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黄河水城的治理方法
东营是在盐碱滩上兴起的一座现代化新城,1983年建市以来,东营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优化,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综合实力不断提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如何利用现有的自然条件,形成独具特色的城市风貌,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是我市规划建设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广阔的土地、滚滚的黄河水、成片的湿地是我市丰富的自然资源。2008年5月,市委、市政府站在关注民生,谋划未来的高度,审视度势,果断决策,提出了全力打造“黄河水城”的战略构想。这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大胆实践,更是建设宜居东营的必然选择。
黄河水城建设是一项战略选择,也是一种生存智慧,这在我市城市发展史上是全新的创举,现成经验很少,不论是建设者还是普通群众难免会有这样的疑问,黄河水城如何建成?黄河水城应该具有怎样的独特气质?黄河水城如何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水城居民的生活如何更好地与水相融合?
梦想孕育奇迹,规划引领未来。按照打造“黄河水城”的目标要求,我市编制了中心城水系总体规划。该规划的总体思路是“以水为脉、以绿为衣、以文为蕴、以人为本”,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做好“水绿”文章,突出城市生态特色,通过理水造绿、亲水近绿、水绿结合,打造生态卓越的“黄河水城”。规划提出了“九横十纵”的水系布网结构,利用广利河等19条河流、沟渠构架起内部城市主干水系,贯通湖泊、湿地,并将水系引入居住区内部,美化环境。对于外围环城水系,将围绕外环路,依靠引黄河水压碱,改善绿化条件,形成路环、水环、绿环相结合的环城生态防护体系。规划通过引黄(河水)入城,多渠道解决水源问题;通过纵横布局、循环贯通,建立水系循环系统;通过沿路造水、水路结合,建立和交通方式、用地功能相配合的水系开发利用体系;通过水系连桥,塑造独特的水、桥文化景观,彰显出“黄河水城”的特色。 水是城市的灵魂,河是城市的血脉,有水就有了灵气,有河就有了神韵。
广利河是东营人民珍贵的环境资源,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保护她、建设她、发展她,把她打扮得俊秀靓丽、充满生机。广利河原为一条自然形成的季节性排水河沟。1950年,党和政府为解决本地区的排涝问题,开挖广利沟。1965年又对广利沟进行了大规模治理,经过这次治理,广利沟标准大大提高,正式更名为广利河。2008年5月,市委、市政府把广利河综合治理工程作为“黄河水城”建设的起步工程,拉开了水城建设的序幕。
广利河贯穿中心城区,西起黄河南展大坝垦利县王营闸,向东南流经东营中心城区 26.5公里,经广利港入海,全长约60公里,流域面积510平方公里,在供水、排水、防洪和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广利河综合改造开发规划按“三段六片九节点”的结构对广利河整体景观进行了设计。“三段”:广利河自六干渠至支脉河口约 48公里,分为“三个功能区段”,不同区段承担不同的功能。“六片”:广利河城区段依据河流两岸城市功能与景观特色塑造,划分为“六个景观片区”。“九节点”:结合城市开发与景观塑造,在广利河与各大主要路口交接处形成不同特色的“九个特色节点”,集中呈现城市特色。
全市动员大会召开以后,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市广利河综合治理工程领导小组及市和油田各级各部门充分发挥积极性和能动性,不断开拓工作思路,健全运行机制,突出工作重点,确保了工程建设稳步有序开展。据统计,全年共计拆除各类建(构)筑物近17万平方米,清除各类施工障碍2000余处,迁建改造油、气、水、电线路约3.5万米。广利河两侧5.6万平方米的烂尾楼全部拆除。全面完成了建源引水一期工程、广利河及五六干合排截污工程、驳岸衬砌工程,累计完成衬砌40982米,土方清淤166万立方米,铺设截污导污管线21109米,建设泵站2座、泵井3个。沙营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工程按期完成建设任务。
经过一年的治理,圆满实现了“清水进城”的年度目标任务,彻底结束了广利河污水横流、臭气熏天的局面,改善了城市环境,极大地提高了广大市民的生活质量。
2008年,市委、市政府将“黄河水城”建设列为年度10项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充分表明了市委、市政府改善城区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和形象的决心。我市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益经营”的原则,实施“截污治污,活水亲水,增绿造景”工程,重点推进体育公园、文化公园、科技公园、清风湖景区、广利河岸线“三园一区一岸线”工程建设,同时辅以明潭湖公园、秋月湖公园、上游配套设施建设、东城污水管线改线、沙营污水处理厂配套和老广蒲河截污导污等工程。
通过一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水城框架基本形成。据统计,2008年全年共计拆除各类建(构)筑物6.6万平方米,完成迁占2000余处,迁建各类管线300余条、近200公里。完成土方工程近400万立方米;新建了香山路、黄河路辅路等7条道路;建设各类建(构)筑物15处;铺设截污导污管线14.82公里。“三园一区一岸线”工程按期完成年度任务。秋月湖公园一期工程、老广蒲河截污导污、东城污水管线改线、广利河上游配套设施建设如期完工。沙营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投入使用,达到国家规定的一级B排放标准。通过重要节点、岸线的设施建设和景观再造,将水系、湖泊、湿地和城市建筑融为一体,初显“黄河水城”特色风貌。
近两年的实践证明,在盐碱地上建设黄河水城是我市在新起点上实现新跨越的伟大壮举,它为184万东营人民描绘出了一幅天蓝、水清、地绿,“人居水城里,舟行海河间”的美好图景。
自2007年动员部署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领导小组积极协调、科学调度,油地双方及各级各有关部门齐心协力、扎实工作,顺利完成了各项建设任务。两年共完成建设投资约17.49亿元,其中胜利油田完成投资约6.4亿元,市城资公司完成投资约9.89亿元,东营经济开发区完成投资约1.2亿元。
2009年,是黄河水城建设的收关之年。我市将遵循“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原则,突出重点,打造亮点,努力实现广利河建成区段“水清、岸绿、路通、景美”的目标。继续完善三大节点(体育公园、文化公园和清风湖景区),合理建设滨河景观,科学开通游船航线,确保实现水清岸绿。目前,各项工作正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稳步推进,争取利用一年的时间,全面展现“黄河水城”新风貌。
根据工程建设实际,经过充分论证,今年工程建设的主要任务是继续建设完善体育公园、文化公园、科技公园和清风湖景区,配套建设滨河景观及其他相关工程,估算总投资8.35亿元。着力建设体育公园:增设喷泉、雕塑,实施公园亮化工程;文化公园:实施道路绿化、市政管网配套、主题雕塑、水系建设等工程;清风湖景区:实施周边岸线、游船码头、雕塑、胜利大街桥、景区亮化等工程;科技公园:实施广利河东四路至东七路景观工程,建设排水泵站,完成软件大厦装饰安装工程;滨河道路与景观工程:实施东西城建成区段的滨河绿化和道路建设;节点建设:按照广利河治理总体规划,对三个公园以外的石油文化节点、黄河路休闲商业节点、淄博路节点等节点实施景观建设;引水工程:开挖建设主干水渠,解决水源问题;配套工程:实施六干排综合治理、广利河水位控制工程和桥梁改造工程;征地及拆迁工程:配合工程进展,实施沿河两侧工程范围内的征地及拆迁……计划全部年底竣工!
河海之间,水脉相连,九横十纵,循环贯通。相信在市委、市政府加快黄河三角洲开发战略决策的指引下,以黄河这一雄厚的历史自然资源为平台,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不久的将来,一个靓美的黄河水城将会展现在全市人民面前。
『贰』 黄河的治理方案
黄河下游河道的彻底治理方案:
方案中的河道总宽度1000---1100米,河道分为三级:
一级:河道最中间100米宽为基础河道。
二级:基础河道两侧各有两条100米宽的共计四条100米宽河道为常用河道。
三级:常用河道外侧250米为扩充泄洪预备水道。
一、二级 5条河道之间各有宽10米的堤坝相隔,堤坝由钢板桩护堤,钢板桩露出河底8米,堤坝保证河道之间不互相渗水。强行将河水约束在窄河床内,使其不再河道内摇摆、改道。
新河道在现有黄河堤坝内,采取截弯取直现有河道以加快流速、束水攻沙。
小浪底水库排水时按流量决定使用河道数量,分别开启5条河道,确保每条使用河道流速达到3米以上,最小600立方米/秒流量即可达到保持冲刷河道目的,能确保下泄水流能不停地刷河攻沙、下切河道。分别将一级河道冲刷至河外地面14米以下、二级河道冲刷至河外地面7米以下,三级河道冲刷至河外地面平齐。彻底改变地上悬河状态。也彻底改变现黄河主河道摇摆状态,山东文山黄河咽喉河道拓宽至1000米。
按各级正常水道下泄水位7米计算,一二级河道河外地面平齐状态泄洪量为12600立方米/秒;遇历史最大水位泄洪量为33600立方米/秒,加上上中游水库调洪,已经可以确保有记录以来最大泄洪量。
二级河道低于河外地面7米,那么将大大减轻2021河南北部水灾,河南山东黄河沿岸遇暴雨将可以使用黄河入海。
河道完工后将在黄河口增加3000平方公里的农田,河道变窄后在现黄河河道内增加永久农田数百万亩。
此方案施工速度快、投资少、稳固其长;施工钢板桩可以重复使用,主要材料钢板桩用量:长度15M*米*厚度0.015米*12个堤坝/米*750km/0.6折弯系数=2632.5万吨。
『叁』 随着工业和人口的发展,排放的废污水量也相应地(急剧)增加,致使许多江、河、湖、库乃至地下水受到
今年年初,组织专家小组的黄河水资源保护局,黄色的河水的污染情况和危害定量分析,发现,将近40%的河流的水质量的黄色的河成脏 - 基本亏损的水。随着经济的发展,黄河流域的废污水排放量的比在上个世纪80年代,翻了一番多,达到4.4亿m3,污染事件不断发生。在黄河上游的绝大部分支流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而中下游几乎所有支流水质多年在一个肮脏的 - 支流的污水河。
乌梁素海总排干巴彦淖尔市境内的黄河,主要排污渠道。记者看到,在这个总漏的分布随着不同尺寸的纸张,焦化企业,这些高污染企业,环保设施停运或本身无处理设施,大量污染物会直接进入黄河,影响下游供水安全性。 “
今日早前,今年,黄河包头段遭遇空前严重的污染挥发性酚,酚,氨氮超过了几倍到几十倍,包头市,黄河的主要来源水的生产生活,超过120万人只能硬着头皮喝“苦水”。记者在包头市环保局上报国家统计局的信息,请参阅造成的污染主要来自宁夏和包头市黄河挥发酚乌梁素海总排放量的排水,和氨氮污染的主要来源。
沿黄河的“罪魁祸首”:重点污染源偷排现象仍比较严重的“十五小”,“新五小”企业点多宽的范围内,这是很难根除
a>
工业污染一直是黄河水污染的“罪魁祸首”。来自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黄河沿岸的能源和重化工,有色金属,造纸,高污染的工业企业,到处产生的COD(化学需氧量),氨氮,重金属,高高锰酸盐指数和挥发酚,其中??包括大量的污染物。环保设施的投资,运行费用高,沿黄河流域重点污染源偷排现象仍比较严重,一些“十五小”,“新五小企业点多困难,以消除广泛的。 BR />
白银市采访时,当地环保部门的干部引导记者查看东大沟全城直入黄河的自然排水通道是一个排污沟,但下车沟里的污水散发着恶臭,他可能会觉得刺鼻,红色酸性废水缓缓流淌的河流,下一个分支叉的小沟时注入小股绿色??的水,河流,滩涂土壤污水侵蚀,呈现出的金属青铜,白银市环境保护局干部说,东顺沟八九家污染企业,包括生活污水,每天近5万立方米废水排入黄河,从白银最大的污染源之一有色金属公司冶炼厂,此操作40年的老铜冶炼企业,设备严重老化处理的最后期限,一些国家,甘肃省当局,一直没有效果,现在每天有8000多立方米的酸性废水直排黄河,废水中的铜,铅,锌,砷和其他重金属超过国家标准几次几千倍。“原来的主要白银区居民饮用水源位于东大沟下游,距离入黄口是200多米,这里的水已经停止供水的城市是困难的,因为纯净水标准,环保官员沮丧地。说。
“死亡”状态: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使较重的趋势湖乌梁素海,已经濒临消亡
记者沿的调查发现,除工业污染,生活污水和过量施用化肥,农药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也表现出更严重的比例呈上升趋势。与此同时,一些城市沿黄河沿线乱堆,倾倒垃圾的污染,加剧了
日益严重的水体污染的黄河,黄河的生态系统造成严重损害,导致河流的水生生物濒临绝种。上世纪五十年代,在一边的黄河流域。兰州市雁滩滩打水禽,柽柳,芦苇,栖息斑头雁,高原山鹑今天,这些物种已经没了踪影。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在甘肃的黄河鱼有很大的增长,减少,有的已经消失了。即使是兰州人自豪的兰州特产青白石瓜,浇污染,近年来,黄河水质量的下降。
根据EPA的统计,甘肃省黄河在甘肃的年排放废水2.37亿吨,河污水排放量已达到1.41亿吨,占废水排放总量的59.5%。黄河流经甘肃省四个城市,目前仅有兰州市,4个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只有158000吨。兰州市污水处理费征收每立方米0.2元,全市共接待甘肃省环境保护局的污水处理费也只能维持一座日处理能力10万吨的污水处理厂运行。省,赵为民说,作为黄河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兰州市污水管网普及率只有12.2%。较小的污水处理和收集能力远不足以处理日益增加的城市污水排放量,在黄河排污口的排污沟密布,大量的污水直接排入黄河。记者发现,许多在城市沿黄河的问题十分普遍。
增加污染在黄河,不仅影响了沿河地区的工农业生产,更严重的是直接危及饮水安全的生态环境沿黄河的人。巴彦淖尔市乌梁素海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泊黄河流域,现在是一个年产500万立方米的废水注入湖区,其中排入黄河是0.5亿立方米。记者在乌梁素海看到,黑色的水汁的迹象。工业废水,特别是农药,化肥含量高的农业回归水进入湖区,水体富营养化的水域,水草,芦苇飙升,明天湖区水域萎缩,湖泊隆起速度。
巴彦淖尔市环境保护局,杨婕,说:“乌梁素海水质目前基本处于劣五类,旧的渔场现在的超过19种鱼类灭绝,在2002年,发现了一个最大的鱼不到3两重如果您不采取措施,尽快尽可能的治理,不仅危及黄河,而且这块重要的湿地也将消亡在20-40岁。
“毒水”水质:近引灌污水亩小麦被烧死后,村民饮用迁延性腹泻
湟水流域的重要支流的上游在青海省黄河,流约300公里,流域集中了青海省60%的人口和大部分的工农业生产。然而,近年来,工业废水和市政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加,每年的排放量已达到近200万立方米,湟水体污染急剧恶化。每个延伸到西宁市,的旱季水质基本的五脏 - 。 2002年和平县,海东地区,青海省村近百亩小麦,引灌溉污染湟水河被活活烧死。王利发,田头灌溉东里村,村民告诉记者:“现在引湟水浇地,我们应该先看看在河中的水,水敢水少浇下来,苗准烧死。”
,奢侈滩乡,甘肃省靖远县,村民长期饮用经过简单沉淀的黄河水。村民们说,经常是白色的沉淀物锅迁延性腹泻的饮用水后,洗过脸后皮肤龟裂脱皮。 “咸水吃不成,咸泡茶喝碎片。看起来像油黑乎乎的东西浮在河中。”村民陶锅猜说。
记者在宁夏石嘴山市黄河水厂采访时说,从2001年开始由于黄河水质急剧下降,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变得越来越困难。水氨氮,挥发性酚含量过高时,消耗大量的氯进行消毒,从氯化处理的自来水厂必须是约0.15毫克至4毫克每升水,并用于澄清,处理有机原料药也增加了一倍。去年和今年春天,这水务还曾两次被迫停止处理。说:“旱季是最严重的,感觉是在污水处理,即使处理过的水,口感还是比较差,而且有时会出现一些奇怪的气味。现在有大约70,000人在饮用这样的水厂副厂长常玉,水污水处理厂,未来供水覆盖范围将继续扩大。“
『肆』 关于黄河的治理措施
上游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兴修水利,,中游开展水土保持工作,,,,下游疏通河道,加固大堤,防治水污染
『伍』 黄河下游河道地应力条件及水资源研究
1.黄河下游经济区的战略地位及环境地质问题
黄河下游地区是新亚欧大陆桥的龙头和桥头堡。以连云港、日照港、徐州站、商丘站、郑州站、洛阳站为登桥点,它直接与我国东部环渤海经济区和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沟通,成为实施国家中西部开发战略及带动黄河中上游欠发达地区经济腾飞的前哨阵地。
(1)黄河下游地区面临防洪形势严峻和水资源紧缺的双重压力
该地区人均水资源量和亩均水资源量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0%和25%,仅黄河每年断流一项给工农业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达269亿元人民币。黄河大洪水的威胁又是该地区的心腹之患。如今黄河流域10000 m2/s流量以上的大洪水出现率从100 a一遇增加到20 a一遇。黄河河道的行洪能力从20世纪50年代的22000 m3/s下降到90年代末的7600m3/s,中常洪水亦可能对下游造成重大人员财产损失,大洪水河防失事几成定局。
(2)黄河下游地区人口稠密、生态环境脆弱
在河口地区,由于黄河泥沙的快速堆积,从1855年至今,现代三角洲面积向前扩展超过了5000 km2,平均每年造陆52 km2。按此速度计算,25 a之后莱州湾有可能变成一个内陆咸水湖泊,140 a之后可能被填平,再过两千年渤海将不复存在。
(3)地壳的不均匀升降和地球自转引起黄河主流向东岸(山东段)、向南岸(河南段)的侧向侵蚀十分严重
据统计,在东坝头—陶城埠的190 km河段内东大堤有河道危堤50 km,险工段18处;而西大堤有河道危堤仅10 km,险工6处,差异之大可见一斑。在小浪底—桃花峪近100km的河段,黄河侧向侵蚀使黄土塬出现大量的滑坡群带。以1972年河南巩县蚂蚁沟为例,滑坡体后缘长度达1500 m,推移土石方量达75000 m3,迫使黄河主流向北转移达500 m以上。地质灾害之深重仅步长江三峡之后尘。
2.黄河下游的地质背景
(1)黄河下游地处华北坳陷区
坳陷基底构造由一系列断陷和断隆以不同的方式组合排列而成。自西向东出现的较大的地质构造单元为济源凹陷、武陟隆起、开封凹陷、内黄隆起、济阳凹陷、埕宁隆起、黄桦凹陷等。有意义的是,稳定运行了3000 a以上的禹河、秦汉黄河河道均穿越基底的隆起区。更有意思的是,小浪底至桃花峪河段黄河河道并没有流向济源凹陷的谷底,而是切割正在隆起抬升的嵩箕山地,强行使邙山岭向南退缩达1500 m以上。河流动力地质现象表明,地壳隆起与河流侵蚀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达成动力平衡。
(2)太行山前和鲁西南山地大片的山前倾斜平原和洪积裙
山前地区的构造环境多半是对应地壳的强烈下沉区,局部深部可达数千米。这些以砂土、砾石为主体的坡洪积层具有良好的储水空间,可把汛期有限的过境水回灌形成地下水库,这是缓解沿黄地区工农业及城市供水的有效途径。
(3)黄河下游三门峡盆地和伊洛河谷地等在新构造时期的上升区
该地区随中条山、小秦岭、崤山等山地单元一起抬升,平均上升速率达4 mm/a。这些地区地表均有深厚的晚更新世马兰期湿陷性黄土分布,多数地段马兰黄土下伏有厚度达30 m以上的河流相砾石层。这种松散堆积物在汛期容易出现滑坡,从而动摇黄土塬的基底稳定,造成大块的黄土塌崩形成泥石流。因此,在水动力作用下,重力侵蚀是该区主要的地质灾害发生机制。在小浪底库区,由此引起大规模的山体滑动可瞬时使河道缩小三分之二的宽度。
(4)黄河特大洪水的出路问题
黄河特大洪水的出路问题并没得到根本解决,这个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仍是不争的现实。据有关专家预测,黄河近若干年内有发生49000~55000 m3/s流量超大洪水的可能。因为花园口站(50年代标准)最大行洪能力才达22300 m3/s流量,山东东平湖以下窄河段最大行洪能力仅为10000 m3/s流量,如黄河大堤溃决,必将给沿岸社会经济造成毁灭性的灾难。
3.实现水文地质环境平衡的可行性分析
(1)黄河下游防洪体系预案目标的可行性分析
面对黄河下游大洪水出现几率的提高和现行河道行洪能力逐年降低的现实,包括黄河备用河道在内的下游防洪体系预案目标的实现分析如下:
A.可行性分析
黄河自出山口至桃花峪段存在长达100 km的侵蚀阶地。其中对称型阶地延续长25km。这种现象说明地壳抬升速率达到2 mm/a以后,黄河水流仍能保持一定的下切侵蚀能力。无独有偶,汉唐以前的3000 a间黄河主流线一直定位于河南武陟—内黄—河北沧州一线。在河防工程和分流疏导结合的防御体系控制下河势基本稳定。此时的黄河主流摆动区间保持在基底隆起区,说明在一定的外部条件支持下,华北坳陷内部微弱的断块隆升可使河道淤积与河流挟沙能力之间达成一定程度上的动力平衡。因此,利用高精度遥感成像和GPS技术研究黄河侵蚀河段、地壳抬升与河流下切、地形坡降与河流挟沙能力的关系函数模型;根据物探和钻 孔资料研究区新第三系底部具有标准的反射面和不整合面,结合大地水准测量数据计算出地壳抬升或沉降的速率,进而延拓出地壳形变与黄河河道变迁的关系。在地壳相对抬升区段求出达到动力平衡的相对安全带,技术上是完全可行的。
B.建议预案
现代黄河河道行洪能力日渐降低,而近二百余年黄河出现特大洪水的几率逐渐增大,解决黄河特大洪水的出路问题越来越突出。河流动力地质现象表明,地壳隆起与河流侵蚀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达成动力平衡。黄河下游河道动力平衡河段的存在,对河道治理、特大洪水分流河道选线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鉴于此,应在水动力平衡带上选择若干个河道来解决特大洪水的出路问题,以确保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基于以上各种因素,我们提出建议预案“黄河特大洪水的分流方案”,即选取两到三条备用河道,作为黄河洪水分流的支渠:
a.沁河口—武陟隆起—内黄隆起—埕宁隆起—入渤海;
b.利用兰考以东的明清黄河故道作为分流河道;
c.利用郑州东贾鲁河作为分流河道。
(2)黄河泥沙资源化目标的可行性分析
面对黄河下游河道的快速淤积和莱州湾将被填平的现实,黄河泥沙资源化目标的实现分析如 下:
A.可行性分析
古语曰:“黄河斗水,泥居其七。”可见黄河泥沙含量之大是世界江河中绝无仅有的。观念理应更新的是不能把黄河泥沙作为一个沉重的包袱来对待,而应看作是宝贵的可再生性土地资源。如在渤海河口地区每年以52 km2的速度造陆的同时,苏北海岸则以63 m/a的速度向大陆推进。要使黄河造福后代必须从泥沙合理配置开始,即泥沙的资源化利用。
根据有关方面实验,当高含沙水流流速大于2.3 m/s时,可以保证不淤。如果用管道输送,比降为1/10000,其输送距离可远达1000 km。河南省砂姜黑土主要分布在淮河流域的周口地区。从郑州花园口到周口砂姜黑土分布区,地形高差达45 m,地形坡降高达1/4000。这样大的地形坡降将黄河泥沙输送到砂姜黑土区是完全可行的。因此,泥沙远距离输送的地形条件支持是实现黄河泥沙资源化的关键。运用现代遥感信息处理技术可在大范围内迅速地生成DEM,泥沙输送工程所需的精确地形比降数据可以满足。
B.建议预案
砂姜黑土是我国华北平原主要低产土壤之一。要彻底治理砂姜黑土必须打破传统模式,充分利用黄河高泥沙水流淤灌,从而达到彻底改良砂姜黑土结构的目的。从地质营力的角度讲,黄河汛期的高含沙水流和地上悬河的势态,为人工控制河流的沉积建造活动创造了条件。如今,地上悬河成为海河和淮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黄河冲积扇以现行河道和明清故道为中脊分别向东、东北、东南方向倾斜。发育其上的径流网实际上已经成为输沙、输水的天然渠道。如减少黄河泥沙在渤海湾的排放量,而将多余泥沙输送到苏北地区,可保持山东、江苏海岸的稳定。在淮河流域,淮北平原与悬河河段的地形比降一般在4‰左右,如能保证大于2.3 m/s的流速河道可保持不淤积,如用管道输送距离可达1000km左右。
(3)黄河下游地下水调蓄工程方案优选目标的可行性分析
面对黄河下游水资源紧缺状况和平原水库难以施展的现实,地下水调蓄工程方案的优选目标的实现分析如下:
A.可行性分析
黄河有限的水资源目前已远不能满足沿黄地区迅猛增长的用水需求。据不完全统计,20世纪50年代沿黄地区工农业及城市用水量多在9500 Mm3左右;进入90年代已多达29000 Mm3,增长了2倍。而同期黄河可利用水资源则逐年递减,70年代初期黄河下游开始出现断流现象。进入90年代断流现象更加频繁,其中1992年断流83 d,1995年断流122 d,1996年断流达136 d。因黄河断流给下游工农业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每年多达268亿元人民币。水资源问题已成为制约沿黄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鉴于太行山前存在大量的磨拉石建造,宽阔的黄河滩地和背河洼地地下水侧渗现象的普遍存在,利用大比例尺资源卫星数字图像,结合地球物理、第四系地质、水文地质和钻孔资料,对山前洪积裙和古河道高地、背河洼地的储水空间进行调查评价,技术上是可以实现的。
B.建议预案
面对黄河水资源日益匮乏和平原水库难以施展有效功能的现实,确定一个地区能否进行地下水调蓄,对于缓解城市供水和沿黄地区工农业用水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根据对黄河下游(河南段)河道两侧各10 km范围地下水调蓄工程进行的专题研究,编制了《河南省沿黄地区地下水调蓄工程区划图》。根据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砂层埋藏类型、包气带岩性分布状况,将编图区范围内地下水调蓄工程区划分为由16个蓄水地段组成的砂层浅埋蓄水类型区和砂层深埋蓄水类型区两大类。两种蓄水类型区可蓄水面积5755.65 km2。在蓄水方式上,6个砂层浅埋类型区采取河渠入渗的方式补给;10个砂层深埋蓄水类型区则采取以深渠、浅井入渗混合方式补给地下水漏斗区。两种类型最大调蓄库容为4345.26mm3。其中黄河北岸10个蓄水段可蓄水量2422.19 Mm3,黄河南岸6个蓄水段可蓄水量1923.07 Mm3。
遥感·河南省国土资源综合调查与评价
遥感·河南省国土资源综合调查与评价
遥感·河南省国土资源综合调查与评价
遥感·河南省国土资源综合调查与评价
遥感·河南省国土资源综合调查与评价
『陆』 治理黄河的方案(内容详细)
“一把黄土塑成千万个你我,静脉是长城,动脉是黄河。”对于一个中国人来说,意味着民族,意味着腾飞,意味着母亲。 我很不幸,因为在这十几年中,我未曾拜访过我的母亲,民族的母亲——黄河,对于一个华夏子孙来说,这是一种不孝,一种莫大的不幸。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让我对她产生了无限的好奇感。渐渐地,我知道了黄河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五千年来,孕育出灿烂的华夏文明。她积淀着文明印记和语言文化珍宝。随这年龄的增长,我开始学历史。从历史中我知道了从旧石器时代起,中华民族的先民就在黄河的怀抱里繁衍生息。此后,在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他们在黄河形成冲击的平原上,不断提高适应自然的能力…… 从地理中,我知道了黄河是一条浩浩荡荡的大河,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黄河以她英雄的体魄出现在亚洲的平原上。它是我国第二条长河,流经九个省市……,你也可以投稿 语文课本上,一次又一次的在我面前展现了一幅幅波澜壮阔的黄河画卷。那‘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豪气。那‘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的豁达……无不使我心潮澎湃,胸怀坦荡。 而现在呢?黄河水土流失,泥沙淤积,生态遭受严重破坏。1995年6月下旬,断流四十多天的黄河济南段盼来了一次过流的机会,然而缓缓而来的并不是人们盼望已久的甘甜的河水,而是一股黑糊糊的污水,河面上浮着大量白沫和被毒死的鱼类,散发出一股刺鼻的臭味…… 天哪!这是我心中的黄河吗? 行动起来吧,拯救黄河!如果你是炎黄子孙,那么,请你投入到拯救黄河的运动中去吧,从自己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 我们相信,只要每一位炎黄子孙行动起来,那么,赤地变青山之时,便是黄河流碧水之日。伟大的母亲河——黄河一定能焕日光彩;那么,今日的炎黄子孙,将无愧时代,无愧于后人!希望对你有帮助!
『柒』 黄河主要有哪些污染、原因和解决办法
污染原因很多:比来如源沿岸的工厂比如包钢、城市生活污染比如兰州、农业生产中的化学污染比如河套地区,粉尘,废水,重金属、化学物质、生活垃圾,水草等、
危害及污染:断流
悬河
重金属
水质(三门峡市民守着黄河买水吃)
http://iask.sina.com.cn/b/980344.html
或者
http://..com/question/91546540.html(
这里面有详细的
黄河现状说明)
解决办法:我也说不好,应该现在国家有专家在谈论怎么解决了,现在我们可以做的,应该就是把附件的危害大的工厂能够拆的就拆,或者换地方,多种植植被,还要大力做些保护大自然的活动。要人们主动发自内心的去保护它。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