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7. 污水处理时什么时候需要补充碳源,
污水处理复在发现出水水制质发生改变时在补充。
拓展阅读:污水处理 (sewage treatment,wastewater treatment):为使污水达到排水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
2. 在污水处理中用乙酸钠作为碳源,反硝化中去除1mgTN需要多少乙酸钠,具体化学方程式是怎样的
利用序批式反应器,以乙酸钠为唯一碳源,对反硝化污泥进行了50d的长期驯化。之后,利用缓冲溶液将反硝化过程中pH值的上升幅度控制在0.5范围内,研究了不同碳氮比下的反硝化规律。
结果表明,无论碳源是否充足,反硝化过程中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即反硝化过程中均会出现亚硝酸盐氮积累且随后逐渐消失的现象。
硝酸盐氮还原完毕时,亚硝酸盐氮会出现最大积累量,同时反硝化速率出现拐点,速率开始明显加快。
当碳氮比从1.0增加到3.7时,反硝化速率明显增加。反硝化菌可过量吸附乙酸钠,因此在以乙酸钠为外加碳源进行反硝化时,即使乙酸钠投加过量,出水COD值也能维持在较低水平。
硝化用硝酸或硝酸盐处理,与硝酸或硝酸盐结合,尤指将〖有机化合物〗转化成硝基化合物或硝酸酯(如用硝酸和硫酸的混合物处理)。
反硝化也称脱氮作用反硝化细菌在缺氧条件下。还原硝酸盐,释放出分子态氮或一氧化二氮的过程。
乙酸钠一般以带有三个结晶水的三水合乙酸钠形式存在。三水合乙酸钠为无色透明或白色颗粒结晶,在空气中可被风化,可燃。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醚。
3. 污水处理中的碳源和碱度是什么
碳源是给细菌输送养分的物质
碱度是指水的PH值
4. 污水处理为什么要加碳源
绝大多数市政的污水厂基本都是以活性污泥法中的微生物为处理污水的核心的处理方式,在这种处理方式下,微生物本身的生长需求也就成了采用活性污泥法的污水厂首要解决的问题。微生物本身也是有机生命体,不过是体态及其微小,肉眼无法直接看到而已。但是从这些微生物的生命的延续的本质上,和地球上的人类等大型生命体是没有区别的。它们也是需要食物来维持自身的生长,它们的食物和我们大型生物体的食物成分是一样的,都是来组成自身生命生长需要的有机物。但是它们的食物和我们的大型生物体的食物也有不同,它们需要更直接,更细微的食物来满足自身微小的个体的特殊需求。而溶于水中的有机物就是它们的食物,特别是我们人类生活中排放的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是它们最佳的食物。而污水厂里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正是大量吞食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才得以生存,生长,繁殖。而所谓的有机物其实就是地球上含碳的化合物,正是这些含有各种各样复杂的碳链的化合物,才组成了地球上丰富多彩的有机体世界。而微生物所需要的有机物,在污水厂里,我们也可以简单的称为碳源。
但是对于微生物来说,并不是所有的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都是适合它们生存所需的,特别是它们的生命体的组成是对有机物和氮磷等营养物质要有一个比例关系的。从污水去除有机污染物的微生物需要氮和磷来生长和繁殖。微生物需要氮来形成蛋白质,细胞壁成分和核酸;需要磷来维持生长所需的能量。科学家对这些微生物所需要的这些碳源和营养物质的比例用一个分子式来表示,那就是C5H7NO2P0.074。在采用好氧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时,通常要求水中BOD:N:P的比例对于应该约为100:5:1,这样的比例才能满足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的正常生长。
污水厂的管理的核心在于对污水厂内的微生物的管理,为这些微生物提供充足的营养和环境是每个污水厂运行管理人员需要认真进行的工作。但是由于饮食习惯的地区差异,工业企业的生产废水排放,处理水量的大小等等因素,实际进入污水厂的污水水质中的C:N:P的营养比例并不是按照微生物生长所需的100:5:1的,正是由于进水水质中的比例失衡,才造成了污水厂运行人员对碳源甚至营养物质的探讨。在一些工艺调整人员看来,人工投加的碳源以甲醇,乙酸,葡萄糖,面粉等简单的有机化合物,便于微生物吸收利用,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因此污水厂内碳源的补充是万能的解药,对于任何工艺问题都要进行碳源的补充,那么碳源真的是万能的么?今天就来探讨下污水厂需要碳源的补充的一些情况。
一、污水厂的活性污泥培养驯化阶段。
作为一个污水厂在初期投产阶段,由于建设的生物池内没有微生物,需要进行微生物的培养聚集和驯化,在这个阶段微生物的生长过程属于对数增殖期,这个阶段的微生物需要大量的碳源来维持自身快速生长。这个阶段正常的城市生活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作为碳源就不能满足微生物的生长需求。同时由于生活污水中的碳源是复杂的有机物,往往不能被初期生长的微生物吸收利用。这个阶段为了快速的培养活性污泥,一般会采用投加外界碳源的方式来加快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这是由于外加碳源一般是甲醇,乙酸,葡萄糖等易被利用的有机物,便于微生物吸收,从而加快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在这个阶段的碳源投加主要是为了加快微生物的培养。对于一些营养比例稳定的城市生活污水来说,在没有外加碳源的情况下,微生物也可以培养出来的,不过是时间的快慢问题。因此在培养阶段,要注意分析进水水质的情况,再根据厂内自身的经济条件进行选择碳源的投加,这种碳源的投加一般随着微生物的培养成熟,污水稳定进入厂内就会逐步减少乃至停止。
二、污水厂的进水营养不均衡。
在很多污水厂,特别是收纳范围小,收集人口少,或者是工业废水厂内,污水的碳源营养组成比例和我们通常认为的100:5:1是不吻合的。有些是进水水质受雨污合流,地下水渗流等原因,导致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质极少,碳源极少,但是氮和磷的含量较高,这样的水质为了处理氮磷达标,需要在生物池内保持一定的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数量,对氮和磷进行降解,这就产生了较低的有机负荷-食微比F/M非常低,极低的食微比F/M会造成活性污泥老化解体,如下图所示,造成出水水质超标。因此在这样的进水环境下,需要对微生物进行碳源的补充,来维持微生物的较高的活性,这时就需要进行碳源的补充。
5. 污水处理中碳源氮源磷的投加如何计算
水处理中常说的C:N:P=100:5:1,通常情况下认为,C就是COD(实际上C是指BOD,但BOD比较难测,周期长,等到测回出来的时候答都快一个星期过去了 呵呵 早就营养不良了 ),N就是水中氨氮,P就是总磷,100:5:1就是指的浓度比,根据水质分析结果,看C:N:P是不是大致按照100:5:1比例,如果不是就根据这个比例为基准,可算出需要N和P(记得要减去水中的含N和P量哦,一般这两个值可忽略),一般投加尿素和磷酸。算的时候一定也要考虑尿素和磷酸中N、P的实际含量。
6. 醋酸钾可于污水处理中补充碳源吗
水处理中常说的C:N:P=100:5:1,通常情况下认为,C就是COD(实际上C是指BOD,但BOD比较难测,周期长内,容等到测出来的时候都快一个星期过去了 呵呵 早就营养不良了 ),N就是水中氨氮,P就是总磷,100:5:1就是指的浓度比,根据水质分析结果,看C:N:P是不是大致按照100:5:1比例,如果不是就根据这个比例为基准,可算出需要N和P(记得要减去水中的含N和P量哦,一般这两个值可忽略),一般投加尿素和磷酸。算的时候一定也要考虑尿素和磷酸中N、P的实际含量。
7. 污水处理时外加碳源一般是什么一般的生活污水是加
通常情况下加的是乙酸钠,生活污水有时在碳源不足的时候,有时候加葡萄糖。
8. 污水处理总有机碳高是否说明碳源高
如果是用来于反硝化自的碳源,不一定的,反硝化的碳源要求为小分子,易提供电子供体,如常见的乙醇,甲醇,乙酸等,但像一些难降解的有机物不算是碳源。 如果只是说含碳的有机物就是碳源,那么这就是一定的。
总有机碳是指水体中溶解性和悬浮性有机物含碳的总量。水中有机物的种类很多,目前还不能全部进行分离鉴定。常以“TOC”表示。TOC是一个快速检定的综合指标,它以碳的数量表示水中含有机物的总量。
9. 污水处理时外加碳源一般是什么
现在的生活污水处理越来越多的厂子可生化性下降,需要外加碳源的。加污泥处理部分的高浓度废水也可以考虑
10. 污水处理中碳源投加如何计算计算
你可以测下污水中的COD含量,然后再根据污水所需的营养比,就可以知道碳源的投加量。要是以葡萄糖计算的话,葡萄糖含有六个碳,它和COD的比就应该是6:1.换算成葡萄糖就行了