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废水知识 > 城市给水处理厂方案设计

城市给水处理厂方案设计

发布时间:2023-01-12 09:56:22

Ⅰ 某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 急急急

模板
第一节 设计任务和内容
以一座二级处理的城市污水处理厂为对象,对主要污水处理构筑物的工艺尺寸,进行设计计算,确定污水厂的平面布置和高程布置。
完成设计计算说明书和设计图纸(污水厂平面布置图和污水厂高程布置图)。
设计深度一般为方案设计的深度。
第二节 基 本 资 料
1. 污水水量、水质
污水处理水量16万m3/d;
污水水质为:CODcr450mg/L,BOD5200 mg/L, SS250 mg/L,氨氮25mg/L。
2. 处理要求
污水经二级处理后应符合以下具体要求:
CODcr≤70mg/L, BOD5≤20mg/L, SS ≤30mg/L,氨氮≤12mg/L。
3. 处理工艺流程
原水→格栅→泵→沉砂池→初沉池→曝气池→二沉池→出水
4. 气象与水文资料
风向:多年主导风向为北北东风;
气温:最冷月平均为-3.5℃;
最热月平均为32.5℃;
极端气温,最高为41.9℃,最低为-17.6℃,最大冻土深度:0.18m;
水文:降水量,多年平均为每年728mm;
蒸发量,多年平均为每年1210mm;
地下水水位,地面下5-6m。
5. 厂区地形
污水厂选址区域海拔标高在64-66米之间,平均地面标高为64.5米。平均地面坡度为0.3-0.5‰,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
厂区征地面积为东西长380米,南北长280-300米。
污水进水管相对标高为-2.50米。

第二章 处理工艺流程说明
根据污水处理量、原污水水质、处理要求,污水厂主要去除CODcr,BOD5和SS,对氨氮也有一定的去除率,选择以好氧生物处理为主的二级处理工艺流程如下:
原水→格栅→泵→沉砂池→初沉池→曝气池→二沉池→出水
第一节 格 栅
格栅是用以去除废水中较大的悬浮物,漂浮物,纤维物质和固体颗粒物质,以保证后续处理单元的正常运行,减轻后续处理单元的处理负荷,防止阻塞排泥管道和设备。
按形状分为平面格栅和曲面格栅两种。按格栅栅条的净间隙,可分为粗格栅,中格栅和细格栅。按清楂方式可分为人工清楂和机械清楂两种。
本设计选用间隙b=20mm的中格栅,机械式平面清渣。
第二节 沉 砂 池
沉砂池的作用是从废水中分离密度比较大的无机颗粒,例如:直径为0.1mm,密度为2.5g/cm3以上的砂粒。目前常用沉砂池,按池型可分为平流式沉砂池,曝气沉砂池、多尔式沉砂池和钟式式沉砂池[1]。
本设计选用停留时间t=250s的曝气沉砂池。因为平流式沉砂池的主要缺点是沉砂中约夹有15%的有机物,使沉砂的后续处理难度加大,而曝气池就能克服这一缺点。曝气池的优点还有通过调节曝气量可以控制污水旋流速度,使除砂效率较稳定,受流量变化的影响较小,同时还起预曝气的作用,但其构造比平流式沉砂池复杂。
第三节 初 沉 池
初次沉淀池的作用是对污水中的以无机物为主的相对密度大的固体悬浮物进行沉淀分离。污水中的悬浮颗粒以重力为主,在初沉池中主要进行自由沉淀和絮凝沉淀。污水处理厂用沉淀池,按水流方向分平流式,辐流式,竖流式,斜流式四种。每种沉淀池都分为五个区,即进水区,沉淀区,缓冲区,污泥区和出水区。
此处选择表面负荷q=1.8的平流式沉淀池,其优点是沉淀效果好,对冲击负荷和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强,布置紧凑,排泥过程稳定,施工简易,已趋定型。缺点是配水不易均匀,如果采用多斗排泥时每个泥斗需单独设排泥管各自排泥,操作量大,因此多采用新型排泥方法与机械。
第四节 曝 气 池
曝气池,属于好氧生物处理单元,对污水中的(胶体和悬浮的)有机物作进一步的处理,COD、BOD、NH3-N的去除率一般为85%、90%、65%左右,可使出水达到二级要求。
曝气池按流动形态分主要有推流式,完全混合式和循环混合式三种。按平面形状方面可分为长方形廊道形,圆形,方形以及环状跑道形等四种。按采用的曝气方法可分为鼓风曝气池,机械曝气池以及两者混合使用的机械-鼓风曝气池。
此处选用传统活性污泥法,污泥负荷取0.2 kgBOD5/(kgMLSS•d),推流式廊道、鼓风曝气、形状为长方形。
第五节 二 沉 池
二沉池有别于其他沉淀池,首先在作用上有其特点。它除了进行泥水分离外,还进行污泥浓缩,并由于水量、水质的变化,还要暂时贮存污泥。由于二次沉淀池需要完成污泥浓缩的作用,所需要的池面积大于只进行泥水分离所需要的池面积。
其次,进入二次沉淀池的活性污泥混合液在性质上有其特点。活性污泥混合液的浓度高,具有絮凝性能,属于成层沉淀。
活性污泥的另一特点是质轻,易被出水带走,并容易产生二次流和异重流现象,使实际的过水断面远远小于设计的过水断面。
池型说明:分为平流、斜管、辐流、竖流四类,本设计选用中心进水周边出水辐流式二沉池。
第六节 消 毒 池
城市污水经一级处理或二级处理后,水质改善,细菌含量也大幅度减少,但其绝对值仍很可观,并有存在病原菌的可能,因此污水排放水体前应进行消毒,特别是医院、生物制品所及屠宰场等有致病菌污染的污水,更应严格消毒。
消毒设备应按连续工作设置,消毒设备的工作时间,消毒剂投加量,可根据所排放水体的卫生要求及季节条件掌握。
目前最常用的污水消毒剂是液氯。其优点是效果可靠,投配设备简单,投量准确,价格便宜。
第三章 污水处理构筑物设计计算
第一节 格 栅
1. 设计参数
处理设施数量:两组
设计流量为: ,
最大设计流量Qmax = KzQ
栅前水深h=1.0 m
过栅流速v=0.9m/s
栅条间隙b=0.02m
安装倾角α= 60°
1. 栅条的间隙数n
h=1.0 m ,v=0.9m/s, b=0.02m, α= 60°,n=2,
最大设计流量Qmax = KzQ =1.2×1.85/2 =1.11 m3/s

2. 栅槽宽度B
设栅条宽度S=0.01
B=(n-1)S+bn=(72-1)×0.01+0.02×72=2.15m
3. 进水渠道渐宽部分长度l1
设进水渠宽 ,其渐宽部分展开角度为 ,

4. 栅槽与出水渠道连接处的渐宽部分长度l2

5. 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h1
设栅条断面为锐边矩形断面

6. 栅后槽总高度H
设栅前渠道的超高 ,
7. 栅槽总长度L

8. 每日栅渣量W
在格栅间隙20mm 的情况下,设栅渣量为每1000m3污水产生0.07m3.
,宜用机械清渣。

格栅计算简图如下:

第二节 曝气沉砂池
1. 参数的确定
处理设施数量:两组,n=2
设计流量为:

水力停留时间t=240s=250s ,水平流速v=0.1m/s,有效水深
含砂量X=0.05L/ =50 /1000000 ,
2. 池子总容积:
3. 水流断面积:
4. 池长:
5. 池宽: 池子总宽度为 , 池子分两格n=2,
每格池子宽度b=
6. 池高:池底坡度为0.2,超高 ,集砂槽高度 ,集砂槽宽度 ,池底斜面高度 ,全池总高:

7. 每格沉砂池实际进水断面面积:

8. 每格沉砂池沉砂斗容量:
9. 每格沉砂池实际沉砂量:每两天排一次砂,则:

10. 每小时所需空气量:取曝气管浸水深度为3.2m,查表得单位池长所需空气量为28 ,故q=28×24×(1+15%)×2=1545.6 /h,式中(1+15%)为考虑到进出口条件而增长的池长。

第三节 初 沉 池
1. 参数确定:
表面负荷 =1.8 ,
沉淀时间t=2.1h,
SS去除率η=55%,
设计流量
2. 沉淀池各部尺寸:
总有效沉淀面积 ,
采用四(8)座沉淀池, 每池处理量Q= ,
每池表面积A= ,
沉淀池有效水深 ,
每个池宽b取12m
池长:L=
长宽比 ,合格
3. 污泥区尺寸:
每日产生的污泥量 每日每座沉淀池的污泥量 ,
污泥斗容积:
式中污泥斗上口 ,污泥斗下底面积 ㎡,污泥斗为方斗,α=60°,故 ,则每个污泥斗的容积为
4. 沉淀池总高度
采用机械刮泥,缓冲层高 (含刮泥板),平底,故
0.3+3.78+0.6+10.4=15.08m
5. 沉淀池总长度
L=0.5+0.3+83.3=84.1m
式中 0.5为流入口至挡板距离,0.3为流出口至挡板的距离。
6. 放空管径
放空时间设为T=6h,则放空管 取d=360mm, 式中H为平均水深
7. 进出水措施
进水端采用穿孔花墙配水,出水端采用三角溢流堰

第四节 曝 气 池
一、 设计数据:
污泥负荷Ns = 0.30kgBOD5/(kgMLSS•d)
设计流量Q=16×104m3/d=1.86m3/s
二、 计算:
1. 污水处理程度的计算:
原污水的BOD值为200mg/L, 经初次沉淀池处理后BOD5按降低25%考虑,则进入曝气池的污水,其BOD5值(Sa)为: 。
计算去除率,对此,首先按下式计算处理水中非溶解性BOD5值 ,式中b为微生物自身氧化率,取0.09,Xa活性微生物在处理水中所占的比例,取0.4,Ce为处理水中悬浮固体浓度。
处理水中溶解性BOD5值为Se=20-5=15mg/L,
去除率
2. BOD-污泥负荷率的确定
拟定采用的BOD-污泥负荷率为0.3kgBOD5/(kgMLSS•d),但为稳妥需加以校核。
,式中
代入各值,计算得 ,
计算结果确定, 值取0.3是适宜的。
3. 确定混合液污泥浓度X
由基本资料得SVI值为120-150 mg/L,取120mg/L
计算确定混合液污泥浓度X,对此r=1.2,R=0.5,代入各值得:

4. 确定曝气池容积计算
曝气池容积按下式计算:
5. 确定曝气池各部位尺寸
设4组曝气池,每组容积为 ,
池深取4m,则每组曝气池的面积 ㎡,
池宽取4.5m,, 介于1-2之间,符合规定。
池长: ,符合规定。
设五廊道式曝气池,廊道长: ,
取超高0.5m,则,池总高度H=4+0.5=4.5m
在曝气池面对初沉池和二沉池的一侧各设横向配水渠道,并在1,2和3,4号沉淀池之间设置纵向中间配水渠道与横向配水渠道相连接。在两侧横向配水渠道上设进水口,每组曝气池共有5个进水口。
6. 曝气系统的设计与计算(本设计采用鼓风曝气系统)
1) 平均时需氧量的计算
由公式: 取 , , 代入各值,得:

2) 最大时需氧量的计算
查表得K=1.4,代入各值,得:

3) 每日去除的BOD5值

4) 去除每千克BOD的需氧量

5) 最大时需氧量与平均时需氧量之比

7. 供气量的计算
采用网状膜型中微孔空气扩散器,敷设于距池底0.2m处,淹没水深3.8m,
计算污水温度为30°C,
查表得水中溶解氧饱和度:
1) 空气扩散器出口处的绝对压力 按下式计算,即:

2) 空气离开曝气池面时,氧的百分比按下式计算,即:
式中EA是空气扩散器的氧转移效率,对网状膜型中微孔空气扩散器,取值12%。
3) 曝气池混合液中平均氧饱和度(按最不利的温度30°C考虑)按下式计算,即:

4) 换算为在20°C条件下,脱氧清水的充氧量,按下式计算,即:
取值α=0.82,β=0.95,C=2.0,ρ=1.0
代入各值,得:
相应的最大时需氧量为:

5) 曝气池平均时供气量,按下式计算,即:

6) 曝气池最大时供气量:
7) 去除每kgBOD5的供气量:
8) 每立方米污水的供气量:
9) 本系统的空气总量:除采用鼓风曝气外,本系统还采用空气在回流污泥井提升污泥,空气量按回流污泥量的6倍考虑,污泥回流比R取值60%,这样,提升回流污泥所需空气量为:
总需气量:36525+32000=68525
8. 空气管系统计算
在相邻的2个廊道的隔墙上设1根干管,共10根干管。每根干管上设5对配气竖管,每根干管上共10条配气竖管。全曝气池共设100条配气竖管。每根竖管的供气量为: ,曝气池的平面面积为:66.6×4.5×5×4=5994㎡。每个空气扩散器的服务面积按0.49㎡计,则所需空气扩散器的总数为: ,为安全计,本设计采用12300个空气扩散器,每个竖管上安设的空气扩散器的数目为: 个,每个空气扩散器的配气量为: 。
空气管道系统的总压力损失估算为:3kPa。网状膜空气扩散器的压力损失为5.88kPa,总压力损失为:5.88+3=8.88kPa。为安全计,设计取值10kPa。
9. 空压机的选定
空气扩散装置安曝气池池底0.2m处,因此,空压机所需压力为:P=(4-0.2+1)×9.8=47kPa
空压机供气量,最大时:36525+32000=68525
平均时:30186+32000=62186
根据所需压力及空气量,决定采用LG80型空压机15台,该型空压机风压50kPa,风量80 。正常条件下,13台工作,2台备用;高负荷时14台工作,1台备用。

第五节 二 沉 池
二沉池的池型是中心进水周边出水的辐流式沉淀池,其剖面图如下:

一、 参数的确定:
表面水力负荷q=1.2m3/(㎡•h),
二沉池个数n=4,
水力停留时间T=2.5h
二、 主要尺寸计算:
1. 池总表面积
2. 单池面积:
3. 池直径:
4. 沉淀部分有效水深
5. 沉淀部分有效容积: V=
6. 沉淀池底坡落差: 取池底底坡 i=0.05,则:

7. 沉淀池周边水深(有效)水深:
,满足规范要求6—12之间,
式中 为缓冲层高度,取0.5m;
为刮泥板高度,取0.5m
8. 沉淀池总高度: ,
式中 为沉淀池超高,取0.3m
为沉淀池中心斗高度,取1.73m。
三、 每池产生的污泥量
估计经过曝气池后污泥的SS去除率能达到80%,采用机械刮泥,所以污泥在斗内贮存时间约2h,并考虑到曝池回流比取最大值80%,则:

四、 贮泥斗贮泥量计算
泥斗容积用几何公式计算:
,
式中泥斗高

池底可贮存污泥的体积为:

共可贮存污泥的体积
>57.6 ,合要求。
五、 中心进水管的计算
单池设计流量: ,
中心进水管设计流量:

选用管径 ,
六、 进出水配水设施
进水采用进水管,进水竖井,稳流筒等设施;出水采用环形集水槽,以及出水溢流三角堰。
第六节 污泥处理
一、污泥处理工艺
典型的污泥处理工艺流程包括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污泥浓缩,主要目的是使污泥初步减容,缩小后续处理构筑物的容积或设备容量,第二阶段为污泥消化,使污泥中的有机物分解,使污泥趋于稳定;第三阶段为污泥脱水,使污泥进一步减容,便于运输;第四阶段为污泥处置,采用某种适宜的途径,将最终的污泥予以消化处置。以上各阶段产生上清液或滤液其中含有大量的污泥物质,因而应送回污水处理系统中继续处理。

以上是典型的污泥址理工艺流程。但由于各地的条件不同,也可采用一些简化流程。
当污泥果用自然干化法脱水时,可果用以下工艺流程

二、污泥浓缩池
污泥浓缩主要有重力浓缩,气浮浓缩和离心浓缩三种工艺形式。国内目前以重力浓缩为主,但随着氧化沟、A2/0 等污在处理新工艺的不断增多,气浮浓缩和离心浓缩将会有较大的发展。在此选用重力浓缩。
1. 设计参数:
二沉池剩余污泥量:691.2m3/d
含水率99.2%,浓度7875mg/l
浓缩后含水率96%浓度3937mg/l
二座浓缩池固体通量Nwg=55Kg
2. 设计计算:
(1) 每座浓缩池面积
设计泥量Qw=
A=
(2) 浓缩池直径
D= =
(3) 浓缩池工作部分高度
取污泥浓缩时间T=14h。则浓缩池工作部分高度
h1= =
(4) 浓缩池高度
设池超高0.5m。缓冲层高0.3m
浓缩池总高:
H=h1+h2+h3=2.3+0.5+0.3=3.1m
(5) 浓缩后污泥总体积:
V2=

第四章 污水厂总体布置
一、厂址选择

在城镇总体规划中,污水厂的位置范围已有规定。但是,在污水厂的具体设计时,对具体厂址的选择,仍须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和详尽的技术经济比较。其一般原则如下:
(1)厂址与规划居住区或公共建筑群的卫生防护距离应根据当地具体情况,与有关环保部门协商确定,一般不小于300m 。
(2) 厂址应在城镇集中供在水源的下游,至少500m。
(3) 厂址应尽可能少占农田或不占良田.便于农田灌溉和消纳污泥。
(4) 厂址应尽可能设在城镇和工厂夏季主导风向的下方。
(5) 厂址应设在地形有适当坡度的城镇下游地区,使污水有自流的可能,以节约动力消耗。

二、平面布置及总平面图
污水处理厂的平面布置包括处理构筑物、办公、化验且其他辅助建筑物,以及各种管道、道路、绿化等的布置。根据处理厂的规模大小,采用l:200-1:50比例尺的地形图绘制总平面图,管道布置可单独绘制。
平面布置的一般原则如下:
(1)处理构筑物的布置应紧凑,节约用地且便于管理。
(2) 处理构筑物应尽可能地按流程的顺序布置,以避免管线迂回,同时应充分利用地型,以减少士方量。
(3) 经常有人工作的建筑物如办公、化验等用房应布置在夏季主风向的上风一方,在北方地区,并应考虑朝阳。
(4 )在布置总图时,应考虑安装充分的绿化地带。
(5) 总图布置应考虑远近期结合,有条件时,可按远景规划水量布置,将处理构筑物分为若干系列,分期建设。远景设施的安排应在设计中仔细考虑,除了满足远景处理能力的需要而增加的处理池以外,还应为改进出水水质的设施安排场址。
(6) 构筑物之间的距离应考虑敷设管渠的位置,运转管理的需要和施工的要求,一般采用5-10m.
(7) 污泥处理构筑物应恩可能布置成单独的组合,以策安全,并方便管理。污泥消化池应距初次沉淀池较近,以缩短污泥管线,但消化池与其他构筑物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20m。贮气罐与其他构筑物的间距则应根据容量大小按有关规定办理。

1、水厂面积为380m*280m,
平面图采用1:1000比例。所有构筑物应在厂区的范围内。

三、高程布置
在整个污水处理过程中,应尽可能使污水和污泥为重力流,但在多数情况下,往往须抽升。高程布置的一般规定如下:
(1)为了保证污水在各构筑物之间能顺利自流,必须精确计算各构筑物之间的水头损失,包括沿程损失、局部损失及构筑物本身的水头损失。此外,还应考虑污水厂扩建时预留的储备水头。
(2) 进行水力计算时,应选择距离最长,损失最大的流程,井按最大设计流量计算。当有二个以上并联运行的构筑物时,应考虑某构筑物发生故障时,其余构筑物须负担全部流量的情况。计算时还须考虑管内淤积,阻力增大的可能。因此,必须固有充分的余地,以防止水头不够而发生涌水现象。
(3) 污水厂的出水管渠高程,须不受水体洪水顶托,并能自由进行农田灌溉。
(4)各处理构筑物的水头损失(包括进出水渠的水头损失) .

Ⅱ 浅析中小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论文

浅析中小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论文

1 前言

工业的发展推动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但同时也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其中水体污染是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世界各国对此高度重视,因而治理水污染成为环境保护重要的课题之一。为了更好的保护水环境,我国把城市给排水作为基本的建设项目给予大力支持,并制定了污水治理目标,从2000 年的处理率为25% 到2010 年我国的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了40%,在治理水污染方面已初见成效。同时要求各中小城市都要建设污水处理厂,在“十五”期间,我国对城市污水处理投资达到1200 亿元,其中中小城市的占有较大的比重。为取得更好的投资效益,根据中小城市的污水排放现状与城市建设特点,对如何改革污水处理设计工艺提出建议,以推动我国中小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 中小城市污水处理工艺设计应注意的问题分析

在中小城市污水处理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处理厂的数量、设计水量与水质以及明确处理标准等各种因素。

2. 1 确定数量

根据城市规模应布局几个污水处理厂,通常大、中、小城市都会建设大型集中型的污水处理厂,有利于减少建设与运行费用。

( 1) 厂址的选择与规划; 根据城市的发展规划,污水处理厂通常设在城市河流的下游地区,厂址远离城区,这样导致收集管网长度过长,配套太难,处理系统得不到合理的利用; ( 2) 发展趋势; 城市的发展对环境的要求逐渐提高,在别墅区以及一些普通小区都会兴建污水处理系统,这样一来,推动了污水处理厂的发展趋向小型化、分散化; ( 3) 整体规划; 由于水资源的污染,对再生水的利用率越来越高,集中水污染处理与再生水系统的投资大,操作起来相当困难。因此,在污水处理的过程中,污水厂的建设把集中与分散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污水的处理与再利用结合在一起,对污水处理厂进行布局,还要充分考虑对现有的管道系统、再生水回用系统、城市发展与规划等各种因素结合在一起,污水处理厂的布局根据要城市的需要进行合理布局。

2. 2 确定好水量和水质的参数及处理的标准

在污水处理设计的过程中,要对污水的水质与水量进行分析论证,这直接关系到污水处理厂的投资建设和运行费用。

( 1) 水量设计; 设计污水的水量应根据城市人口、城市经济发展与水平及城市的排水制度、工业废水的排放量、污水管道系统的建设程度、污水处理的规划年限等,把这些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之后,才能对污水处理厂的规模进行确定。

( 2) 水质设计; 污水的水质,这与城市的性质、经济发展的水平、工业水的性质、其他污染源及排水制度有关。因此,在对污水厂污水处理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污水浓度变化对实际运行造成的影响,参照同类城市污水处理变化的周期,对污水处理进行合理的分期,为了预防不可预测的因素,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也要进行分级建设,留出一定的余地,要充分考虑投资的合理性。

( 3) 污水处理的标准; 我国对污水处理有明确的规定,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水质应与水体环境、上下游水的用途及自净能力等使排出的水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在确定污水厂出水标准时,要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要充分考虑其建设、环境、经济以及发展等各种要素。通常来说对于经济发达城市,其城市建设快,对环境保护及水体要求较高,把水体标准作为污水处理后出水标准之依据来制定出水标准。

3 中小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改进措施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小城市污水的水量、处理标准都很好确定,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却存在很大的差异,究其原因,是我们在设计的过程中只根据理论知识和借鉴同等城市的经验,未能与实践相结合,缺乏对城市建设规划和管理之间的关联性的认识,缺乏对未来发展的认识,要建设具有系统性、科学性与合理性的污水处理厂,不但要遵循城市发展规划、水环境的保护要求以外,还要从以下几点进行改进。

3. 1 设计前的调查研究

在建设中小城市污水处理厂之前,要对该城市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搜集有用的资料,特别是对城市未来的发展与城市规划存在的矛盾。充分了解污水处理厂建设的配套排水体系及管网分布情况,了解城市功能以及排放水体的污染现状,才能确保处理厂的规划、设计具有合理性与适用性,不偏离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

3. 2 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设计要分级进行,要在总体规划上留有余地在中小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设计中,要具有科学性、合理性与发展性。随着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加快,我国城市的发展与建设突飞猛进,而在这一过程中,城市的规划与环境的保护跟不上城市发展之需要。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更加注重环境的保护,对水污染的治理提出更高的要求。因而,污水处理厂在建设设计的过程中,要分级、分段进行,根据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来扩大处理规模和提高处理标准,在设计的过程中,要留充分的余地,方便今后的扩展。同时,分期建设不能过于简单化,不仅要考虑建设上的分期,还要对处理分期进行考虑。结合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对不同时期的排放水量及水质进行综合分析,在前期出现的问题,在分期建设的过程中进行改善,使之污水处理系统更具合理性。

3. 3 污水处理厂的布局设计与方案要具灵活性根据污水的排放量与处理要求进行设计。首先可运用增加超越管,也就是污水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超越部分处理构筑物。也就是说,当污水的进水量小,污染程度低的时候,污水可直接流入曝气池中,越过初沉池,也可以经过初沉池之后直接排放,这样一来,不仅能达排放标准,还有效的减少运行费用。其次,灵活设计曝气池。在曝气池设计的过程中,可从推流、除磷、多点进水、脱氮以及完全混合等多种模式运行,进而增强处理系统的灵活性和处理能力。

3. 4 沉砂池与沉淀池的设计。

( 1) 沉砂池; 沉砂池的主要作用是把较大的无机颗粒从废水中分离出来,沉砂池一般都设计在沉淀池以及泵站之前,能有效的保护管道与机件,缓解沉淀池的负荷,同时也能使有机颗粒与无机颗粒相分离,方便分别处理。沉砂池的设计可根据水流方向进行分类,分为平流式和竖流式两种。其中平流式的分离效果更好,通常都采用这种模式,然而到了21 世纪,沉砂池逐步被曝气沉砂池所取代。曝气沉砂池的设计主要是在一侧通入穿气,这样一来,污水池的水就会旋转式的前流,进而产生横向恒速环流。其优点在于,通过对曝气量的控制,可对污水的旋流速度进行控制,除砂效果更具稳定性。不受流量变化的影响,还能对污水起到预曝气的作用。这种曝气作用使有机颗粒处于一种悬浮状态,通过砂粒间的摩擦能除去附着的有机物,便于提取出纯净的砂粒,同时还能改变废水的水质,使后续处理变得更加容易。

( 2) 沉淀池; 沉淀池的主要作用是根据重力沉降原理除去污水中的固体悬浮颗粒。沉淀池又可分为平流式沉淀池、竖流式沉淀池及幅流式沉淀池三种。根据处理的先后顺序又可分为初沉池与二沉池。初沉池主要对污水中的BOD 颗粒型物质和水中SS 进行去除,能有效减少生物处理单元的负荷。二沉池主要是进行水、泥分离,确保处理水能达标排放,同时还能浓缩污,确保向曝气池提供加流污泥等功能。

4 结语

总之,中小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设计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根据城市的经济条件、建设条件,确保污水工厂建设的合理性、科学性与前瞻性,同时还要确保工程的实适性与可操作性。污水处理工艺也要不断创新,才能实现城市与环境保护的同步发展。

;

Ⅲ 城市污水设计规范

3.0.1 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应符合城镇总体规划、给水排水和污水再生利用等相关专项规划。近期设计年限宜采用5年~10年,远期设计年限宜采用10年~20年。

3.0.2 应结合城镇水资源综合保护与开发,处理好城镇供水水源建设与开发利用污水资源的关系、污水处理排放与再生利用的关系,使城镇污水经过处理达到一定水质标准后得到充分利用。

3.0.3 确定再生水利用途径时,宜优先选择用水量大、水质要求相对不高、技术可行、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的用户。

3.0.4 应根据再生水水源、用户分布、水质水量要求及利用便利性,合理确定污水再生利用工程的建设规模、水质标准、处理工艺和输配水方式。

3.0.5 污水再生利用工程的设计应以水质达标、水量稳定、标识明确、供水安全为目标。

3.0.6 再生水用户可根据城镇污水再生利用专项规划并通过调查确定。

3.0.7 工程设计方案应通过综合技术经济比较,选择技术先进可靠、经济合理、因地制宜的方案。污水再生处理工艺设计宜通过试验或借鉴已建工程的运行经验进行。

3.0.8 应根据污水再生利用水源及用户位置,合理选择再生水厂厂址。

3.0.9 再生水厂选址在现有污水处理厂内时,应充分利用现有生产及附属设施。再生水厂与污水处理厂合并建设时,附属设施及附属设备应统一规划建设及配备。独立建设的再生水厂应根据再生水的水质目标以及处理工艺,合理设置附属设施及附属设备。

3.0.10 污水再生利用工程中构筑物的设计使用年限应大于50年,管道及专用设备的设计使用年限宜按材质和产品更新周期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构筑物设计应满足抗震、抗浮、防渗、防腐、防冻等要求。

3.0.11 再生水厂产生的污泥及浓缩废液应进行处理处置。

3.0.12 再生水厂应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设置安全、防爆、消防、防噪、抗震、卫生等设施。

3.0.13 应结合工程近期、远期规划,综合确定输配水管网的设计水量、水压和水质保障措施。个别要求更高的用户,可自行增建相应设施。

3.0.14 可能产生水锤危害的供水泵站及输配水管线,应采取水锤防护措施。

3.0.15 配水干管宜布置成环状管网。枝状管道末端应设置排水阀(井),并应考虑排水出路。

3.0.16 再生水供水配套设施及运营管理措施应根据再生水用水途径要求确定。

3.0.17 再生水厂供电系统设计应满足用户对供水可

Ⅳ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与设计方案

一、城市排水工程规划的内容及重要性

(一)排水工程规划的内容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 划定城市排水范围, 预测城市排水量, 确定排水体制, 进行排水系统布局;原则确定处理后污水、污泥的出路和处理程度;确定排水枢纽工程的位置、建设规模和用地。排水工程规划一般分为城市总体规划中的排水专项规划、某一规划区的总体规划中的排水专项规划和某一规划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

(二)城市排水工程规划的重要性

排水工程规划是一项系统工程,目的之一是通过规划在排水收集、输送、净化、利用和排放几个环节上的统一协调, 使各环节的排水设施建设工程规模适宜、投资合理, 运行中合理利用能源和资源。因此,城市排水工程规划是当地的排水工程设计的重要依据。

二、城市排水工程设计的原则与任务

(一)排水工程设计的原则

排水工程设计要在分析城市排水管线系统现状的基础上, 结合城市排水规划的相关技术指标, 计算城市排水管线的容量并提出具体要求; 落实上一层排水工程规划在规划区的城市排水设施数量、位置、规模和用地范围; 布置排水管线走向并计算管径或断面。

(二)排水工程设计的任务

城市排水是指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大气降水径流和其他弃水的收集、输送、净化、利用和排放。城市排水工程设计主要指建设在市政道路上, 用于收集、输送和排放城市雨水、污水的城市排水设施的设计。

三、城市排水工程规划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方案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涵盖在城市总体规划、控制过程规划和修建规划中,其作用是要指导下一层次的排水专业规划或排水工程设计。排水工程规划的根本任务是:分析区域现有排水系统情况;确定排水体制和划分排水区域;确定排水量预测方法和指标;进行排水量预测;进行排水系统布局;确定排水处理设施种类、数量、位置和用地;布置排水管道及进行相关计算等。

(一)城市排水规划不以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为依据,缺乏前瞻性

城市排水管网修建完成后,短的要服务十几二十年,长则达到三四十年。在这个期限内,城市居民用水、城镇人口密度、工业用水量标准、土地服务范围等指标都是应该充分考虑和在规划中有所体现的。很多城镇排水工程规划中的排水量预测都缺乏“超前量”,在初步规划时,只考虑了当时的需要,但不久后便发现规划有其发展局限性。好的排水规划是指导排水工程设计的,应及时进行编制或修编,同时应注意其时效性。

(二)市政排水体制不能“与时俱进”

排水系统的.体制一般分为合流制、分流制以及混合制。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建设日异月新,但很多老城区的居民生活污水、工矿生产废水和雨水大部分还是直接排入附近江河,给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改进方法有: (1)城区采用截流式合流制系统, 在两河岸边建造一条截污管(截流干

管),同时在截流干管处设置溢流井,并设置氧化沟和污水厂,污水经过处理后再排入江河;(2)城镇区域或开发区,一开始规划时就应采用完全分流制系统,将雨水、污水完全分开来设置管道,雨水排入邻近河流,污水则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再排入河流。但是在普遍提倡分流制排水系统的今天,也不能盲目规划、设计、施工,否则不但会导致工程造价攀高,也会给日后的维修和养护工作带来难度。必须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最经济可行、同时也满足城市发展需要的排水体制。

(三)城市排水管网规划未做到统筹兼顾

排水工程规划是动态的,在排水体制、排水量标准、排水主干管的定线工作完成以后,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局部调整,以便工程的具体实施。应做到使排水管网规划同城镇发展总体规划相一致和协调,同建筑规划、城市路网规划、地上和地下基础设施规划等相配合, 且规划服务年限稍长时, 排水体制、排水量标准预测都应留出富余之地。

四、城市排水工程设计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一个城市的排水工程设计是否合理关系到城市排水畅通、水环境治理、城市雨季的防涝度汛能力,是提升城市形象的关键。

(一)排水管网设计的前期调研工作不细致

城市新开发区、经济区域的排水工程设计依据的是该区域的排水特点,应调查该区域的雨水、生活和工业用水情况, 并做一个分析和预测,然后结合城市规划进行排水规划和设计。而老城区的排水改造问题离不开对管网设施的了解,应对要改造的区域进行充分的调研,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出现, 造成重复开挖、加大修复工作量。因此,在处理和补救城镇排水当务之急的同时,还应该从根本上调查分析排水不畅的原因, 做到治表还要治本。可采用科学计算分析与咨询有经验的给排水养护工人相结合的办法,如内窥摄像检测技术、综合观察判断路面裂缝情况、询问排水养护工人等。

(二)排水管网设计与排水规划结合不紧密

城市排水管网在设计、施工、养护、维修的过程中,应与竖向规划和排水专项规划紧密结合,从而避免出现排水管道管径、埋深等设计不合理的情况,避免造成排水管道频繁改造、道路重复开挖而增加投资。

对于道路排水设计,应将区域内雨水和生活、工业用水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设计,充分结合竖向规划并以上一层次排水专项规划作为指导,结合当地周围地面高程、排水要求、排水量标准控制、排水工程规范等来设计选择排水工程。

(三)市政排水管网设计参数不合理

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1)管网布置走向无法适应现代排水工程规划和设计, 排水管管径和坡度偏小,埋深太浅,与其他市政管线(电力、通信、自来水、天然气、热力系统等)的水平间距过小,因管渠内底标高过低或过高而与管道上下游段的管网无法衔接等。(2)很多城镇老区,由于使用年代过久,采用混合制排水,雨水和污水未经处理就一起排到天然水域,给环境造成污染;(3)排水管网设计是根据现有排水设施情况确定的管道布置走向、水平间距、埋深和管径大小,明显与现代城市的大规模发展不适应,会给其他市政管线造成影响,且每逢雨季城镇低洼处必定内涝。

为克服上述问题,在进行市政排水管网设计时应做到:(1)对旧城镇的排水管网进行调查,摸清其布置和走向,确定合流管道、雨水管道和污水管道的位置,在新管网设计时做好衔接和平面布置工作。(2)根据上中游排水和一定“超前量”来预测排水量的大小,做到新设计的中下游管网的直径尽可能大些,且适当加大管道走向坡度,在满足顺畅排水需要的同时,也给将来的排水工程留出“余地”。(3)市政管线从上至下的一般顺序依次为电力、通信、煤气、给水、热力、雨水、污水,注意新设计排水管网的合理埋深,因为太浅势必会给其他市政管线造成影响甚至破坏,且会造成排水不畅,而太深则地表开挖深度增加,支护工程量加大,施工难度和造价也会增加,故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一个经济可行而又合理方便的埋深。(4)注意排水管网与其他市政管线的合理水平间距,避免出现雨水检查井与污水管道相互冲突的情况。

(四)城市排水设施建设滞后和排水能力逐渐下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和规模正在迅速扩大,城市路网和建筑群也在快速发展,而往往因为服务年限、意识、施工影响城镇居民生活等原因造成排水工程建设滞后于上述地方建设,这不仅给环境带来污染,而且也使得原有管网已不适应于现代城镇的发展需求,管网内淤积严重, 排水能力下降,逢雨必涝。应在城镇迅速发展的今天加快城市排水设施的建设,改造和维护老城区排水设施,在城市排水工程专项规划指导下进行排水工程设计,减少水资源污染,提高居民环保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城镇排水顺畅,逢雨不涝,提升整体城镇环境形象。

(五)城市排水设施选材设计不当

在排水管道接口的选择上,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柔性接口(橡胶圈、沥青油膏、石棉沥青卷材)、刚性接口(水泥砂浆、钢丝网水泥砂浆抹带)或是半柔性接口(石棉水泥)。比如对于接口要求强度较高、严密性和闭水性较好的污水管道宜采用柔性或半柔性接口。另外,环刚度的选择也很重要,它决定了排水管能否在外压负载的条件下安全畅通地排水,一般尽可能地选择高环刚度的塑料埋地排水管,铸铁管、混凝土管、陶制管的环刚度和强度较好,但防腐性能很差,且后两者易破碎和渗漏;而柔性管(塑料管,如UPVC管、PE管等)正好与上述刚性管相反。选择刚性大, 且同时耐腐蚀和经济的管材也是关键所在。

五、结语

城市排水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各级规划中都涉及到排水工程这部分内容。它具有工程规模大、投资额大、施工难度大、工期长等特点。按一般工程的设计经验,城市排水工程的工程费用约占城市市政道路工程总费用的30%, 因此,做好城市排水规划与设计,确保排水规划更加科学合理地执行, 将为设计者提供便利的条件。对建设一个良好的人居环境意义重大,特别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城市建设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提倡省地节能的理念,力求为城市健康成长提供美好蓝图。

Ⅳ 给水排水设计都需要些什么规范

一、规范、规程、标准类
执业资格适前十公布1、室外给水设计规范(-2006)
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6、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5年版
7、建筑中水设计规范(GB50336-2002)
8、游泳池和水上游乐池给水排水设计规程(CECS14:2002)
9、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97)
10、工业循环水冷却设计规范(GB/T50102-2003)
11、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50050-95)
12、工业用水软化除盐设计规范(GB/T50109-2006)
13、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219-95)
14、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1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16、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
17、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93-93) 1997年版
18、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年版
19、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20、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1-2005)
21、管道直饮水系统技术规程(CJJ110-2006)
22、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CJ3020-93)
23、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24、饮用净水水质标准(CJ94-2005)
25、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2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27、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
28、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分类 (GB/T 18919-2002)
29、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 (GB/T 18920-2002)
30、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景观环境用水水质 (GB/T 18921-2002)
31、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GB50335-2002)
3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33、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50400-2006)
二、设计手册类
1、严煦世等主编《给水工程》(第四版)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
2、孙慧修主编《排水工程(上册)》(第四版)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
3、张自杰主编《排水工程(下册)》(第四版)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
4、王增长主编《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第五版)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
5、核工业第二研究设计院主编《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2册)建筑给水排水》(第二版)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
6、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主编《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3册)城镇给水》(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
7、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主编《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4册)工业给水处理》(第二版)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
8、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主编《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5册)城镇排水》(第二版)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
9、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主编《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6册)工业排水》(第二版)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
10、中国市政工程东北设计研究院主编《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7册)城镇防洪》(第二版)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
11、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等编《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给水排水》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年
12、黄晓家等主编《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手册》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

Ⅵ 医院污水处理设计方案(详细讲解步骤,要求和规格)

1、设计依据

·GB18466-2005《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 GBJ15-188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 给水排水标准规范实施手册;

·室外排放设计规范(GBJ14-87);

·环境噪声标准(GB5096-93);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农田灌溉用水水质》(GB 20922-2007);

·我公司所完成同类工程所取得的实际经验和实际工程参数;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设计原则

1)严格执行国家现行的环保技术标准、规范,遵守国家和地方环保的有关法律、法规;

2)选用先进、合理、可靠的处理工艺,在确保处理排放达标的前提下,做到操作简单、管理方便、占地小、投资省、运行费用低;

3)本工程系环境工程,尤其要注意环境保护,避免和减少二次污染。要求改善劳动卫生条件,贯彻安全生产和清洁文明生产的方针;

4)为了提高污水处理站管理水平,设计采用的自动化程度较高,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低;

5)合理选用优质配件,降低能耗,提高工作效益和使用寿命,降低成本;

6)在工艺设计时,有较大的灵活性,可调性,以适应水量、水质的周期变化。采用一套污水处理设施,以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可变性;

7)采用污泥前置回流硝解工艺,以降低污泥产生量;

8)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有效地利用空间。

3、设计范围

医疗污水处理设备系统从调节池出水口至排放出水口内的工艺、结构、设备、电气与自控等。不包括土建工程的施工、处理站外输送管道、装饰工程、暖通和消防等。我厂提供土建基础设计方案图纸资料。

污水处理站的设计主要分为污水处理和污泥处理及处置两大部分。

a)污水处理

调查研究污水的水质水量变化情况,选择技术成熟、经济合理、运行灵活、管理方便、处理效果稳定的方案。

b)污泥处理与处置

通常小型的污水处理站污泥处理有两种方法:一是污泥浓缩机械脱水处理;二是污泥干化处理。考虑污泥浓缩机械脱水处理业主投资大,而污泥浓缩干化处理对周围卫生有影响。由于本工艺中设有污泥消化系统,产生污泥量极少,为此,本工程产生的污泥进入污泥浓缩池只作简单的浓缩处理后,采用粪车抽吸外运。

第三章 污水来源、性质、水量、水质排放标准及设计规模

1、污水来源

本污水处理系统的污水主要来源医疗废水及生活废水。该废水经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排放到城市管网。

2、污水性质

典型的医院综合医疗和生活污水。

3、污水水量

根据院方提供的资料,最大污水排放量大于等于30T/D,处理能力按1.5 m3 / h设计。

Ⅶ 污水处理池设计方案有什么规范和依据

太多了。

一、环境手册类有:
1.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主编:《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5册)-城镇排水》(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
2.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主编:《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6册)-工业排水》(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
3.上海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主编:《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9册)-专用机械》(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
4.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主编:《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11册)-常用设备》(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
5.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院主编:《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12册)-器材与装置》(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
6.北京水环境技术与设备研究中心等主编:《三废处理工程技术手册(废水卷)》。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年。
7.张自杰主编:《环境工程手册—水污染防治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
二、基本环境标准与规范类
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2.《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
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4.《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
5.《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6.《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544-2008)
7.《纺织染整工业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 471-2009)
8.《污水海洋处置工程污染控制标准》(GB18486–2001)
9.《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
10.《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GB50335–2002)
1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12.《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维护及其安全技术规程》(CJJ60–1994)

三、其它供参考的规范和标准:
1. 杂环类农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523-2008)
2. 制糖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9-2008)
3. 发酵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3-2008)
4. 化学合成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4-2008)
5. 提取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5-2008)
6. 羽绒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1-2008)
7. 中药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6-2008)
8. 混装制剂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8-2008)
9. 生物工程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7-2008)
10. 淀粉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1-2010)
11. 酵母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2-2010)
12. 油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3-2010)
13.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排放标准 (CJ3025-1993)
14. 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
15.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分类(GB/T18919-2002)
16.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
17.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18921-2002)
18.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工业用水水质(GB/T19923-2005)
19.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农田灌溉用水水质(GB20922-2007)
20.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1993)
21.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 混合填埋泥质(CJ/T 249-2007)
22.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单独焚烧用泥质(CJ/T290-2008)
23. 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O-2008)
24. 合成革与人造革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2-2008)
25. 铝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5-2010)
26. 陶瓷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4-2010)
27. 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6-2010)
28. 镁、钛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8-2010)
29. 铜、镍、钴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7-2010)
30. 含油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58O-2010)
31. 氧化沟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578-2010)
32. 膜分离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579-2010)
33.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577-2010)
34. 厌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576-2010)
35. 酿造工业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575-2010)
36. 电镀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02-2010)
37. 制革及毛皮加工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03-2010)
38. 屠宰与肉类加工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04-2010)
39.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05-2010)
40. 污水混凝与絮凝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06-2010)
41. 污水气浮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07-2010)
42. 污水过滤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08-2010)

Ⅷ 您觉得污水处理厂该怎样设计建造最靠谱

不同的污水处理厂,差别很大吧。化工,生活污水,石材污水。。。。。还是要根据具体的污水的类别来确定。

Ⅸ 城市给水处理系统如何能保证系统长期稳定自动化运行关键点在哪

1.中电环保(300172):中电环保是南京本地污水处理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工业水处理研发设计、设备系统集成、工程承包及技术服务的高科技环保企业,公司主要核心产品为凝结水精处理、给水处理、废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等工业水处理系统设备。 2.碧水源(300070):碧水源是一家以再生水业务为主的污水工程企业。5月份公司设立了云南水务产业发展,凭借合作方的实力拿下云南水务市场的半壁江山。今年7月份,公司与三菱合建100万平方米/年的微滤膜生产线。这次合资一方面大大提升了碧水源的膜生产能力,另一方面有望提升其膜的品质,为其开拓工业水净化、市政供水、垃圾渗沥液处理等新市场具有战略意义。 3.首创股份(600008):首创股份以高碑店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资产和10亿元作为出资(合计19.7亿元)设立北京京城水务有限责任公司(现注册资本402084万元,占51%股份),污水处理能力120万吨,占北京市目前总处理能力的近80%,是目前国内污水处理能力最大的公司,公司签署了北京东坝污水处理厂(一期)项目,该项目一期设计日处理污水能力2万立方米。 4.兴蓉投资(000598):兴蓉投资是西部地区供排水一体化的大型集团,是成都地区最主要的污水处理企业。业务区域立足成都,面向全国,已成功拓展至西安、兰州、银川、深圳、海南等地。公司2010年、2011年连续两年蝉联全国“环境企业竞争力大奖”,并被中国水网评为“2011水业十大影响力企业”。 5.中原环保(000544):中原环保主营业务为城市污水处理和城市集中供热,所经营的业务具有较强的区域性,主要经营区域为郑州地区,在该地区市场的占有率为污水处理50%、热力供应40%。公司在保证两大主业稳定运行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上市公司投融资优势,积极投资地方公用事业,较好地服务了社会民生和城市建设,为郑州市及周边地区的污水处理和城市集中供热工作作出了较大贡献。 6.创业环保(600874):创业环保是国内以污水处理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公司拥有纪庄子、东郊等多家污水处理厂和国内最好的污水处理研究中心,已形成了从研究设计到施工再到运营的污水行业完整的产业链。公司的污水处理能力已合计达到149万立方米/日,使天津城区污水集中处理率超过了80%。2003年公司开始开拓外埠市场,2004年公司打入湖北赤壁水务市场,2005年又成功开发云南曲靖、江苏宝应、湖北洪湖水务市场,2006年,公司又先后进入浙江杭州和山东文登的水务市场,2007年,公司通过西安项目成功打开了西北水务市场,2008年,公司又成功进入河北安国水务市场,逐步形成了华北、中南、云贵、江浙、西北等开发区域,实现了以点带面的全国化市场开发新格局。 7.万邦达(300055):万邦达是为煤化工、石油化工、电力等下游行业大型项目提供工业水处理系统全方位、全寿命周期服务的工业水处理专业服务商。公司拥有行业内最顶尖的设计师、项目经理与工程师团队,致力为客户的水处理系统提供优质完善并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和创新技术,对给水、排水、中水回用及水系统运营整体统筹,以专业技能节省水资源、土地资源,并降低系统运营成本,全面掌握了水处理系统给水、排水、中水回用专业技术能力,具备较强的综合实力和统筹能力。 8.南海发展:南海发展正在运营及已建成具备运营条件的污水处理项目设计规模55.8万吨/日,2010年3月,公司向全资子公司瀚蓝环保投资公司增资3800万元至3.88亿元;瀚蓝环保投资公司受让公司所持九江污水100%股权、丹灶污水100%股权,美佳污水98.33%股权。 9.航天长峰(600855):北京航天长峰股份有限公司长峰弘华环保公司作为环保行业的专业化总承包公司,可从事环保工程项目的投资运作,环保工程项目的科研与技术开发,环保工程项目的咨询与论证,环保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技术咨询、工程设计,环保工程项目的总承包等。多年来,我公司积极参与了国内几座大型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和垃圾转运站等工程项目的设备供货及工程总承包工作,并进行了专业技术指导及运行管理。近年来,在自主研制开发的基础上,结合国外先进的水处理工艺,将先进技术与航天科技(000901)优势相结合,我公司开发出一系列污水处理工艺及专用设备,在城市污水处理工程当中得到推广和应用。经过多年来的不断发展,我们已成为国内同行业最具竞争力的环保企业之一。 10.巴安水务(300262):巴安水务从事环保水处理业务,为电力、石化等大型工业项目和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等市政项目提供持续创新的智能化、全方位水处理技术经济解决方案。 11.重庆水务(601158):重庆水务拥有10年以上污水处理经验,技术实力雄厚,自来水生产和污水处理工艺技术总体上达到国际或国内先进水平,拥有一套完整水质检测和监测系统,并被授权设有国家水质监测中心重庆市水质监测站。 12.武汉控股(600168):2008年底武汉控股收购武汉市城市排水发展有限公司沙湖污水处理厂二、三期资产,污水处理能力由5万吨/日扩大到15万吨/日。公司是武汉市城建系统进行股份制改造的第一家上市公司,主营业务为城市给排水、污水综合治理、道路、桥梁、供气、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和经营管理。 13.力合股份(000532):力合股份持有珠海力合环保有限公司,该公司主要从事污水处理,属公共设施服务业,并获得了承接珠海市政府授予的污水处理项目特许经营权。 14.中山公用(000685):中山公用拥有中山市污水处理公司100%股权,该公司主营工业、生活污水处理;其他环境污染检测,是一家以公用事业经营管理和环保与能源设备制造业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拥有9家全资公司、2家合作公司、8家参控股公司,供水覆盖面积约1575平方公里,管道长度达4380公里,日供水能力达205万立方米,日污水处理能力达50万立方米。

Ⅹ 《某城市给水处理厂工艺设计》设计水量4.2万 谢大家急用!!!

参考镇江自来水公司

阅读全文

与城市给水处理厂方案设计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误喝5克除垢剂的水 浏览:343
树脂饰品设备 浏览:994
污水处理厂毕业设计日志 浏览:97
飞利浦gc2046除垢冲不出水 浏览:548
污水厂先进班组资料 浏览:898
污水处理有哪些污泥 浏览:944
超量排放废水如何处罚 浏览:50
机油泵滤芯在哪里 浏览:907
老房子卫生间污水排到哪里 浏览:300
ro反渗透膜好坏判断 浏览:902
武威纯净水哪个牌子好 浏览:281
反渗透在国外怎么样 浏览:968
净化器什么牌子好又实惠 浏览:805
玻璃水垢除垢剂哪家管用 浏览:944
茶壶如何除水垢 浏览:438
污水处理厂发酵废气有哪些 浏览:675
油田废水处理多久结算 浏览:733
纯水处理工艺ppt 浏览:737
净水器伴侣进出水口接哪个管 浏览:43
韩派净水器哪个品牌好 浏览: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