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R膜技术原理
膜生物反应器技术是一种将高效膜分离技术与传统活性污泥专法相结合属的新型高效污水处理工艺,膜生物反应器因其有效的截留作用,可保留世代周期较长的微生物,实现对污水深度净化,同时硝化菌在系统内能充分繁殖,硝化效果明显,对深度除磷脱氮提供可能。
MBR技术是以膜组件取代传统生物处理技术末端二沉池,
在生物反应器中保持高活性污泥浓度,提高生物处理有机负荷,从而减少污水处理设施占地面积,并通过保持低污泥负荷减少剩余污泥量,主要利用膜分离设备截留水中的活性污泥与大分子有机物。因此,具有高效固液分离性能,同时利用膜的特性,使活性污泥不随出水流失,在生化池中形成8000
~ 12000m/L超高浓度的活性污泥浓度,使污染物分解彻底,出水水质良好、稳定,出水细菌、悬浮物和浊度接近于零。
② 某生活污水MBR膜处理方案每天200吨介绍
MBR膜工艺的处理系统
MBR污水处理系统通常包括调节池、生物曝气池内和清水池三个容部分。
污水经格栅除去大颗粒杂质,进入调节池,由污水提升泵进入好氧反应池去除氨态氧(当污水中的氨态含量较高时,建议采用兼氧反应池),然后进入膜生物曝气池,在膜生物反应器中,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被微生物降解,生成COD达标的水,再由表面有大量微孔的分离膜处理后的水与池中的微生物分离。
处理后得到的中水,储藏在中水池中,中水池的中水除了可以回用外,还用于膜组件的反冲洗,为了防止藻类和细菌生长,在中水池中应定期投放少量药剂。
③ MBR膜污水处理设备是怎么处理污水的呢
在传统的污水生物处理技术中,泥水分离是在二沉池中靠重力作用完成的,其专分离效率依赖于活性污属泥的沉降性能,沉降性越好,泥水分离效率越高。而污泥的沉降性取决于曝气池的运行状况,改善污泥沉降性必须严格控制曝气池的操作条件,这限制了该方法的适用范围。由于二沉池固液分离的要求,曝气池的污泥不能维持较高浓度,一般在1.5~3.5gL左右,从而限制了生化反应速率。水力停留时间(HRT)与污泥龄(SRT)相互依赖,提高容积负荷与降低污泥负荷往往形成矛盾。系统在运行过程中还产生了大量的剩余污泥,其处置费用占污水处理厂运行费用的25%~40%。传统活性污泥处理系统还容易出现污泥膨胀现象,出水中含有悬浮固体,出水水质恶化。
MBR工艺通过将分离工程中的膜分离技术与传统废水生物处理技术有机结合,不仅省去了二沉池的建设,而且大大提高了固液分离效率,并且由于曝气池中活性污泥浓度的增大和污泥中特效菌(特别是优势菌群)的出现,提高了生化反应速率。同时,通过降低F/M比减少剩余污泥产生量(甚至为零),从而基本解决了传统活性污泥法存在的许多突出问题。
④ 克服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技术瓶颈的技术
目前,工业废水回用技术大多采用砂虑、活性炭吸附技术,滤速慢、占地面积大、过滤精度低,对有机物除去效率低,出水仍有一定浊度,不能满足回用要求;有的企业直接在污水处理系统中采用MBR工艺,虽然污水处理效率有所提高,但受污水处理系统生物量限制,对有机物的除去有都有一定的局限,也不能较好的满足回用要求;如果采用微滤、超滤和反渗透处理系统,虽然大大降低出水浊度,去除污水中TDS,但由于前段污水处理中的COD较高,水体中有机物对微滤、超滤和反渗透影响大,膜系统运行还不到3个月就全面个堵塞,极大降低膜处理系统运行效率,投资和运行费用也很高,全面推广还有一定限制。
工业废水回用,过滤技术是关键,而过滤系统能否持续稳定运行,水体有机物含量是关键,在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出水COD和浊度,无论是直接回用,还是作为后续超滤和反渗透的预处理工段,都是十分重要的节点,也是工业废水回用的技术瓶颈。
膜生物流化床(MBFB)工艺以生物流化床为基础,以粉末活性炭等介质为载体,结合无机陶瓷膜固液分离技术,是普通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相结合的废水生化处理技术。生物流化床反应器集载体的物理吸附、微生物降解和膜的高效分离作用为一体,使有机物和载体曝气条件下充分地传质、混合,载体对有机物、微生物和溶解氧进行吸附、富集、水解、氧化分解,最后利用陶瓷膜分离系统将水和吸附了有机物的载体等悬浮颗粒分开,通过错流过滤,进一步净化污水,使其达到中水回用标准,研究表明,MBFB能有效除去微污染水体中氨氮、COD和其它难降解小分子有毒有机物等。
⑤ 膜生物反应器是如何处理污水的
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MBR)为膜分离技术与生物处理技术有机结合之新型态废水处理系统。以膜组件取代传统生物处理技术末端二沉池,在生物反应器中保持高活性污泥浓度,提高生物处理有机负荷,从而减少污水处理设施占地面积,并通过保持低污泥负荷减少剩余污泥量。主要利用膜分离设备截留水中的活性污泥与大分子有机物。膜生物反应器系统内活性污泥(MLSS)浓度可提升至8000~10,000mg/L,甚至更高;污泥龄(SRT)可延长至30天以上。
膜生物反应器因其有效的截留作用,可保留世代周期较长的微生物,可实现对污水深度净化,同时硝化菌在系统内能充分繁殖,其硝化效果明显,对深度除磷脱氮提供可能。
一、CCAS处理技术
即连续循环曝气系统工艺(Continuous Cycle Aeration System),是一种连续进水式SBR曝气系统。污水处理工艺CCAS是在SBR(Sequencing Batch Reactor,序批式处理法)的基础上改进而成。CCAS污水处理工艺对污水预处理要求不高,只设间隙15mm的机械格栅和沉砂池。生物处理核心是CCAS反应池,除磷、脱氮、降解有机物及悬浮物等功能均在该池内完成,出水可达标排放。
污水处理工艺CCAS上独特的优势:
(1)曝气时,CCAS污水处理的污水和污泥处于完全理想混合状态,保证了BOD、COD的去除率,去除率高达95%。
(2)“好氧-缺氧”及“好氧-厌氧”的反复运行模式强化了磷的吸收和硝化-反硝化作用,使氮、磷去除率达80%以上,保证了出水指标合格。
(3)沉淀时,整个CCAS反应池处于完全理想沉淀状态,使出水悬浮物极低,低的值也保证了磷的去除效果。
CCAS污水处理工艺的缺点是各池子同时间歇运行,人工控制几乎不可能,全赖电脑控制,对处理厂的管理人员素质要求很高,对设计、培训、安装、调试等工作要求较严格。
二、连续微滤技术
采用超微滤膜对液体进行选择性过滤分离,在操作压力范围下对液体混合物进行截流而达到分离、浓缩、净化的目的。连续超微滤技术受到市场和用户的广泛关注及使用,为一成熟技术。聚丙烯中空纤维膜元件在净水领域、河川水、深井水及工业制程浓缩的处理有丰富的经验。膜系统中原水在膜外侧,净化水走膜内侧,回流比高,水在膜管内的流速大,有利于减小膜污染。同时采用气水混合反洗工艺,通过空气对膜表面的擦洗,能够有效的保护膜元件,膜清洗效果好,可有效去除水中的细菌、微生物和悬浮物等杂质,出水浊度近于零....
可作为RO、NF的前处理,可使RO、NF进水的SDI≦2,大大的延长了RO、NF膜元件的使用寿命,确保膜系统的长时间的稳定运行。
线上清洗,结合膜材料的优良机械性能,可采用气水反冲洗技术和错流工艺,占地面积小。
传统的方法需要复杂的工艺处理才能达到RO、NF进水的要求,CMF只需一步过滤就可得到高品质的预处理水,直接作为RO、NF的进水,产水率95%以上。
⑥ 在膜生物反应器mbr 工艺中,影响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有哪些因素影响MBR膜处理能力?
污泥浓度(MLSS)的影响:蔡岚岚等对污水处理厂好氧池与膜池中MLSS的变化及同期COD和NH3-N的去除效果的研究表明,尽管进水水质波动较大,但是MBR处理系统的出水水质非常稳定,对COD和NH3-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1.9%和98.1%。这是因为MBR反应池内维持了较高的污泥浓度,好氧池的平均MLSS为8.4g/L,膜池的平均MLSS可高达10.23g/L以上。随着MLSS的增高,微生物量也就增加,对水质水量的变化适应能力加强,抗冲击负荷能力变强。
COD负荷的影响:由于MBR出水水质稳定,所以其动力学参数COD污泥负荷和容积负荷随进、出水的COD浓度变化而变化。郑祥等对毛纺废水处理的实验研究表明,在系统运行初期MLSS仅为0.32g/L,污泥负荷高达3.71g/(kg·d),系统出水COD在15~45mg/L之间,对COD的平均去除率达90%左右;系统运行10d后,MLSS升至0.9g/L,COD污泥负荷降至1.40kg/(kg·d);系统进入稳定运行期,COD污泥负荷一般在0.60~1.80kg/(kg·d)之间,此时出水的COD值<25mg/L,对COD的平均去除率92%。在系统的稳定运行期,由于进水COD的波动而污泥负荷曾一度升至5.85kg/(kg·d),但出水水质和各项指标的去除率并无大的变化,表明MBR系统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负荷的能力。
温度的影响:温度对微生物及其酶的活性都有很大的影响,温度的改变不仅影响生化反应的速度和平衡等,而且还影响微生物及其酶系统的种类,从而产生不同类型的生化反应。邵文妹对MBR运行效果的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表明,膜生物反应器中,只要污泥浓度在3600mg/L以上,污泥浓度的高低不再是缓冲低温对MBR处理效果的影响因素,反而高污泥浓度的反应器,当温度由低温恢复到25℃左右时,NH3-N和TN的去除率下降,并且NH3-N的去除率恢复也很慢。温度对有机物的去除影响不是很大,因为城市污水处理中一个基本的基质去除机理,是活性污泥对悬浮状态和胶体状态的有机物的“捕集作用”,它是一个一般不受温度影响的物理现象。低温下的氨氮去除率为41.63%~61.86%,说明低温对氨氮的去除有很大的影响,这是因为在低温下,硝化细菌和亚硝化细菌的活性很低,硝化能力不强造成的。
pH的影响:在MBR工艺中,pH的降低,对COD的去除率影响不是很大,但对NH3-N的去除率影响很大。江军对制药、制革混合废水的脱氮效果研究表明,在活性污泥正常生理活动的pH指范围内(6.5~8.5),当MBR膜池的pH控制在7.0~8.5之间时,好氧硝化菌与异养硝化菌的生长受到抑制;当pH控制在6.0~7.0之间时,这两种硝化细菌生长良好,特别是当pH控制在6.0~6.5之间时,这2种硝化细菌生长最为旺盛,氨氮的去除效果最好。
⑦ 什么是RO膜水处理
ro膜是反渗透膜,你所说的这套工艺应当是MBR工艺即膜生物反应器,这套系统的出水处理效果优秀,是一套很好的工艺,但是初次投资大,一般小型污水处理用的不多。
⑧ 膜反应器应用在污水处理厂多久更换一次
目前行业内对于膜寿命的定义仍未统一。有关文档规定在设计运行条件下,膜元件使版用寿命不低于3 年。当权膜的运行时间达到规定的使用寿命或在使用中造成损坏,化学清洗不能恢复其功能时,应对膜进行更换。各膜生产商对膜寿命的判断通常以膜系统的产水量或产水水质不能满足用户要求为准。
⑨ 常用几种膜分离法污水处理方式
常用来的几种膜分源离法污水处理方式:
一、超滤膜分离方法。根据分子的形状和不同性质利用大气压力的作用,将其进行有效的筛选和分离。这项技术通过我国的多年研究和使用,除污效果显著,能有效的对污水中的bing原体进行处理。因此超滤膜分离技术在我国各项污水处理中得到广泛的使用。
二、纳滤膜分离方法。在20世纪70年代的中后期形成的纳滤膜分离技术就是在保证无机盐分离时不受电势和化学梯度的影响,通过(实际压力小于或等于1。5MPa)的作用将直径大约为1纳米的分子进行有效的筛选和分离,从而达到污水处理的效果。
三、液膜分离方法。在20世纪60年代被提出一直到80年代中后期才被广泛应用的液膜分离技术,分为乳状液膜和支撑液膜,其中乳液液膜在污水处理技术中被广泛应用。第四、膜生物反应器。就是原水在进入生物反应器与生物发生充分反应之后,利用循环泵,使水流经膜组件,水得到排放的同时生物相又重新流入生物反应器,该技术是通过把膜件与生物反应器进行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新型去污技术。
⑩ mbr膜生物反应器对废水处理有什么作用
MBR膜生物反应器是一种将高效膜分离技术与传统活性污泥相结合的高效污水处理工艺。
膜生物反应器的作用就是实现固液分离,用膜组件代替二沉池,大大提高了固液分离的能力,容积负荷大幅提高,出水水质好。
优点详见: www.china-membrane.com 或电子邮件联系:[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