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国核电站污水怎么处理
核电站污水含有的污染成分主要是放射性物质。
放射性物质是以离子形式存在的,因此,其污水处理方法主要是通过离子交换的方式,有专用的核级离子交换树脂。饱和后的离子交换树脂填埋处理就可以了。
⑵ 中国核电站的废水怎么处理
田湾核电站含油废水处理系统是该电站的重要配套工程,担负着处理核岛及常规岛区所排放含油废水的任务。其设备主要安装在BOP南区污水处理站含油废水处理厂房内,该厂房为砖混结构,面积约150m2(包括除油调节池面积),工程总造价约40万元,其中设备造价约30万。
设计布置了两套含油废水处理设备,每套设备的处理能力为15m3/h,单套系统可独立运行,互为备用。含油废水经过该套设备处理后直接达标排放,分离出的废油收集至废油箱,定期清理。
1、含油废水的来源及特点
1.1含油废水的来源
本项目含油废水的来源为:(1)汽轮机、发电机及补水泵的油系统,以及汽轮机厂房内的凝汽器泵房油系统;(2)柴油发电机组、燃料及润滑油系统;(3)有可能发生油喷溅和泄漏的房间地面排水;(4)应急排油以及室外变压器雨水坑的雨水;(5)电缆房间以及阻燃电缆的电缆通道等灭火后排水。
1.2 含油废水的特点
(1)油种类多:包括有润滑油、各类机油、尽缘油(如变压器油、电缆油)等。
(2)水质水量变化大:电站运行时油质量浓度不高,即油≤100mg/L;悬浮物为SS≤200mg/L;大修时,油质量浓度较高,达1000mg/L以上,悬浮物浓度也较高。正常工况下,含油废水最大日排水量为100m3;极限情况(电器厂房火灾),含油废水最大日排水量为160m3,最大小时排水量为50m3。
2、工艺流程及出水排放标准
2.1 工艺流程
含油废水处理系统设计工艺流程见图1。
废水首先进进格栅以往除废水中的漂浮物,再汇人调节池,以调节水量和均化水质,后由潜污泵提升至同向流隔油池,往除废水中的分散油,而后通过加压泵提升至高效油水分离器,深度除油,分离后的油进进废油箱,出水则达标排放。
2.2 出水排放标准
出水水质达到《国家污水综钠瞰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SS≤30mg/L,油类≤5mg/L。
3、主要设备及构筑物
3.1调节池
主要用于调节水量和均化水质,为钢混结构,有效容积为160m3,设计水力停留时间为24h,池内置提升泵及回流设施,单套系统设提升泵2台(1用1备,Q=17m3/h,H=8.0m,N=1.6KW。
3.2 同向流隔油池
主要用于往除废水中的分散油。其原理为油水在斜板中向上流的过程中,由于油水密度差,油浮在水面上,靠斜板底面,水在下面,这样通过一系列的集水设备,使下面的水流出设备外,油浮于设备上方。油通过集油管,流人浓缩池中,浓缩后排出,从而达到油水分离的目的。
该套设备由江苏鹏鹞团体有限公司提供,型号GYT—15(共2台),规格尺寸1.7m×l.05m×l.6m,Q235钢制。
特点:处理效率较高(对含油废水含油浓度较高时,即含油质量浓度≥1000mg/L时处理效果较好)、处理量大、无能耗、无运行用度、自动运行、维护简单、占地面积小等。
3.3 高效油水分离器
废水经螺杆泵加压进进油水分离器,首先经前级过滤装置过滤,降低废水悬浮物后进进粗粒化处理和吸附聚结处理。该处理装置将强化重力分离、粗粒化、吸附聚结处理工艺过程有机地组合在一钢质圆筒形整体结构中,与输液泵、过滤器组合成处理装置。含油废水'>含油废水经亲油性滤芯过滤,油粒在滤芯上吸附聚集成大油滴上浮至集油腔,定期排出,出水则排放。
该套设备由江苏鹏鹞团体有限公司提供,型号GJSZ—15B(共2台)。配套4台螺杆泵(型号为1G58—1—Ⅱ,功率为7.5kW),2台进水泵,2台反冲洗泵,以及功率为6.0kW的电加热装置。
特点:该套设备具有结构紧凑、占地少、安装调试简单、全自动运行、维护治理简单、分离效率高、能耗低等优点;同时,由于其处理工艺充分利用了重力分离特性因素,因此,对各种处理难度较高的含油废水'>含油废水工况具有较广泛的适应能力,完全适用于不含表面活性剂的各类机油、尽缘油、润滑油、动植物油及部分重油等油品的含油废水处理。
3.4运行控制
该套含油废水处理系统控制采用PLC作为中心控制器,主要控制提升泵、高效油水分离器进水泵、反冲洗泵以及高效油水分离器等装置的自动运行。提升泵自动相互切换,在12h内交替运行。
4、运行中出现的题目探讨
4.1节能方案改进
实际运行表明,由于含油废水的原水含油量较低,同向流隔油池处理效果不明显,且含油废水经过泵2次加压提升至油水分离器中,增加电耗,不经济。因此,决定在调节池与加压泵间增加一套真空引水器的辅助管路系统,该系统的进水管引自调节池出水管则接人到加压泵进水管上,即该套系统不经过同向流隔油池,是原工艺的一种旁路补充,对原工艺无影响,其工艺流程变更见图2。
当含油废水的含油量较低时,可采用该辅助管路系统,即直接用加压泵把含油废水通过该系统送至前级过滤器,减少一级泵提升,达到了运行节能的目的;当含油废水含油质量浓度>1000mg/L时,则可采用原设计工艺。
4.2 螺杆泵运行噪音及震动偏大
设备运行时,高效油水分离器螺杆泵运行噪音及震动偏大,严重影响设备运行及四周工作环境。
(1)分析原因:水泵安装存在一些缺陷,如水泵基础不是独立的,且未加减震垫,水泵进出口管路为硬性连接等,势必造成水泵运行噪音及震动偏大。对上述缺陷进行相应技术改造后,水泵运行噪音及震动有一定改善。但是,运行一段时间后,水泵噪音及震动又偏大,因此,水泵本身必存在质量题目。
(2)采取措施:厂家现场检查启动该水泵后,决定更换水泵。水泵更换完毕后,再启动水泵,噪音及震动正常,运行一段时间后,噪音及震动仍正常。
5、结语
(1)本系统采用了物化方法(“隔油+粗粒化分离工艺”)来处理核电站'>核电站含油废水,即选用高效油水分离器作为油的终极处理手段,其中,隔油采用同向流隔油池装置,粗粒化分离则采用高效油水分离器装置。实际运行表明,其完全满足出水排放标准油类<5mg/L)的要求,同时,该系统具有工艺简单、全自动运行、占地面积小、投资省和运行维护用度低等优点。
(2)经济分析。本套系统运行用度较低,主要用度为电耗,分析设备用电消耗如表1所示。
注:加压泵及提升泵停运时,反冲洗泵启动,反之则相反;电加热平时基本不开启,故不考虑。
以上按1套设备24h连续运行考虑,则处理水量为360m3,每m3废水处理耗电量0.61KW•h,按0.52元/(KW•h)计,耗电费0.32元/m3。采用节能改造后的方案运行(提升泵及隔油池不运行),则每m3废水处理耗电量0.51KW•h,按0.52元/(KW•h)计,耗电费为0.27元m3。
(3)该系统自2003年8月投进运行以来,经过必要的技术改造后,各设备运行工况较好,日均匀处理含油废水量达100m3,废水中油类及悬浮物均在油水分离器中被有效往除掉(往除率稳定在85%-95%),系统出水水质符合《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要求。
⑶ 福岛核废水与核电厂正常排放废水有何不同
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研究员刘新华说,核电厂正常运行排放的废水,我们称为“核电厂正常运行液态流出物”,与日本福岛核事故处理后废水有本质不同。
一是来源不同。日本福岛核事故是国际核事件分级标准(INES)中最高级别的7级核事故,堆芯熔化损毁,放射性物质大量释放。福岛核事故废水来自事故后注入熔融损毁堆芯的冷却水以及渗入反应堆的地下水和雨水。核电厂正常运行液态流出物主要来源于工艺排水、化学排水、地面排水、淋浴洗衣排水等。
二是放射性核素种类不同。福岛核事故废水包含熔融堆芯中存在的各种放射性核素,包括一些长半衰期裂变核素,以及极毒的钚、镅等超铀核素。核电厂正常运行液态流出物不与核燃料芯块直接接触,含有少量裂变核素,几乎不含超铀核素。
三是处理难度不同。日本采用多核素处理系统(ALPS)技术对福岛核事故废水进行净化处理,最终能否达到排放标准还需验证。核电厂严格遵守国际通行标准,采用最佳可行技术对废水进行处理,经严格监测达标后有组织排放,排放核素远低于规定的控制值。
(3)核电站污水处理ppt扩展阅读:
福岛核废水其实有其他更好的处理方式,但日本选择了对本国最有利的海洋排放方式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刘森林说,福岛核事故废水处理处置不只有排入海洋一种形式,但日本选择了对本国最有利的海洋排放方式。
日本对废水处置方案曾提出过氢气释放、地层注入、地下掩埋、蒸汽释放和海洋排放等五种选择。地层注入和地下掩埋是在日本本国领土范围内处置,对其他国家没有影响,经济成本高;蒸汽释放会产生固体废物,需要进一步处理处置,经济成本相对较高,二次废物会影响日本本国环境。
日本在未与国际社会和利益攸关方协商一致,未穷尽所有可实施手段的情况下,出于本国私利,仅以储罐空间受限为由,选择经济代价最小的海洋排放方案,单方面做出排海决定,将本该由自身承担的责任转嫁给全人类,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行为,开了一个很不好的先例。
⑷ 核电站排出的废水怎么处理
在核电站,由于处理废水的量大、放射性物质浓度较高,都建有专门的版放射性污水处理系统,其常用的权工艺是蒸发和过滤。前面提到过,废水中的大多数放射性元素都不具有挥发性,利用这一特性,科学家对废水进行加热令其蒸发,再将留下的无法蒸发的放射性物质作浓缩处理。这个方法有两个优点,其一,核电站运行过程中本身就有很多无用的废热,加热废水不会多耗能源;其二,蒸发法基本不需要使用其他物质,不会像其他方法因为污染物的转移而产生其他形式的污染物。另一种方法是过滤法,原理类似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净水器。在废水流经的管道中安放了专门用来吸附放射性物质的树脂,这样水流走了,放射性物质留在树脂中。过一段时间,树脂吸附“饱”了,可以换上新的树脂。而吸满了放射性物质的树脂可以通过压缩等方法减小体积,收集后浇筑水泥密封,若树脂中放射性强度不高,放入铁桶密封也行。
⑸ 福岛核废水与核电厂正常排放废水不同,还有别的处理方法吗
核电厂正常运行的废水来源于工艺产生水、地面的排水,最后经过严密处理后再排放,福岛核事故的废水它是来源于堆芯的冷却水和进入反应堆芯的雨水,反应堆里所有的放射性核素它都有。而专家也给出了多种可行性方案,但是日本坚持选择经济代价最小的直排入海。【老远:央视网】
放射性废水通常分为低活性和高活性两类。低活性废水处理常用稀释法、混凝沉淀法、离子交换法、生物处理法;高活性废水处理处理常用贮存法、蒸发法等。衡量这些方法脱除活性的效果时,通常不用百分率表示而是用指数比表示,例如104:1(或简化为104)。【来源:网络】
⑹ 核污水为什么处理不了怎么办
日本的核污水问题来自于2011年的福岛核泄漏事故,在那场事故中,核电站的污水处理系统损坏,导致核污水无法得到净化处理。因此人们把产生的核污水存在罐子里留待以后处理。随着时间推移,罐子里的核污水越来越多,已达到上百万吨之多。
这下日本发愁了,这些罐子留在那也是隐患,万一哪天再泄漏了,直接渗到地下将严重污染地下水源,因此才想这么一出,排到海里等海水自然净化。
每一个核电站均设立专业处理放射性废水的系统。放射性废水通常分为低活性和高活性两类。低活性废水处理常用稀释法、混凝沉淀法、离子交换法、生物处理法,高活性废水处理处理常用贮存法、蒸发法等。
核污染而产生的废水治理方法:
将沉淀剂与废水中微量的放射性核素发生共沉淀作用的方法。废水中放射性核素的氢氧化物、碳酸盐、磷酸盐等化合物大都是不溶性的,因而能在处理中被除去。
化学处理的目的是使废水中的放射性核素转移并浓集到小体积的污泥中去,而使沉积后的废水剩余很少的放射性,从而能够达到排放标准。
此法优点是费用低廉,对数放射性核素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能够处理那些非放射性成分及其浓度以及流化相当大的废水,使用的处理设施和技术都有相当成熟的经验。
以上内容参考:人民网-福岛核污水如何处理?多位日官员提“排放入海”遭批
⑺ 前薛村核电站附近的污水站,我公司在核电站内部新建生活污水处理站,
在核电站,由于处理废水的量大、放射性物质浓度较高,都建有专门的放射性污专水属处理系统,其常用的工艺是蒸发和过滤。前面提到过,废水中的大多数放射性元素都不具有挥发性,利用这一特性,科学家对废水进行加热令其蒸发,再将留下的无法蒸发的放射性物质作浓缩处理。这个方法有两个优点,其一,核电站运行过程中本身就有很多无用的废热,加热废水不会多耗能源;其二,蒸发法基本不需要使用其他物质,不会像其他方法因为污染物的转移而产生其他形式的污染物。另一种方法是过滤法,原理类似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净水器。在废水流经的管道中安放了专门用来吸附放射性物质的树脂,这样水流走了,放射性物质留在树脂中。过一段时间,树脂吸附“饱”了,可以换上新的树脂。而吸满了放射性物质的树脂可以通过压缩等方法减小体积,收集后浇筑水泥密封,若树脂中放射性强度不高,放入铁桶密封也行。
⑻ 请问网友们,日本福岛核电站今天做出规定说要把核污水处理到海洋进行处理,那么中国这两年有什么坏处呢
这个问题日本把核汚水流入海里汚染海水造成许多国家受害,鱼类遭到汚染受害死亡,国家海水提炼化学原料遭到污染破坏损失不可辜量,坚决反对日本这种做湛。
⑼ 日本核污水57天将污染半个太平洋,核污水该如何处理
近日,日本政府讨论核污水处理问题中得出将核污水排入到太平洋的决定,让很多国家表示惊诧。虽然东京电力公司声称这批核污水已经过了处理和稀疏,只有污水中的“氚 ”无法消除,但会将其稀释到对大海无伤害的地步。
然而近当地媒体披露并非如此,而德国一家研究机构表明,一旦这些污水排入太平洋,在57天后便将污染半个太平洋。因此日本的这一举措受到了很多国家的抵制。
核废水排放关系到整个地球
据专家解读,核污水一旦排进太平洋,将会直接对太平洋进行污染,而太平洋周边国家都会深深受其影响,包括日本自己。据了解,核辐射对人体伤害巨大且不可逆,会致癌,导致畸形,甚至是导致基因突变。我们不了解日本是否已经想好了污水排放后,这些核污染对自己国家的影响,或许已经想好了解决方案才一意孤行。
但太平洋是地球的,地球是大家的,不能因为自己的任性,单单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无关其他国家的生死,无关地球母亲受到的伤害,无关我们的子孙后代。
⑽ 秦山核电站有污水处理中心吗
这个必须有啊,所有核电站都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些废水和有放射性的水,为了达到国家标准都会先经过处理在排放或减容处理的。
秦山核电站厂区主要包括七个部分:核心部分、废物处理、供排水、动力供应、检修、仓库、厂前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