流域发展的关系,一方面,把水资源开发纳入流域国民经济建设规则之中;另一方面,经济发展规划须与最大可能供水量相适应。此外,要处理好上下游之间、产业之间、部门之间在用水上的协作关系,尤其是上游要保证下游(包括境外下游各市)用水在水量和水质上的要求,防止“本位主义”。更不能把上游水量用光,否则,韩江多年后将成为废河。
13.3.2水资源环境的保护和整治
目前,梅州市河流水质状况基本良好,但由于多年来城镇管理和污废水的处理跟不上形势发展要求,全市大部分城镇生活用水和工业废水未经净化就排入江河,因此城镇附近河段均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尤其以梅江流域的潜在污染威胁最大。据梅州市水资源公报,2003年全市排入梅江流域的废污水2.53亿m3,其中工业废水占75%,城镇生活污水占25%。因此,梅江中下游河段实际已成为城镇生活和工业污废水的纳污水体,梅江河水保洁防污染工作已刻不容缓。另外,在水土保持方面,虽经10年治理得以大大改善,但水保工程的巩固、提高以及新的水土流失失现象不容忽视[1]。
水土保持是减少洪水流失量,增大枯季流量的重要措施之一。今后除继续做好原来水保工程和设施的维修巩固外,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制止新的水土流失。对开发利用不合理而易造成新的流失的项目给予限制,对批准立项的开发项目落实水土保持责任。在防治水源污染方面,各级水利部门根据本地实际编制水资源保持规划,提出阶段性治理措施和目标,特别要突出饮水资源保护这个重点,加快解决沿江(河)人民群众合乎卫生标准的饮水问题。对自来水取水的水源地(含现有和规划的水源地)要划定相应的水源保护区,明确保护区的具体保护措施。如目前个别水库旅游业带来的水库污染已对作为下游群众饮水水源的库区构成威胁,有关部门对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13.3.3水利建设的投入
由于梅州供水工程多数是20世纪50~60年代兴建的,工程设计标准低,施工质量差,工程设施不配套,而维护和效益明显下降,有些工程甚至已报废。据梅州市水利局提供的资料显示,1981年全市蓄水工程9840座,1997年减少为9689座,共减少151座;有效灌溉面积从1981年的122134hm2下降为1997年的100001hm2;水利工程供水量从1989年的206348万m3下降为1997年的185642万m3。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局部地区供水不足的现象。
由于受山区自然条件的限制,梅州大中型蓄水工程不多,绝大部分为小型以下的水库、塘坝,而且这些蓄水工程在地域上分布不均,不能很好地起到蓄洪补枯的作用,遇到稍大的旱情时,就有不少耕地和其他生产用地缺水灌溉。据不完全统计 《梅州日报》(2005-06-05)。
据表13.3分析可知,若按目前供水工程供水,则今后15年梅州市供水缺口较大。针对梅州市现有供水工程老化和供水效益下降、供水能力不足等问题,一方面,必须增加一定资金投入并辅以各种有效的维护管理,保证现状各类供水工程在不同水平年的可供水量;另一方面,必须有目的地兴建一批供水工程和污水处理厂,并继续做好中长期供水计划,保证工农业和社会发展的顺利进行,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目的。
13.4.4开源与节流
解决缺水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节水,而节水的基础在于社会。因此,建立“节水型社会”的历史使命已责无旁贷地摆在当代人面前。建立节水型社会的关键在于增强社会的节水意识。节水意识的基础来自于水忧患意识,而水忧患意识的建立则需要对国民特别是青少年进行水资源知识的宣传教育。要通过编写生动有趣的水资源科普读物,对广大小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水资源教育;在中学阶段则要开设水资源选修课,借以普及水资源知识;在大学生、干部、职工中则要将水安全教育与时事教育结合起来,树立水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基础的思想,增强保护水资源的责任感,把节水贯穿于每一次用水的行动之中。
要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除了必要的节水措施外,还必须积极探索新水源的开发,如对“中水”的利用问题。“中水”,就是把排放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回收,经过处理后可以再利用的水。“中水”起名于日本,“中水”的定义有多种解释,在污水工程方面称为“再生水”,工厂方面称为“回用水”,一般以水质作为区分的标志。城市污水经处理设施深度净化处理后的水(包括污水处理厂经二级处理再进行深化处理后的水和大型建筑物、生活社区的洗浴水、洗菜水等集中经处理后的水)统称“中水”。“中水”回用,一方面为城镇供水开辟了第二水源,可大幅度降低“上水”(自来水)的消耗量;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下水”(污水)对水源的污染问题,从而起到保护水源、水量的作用。城市附近每天都有不等数量的生活污水排出,这些生活用污水在经过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后用于农田灌溉,既是开辟新水源,又可以充分利用污染物中的一部分营养物质增加农田的肥效,减少环境污染,从而实现其一部分的经济价值。
参考文献
[1]谢小康.梅州市水土保持与“三高”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J].人民珠江,1998,(5):63~66
[2]陈宁,张彦军.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及指标体系[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8,(4):37~39
[3]陈南江,罗保汕.梅州的实践——山区旅游开发之路的探索和总结[J].广东旅游,1999,5~6
[4]王丙梅.梅州市民营水利发展初探[J].人民珠江,2004,(1):9~10
Ⅳ 厂区中水回用不能用的中水怎么处理
看样子你们那里比较缺水了,一般处理达标部分回用后,直接就排放了,因为中水水质专一般达不到用属于工业生产的要求,除非多级处理后。可考虑回用于卫生间用水、与市政部门联系用于市政绿化用水(需求很大的)、附近工地施工用水。
Ⅵ 印染厂中水回用问题
分质处理、分质回用,比较经济。
做一下经济测算。
全部深度处理,投资很高、运行成本也会很高。
找经济的参数、综合评价。
说出详细用、排水情况,可以帮忙测评建议一下。
Ⅶ 中水回用的处理应用
一、无机陶瓷膜的发展过程
无机陶瓷膜也称GT膜,是以无机陶瓷原料经特殊工艺制备而成的非对称膜,呈管状或多通道状。陶瓷膜管壁密布微孔,在压力作用下,原料液在膜管内或膜外侧流动,小分子物质(或液体)透过膜,大分子物质(或固体颗粒、液体液滴)被膜截留从而达到固液分离、浓缩和纯化之目的。
在膜科学技术领域开发应用较早的是有机膜,这种膜容易制备、容易成型、性能良好、价格便宜,已成为应用最广泛的微滤膜类型。但随着膜分离技术及其应用的发展,对膜的使用条件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需要研制开发出极端条件膜固液分离系统,和有机膜相比,无机陶瓷膜具有耐高温、化学稳定性好,能耐酸、耐碱、耐有机溶剂、机械强度高,可反向冲洗、抗微生物能力强、可清洗性强、孔径分布窄,渗透量大,膜通量高、分离性能好和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无机陶瓷膜在水处理中应用最大的障碍主要有二个方面,其一是制造过程复杂,成本高,价格昂贵;其二是膜通量问题,只有克服膜污染并提高膜的过滤通量,才能真正推广应用到水处理的各个领域。
美国西雅图环境科技公司研发的涤饵DEAR无机陶瓷膜系统,是在普通陶瓷膜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高科技改造,减少膜污染,大大提高膜通量,有效克服了无机陶瓷膜在水处理中应用的主要问题,使无机陶瓷膜应用于水处理成为可能。
二、特点
(1) 独有的双层膜结构:涤饵DEAR无机陶瓷膜系统在在膜过滤层表面,通过溶胶一凝胶法制备TiO2溶胶,采用浸渍提拉法在陶瓷膜上涂敷纳米TiO2光催化材料,使陶瓷膜表面具有“自洁”功能,减缓有机在膜表面积累和堵塞,一方面降低膜污染,另一方面提高陶瓷膜管强度和膜过滤通量,提高膜通量稳定性;Al2O3—ZrO2复合膜结构:使膜管机械性能更加优良,由于材料本身的性能缺陷或制备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单一无机膜材料一般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因此无机负载复合分离膜的研制得到迅速发展,涤饵DEAR无机陶瓷膜采用整体复合技术,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Al2O3—ZrO2复合膜,由于含ZrO2材料与Al2O3、SiO2和TiO2等材料相比具有更好的机械强度、化学耐久性和抗碱侵蚀等特性,涤饵DEAR®无机陶瓷膜具有更强的机械强度和热稳定性,而且复合膜的孔径分布窄,呈单峰。
(2) 可实现在线反冲,膜通量稳定:由于复合陶瓷膜独特结构和机械性能,能有效承受0.4mp以下的反冲压力,可实现在线反冲,从而获得稳定的膜通量,克服了无机膜系统在水处理应用中价格高、易污染、膜通量小、设备庞大等问题,使无机陶瓷膜系统在水处理中应用成为可能。涤饵DEAR无机陶瓷膜是专为污水处理设计的,其最大特点是膜通量大,其运行膜通量是有机膜10-100倍,是普通多孔陶瓷膜的50-10倍、机械强度高、耐污染、可实现在线反冲。
三、主要技术参数
膜层厚度:50—60μm,膜孔径0.01-0.5μm;
气孔率:44—46%;
过滤压力:1.0 Mpa,反冲压力:0.4 Mpa以下;
膜材质:双层膜,外膜TiO2;内膜Al2O3—ZrO2复合膜
四、陶瓷膜主要应用领域
中水回用;
工厂化养殖原水解毒处理;
发电厂、化工厂等大型冷却循环水旁滤系统;
油田采出水回用处理;
轧钢乳化液废液处理;
金属表面清洗液再生处理。
Ⅷ 中国农村污水治理还存在哪些问题
每年产生污水90多亿吨,处理率却仅为22%,远低于城镇污水90%以上的处理率;污水治理设施“建好不用、只晒太阳”的现象普遍存在;排放标准日趋严格与地方经济可承受能力矛盾增加……农村污水治理陷入重重困境。
政策密集落地激发巨大市场
农村污水治理已经成为今年水污染治理的重头戏。2018年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今年将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
紧随其后,中办、国办联合印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进一步提出,积极推广低成本、低能耗、易维护、高效率的污水处理技术,鼓励采用生态处理工艺。加强生活污水源头减量和尾水回收利用。将农村水环境治理纳入河长制、湖长制管理。
在今年5月举行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再次提及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推进乡村环境综合整治,同时国家对农村的投入要向这方面倾斜。
地方层面,农村污水治理步伐也在加快。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经有湖南、湖北、江苏、福建、云南、安徽等近20省份相继出台一系列推进村镇污水治理的政策。例如,湖南省提出,到2020年建制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70%以上,全省农村厕所污水治理和资源化利用率达到70%以上。山东省提出,到2020年,50%以上的村庄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其中,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县80%以上的村庄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农村新型社区基本实现污水收集处理。
重金投入是一大亮点。例如海南省提出,2018-2020年,计划筹措约190亿元资金用于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国家及地方层面密集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也推动着村镇污水领域市场加速释放。据E20研究院测算,到2020年村镇污水处理率将达60%,后“十三五”时期预计市场空间剩余1200亿。
“城镇污水处理市场已趋于饱和,而村镇污水处理市场呈现一片蓝海。”桑德国际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兼村镇环境集团总经理王俊安表示。
另据不完全统计,今年1至5月,共有18个投资额超5亿的村镇污水治理项目释放,累积投资额度超165亿元。
Ⅸ 中水回用的方法有哪些流程是什么
下面小编为您解来答:中水回用的一些源问题,希望对您能有帮助。
中水回用设备工艺流程
原水→格栅→调节池→提升泵→生物反应器→循环泵→膜组件→消毒装置→中水贮池→中水用水系统
中水回用设备处理方法
1、将其处理到饮用水的标准而直接回用到日常生活中,即实现水资源直接循环利用,这种处理方式适用于水资源极度缺乏的地区,但投资高,工艺复杂。
2、将其处理到非饮用水的标准,主要用于不与人体直接接触的用水,如便器的冲洗,地面、汽车清洗,绿化浇洒,消防,工业普通用水等,这是通常的中水处理方式。
3、在工业上可以利用中水回用技术将达到外排标准的工业污水进行再处理,一般会加上混床等设备使其达到软化水水平,可以进行工业循环再利用,达到节约资本,保护环境的目的。
Ⅹ 反渗透浓水如何进行中水回用处理
工业废水经反渗透处理后产生的浓水,应采用蒸发再处理后,可实现中水回用,进而实现零排放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