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在基坑开挖过程中,一旦出现渗水或漏水,该怎么处理
在基坑开挖过程中,一旦出现了渗水或漏水,应根据水量大小,采用坑底设沟排水、引流修补、密实混凝土封堵、压密注浆、髙压喷射注浆等方法及时进行处理
B. 基坑挖出水怎么处理
进行降水。
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开挖深基坑,由于含水层被切断,在压差作用下,地下水必然会不断地渗流入基坑,如不进行基坑降排水工作,将会造成
基坑浸水,使现场施工条件变差,地基承载力下降,在动水压力作用下还可能引起流砂、管涌和边坡失稳等现象,因此,为确保基坑施工安全,必须采取有效的降水
和排水措施, 亦称降水工程。
常见做法
轻型井点(多级轻型井点):适用于岩土渗透系数为10**(-2)~10**(-5)cm/s;可能降低的水位深度:轻型井点为3~6m、多级轻型井点为6~12m。
喷射井点:适用于岩土渗透系数为10**(-3)~10**(-6)cm/s;可能降低的水位深度8~20m。
电渗井点:适用于岩土渗透系数为<10**(-6)cm/s;电渗井点宜与其他形式配合使用;
深井降水:适用于岩土渗透系数为≥10**(-5)cm/s;可能降低的水位深度>10m。
一:井点降水
降水费用:1、凿井费用2、设备安装3、降水费用(抽水)
降水分两个阶段进行:
1、成井:多远一个,深多少。钻孔、下管、下料
2、安装排水设备,以排水效果一井一泵一出口管,周边设排水池根据涌水量确定泵的直径。
二:真空泵降水
所有井密闭,用总管连接,用泵抽水,排至市政管网。
三:明沟排水
费用:挖沟+引流+水泵抽水
C. 基坑渗水严重求解决办法
用堵排结合方法方法,能够解决此类问题。但需要很专业的堵漏单位解决。不知如何联系到你。了解更详细的渗漏情况,最好提供现场照片,就能给你施工指导。我们做过最大每秒3立方流量,边排边堵。最后基坑内全部没水
D. 基坑出水 如何有效处理
设置集水井或集水坑(视基坑大小,一般放在基坑四周),然后用水泵将水抽出基坑之外,同时注意基坑边坡安全。
E. 建筑工程挖基坑遇到地下水怎么处理
有2个办法:
1,、继续打井,井底标高要比基坑底标高低15米,然后24小时抽井水,通过管道排走。
2、基坑铺碎石,瓜米石,上面铺彩条布,需要有坡度,坡脚设置集水井,在彩条布上打垫层。
首先保持基坑干燥状态,创造有利于施工的环境;其次是确保边坡稳定,做到安全施工,如果忽视这些必要条件,其后果是严重的。有的基坑积水或土质稀软,工人难以立足,无法施工;有的出现“流砂现象”导致边坡塌方,地质破坏。
有的内部基坑土体发生较大的位移,影响邻近建筑物的安全。之所以会出现这些异常情况,都是由地下水引起的。所以,在基坑施工中应对地下水的处理给予应有的重视。
(5)基坑透水处理扩展阅读:
基坑分类
城市桥梁工程基坑主要用于承台、桥台和扩大基础施工,一般分为无支护和有支护两类。
一、无支护基坑
特点:
1、基础埋置不深,施工期较短,挖基坑时不影响邻近建筑物的安全。
2、地下水位低于基底,或者渗透量小,不影响坑壁稳定性。
主要形式:无支护基坑的坑壁形式分为垂直坑壁、斜坡和阶梯形坑壁以及变坡度坑壁。
二、有支护基坑
特点:
1、基坑壁土质不稳定,并且有地下水的影响。
2、放坡土方开挖工程量过大,不经济。
3、容易受到施工场地或邻近建筑物限制,不能采用放坡开挖。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基坑
网络-建筑工程
F. 基坑泡水应该如何处理
到了设计标高后,浇筑了的砼垫层泡水后,水抽干的时候用水冲干净砼表面的沉积泥后再抽干净水就好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土坝四周要防止塌方,所以最好用木桩固定木板作为防护。
G. 基坑堵漏方法
1、确定防水堵漏方案:堵漏前必须进行现场调查,摸清现场施工情况,分析渗漏水的原因,查清漏水部位、裂缝、裂纹或穿孔的宽度、长度、深度和贯穿情况,并了解雨天和晴天的漏水情况,测量漏水的流量与流速等,通过充分调查,正确拟定堵漏方案,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2、材料性能特点:油性聚氨酯快速堵漏胶与水立即发生反应,由于水参与了反应,浆液不会被水稀释冲走,这是其他灌浆材料所不具备的优点,浆液在压力作用下,灌入混凝土缝隙或孔洞,同时向缝隙周围渗透,继续渗入混凝土缝隙,最终形成网状结构,成为密度小,含水的弹性体,有良好的适应变型能力,止水性好。
3、施工步骤:
4、灌浆孔的设计和布孔:灌浆孔的布孔有骑缝和斜孔两种形式,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加以选择,必要时两者并用。
(1)灌浆孔的设计:灌浆孔的位置,应使孔和漏水裂缝空隙相交,并选在漏水量最大处。
(2)布孔原则:注浆孔眼的位置和数量,需根据不同漏水情况进行合理安排,以导出漏水为目的,在集中漏水处布孔,裂缝大、水流量大则孔距大,缝隙小则孔距小。
5、打孔可视施工条件采用手工和机械方法,一般是手工打孔和机械打孔并用。
6、检查灌浆设备和管路运转情况,检查固结浆嘴的强度,疏通裂缝,进一步设定好灌浆参数(如凝胶时间、灌浆压力和配浆量等)。
7、灌浆:灌浆是整个化学灌浆的中心环节,须待一切准备工作完成后进行。灌浆前有组织的进行分工,固定岗位,尤其需要有专职熟练的人员进行操作。
(1)灌浆前对整个系统进行全面的检查,在灌浆机具运转正常,管路畅通的情况下,方可灌浆。使用高压灌浆机试压,不得超过砼结构受压范围(一般为4~8MPa)。
(2)向灌浆孔内灌注化学灌浆料。单孔逐一连续进行。当相邻孔开始出浆后,保持压力 3~5分钟,即可停止本孔灌浆,改注相邻灌浆孔。待所有的孔都灌完后,回到先前第一个灌浆孔,再次灌浆以保证压力最大化。墙面灌浆顺序则为由下向上,水平缝由一端向另一端或从两头向中间灌浆;对集中漏水应先对漏水量最大的孔洞进行灌浆,待所有的孔灌完后同样也是回到先前第一个灌浆孔回灌一次。
8、结束灌浆:在压力比较稳定的情况下,再继续灌1~2分钟 既可结束灌浆,拆卸管路准备清洗。
9、封孔:经检查无漏水现象时,卸下灌浆头,用水泥砂浆等材料将孔补平抹光。
10、注意事项:
(1)输浆管必须有足够的强度,装拆方便。
(2)所有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
(3)灌浆时,操作泵的人员应时刻注意浆液的灌入量,同时观察压力变化情况。一般压力突然升高可能由于浆液凝固、管路堵塞或由于浆液逐渐充填沉降缝,此时立即停止灌浆。压力稳定上升,但仍在一定压力之内,此时是正常的。有时出现压力下降情况,这可能是由于孔隙被冲开,浆液大量进入沉降缝深部所致,此时可持续灌浆。随着大量浆液进入缝隙,压力会逐渐上升并稳定。压力降低的另一个原因是由于封缝或管道接头漏浆造成的,需及时停止灌浆,进行处理。有时由于泵压力增大,将浆液压入沉降缝深处,使大量浆液流失,这时可调节浆液固结时间,使之缩短凝结时间或采用间歇灌浆的方法来减少浆液损失。
(4)灌浆所用的设备、管路和料桶必须分别标明。
(5)灌浆前应准备水泥、水玻璃、堵漏王等快速堵漏材料,以便及时处理漏浆跑浆情况。
(6)每次灌浆结束后,必须及时清洗所有设备和管道,灌浆结束后应用1:2水泥砂浆封闭灌浆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